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41、李仪祉 (18821938)
   李仪祉(1882~1938)原名协,字宜之,后改仪祉。陕西蒲城人。父亲李桐轩、伯父李异材,均为学界骄子,又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的会员。他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和爱国主义的熏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与胞兄约祉参加同州府试,名列榜首。是年入泾阳崇实书院,后又入三原宏道书院深造,受陕西著名爱国教育家刘古愚、柏景伟及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孙中山十分敬慕;写有《女子不缠足歌》等,积极主张妇女解放。光……[详细]
42、李必藩 抗日战争牺牲高级将领(18921938)
  李必藩(1892—1938),字子琪,黄埔军校训练处长,湖南嘉禾人。武昌陆军中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毕业。1938年在徐州会战中壮烈牺牲。名人生平李必藩,历任湘军第四旅团副。湘西镇守使署参谋主任,建-第二师第四旅团长、参谋长。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中校兵学教官,第四期学生第二总队副总队长。第六期军校训练处上校处长。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十六团营长、第二十三师六十七旅旅长。1……[详细]
43、梁炎卿 (18521938)
  梁炎卿( 1852 — 1938 )名国照,字怡轩,又字彦青,生于广东南海县佛山。 清末民初英商怡和洋行天津分公司买办、英商高林洋行买办。与泰来洋行的王铭槐、太古洋行的郑翼之和汇丰银行的吴调卿,合称为清末天津四大买办。18 岁到香港皇仁学院读书,学习商业知识和英语。 20 岁到上海怡和洋行当练习生,颇得英商器重。清同治十三年 (1874) 年调到英商怡和洋行天津分公司任大写(即高级职员),清光绪十……[详细]
44、胡怀琛 (18861938)
  胡怀琛(1886~1938),原名有怀,字季仁,后改寄尘。胡朴安之弟,泾县溪头村人。少聪颖,7 岁能诗,10 岁应童子试,不愿作经书试题,于试纸上赋诗云:“如此沦才亦可怜,高头讲章写连篇;才如太白也遭谪,拂袖归来抱膝眠。”狂放不羁,交卷出场。20 岁再试,因不避清帝讳,被黜。从此深恶科举,不作八股文与试帖诗。后去上海入育才中学(即南洋中学)就读。毕业后以卖文自给,终日笔耕,日写千言,勤奋好学。宣统……[详细]
45、韩复榘 民国十大军阀(18911938)
  • 韩复榘
  韩复榘(1891年1月25日-1938年1月24日)。(榘,音与义同矩。)字向方,直隶省顺天府霸州胜芳镇(今河北省霸州市)人,中华民-事将领,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19岁离家闯关东自谋生路,后投效兵营。以擅长作战并兼通文墨而发迹,在北伐战争中一路猛打猛冲过关斩将,是率军第一个打到北京城下的北伐将领。时人称其为“飞将军”。在中原大战前脱离冯玉祥投靠蒋介石,中原大战结束后为国民……[详细]
46、邹同礽 (19031938)
  邹同礽(1903~1938),号云伯,义名恺齐、抗衡、一平,代号童群。原籍江苏省无锡市,3 岁丧母,4 岁寄养在六安城祖父家。幼读私塾,勤奋好学。民国8 年(1919 年),毕业于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考入合肥省立第六师范。民国13 年考入北京大学。在读书期间,深受李大钊等革命家的影响和教育,悉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民国15 年夏,弃学回乡,投身革命,与施先明等人在六安组织“马……[详细]
47、马邻翼 (18651938)
  马邻翼(1865-1938) 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教育家。湖南省邵阳县人,回族,1865年出生于邵阳县城一个伊斯兰教世家。自幼受到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熏陶,民族民主意识强烈。1902年中举人,同年参加邵阳贺金声组织的“汉佑民灭洋军”斗争,立志反帝救国。1904年公费留学日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开始接受西方民主思想。1905年学成归国,任湖南省视学,兼全省师范传习所监督,创办妙高峰简易师范及邵阳驻……[详细]
48、黄德胜 (18951938)
  黄德胜(1895~1938),又名黄正明。壮族。林逢乡平洪村江洪屯人。由于家庭贫苦,未能进学校读书。1929年12月百色起义后,被选为平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尔后,他努力学习,积极宣传革命真理,带领本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在打击土豪劣绅的一系列战斗中,率本村赤卫军在滕德甫、滕国栋的领导下奋勇杀敌。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任县赤卫军第七连副连长,参加隆安、马鞍山、鹧鸪坳等战斗。红七军主力北上……[详细]
49、王浮萍 (19021938)
  王浮萍,字礼祥,原名宝泉,1902年农历7月27日,出生于山西省襄汾县贾罕乡湖李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浮萍体格魁梧,赋性刚毅果断,擅长音乐,善书法,喜爱武术,曾任我县人民武装自卫总队副队长、山西政卫二支队三大队长等职。1939年4月8日,在本县景村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浮萍自幼聪明好学,7岁到本村上学时,就能将《三字经》、《百家姓》背诵如流,一开始就念《千字文》,一年内还念会了《千家诗》。……[详细]
50、王光宇 (19111938)
  • 王光宇
  王光宇(1911—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副军长。原名明堂。1911年生于吉林省德惠县。早年在哈尔滨第一中学就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离开学校,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2月,积极支持本县组织的抗日义勇军吉北支队,为扩大其影响多方努力。1933年春,离家去哈尔滨寻找中国共产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参加中共满洲省委举办的秘密训练班。6月,学习结束,被派往宁安工农义务队做政治……[详细]
51、杜严 (18751938)
