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71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201、陶渠 (19141971)
  陶渠(1914~1971),南京市人。幼赴上海投师学艺,出道后曾在上海、济南、郑州从事戏曲电光布景。民国36年(1947年)来陕与易俗社合作,开秦腔舞台电光布景之先河。《太平天国》(又名《韩宝英》)一炮打响,西北各地秦腔班社纷纷求其援助。他在西安桥梓口开设的“光武制景公司”,艺业兴隆,人员一度逾百。建国后1952年,公司解体,陶到易俗社工作。先后给《貂蝉》、《双锦衣》、《桃花扇》、《水淹泗州》、《……[详细]
202、冯增敏 (19121971)
   冯增敏(1912~1971),女,海南省琼海县阳江镇美党村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任共青团乐会县(今属琼海县)委员会妇女干事。1931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第一排排长。1932年春,任女子军特务连连长、女子军特务连第一连连长,率部掩护红军主力作战,保护红军师部和琼崖苏维埃政府领导机关。同年冬,在琼崖第二次反“围剿”斗争中被捕入狱。抗日战争爆发和……[详细]
203、何作柏 (19111971)
  何作柏(1911~1971)何作柏,庆远镇人。初中文化,写得一手好字。历任中学教务员、国民党宜山县党部干事、国民-防部部长办公室上校科长、副主任,湖北省应山县县长,桂林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厅少将主任,桂西军政区司令部少将秘书长。1949年11月中旬, 桂西军政司令部由宜山县迁南丹县。12月2日宜山县城解放。先前,桂西军政区司令部政务处少将处长宋厚礽在小董被解放军俘获。宋随解放军到达宜山后,与宜山军分区……[详细]
204、张绍轩 (19121971)
  张绍轩(1912~1971),名长顺,号永祥,扬中县三涫,乡长乐村张家墩子人。 张幼入私塾,国学基础较厚,成年后,立志学医,拜圌东乡母子圩(今三茅乡圌东村)老中医奚龙章为师,学习中医3年,后从常州朱容棠学西医1年。回扬后,在兴隆镇南山寿药号开设中西医诊所,后又参加天津名中医汤世彦及上海名中医丁济万主办之中医函授班函授结业。抗战期间,张以医生身份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他家就是新四军秘密交通站。19……[详细]
205、陈常健 (19021971)
   陈常健(1902~1971),原名陈运章,别号佩双,字去病,海南省文昌县东郊镇桥头村人。青年时曾赴南洋谋生,当过工人、教师。1924年回国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同时加入中国国民党。军校毕业后留校当教官。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北伐结束后,由李济深等人保荐,1928年进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习,1931年10月毕业。1933年参加李济深、蔡廷锴等人在福建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反对……[详细]
206、李兰州 (19041971)
  李兰州(1904~1971)祖籍湖北省天祥县李家集,儿时随父迁居山阳县城东关。以营农起家,开垦、购置田地三百余亩。民国中期,变卖土地二百多亩,积资筹建面粉加工厂,以时局-,田资耗费几尽,兴办工业未能如愿。全国解放时,家有土地96亩,被划为地主。兰州勤耕耘,喜读书,家藏古籍数千册。民国三十六年(1947)秋,其精心收藏十二年(1925~1947)的《大公报》毁于兵燹。建国后,1950年,将家藏古书2……[详细]
207、任勃 (19121971)
  任勃(1912~1971年),原名任礼芳,陕西省米脂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入伍),1937年入党。曾任陕甘宁边区粮食局科员,东北总供给部协理员,江西军区九江军分区组织科副科长,后勤部副部长、党委书记,空军惠阳场站政委,开封市鼓楼区委、物资局、龙亭区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参加过东北意县、锦州两战役。1952年,中南军区授予准团级,1955年-授于少校军衔。1937年秋,绥德专区各县建立……[详细]
208、曾宪乙 (18901971)
  曾宪乙(1890~1971),四平戏名艺人,九峰人,12岁入漳州著名四平戏班——凤仪班谋生,当挑水工。班主见其聪颖好学,天赋优越,遂令其拜师学艺。宪乙初从师名旦肖德保,专攻正旦。他学艺勤勉,加之该师授徒严而不苛,未几学业大进。他先后主演《彩楼记》、《拜月亭》、《西厢记》等剧目,以其清俊的扮相、甜润的唱腔和传神的表演闻名于闽西南,观众昵称其“乙旦”。剧团所到之处,若无“乙旦”登场,“折三成付戏金”。……[详细]
209、黄胜 (19121971)
  黄胜(1912~1971)平江县大坪乡人。1926年参加儿童团和少先队,1929年参加游击队,1930年9月编入红十六军,1931年12月任平江县苏维埃政府保卫队副班长,1932年11月任湘鄂赣军区游击队班长,1934年5月任红十六师部通讯班长,参加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一支队一团三营五连指导员、特务连连长、新四军二旅九团通讯参谋,苏中三分区兴化独立团参谋长,二分区司……[详细]
210、钟期 (19151971)
  钟期(1915~1971),平江县嘉义镇人。出身贫苦,幼年给人家放牛,从少年起就进行革命活动,加入中国工农少先队,曾任分队长、中队长、宣传委员。不久加入共青团,任组织委员。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1932年3月任红军独立师队长、团长、政委。1932年3月~1933年5月任红军第二后方医院党总支书记兼所长,不久任第一师军医处处长。1934年8月~1936年……[详细]
211、张寿常 (19081971)
