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王耀武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19041968)
  • 王耀武
  王耀武将军:第十名将。第74军长。19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19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指挥74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19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详细]
2、荀慧生 京剧“四大名旦”(19001968)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一1968年12月26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伟大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演员,荀派艺术的创始人。男,祖籍河北东光,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是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 一生演出了三百多出戏,其中代表作为《元宵谜》、《玉堂春》、《棋盘山》等,与杨小楼、尚小云、谭小培……[详细]
3、翦伯赞 20世纪湖南十大文化名人,著名的历史学家(18981968)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常德桃源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 翦伯赞先生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详细]
4、曾希圣 (19041968)
  曾希圣(1904~1968),字腾光,出身于湖南省资兴县东乡牵牛坳。曾希圣于民国10年(1921 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次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北伐时,在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任团教导员、教导团军事队长等职。“四·一二”政变后,曾希圣加入了共产党。民国18 年在汉口中共-长江局办事处任参谋、长江局军委秘书长,协助军委书记刘伯承工作。民国19 年到上海-,从事侦察工作……[详细]
5、许广平 鲁迅的第二任妻子(18981968)
  • 许广平
  许广平(1898~1968),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鲁迅的第二任妻子。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与鲁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婴。1932年12月,……[详细]
6、蔡廷锴 (18921968)
  • 蔡廷锴
   蔡廷锴(1892~1968年),字贤初,广东罗定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到广东新军当兵。民国8年(1919年),在肇军陈铭枢营当排长。民国1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团长,参加北伐,后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副师长。“四一二”政变后,任第十一军第十师师长。民国16年8月1日,曾率部参加南昌起义。不久,脱离转投南京中央政府,恢复第十一军番号,仍任该军第十师师长。民国19年,所率第……[详细]
7、李达 中共一大代表(18901968)
  • 李达
   李达 (1890-1968)中共一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哲学家。湖南省零陵县(今永州市冷水滩区)人,1890年10月2日出生于零陵县一个佃农家庭。1905年考入永州苹州中学。1909年考入京师优级师范。1913年以优异成绩考取留日官费生,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读理科。留学期间,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勤奋研读马列主义著作,并试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详细]
8、吴湖帆 三吴一冯(18941968)
  吴湖帆,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1894—1968)。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建国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收藏宏富,善鉴别、填词。山水从“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详细]
9、廖耀湘 (19061968)
  廖耀湘(1906-1968)廖耀湘,名建楚,土桥乡回龙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生。黄埔军校第六期骑科毕业后,赴法国入圣西尔军校机械化骑兵专科深造。民国25年(1936)毕业返国,任南京桂永清部的教导总队少校骑兵连长。抗日战争期间,任中校营长、参谋主任,参加保卫南京战役。南京失守,未克撤离,躲在下关郊外一姓和的农民家中将近一月,后化装逃离沦陷区脱险。-蒋介石详陈建军改进方案,蒋破格提升他……[详细]
10、傅连暲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8941968)
  • 傅连暲
  傅连暲(1894~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字日新,化名郑爱群。1894年9月14日生于福建省汀州(今长汀县)一个贫苦的码头搬运工家庭。少年时代先后免费就读于基督教会兴办的崇正小学、中西中学。1911年考入亚盛顿医馆,半工半读学习西医,191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聘任汀州八县旅行医生、汀州红十字会主任医师、教会医院医生、亚盛顿医馆教员、福音医院医生。1925年“五卅”反帝运动……[详细]
11、程潜 (18821968)
