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36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936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21、麦松威 中国科学院院士
  麦松威, 结构化学家。男,1936年生于香港,祖籍鹤山。1960年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一级荣誉理学士学位,196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历任(美国)匹兹堡大学晶体学系美国太空总署项目副研究员,(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化学系系主任及理学院院长。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及五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物质结构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详细]
122、刘子英 杨幺的民间故事 传承人
  刘子英•杨幺的民间故事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子英,湖南省汉寿县人,相当大学文化,曾任中小学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会员,1936年3月出生于故事世家,自幼受祖父刘仁酉(雇工、农民兼民间说书艺人、杨幺故事第七代传人)熏陶,听说了《杨幺求学》、《杨幺梅山习武》、《湖口传艺》、《严惩湖霸》、《四兄弟湖口造反》、《攻打益阳杀袁显》等故事。1943年(七岁)至1951年……[详细]
123、李明启
  李明启 ,1936年2月20日出生于辽宁丹东,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理事,退休前是中国铁路文工团话剧团国家一级演员。1960年参演电影《12次列车》,自此开始演艺生涯。1993年凭借主演的话剧《人生感受》获得第三届文华奖表演奖 。1996年在央视版《水浒传》中饰演王婆一角 。1997年出演古装喜剧《还珠格格》中的容嬷嬷,被称为最……[详细]
124、罗大华
  罗大华,男,1936年8月出生,福建武平人。1955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长汀师范学校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1年;1956年9月—1960年7月就学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60年8月被分配到北京政法学院(即中国政法大学前身)任教至今。  罗大华是新中国犯罪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83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现任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证据科学研……[详细]
125、毕英琦 (19361974)
  毕英琦(1936—1974)老生演员。辽宁金县人。1950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习老生,师从雷喜福、李甫春、邢维明等,为该校优秀学生。毕业后入中国京剧院四团,并拜言少朋为师,攻习“言派”。在艺术片《杨门女将》中扮演采药老人,一段新创的言派唱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音色清醇,演唱舒展流畅。常演剧目有《卧龙吊孝》、《上天台》、《让徐州》、《除三害》等。惜中年夭折,过早离开了京剧舞台。(摘自《京剧文化……[详细]
126、周克芹 (19361990)
  周克芹,1936年生于四川省简阳县农村。1958年在成都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回乡务农,先后当过农民、民校教师、生产队长、大队会计、农业技术员、公社和区干部。由于他长期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生活,他的作品大都是反映农村生活的题材。196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井台上》之后,1973年以来陆续发表了《早行人》等20余篇作品。1979年调入四川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5年担任四……[详细]
127、谢贤
  谢贤(Patrick Tse),1936年08月09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番禺,香港影视演员、导演、编剧。1953年谢贤考入演员训练班进入演艺圈,演出首部电影《楼下闩水喉》,拍摄两部电影后开始走红。1960年拍摄电影《神雕侠侣》,饰演杨过 。1967年创办“谢氏兄弟影片公司”,首次执导《窄梯》,之后还导演或编剧过《明日天涯》、《铁胆恩仇》、《冬恋》、《窗》等电影[1-2] 。1978年,谢……[详细]
128、柳运光
  柳运光,山东烟台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任中共胶东工委委员。天福山起义时担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三军政治部副主任。解放后历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船舶局副局长、东北工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成都地质学院党委书记。1983年6月离休。虽然现在已经97岁高龄,但每当提起天福山起义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老人总是激动不已。柳运光说,什么是天福山起……[详细]
129、寇春华
  寇春华 (1936—)丑角演员。北京人。195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受业于高富远、王盛如等,并得萧长华的亲自指导。1959年毕业,入中国京剧院四团。不久拜孙盛武为师。1960年,在艺术片《杨门女将》中饰王辉一角。曾多次随中国艺术团赴日本、美国、港澳等地访问演出。在《春草闯堂》一剧中扮演胡知府,集中了文武丑各种表演技巧,演得极有特色。1986年在首都“振兴杯”电视大奖赛中获京剧十优称号。他嗓音清亮,……[详细]
