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61、薛楹之 (19021971)
  薛楹之(1902-1971),字栋臣,修武县葛庄人。先后就读于本县小学与豫北甲种农校,1925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同年加入国民党,是国民党修武县党部的创建人之一。蒋介石叛变革命后,进行清党,他拒绝登记,从此脱离了国民党。薛楹之一生.都在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曾先后在焦作、洛阳、修武、开封、新乡、安阳、安徽宿县等地的小学、中学、师范及农林职业学校担任教学或领导职务。1945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后,历……[详细]
62、白建泉 (19091971)
  白建泉(1909~1971年),原名宏业,本县太平寨村人,历任教员、校长、高中党支部书记等职。 他9岁时,因右臂致残,左眼受伤,造成终身残废。家里省吃俭用,供其上学,他克服困难,练会左手写字。民国13年(1924年)考入南团汀高级小学,民国16年(1927年)又考入迁安师范讲习所,成为官费学生。民国18年(1929年)师范毕业,他要求回到本村办学,当时村里没有学校,他带头将村北破庙修整……[详细]
63、范泛红 (19241971)
  范泛红(1924-1971),女,原名常精艺,修武县张弓铺村人.曾随父先后就读于南京的小学,西安的兴国中学和兰州的西北师范学院。发生在她身边的西安事变,使她从少年时代起就萌发了爱国思想。她在高中求学时,受一位女共产党员同学的影响,两人同人西北师范学院,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进行革命活动。她巧妙地利用父亲担任中国银行兰州行长的便利条件.在家里秘密油印革命传单,保存党的文件,掩护共产党员的秘密……[详细]
64、祖斌 (19501971)
  祖斌,1950年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儒家寨乡东庄村一个农民家里。祖斌从小就想当一名解放军战士,1968年3月,他的愿望实现了,当上了一名汽车兵。在部队,他表现十分出色。有人说,祖斌不知苦和累。祖斌说:“为革命吃苦,心里舒服。”1970年9月,祖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1年8月6日的早晨,天气晴朗,上班号响了。祖斌带着两个新战士,走向战备库房。他钻进战备车的驾驶室,和两位新战士一起认真地进行检……[详细]
65、郑天保 (19031971)
  郑天保(1903~1971)郑天保,原名君度,曾用名郑兴,广东梅县人。出生于归侨家庭。16岁入广东省立梅州中学,18岁停学被父亲带往马来亚,在叔父开设的商店当了2年店员后又返国,在省立梅州中学继续读书。民国15年(1926)考入广州中山大学,由胡一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任中大团支部书记。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胡一声回梅县创办梅南中学,介绍进步教师、学生入党,创立了中共梅南区支部,积……[详细]
66、龚冰 (18941971)
  龚冰(1894~1971),女,号冰如,又名崇恩。上海金山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先后在苏州英华女校、金山县立女子高小、松江七星女子师范学校任教。龚与丈夫徐忍寒为了实现“开发民智,服务大众”的心愿,民国14年在上海慕尔鸣路(今茂名北路)昇平街润德里创办民智公学。民国17年,学生增至300人,遂将校舍迁至威海卫路(今威海路)威风里,定名为上海私立民智中小学,龚任小学部校……[详细]
67、刘秀峰 (19081971)
  刘秀峰(1908~1971)原名刘法常,字爱川。完县(今顺平)寨子村人。曾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1923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受五四运动思潮和“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影响,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进步社团活动,研读马列主义著作,发表进步文章。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转为中共党员,并受命担任国民党保定市党部组织部长。同年5月,调任中共保定地方执行委员会技术书记兼机关党支部书记、……[详细]
68、谢茂恭 (19061971)
  谢茂恭(1906~1971)本县鲁桥镇南权村人。幼年父母早丧,成年后靠拉长工为生。1929年开始流浪生涯。以说“谏子嘴”(即顺口溜、快板)为业,现编现说,很受群众喜爱。建国后,谢茂恭以民间艺人身份被选为西北曲艺改进协会执行委员。1951年10月,列席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并为他签名留念。周恩来总理称他是党的宣传员。1951年至1953年,三次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亲历战地,体验……[详细]
69、杨言德 (19141971)
  杨言德(1914~1971),来安县半塔镇人。幼年读书,后随经营裁缝铺的父亲学习缝纫。民国29 年(1940 年)5 月半塔工人抗敌协会成立后,杨言德被选为协会理事。同年9 月,日伪拼凑了约2000 人的兵力,对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敌人撤退后,半塔群众人心惶惶,大多数油坊不敢恢复营业。杨言德经与工抗会其他理事决定开办油坊,大家一致推举杨言德为合作社经理。在新四军“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的……[详细]
70、鲍汝澧 (19081971)