  张寿常(1908~1971)又名张纪五。定县(今定州)城内东大街人。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赴德国,入波恩大学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深造,从克鲁士教授学习小构造理论。1939年底获博士学位回国。先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大学地质矿物系教授、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教授、教研室主任等职,在构造地质学研究上有较深的理论造诣。曾任《地质评论》、吉林省地质学会理事……[详细]
212、孙丹林 (18861971)
  孙丹林(1886—1971)字汉尘。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人。北洋政府内务总长。1904年(光绪三十年),考入官立山东大学堂。后,加入同盟会,曾任烟台东牟公学汉文教员。1912年1月1日赴大连,于15日晨带领革命军在蓬莱水城登陆,一举攻占蓬莱城,成立登州军政府。同年11月,成立山东军政府,出任秘书长兼军事参谋。山东军政府被袁世凯解散后,被调高苑任知县。1919年前往湖南,充任吴佩孚戎幕,力促吴佩孚……[详细]
213、李乐平 (19061971)
  李乐平(1906—1971)原名李子升。滕县(今滕州市)羊庄镇赵庄人。20岁到上海法租界以巡捕为职业作掩护, 从事革命活动,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委任为上海法租界华捕地下党支部书记兼中共江苏省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1933年4月6日被捕入狱。 1937年8月,国共统一战线形成后获释,后返回原籍滕县。经中共南京办事处批准, 留滕开展抗日工作,与中共滕县党组织接上关系。1938年3月,他与……[详细]
214、董风云 (19031971)
  董风云 (1903—1971)沂源县鲁村镇鲁村四村人。省农业劳动模范。1945年4月起,在本区任调解委员。1946年任村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莱芜战役前夕,带领群众为部队筹措粮草。同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时, 任难民队队长,带领南麻、鲁村、张庄、黄庄、燕崖5个区的群众向黄河北转移, 历时3个月,克服困难,0完成任务,受到县委表彰。1948年,他带头一次送两个儿子参军。1950年, ……[详细]
215、李宪刚 (19301971)
  李宪刚(1930—1971)黄县(今龙口市)西三甲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飞行员。 1945年5月,由北海中学参加八路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美援朝及国土防空作战中, 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立二等功、三等功各2次。 1951年10月,在朝鲜战场与战友击落击伤敌机后,受到朱德总司令接见,并称赞说:“我们的副大队长(指李宪刚),你才21岁,就敢与训练有素的美国空军作战,……[详细]
216、邵荃麟 (19061971)
  邵荃麟(1906—1971),原名骏远,又名逸民、亦民,以笔名荃麟行,慈溪洋墅乡东邵村(今属江北区庄桥镇)人。生于重庆,4岁随父母回里。1920年到上海,先后就读复旦中学、就读复旦大学。1925年五卅运动中参加--,次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青团江湾区委书记,不久被学校开除。其父送他去日本留学,佯从而留沪参加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任共青团江苏、……[详细]
217、张宗文 (19031971)
  张宗文(1903—1971)沂水县大罗章村人。全国先进生产者。1939年曾任八路军地下交通员。1943年春,响应抗日民主政府发出的“发扬‘南泥湾’精神,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带头组织村民成立消费合作社,并被推选为经理。1946年任杨庄区联合供销社主任。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调任沂水县国营汞丹山林场场长。他带领职工,连续奋战5个冬春,终于使上千亩林场和杨庄区的6万余亩荒山、河滩披上了……[详细]
218、文国宪 (19061971)
  文国宪(1906—1971)字协轩,昌江县四更镇(今属东方县)日新村人,1915年考入昌江县第一高小学校就读,1923年以黎童的身份考入广州教忠师范学校,在穗读书期间,参加了符倬云、刘开汉、吴永泰和史丹等人发起成立的“昌江县改造同志会”。文国宪的任务是撰写反帝反封建的文章,宣传革命道理,宣传共产主义思想。1926年国民党昌江县党部在昌江县的昌城南门庙成立后,已返回昌江县的文国宪任党部干事。1927……[详细]
219、左金魁 (18981971)
  左金魁 (1898—1971)乐陵县(今乐陵市) 人。西河大鼓演员。受叔父左玉玺(西河大鼓革新者)的影响,自幼喜好鼓书。12岁拜庆云县鼓书艺人李玉和为师,学唱西河大鼓6年。 学习的主要曲目有《金钟记》《三开案》等。出师后随叔父活动于惠民一带。左金魁继承了经叔父革新的被称作“东口改”的西河大鼓的演唱艺术,人称“小左玉玺”、“左氏新秀”。后随叔父等在青岛、济南、烟台等地演唱,盛行一时。1943年回到乐……[详细]
220、于杰 (19171971)
  于杰(1917—1971)原名窦长祥,又名窦少青。临朐县东黑洼村人。1934年毕业于临朐文庙小学, 同年8月入山东济南乡村师范读书。 次年, 在济南乡师参加“学联”(后改称“民先”)任分队长。1935年下半年,学校解散,他回到家乡,与高启芳(高启云)、孙蔚兰(孙毅民)等人一起,成立“读书会”,在青年中宣传抗日救国道理。1936年春,济南乡师复学。于杰返校后,经白学光、高启云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