130、卢忠阳
  卢忠阳:男,汉族,1936年4月生,河南郏县人,曾用名芦忠阳、芦中央,195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农田水利专业毕业,大学学历。1960年7月至1962年5月任河南省郏县技工学校、郏县第四中学实习教师、教师。1962年5月至1970年11月任河南省郏县大李庄大队秘书、吴堂大队党支部书记。1970年11月至1973年8月为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农田水利专业学生……[详细]
131、焦祖尧
  焦祖尧 (1936~)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历任技术员、技术科副科长,大同市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主席、党组书记。全国第八、九届政协委员,中共山西省委第五届候补委员、第六届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国赵树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协第五、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详细]
132、张少华
  张少华,1936年11月30日出生于中国北京,评剧、影视演员。1982年,和赵丽蓉合作,出演电影《花为媒》。1993年,开始涉足荧屏,在电视剧《武夷仙凡界》中饰演老巫婆。1998年,与张丰毅、陈小等合作,在电视剧《龙堂》中饰妮子母亲。2000年,与张少华、何赛飞等合作,在电视剧《大宅门》中饰李香秀的母亲。2005年,因在电视剧《秘密》中的演出,张少华获得了第十一届上海电视节 “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详细]
133、赵碧云
  赵碧云 女,二级演员。杭州人,1936年2月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杭州市分会理事、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杭州越剧研究会会员、杭州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等。她12岁从艺。50、60年代在浙江龙游、金华越剧团任主要花旦。1958年入党后先后兼任团长、支部书记等职。近50年的艺术生涯里,在浙江的越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舞台形象,如传统剧《孟丽君》中的孟丽君、《蔡文姬》中的蔡文姬、《绣襦记》中的李亚仙、《梁祝……[详细]
134、唐惠良
  唐惠良 男,二级作曲。上海人,1936年8月出生。1952年初跟朱宝松学习琵琶和越胡。1952年5月至1955年2月曾在荣艺、天明、芳华、上饶、精华等越剧团任乐队琵琶伴奏。1955年3月进少壮越剧团任琵琶伴奏。同时兼任出新、青山越剧团作曲。1958年起兼任少壮越剧团作曲。1959年至1960年进上海音乐学院戏曲作曲班进修,结业后回团担任专职作曲。1978年底进卢湾越剧团任作曲,直至退休。在40年……[详细]
135、蒋文兵
  蒋文兵,原名文彬,笔名辛墨。1936年岁末生于中国浙江黄岩一医生世家。黄岩文化馆副研究馆员。自幼酷爱涂画。中学时代开始名人画创作,并在《浙江日报》发表作品。当过报纸美编,师范学校教师。62年转至市文化馆从事群众美术创作辅导工作。1997年元月退休,现在家专事名人画创作。     以自学速写起家。画过连环画、宣传画、年画并与人合作版画。80年之后开始中国画名人画创作。受……[详细]
136、程安东
  程安东,男,1936年10月生,安徽省淮南市人,1980年6月入党。大学文化程度,高级工程师。1955年9月毕业于辽宁阜新煤矿学校(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62年7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采矿系本科函授班。个人履历1955.09——毕业于辽宁省阜新煤矿学校。1962.07——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采矿系本科函授班。1955.09——江西省萍乡矿务局高坑煤矿工作。……[详细]
137、贺世忠
  贺世忠 男,教师、作曲。浙江宁波镇海人,1936年3月17日生。1950年从艺,在上海芳华越剧团先任琵琶后改主胡演奏员。1957年调入浙江越剧一团任主胡。1958年调浙江省戏曲学校任戏曲音乐教研组长及音乐科科长。从教40余年,培养了一大批戏曲音乐人才,如现任浙江越剧团一级主胡-雄、二级司鼓马明义、一级笛子白怀喜、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二级主胡吕国光、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一级作曲刘建宽、浙江歌舞总团作曲王天……[详细]
138、夏雯君
  夏雯君 原名夏惠君。女,二级演员。上海市人,1936年1月19日出生。1950年进上海群力越艺社学艺,为“雯”字辈小生。学成后在该社唱头肩,主演了《盘夫》、《梁祝》、《孔雀东南飞》、《碧玉簪》、《牛郎织女》、《梁红玉》等剧。1954年转入上海天明越剧团与前辈演员余彩琴联袂演出《盘妻索妻》等。1955年进上海云华越剧团正式拜竺水招为师,并随团赴南京,定名为南京市越剧团。她的《天雨花·对鞋》中的左维……[详细]
139、张光楣
  张光楣 笔名光媚。女,二级编剧。浙江德清人,1936年6月出生。1956年上海复兴中学毕业,因酷爱戏曲报考上海市文化局编剧训练班,结业后分配到上海市少壮越剧团任编剧,“文革”后剧团改组重建为卢湾越剧团,又续任该团编剧兼副团长及艺术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退休。为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工作上锐意进取,致力于拓宽女子越剧的题材领域。不仅以严谨态度反复修改整理出《双狮宝图》、《游龙飞凤》等一批推陈出新的……[详细]
140、林宝石 (19361984)
   林宝石(1936一一1984),巴彦县巴彦镇人。出身于教员家庭,由于家庭的熏陶,童年时代就显露出聪颖才气,受到亲朋故旧的称诩。早在中学时代,学校内一些爱好文学的校友自行结社,成立了小小文学社。宝石成为小小文学社的中坚分子,并以诗才的超逸,为同学们所瞩目。他的处女作就发表在当时的《松江日报》上。1954年,宝石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外语学院俄语系。功课之余不断的为报刊撰稿。由于过度劳累,加之饮食欠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