  杜严(1875~1938),字友梅,清化镇二街人。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爱国实业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潜心营办实业,力图实业救国,曾先后参加组建和创办“中原煤矿公司”、“宏豫铁公司”,对近代河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杜严出身清贫,幼时父母相继下世,兄嫂将其抚养成人。他少时颖敏好学,从师知名孝廉王某,并将爱女许配为婚。杜严刻苦勤学,立志深造,四处投师求教。当时名儒王伟臣在武陟河朔书院讲学,杜严……[详细]
52、蒙浚生 (18811938)
  蒙浚生(1881~1938)名发源,字浚生,亦作浚僧。陕西蒲城人。少年读私塾,天资聪颖;上县学时,即名噪一方。嗣入西安陕西高等学堂就读,逐步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蒲案”爆发,在西安各界人士为死难学生原斯健举行的追悼大会上,蒙以“陕西高等学堂同仁”名义撰写祭文,猛烈抨击腐败朝政,革命热情感人至深。宣统元年(1909)加入中国同盟会,与同盟会陕西籍的老会员于右任、井勿幕、……[详细]
53、张赓良 (19081938)
  张赓良(1908~1938)原名张瑞林,曾用名张靖夷,化名靖夷、耿亮。陕西乾州(今陕西乾县)人。15岁到县城第一高级小学上学,一年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务农。1929年关中发生大饥荒,张从军入伍。1933年在杨虎城部军官队学习后留司令部当排长。1935年冬经上官克勤介绍在西安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遵照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指示回乾县恢复中共组织。经过秘密联系,发展中共党员,和上级派回的高绥夫于1936……[详细]
54、张耀曾 (18851938)
  张耀曾 ,(1885-1938) ,号镕西,笔名崇实,云南大理喜洲镇人,白族。辛亥革命先驱、法学学者。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好学,1903年入京师大学堂,时年18岁,因成绩优秀,后官费选送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法学。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投身革命,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和云南青年李根源、赵坤等创办革命刊物《云南》杂志,担任总。他撰写了《论云南人之责任》等许多革命文章,鼓励云南在日留学学生积极参加民主革……[详细]
55、项泰 (19161938)
  项泰(1916~1938年) 项泰,女,江苏吴县人。生于江苏泰州。民国10~22年(1921~1933年),就读于苏州平江小学和惠灵中学。高中毕业后,因家庭无法供她继续升学,便到上海一家建筑公司任职员,目睹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而产生对社会的疑问,开始从进步社会科学书籍中寻找答案,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新知书店出版的《读书》杂志,对她启发帮助很大。民国24年,她凭着较好的英文基础,……[详细]
56、安顺福 “八女投江”烈士(19151938)
  安顺福(1915一1938)中共党员,朝鲜族。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八女投江”烈士之一。生于黑龙江省穆棱市穆棱镇新安屯(今老牛槽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安顺福从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3岁就跟随父兄参加抗日救国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屯子里成立了党支部和抗日救国先锋队组织,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她16岁就和屯子里的青少年们站岗、放消、抓坏人、贴标语。1933年1月,由于叛徒的告密,敌人对……[详细]
57、徐泽长 (19041938)
   徐泽长化名黎达(1904~1938.8),壮族,那马县州圩街人。少年时代在果德县都阳乡(今属平果县)舅父黄永棋(后来任果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家生活,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5年就读于广西省立九中(武鸣)。在校期间,他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混战而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非常愤慨,决心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1927年7月, 他在右江农-动的影响下,毅然放弃报考高等学校的机会……[详细]
58、张家镇 (19021938)
  张家镇(1902~1938年),又名达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于屏南县岩后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童年时读过两年私塾,因家境困难辍学,随父务农。稍长先后当过小贩、道士,目睹穷人的疾苦。民国23年(1934年)10月,红军闽北独立师师长黄立贵率领红军到(建)瓯、政(和)、屏(南)边界活动,在屏南县岩后村张贴标语,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家镇在接待红军中,深受教育。从此,他日益……[详细]
59、韦秉绅 (18831938)
  韦秉绅(1883~1938),宜君县五里镇街地主,用剥削掠夺的方式占有大量土地,分布全县各地,外号“韦半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其祖辈因生活贫困由陕西省韩城县西彭村来到五里镇定居。初时,靠开荒种地维持生活,几年后,买了五里镇背街一块地基,盖了三间厦房,正式安了家。此后,开始以剥削为生。清道光年间,已在县城、雷塬镇、五里镇等地开设当铺、百货、烧坊、染坊、粟店、药铺多处,并到处购买土地进行地……[详细]
60、关化新 (19061938)
  关化新(1906—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师师长。山海关人。知识分子出身。1934年9月,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在司令赵尚志的领导下取得了五常堡战斗的胜利,使哈尔滨东南部的珠河根据地得以巩固,抗日队伍也得到了扩大。哈东支队通过整编,关化新任司令部秘书处副官处长。1935年1月,哈东支队吸收地方青年反日义勇军,编成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主要活动在珠河铁道北部分地区及宾县、阿城一带。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