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61、曾道修 (19071971)
  曾道修(1907~1971),原名志德,下洋镇太平寨村人。早年就读于广州大学,民国10年(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广州起义,被国民党当局通缉,民国17年4月回下洋,6月与曾牧村等举行下洋-。9月,参加攻打平和县城受挫,逃至厦门被捕,押解至福建省府第一拘留所。次年6月越狱,辗转到达印尼棉兰,改名道修,在当地华侨学校任教。抗战爆发,他创办棉兰《新闻报》和《南洋生活半月刊》,积极宣传团结抗日……[详细]
162、觉澄 (18911971)
  觉澄(1891~1971),俗姓蔡,名道登,浙江温州人.少时在乡就读,后考入杭州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从事农牧工作。民国4年(1915)4月,大病初愈,即赴上海清凉寺出家.随后到南京宝华山受具足戒。在宁波学习天台宗教义两年,曾到杭州净慈寺、镇江金山寺修习禅定,应邀到福建鼓山佛学院开讲《教观纲宗》,在南狮子岭和瑞安岩寿寺任住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觉澄重回上海清凉寺。1935年南来韶关南华寺,……[详细]
163、王金石 (18881971)
  王金石(1888~1971),广东南海县盐步人。7岁随祖父汝材学医。长大后,到全国各地拜求名医,上海的曹洲沧、湖北的刘仲迈等都是他的老师。22岁开始行医,在西关设医馆(今长寿西路153号址),曾以“龙胆泻肝汤”一方,使一名重危病人起死回生,自此声誉日盛。王金石精通内经,诊断如神,边观察病人的神色,边切脉,就能准确地指出病人的症结所在,患者无不赞叹佩服,称他的眼睛是“ X 光机”,与西医邝盘石齐名,……[详细]
164、钱亮存 (18941971)
  钱亮存(1894年~1971年),原名照明,南边大远坑村人。幼丧父,家清贫。稍长随叔父瑞庭往东北,在营口县立商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助叔往东北的牛庄、海参威及苏联西伯利亚等地采购参茸回粤发售。几经寒暑,渐有积蓄,并发明生晒野山人参,在药行初露头角。民国10年(1921年)与亲叔父星晃合资,在广州开设宁济堂参茸药店,生意兴隆。旋独资在广州桨栏路开设天存堂参茸庄,在光复南路开设天源堂参茸行,在桨栏路西荣巷……[详细]
165、康荫叔 (18771971)
   康荫叔,字元恺,海城县城北杨相屯(今甘泉镇杨相村)人,1877年(清光绪三年)5月21日生。少入私塾,苦读寒窗;1904年(光绪三十年)入知县王顺存创立的海城第一所学校——武备学堂,是年考取海城县文庠生(注一);1905年知县管凤和改武备学堂为简易师范学校(学制三年),他被选入该校学习,毕业时奖为“岁贡”。1910年(宣统二年)任县立两等小学教师,开始教学生涯。1915年(民国四年)任一小学校长……[详细]
166、吴不忧 (19001971)
  吴不忧(1900-1971),祖籍福建龙岩。20世纪初,曾是中共领导人邓子恢的同窗好友,在邓的影响下,参加福建农民起义活动,因被当局通缉,逃亡流落到南雄定居。1933年,吴不忧联络福建同乡集资创办农工米机厂,班产大米十吨,为新中国成立前南雄最大的粮食加工厂,对国计民生颇有裨益。1947年,吴不忧在南雄县城开办“明天好”药店,以诚信为本,在药店墙上大书两条广告标语:“誓愿不以发财为目的,希望各界援助……[详细]
167、罗稷南 (18981971)
  罗稷南 (1898~1971)原名陈小航。云南顺宁人。民进成员。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历任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国文教员,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01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三军28师师部秘书,19路军总指挥部秘书,福建人民革命政府闽西善后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读书生活出版社经理,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书记。1922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详细]
168、林子丰 (18921971)
  林子丰(1892~1971年),本县金和镇金园村人。林子丰青少年时期先后就读于揭阳真理中学、汕头礐石中学、厦门同文书院,后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16年,林子丰折节从商,初为香港广源盛行英文书记,后被提升为司理。随即,他创四维公司,自任总经理,继而开设嘉华银行,业务蒸蒸日上,遂成巨富。1922年,林子丰回乡为母庆寿,见本乡田园缺水,十年三收,便捐资兴修水利,亲自主持开渠引榕工程,并请两位工程师勘……[详细]
169、罗心田 (18891971)
   罗心田(1889—1971),号广福,走马乡人。初以做豆腐养猪为生,17岁在走马开“罗怡信”铺号,后又在钟山英家街设“绵安”护绸缎布匹店、“升泰”典当等。1921年,黄洞土匪四出蹂躏百姓,罗向当局建议实行招抚,并多次深入匪穴面见匪首晓以大义,促使其终于接受改编。军阀钟鸣阶占英家时,大肆00,百姓受害不少。时英家大圳背邱金九被诬遭判死罪,当行刑那天路过绵安铺前,邱大喊“救命”。罗即出来细问根由后,……[详细]
170、田见岭 (19121971)
  田见岭(1912~1971),江苏泗阳县人。幼小家贫,1947年乞讨到苏南,次年8月在溧阳县当养路工。1953年从宜兴调句容县公路管理站,任天王寺养路道班副班长兼后白养路组组长。先后13次被评为省、地、县先进生产者、五好工人。省交通厅曾赞誉:“南京路上有个好八连,宁杭线上有个好老田。” 田见岭在旧社会生活37年,吃够了旧社会的苦,尝到了新社会的甜,知苦惜甜促进他勤奋上进,努力学习文化和业务,……[详细]