  程潜(1882-1968)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副主席,湖南省省长。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字颂云,1882年3月31日出生于醴陵县官庄乡长连冲一户耕读之家。16岁考取秀才。1899年入长沙城南书院,次年考取岳麓书院正课生。因愤于国事日弱,内忧外患,萌发救国救民思想,于1903年弃文习武,考入湖南武备学堂。1师4年8月保送赴日,先后就读日本振武学校、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第六期……[详细]
12、袁子钦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091968)
  • 袁子钦
  袁子钦(1909~196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55)。又名袁致卿,学名从行。1908年12月13日生于福建省上杭县白砂区厦洋村 。9岁入私塾,次年入本村初级小学,14岁入上杭县高级小学 ,17岁考入上杭县县立中学。上中学时,在进步教员的影响下开始认识马克思主义。1929年夏,朱德、毛泽东率红4军二次入闽作战,先后占领龙岩、永定县城和他的家乡白砂等地,他毅然终止学习参加红4军 。1930年……[详细]
13、胡庶华 (18861968)
  胡庶华(1886—1968) 同济大学校长,湖南大学校长,冶金专家。湖南省攸县人,1886年生于攸县城关镇一个教师世家。17岁参加科举考试中秀才,同时又考入湖南私立明德学校。1913年考取公费留学德国,先入柏林矿科大学,后转柏林工科大学。1920年获铁冶金工程师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1922年回国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湖南公立专门学校教授、武昌大学代理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从1926年……[详细]
14、刘培善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121968)
  刘培善(1912—1968)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福州军区政治委员。湖南省茶陵县人,1912年9月4日出生在茶陵县腰陂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投身农-动,1929年1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班长、湘赣游击大队青年干事、茶陵独立团连指导员、安福独立营政委、红军第三团政委、湘赣省委挺进纵队政委。参加了湘赣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8月,红六军团主力西征后,奉命与……[详细]
15、郭永怀 中国科学院院士(19091968)
  • 郭永怀
  郭永怀,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1909年4月4日生于山东荣成。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8年12月5日因飞机失事不幸牺牲,被追认为烈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跨声速流和奇异摄动理论(PLK方法)方面的成就为国际公认。倡……[详细]
16、汤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031968)
  汤 平(1903-1968)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总后勤部副部长。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人,原名王绍高,1903年7月出生于浏阳县小河乡潭湾村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家庭。1925年参加国民党。1926年冬加入当地农民协会,并被推举为清算委员会成员。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中共浏阳县委领导的地下武装斗争,任浏东游击队会计。改名汤平。1928年10月,随队编入红五军第二纵队,任大队军需。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详细]
17、文年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19071968)
  文年生(1907-1968)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岳阳县新开镇人,1907年生于岳阳县新墙镇一个贫农家庭。幼时只读过两个月私塾,就开始做工务农。12岁学裁缝,后学木工,到华容、南县一带打零工谋生。1926年10月在华容县做工时,参加国民革命军三十六军教导团,投身北伐战争。因他战斗勇敢,被提升为班长、排长。国民党叛变革命后,他苦于穷人没有出路,多方求索,终于在1930年7月找到……[详细]
18、温应星 清华大学校长(1928.4 - 1928.6)(18871968)
  • 温应星
  温应星(1887年-1968年5月28日),字鹤孙,广东新宁人(今广东台山),父亲为清朝进士、七品知事。1901年进入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预科学习,后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前身,今西南交通大学),1904年毕业并赴美留学,进入弗吉尼亚军校学习,1905年6月15日奉命转入西点军校,为我国首批入学西点军校的2人之一。当时为了西点是否能接纳中国学生,美国国会还特别通过法案批准。温将军于19……[详细]
19、李烛尘 (18821968)
  李烛尘(1882—1968) 天津久大盐业公司总经理,轻工业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永顺县人,1882年9月16日生于永顺县毛坝寨。7岁入私塾读书,勤奋好学,颇得先生赏识,认为是建国之材。1898年参加童子试。1901年参加永顺府会试,名列榜首。他憎恶腐败的现实社会,不愿再致力于科举仕途,从《盛世危言》和《易经》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详细]
20、傅正模 (19041968)
  傅正模(1904—1968),字镜磨,1904年出生在湖南醴陵人。民国13年(1924)6月,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38年,时任国民党75军预备第四师师长傅正模带领部队,与日本侵略军正面作战,转战于河南、湖北,参加了武汉保卫战、忻口保卫战、随枣会战和襄樊、沙宜等战役。傅正模,字镜磨,号汉卿,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县乡班冲。傅正模少青年时期处在国家深受帝国主义列强宰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