  鲍汝澧(1908~1971)字岷东,寿县东津人。民国13 年(1924 年)入国民革命军第五军方振武部。出师北伐,辗转于湖北、河南一带,与军阀吴佩孚部激战,屡立战功,升任连长。民国14~26 年,任国民党军四十四师少校营长,后任独立四十六旅营长。民国27 年调国民党军一一○师,参加台儿庄战役,因作战英勇,身先士卒,升任为少校团长。同年,部队调至武汉,守卫在桐柏山麓御敌,与日本侵略军作战,大败日军。……[详细]
71、王生廉 (19131971)
  王生廉(1913~1971)。宜君县偏桥乡安子塬人。幼年在宜君县上小学,1936年毕业于西安民立中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县后,国民党县政府留他在县高小任教,他为了革命工作,毅然到农村拔头塬、东村等小学当教员。在此期间,他担任中区(偏桥)一带的中心区委书记,以教书作掩护,以学校为阵地,秘密进行党的工作。他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抗日救国和革命思想教育,组织学生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带领师生走村串乡,……[详细]
72、施春轩 (19011971)
  施春轩(1901~1971) 原名施春熺,江苏上海县(今属上海市)人。父施竹亭、大伯施梅亭、二伯施兰亭,都是申曲老艺人。尤其是施兰亭,在滩簧时期(沪剧早期)就有较高的声望,施春轩原来无心从艺,学戏不专。由于二伯的严格培植和耐心教导,大有长进,在其父主持筹建的春韵社(后改施家班)中,逐步挑起大梁。后又两度去天津、北京等地短期演出,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技艺,返沪后更受观众欢迎。到了30年代末……[详细]
73、李相勖 (19021971)
  李相勖(1902——1971),幼名默如,今官埠桥镇人。相勖出生贫农家庭,父德元务农为业。相勖幼时为人放牛,时过某私塾门前,聆听学生的读书声,即能背诵原文。族人李德膏知而奇之,即招到其家,与其子相钰、女相珏同师共读。时相勖年11岁,不多年斐然成材。德膏命其侄相因率领相钰、相勖入清华大学附中,后升入该大学,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赴美入加利福利亚大学攻读“中等教育研究”。民国16年(1927年)毕业,获……[详细]
74、黄三弟 (19071971)
  黄三弟(1907-1971),壮族,名河清,排行第三故名三弟。社冲乡赶羊村人。三弟自幼聪明伶俐,记忆力强,常于灯前月下聆听父母亲和村中老人讲“古”,过后能熟记古代小说、戏剧中的名人和情节。因家贫,7岁已帮人牧牛,也是这时开始了学唱山歌。曾拜3位老歌手为师, 16岁左右外出打长工,所编山歌已大有长进。榨季时常做糖榨作坊烧火工,曾唱道:“我今烧火火烧心,手舞铁棍几十斤。日夜都在火塘转,一身象鬼不象人。……[详细]
75、侯宝贤 (19011971)
  侯宝贤(1901.8.20~1971.6.20),开封市人。生于开封延寿寺街。家境贫寒,祖辈以拾粪、熬盐为生。早年,3个妹妹先后染病因无钱医治而亡,遂发奋自学医术。1910年春至1912年,在开封十二祖庙街读私塾,并从外祖父习正骨、伤科。1912~1919年,在开封辘轳湾读私塾并习正骨科。20岁时,恰遇邻居失火,房东赠给他一箱医书,他如获至宝,逐本攻读。为理清人体经络系统循行分布,准确定穴,他动手……[详细]
76、赵兰芝 (19271971)
  赵兰芝(1927—1971),女,曾用名赵玉兰。山东省定陶县封庄人。 赵兰芝25年(1936)进入山东省曹县科班学戏。在三年学艺中,早起晚睡,挨打受气,吃尽苦头。29年(1940)进入成县三义堂戏班。31年(1942)回到原籍定陶县长盛戏班。期间,饱尝了旧中国卖艺人的苦难与辛酸。一次,戏班到郓城县演出,县长刘白功居心不良,硬让她唱《桃花庵》中的撒瓜子(表演0),赵兰芝以不会唱而拒绝。刘白功恼……[详细]
77、蓝启盛 (19081971)
  蓝启盛,又名醒魂,清光绪34年(1908年)农历三月二十五日生,上杭庐丰乡丰康村人。县立中学(旧制)毕业后,就读于广州国民大学,后在潮州□海小学、金山中学任教。民国23年(1934年),江史豪县长去信请启盛回县从政。同年6月底,蓝返杭,被委任第二区公所区长。25年5月,调峰市特区(后归永定管辖)任警察所长。11月,调第一区公所任区长,12月兼任县政府一科科长。次年12月,辞职赴潮州经商。27年8月……[详细]
78、支秉渊 (18971971)
  • 支秉渊
  支秉渊(1897—1971),浙江嵊县人。机械工程专家,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奠基人之一,中国内燃机研制的先驱。毕生致力于农业机械、动力机械、起重机械、矿山机械、桥梁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工作。1915年考进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电机科,被引为其家乡的一件喜事,不少乡亲往“长亭”送别,使弱冠之年的支秉渊深受感动,立志要学有所成报效国家。经过数年寒窗苦读,1920年毕业,并获电机工程学士学位。 1925年受……[详细]
79、赵金盘 (19041971)
  赵金盘(1904~1971),字名勋,今店子乡赵当铺村人,县内著名的民主人士,曾任县人民政府委员和第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身于士绅家庭,幼年读私塾,年轻时便有以身报国的雄心。抗日战争前,曾任拥有200多人的民团团长,在县内有较高声望。1938年,李聚奎率八路军先遣纵队驻当铺一带,李聚奎及县委、县抗日政府领导人经常在赵金盘家居住,给他以很大影响,从而使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自觉接受共产党的……[详细]
80、黄继善 (18921971)
  黄继善(1892.10~1971.5),又名良臣,河南省滑县黄家营村人。开封市第一楼包子馆创始人。黄家世代为农,家境艰难。黄继善幼时只读过2年私塾。1907年,黄继善来到开封西大街福聚楼饭馆当学徒。1915年他离店自谋生路,几经周折后在开封北书店街开了黄记小饭馆,人称黄胖子。1922年黄继善与大中华饭庄厨师周孝德相遇,慕周面点技术高超,便以生养死葬为条件,和他合伙在山货店19号的3间大过车门和一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