171、顾水如 (18901971)
  顾水如(1890~1971年),名思浩,小名寄龙,枫泾镇人。9岁学奕,对家藏棋谱悉心研究。后渐悟棋理,便不再满足于读谱摆局。时枫泾某布店有一老者,棋艺甚高,他初与之奕,屡战屡败,但毫不气馁,回家后把棋盘画在帐顶上,反复推敲,复与老人奕,则每奕皆胜。老人称赞不已,时年14岁。两年后,他的棋艺在乡里已无敌手。为广开棋路,增进棋艺,他去上海,先后受教于无锡范楚卿、合肥张乐山等高手;尔后又东渡日本接受现代……[详细]
172、叶群 (19171971)
  叶群(1917~1971年),女,又名宜敬,闽侯县沪屿乡叶厝村人。民国24年(1935年),参加“一二·九”-,后去延安。抗日战争后期,与林彪结婚,追随林彪参加解放战争。1955年,授解放军大校军衔。“文革”中,在林彪指使下,勾结-,捏造材料诬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1967年后,历任“全军文化革命小组”成员、副组长,林彪办公室主任,中共-办事组成员。1969年4月,中共九大以后,任中央委员会……[详细]
173、张明智 (19171971)
  张明智(1917~1971),神木城关人。其祖张星南,父张玉堂,均为本县一代名医。他自幼好学,过目成诵。16岁高小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乃随父学医。18岁开始行医,初不为人所知。因其所治病症,每获良效,名医郭星桥,白秀山奇之,试与论《内经》、《难经》、《伤寒》、《本草纲目》等典籍,他口若悬河,所议甚得其要。于是,每遇疑难病症,必约其会诊,由是名声远扬。张明智辨症精当,用药少而疗效显。对一些垂危疾患,投……[详细]
174、张博 (19111971)
  张博(1911~1971),字彦文,祖籍山东冠县,清宣统三年(1911)出生于邵武城郊。毕业于南京黄埔军官学校第八期步科。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张博与一批知识青年一起远赴印度拉姆加尔训练基地,接受伞兵训练。归国后,被当时国民党陆军突击总队任命为伞兵大队第一大队长,参加湘粤桂总-。民国34年,日军为了集中兵力在中国大陆与我盟军作战,连忙收缩兵力,命令其在广东的部队迅速分两路向北集结。同年8月上旬,张博受……[详细]
175、王作贤 (19181971)
  王作贤(1918~1971),字文章,菏泽市王浩屯镇王秀生村人。生前任菏泽县人民医院中医正骨科医师。王作贤出牛于医道之家。祖父王守矩、父亲王新荣均系正骨先生。他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13岁即随父奔波四乡行医,亲得妙方真传。于是他决心当一名“妙手回春”、解除病人痛苦的骨伤科医生。由于他聪颖好学,重临床实践,十六七岁时就能治疗常见骨科伤症;且胆大心细,技术提高很快。20岁时已能独立工作。之后,他亲手……[详细]
176、杨德清 (19021971)
   杨德清(1902~1973)陕西眉县人。旧社会家贫如洗,父亲被债、饿折磨而死,弟妹早夭于大年馑。母亲对他说:“家,完了!咱娘儿俩各自逃命吧!”全家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他的家在秦岭北麓,全是秃岭荒坡、十料庄稼九不收的瘠薄山地。他想:坡地,栽树总可以吧!树大能挡风,又能保住水土,靠山,养山,吃山,唯有以此度日。于是,他就在庄前屋后,地边场塄边栽上些白杨、柳树及果木。树眼看成材了,保长、乡丁送来独条子,……[详细]
177、范连三 (18981971)
  范连三,字子乾,号神亭,义马市千秋人,生于1898年,卒于1971年,享年73岁。 范连三幼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17岁便在村中学校教书,他看到穷苦人民求医治病处处为难,便刻苦学医,同时在不误教学的情况下,尽心竭力为人临床治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后来他弃学从医,致力于医学事业,每遇病人求治,从不推诿,在渑池、新安.宜阳三县群众中享有较高威望。 1952年,范连三……[详细]
178、王丕卿 (18861971)
  王丕卿(1886—1971) 又名肇基,凤翔县纸坊乡王家河人。幼年就读于马家庄私塾,后被选送陕西省优等师范学校深造,民国元年(1912)毕业。遂经西安革命军政府挑选,与同学高丹桂返回凤翔,协助杨荟祯、刘志等劝说“凤翔革命同志会”首领马秉乾,服从西安民军政府,安定社会秩序,保护地方权益。翌年初,与刘治洲等组织并率领地方民军,配合万炳南击败由甘肃进入凤翔的西路清军,解凤翔之围。民国2年(1913……[详细]
179、吴之椿 (18941971)
  吴之椿(1894—1971),江陵(其乡今属沙市)人,1894年5月20日生。民初毕业于武昌文华书院,1917年官费赴美国入依利诺依大学,1920年获文学士学位。又入哈佛大学,次年获硕士学位。嗣后在伦敦政治研究院和法国巴黎大学深造。1922年夏归国后,历任中州大学、武昌国立商科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26年秋,吴之椿加入国民政府外交部,任秘书兼政务处长。次年1月,汉口“一·三”惨案发生后,作为部长……[详细]
180、黄榕增 (18991971)
  黄榕增(1899~1971)黄榕增,原名道生,广东龙川人。民国16年(1927)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并留在该校附属医院任医师及外科助教。民国21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医学院学习,民国24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上海同济医学院外科教授、外科主任及院长。民国30年在广西桂林省立医院任外科主任。民国31年在广西贺县百步开业行医。民国35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外科教授。民国36年受聘于澳门镜湖医院,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