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61、张传福 (19021938)
  张传福(1902—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二师师长。1902年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因日俄战争时遭遇不幸,全家逃至下江汤原,定居太平川田家屯。后家业又重新发达,有地三百多亩,并开有粉坊、油坊。张传福虽没念过书,却因精明能干当上掌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于日寇的统治之下,为自家安全计,1933年张传福接受了敌伪的任命,当上了太平川伪自卫团长。随着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的汤原反日游击……[详细]
62、陈德馨 革命烈士(19041938)
  陈德馨(1904—1938),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五军第二十九师第八十六旅少将旅长,追晋陆军中将。字惟吾。1904年出生在河南省鄢陵县柏梁镇西老庄村。自幼随任教私塾的父亲读书。勤奋好学,志向远大。1922年中学业毕业后离开家乡,到开封,考入国民革命军陆军检阅使署学兵团,开始了军旅生涯。在学兵团里,他学习认真刻苦,有时在晚间,为了不影响他人休息,自己拿着蜡烛躲到厕所里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1924年,他……[详细]
63、陈钟书 革命烈士(18911938)
  陈钟书(1891—1938),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军第一八三师第五四二旅少将旅长,追晋陆军中将。字树藩。1891年出生于云南省安宁县八街区月照屯。幼年在村中读私塾,因家境贫困,11岁辍学帮人放牛。1908年,在滇军十九师七十四团服役,不久即任班长。1911年,随部参加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1915年,参加护国军讨袁运动、护法运动,作战勇敢,屡建战功。1923年5月后,历任排长、连长……[详细]
64、于文彬 革命烈士(19161938)
  于文彬(1916年10月----1938年2月) ,又名余士珍,化名余振芳、于启明,河南省息县临河店人。优秀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早年考入焦作私立中学高中部,后被选为焦作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席。 他为发展奠定冀鲁边抗日武装的主要力量的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时任中共冀鲁边工委书记的于文彬于1938年2月牺牲,解放后,又迁葬于盐山县烈士陵园。于文彬出生于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先在家乡读私塾,后就读于临河乡高等……[详细]
65、薛蔚英 (19041938)
  薛蔚英(1904—1938),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山西吕梁离石人。父从农商,经济中等。早年信仰佛教。 自幼在家乡读书,后入家乡县城中学学习,本县碛口镇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山西省陆军编练处学兵团及山西陆军斌业学校肄业。曾任本县保卫团教练。1924年3月,由山西省国民-表王用宾、陈振麟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4月,薛蔚英也在山西省国民党地下组织的推荐下,毅然报考了黄埔军校第一期,投身于大革命洪流。……[详细]
66、郭桂琴 “八女投江”烈士(19211938)
  郭桂琴,“八女投江”烈士。17岁左右,黑龙江林口县刁翎镇河西村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妇女团战士。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今属林口县)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与妇女团指导员冷云(原名郑志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朝鲜族)等7名战友一起,在指导员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详细]
67、杨贵珍 “八女投江”烈士(19201938)
  杨贵珍,(1920-1938.10) “八女投江”烈士。中国共产党党员。1920年生,黑龙江省林口县莲花乡人。1936年11月参加抗联第五军。1937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护理员、被服员、班长、副小队长等职。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部,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今属林口县)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与妇女团指导员冷云(原名郑志民),班长胡秀芝,战士郭桂……[详细]
68、孟森 (18681938)
  孟森(1868~1938),字莼生、号心史。武进(今常州市区)人。史学家。清秀才,屡试举不中,以授学为业。秉性耿直,负才不羁,有“清狂之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孟森应同邑何嗣焜之邀,任上海南洋公学教员。因好议论,指责校方课程安排不当,引起教务长不满,调译学馆任职。在主持译务工作时,聘请日本学者当助手,学习和掌握日文。光绪二十七年,就读于江阴南菁高等学堂,因不守校规被除名,赴广西龙州督办……[详细]
69、周华堂 (19021938)
  周华堂(1902~1938) 本名周祥让,五郎河人。兄弟5人,排行第三。其父周家礼略通武术,人称周老师。周华堂幼年从父习武,能两字撑地、双手朝天行近百米。因家境贫寒,少时同诸兄弟靠贩粮为生(俗称贩斗口)。为人有勇力,曾入大刀会任营长。民国十九年(1930),韩世昌部下张元亨住鞍子沟。周华堂因本家周某被其绑票,前往说情;张即托他代为招兵。仅3日,周华堂即在漆园河一带招兵近200人,前往见张。张元亨见……[详细]
70、李必番 (18921938)
  李必番(1892-1938)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第二十三师师长,抗日烈士。 湖南省嘉禾县人,1892年春出生于城关镇一书香世家。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毕业,历任排、连、营、团、旅长和师长。北伐战争中颇著战功,后依附蒋介石。1930年以后,参加了中原大战和对红军的“围剿”,后又追堵红军长征。1936年1月,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第二十三师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详细]
71、林秋光 (19111938)
  林秋光(1911~1938年)原名辉军,号菊人。宁德七都人。家庭小商贩。林秋光幼时,在七都有源书院读书。民国12年(1923年),赴霞浦作元学校求学,与马立峰同学。在进步教师魏阿拾的教育下,接受马列主义真理。与马立峰一起,参加魏阿拾发动的冲击军阀十一旅的革命行动。林秋光还同马立峰等人组织学生联合会,带领同学上街宣传、-,收缴商店日货,发起-运动。民国18年秋,林秋光奔赴福安柏柱洋,与马立峰组织抗租……[详细]
72、刘绥华 (19031938)
  刘绥华(1903~1938),原名有禄,又名其中,花山镇两龙村人,革命烈士。刘绥华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文湛,是乡村医师,母亲梁氏是家庭妇女,全家8口,全靠父亲行医勉强维持生计。刘绥华8岁进私塾读书,11岁转入两龙圩的悦贤高等小学就读。民国10年(1921)夏,刘绥华高小毕业后,先后在天心塘(今红群村)、危庄、田螺湖、仙阁等村庄的小学任教。民国11年,在花县早期农运领袖陈道周的指导下,刘绥华和……[详细]
73、徐光海 (19071938)
  徐光海(1907—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曾用名徐炳仁。1907年出生在朝鲜庆尚南道密阳。1913年,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榨,来到中国东北,最后在黑龙江汤原县梧桐河东岸落户。1930年秋,在反对福丰稻田公司的减租运动中,受到革命风暴的洗礼,觉悟提高很快。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徐光海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化装宣……[详细]
74、黄有 (18991938)
  黄有(1899-1938.3)黄有,呼兰沈家乡罗家窝堡村(今文化村)人,幼年务农。1920年同其兄弟黄富、黄珍迁往汤原县前太平川后六里路开荒。后开垦到300多垧地,成为地主,群众称该屯为黄有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人民纷纷起来抵抗。黄参加了当地的红枪会。1934年春,中共汤原中心县委负责人夏云阶,率领抗日游击队,在太平川展开了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斗争。6月夏云阶率队在太平……[详细]
75、宋梦槐 (18531938)
  宋梦槐(1853-1938),字位三,咸丰三年(1853)农历二月出生于北三狼村一个贫寒农家。其父宋绍武夜梦大槐树以为吉,便给儿子起名宋梦槐。7岁入本村秀才宋学谦办的私塾读书。后宋学谦见其才华过人,便慷然相助,免费教学至17岁考取秀才。之后,宋梦槐在科读的同时,兼攻医著。光绪十九年(1893)应试中举,任职广东省,以通判署番禺县事,后入京为吏部司官,因给荣禄及妻室治病有方,得荣禄器重,力荐于慈禧太……[详细]
76、张本禹 (19001938)
  张本禹(1900~1938),字文衷,生于巢县建麓乡洪家疃,少年时父母双亡,依靠舅舅做活糊口。后随长兄张治中参加孙中山的护-,因见黄埔军校大门上的对联“真革命的请进来,不革命者滚出去”,对军校产生兴趣和向往。通过刻苦自学,民国14 年(1925 年)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后任北伐军总司令部副官处副官,参加北伐。“四·一二”-事变时,张本禹以学兵团副连长身份参加“反宁拥汉”活动。“七·一五”事变后,……[详细]
77、刘三 (18781938)
  刘三(1878~1938) 原名宗,又作钟,字季平,又字江南,别署离垢,又署刘三,本清诗人龚自珍诗:“刘三真义士,愧杀读书人”意,也因行三。晚号黄叶老人,上海县华泾(今龙华乡)人。早年赴日本,入东京成城学校骑兵科。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春,参加东京留学生-,声讨沙俄侵占我东北罪行,并参加拒俄义勇军(后改名军国民教育会),旋加入兴中会。次年春回国,与费公直等在华泾本宅创办丽泽学院,……[详细]
78、封赞化 (18681938)
  封赞化 (1868~1938),号北极,耀县楼村乡下楼村人。少聪颖,好读书,10岁考取秀才,入泾阳青楼书院。因幼时被狼咬伤一目,遂使科举无望,又遭新妇冷遇。他不甘受辱,离家结庐于野,专心治学,凡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物理、化学,无不博览强记。于书法、绘画、雕刻、剪纸、扎灯诸艺,亦能独出心裁,胜人一筹。 “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赞化对于医学更是孜孜不倦,精心研究。以故医术日进,妙手回春,求医……[详细]
79、鹿省三 (19051938)
  • 鹿省三
  鹿省三 (1905—1938)原名鹿效曾,化名季方华。莱芜县西牛王泉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 人。中共莱芜县党组织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29年秋,考入济南正谊中学,期间经张子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被选为学生-团主席团,领导了济南学生赴南京的-运动。由于多次组织同学--、闹-,被国民党政府列入“通缉名单”。1933年初,担任中共山东省委巡视员。期间,经常到淄博、益都、寿光等地检查指导……[详细]
80、陈伯坛 (18631938)
  陈伯坛(1863~1938),字英畦,广东省新会县人。少时博览经史,尤精《周易》。21岁中秀才,光绪二十年(1884)考取广东第七名举人。在书院就读时,曾在同窗学友处得阅张仲景《伤寒论》,深为书中精辟医学理论所吸引,叹为“天书”,由此潜心医学。22岁即在广州书坊街设馆行医,不少疑难重症,经他施治,多转危为安,因此医名远播,门庭若市,成为广州的一代名医。民国19年(1930)因医馆所在地开辟马路须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