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1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17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徐致靖 (18441917)
  徐致靖(1844年~1917年)清末维新派。清末民初江苏宜兴(今宜兴市)人。字子静,德宗光绪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侍读学士,至内阁学士、署理礼部侍郎。1897年(德宗光绪二十二年)德国侵占胶州湾,他以外患日迫,亟思“变法图存”。次年上疏清光绪帝明定国是,“以一定心,而维时局。”主张破除资格并向光绪帝推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张元济等人。认为“苟欲变法,必广求湛深实学、博通时务之人……[详细]
2、刘永福 南粤先贤(18371917)
  • 刘永福
  刘永福(1837~1917),原名业,又名义,字渊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防城古森洞小峰乡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随父母迁往广西上思直隶厅(今上思县)务农。咸丰二年(1852)在左江航线上当船工,工余随父叔学习拳棒。不久父母双亡,遂以打柴捕鱼为生。咸丰七年,约同乡邓阿富等六人,参加了广西天地会农民起义军,在归顺(今靖西)活动。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清政府调集大军围剿广西各地农……[详细]
3、奕劻 (18381917)
  • 奕劻
  爱新觉罗·奕劻(1838~1917年)晚清宗室大臣,满族镶蓝旗人。清高宗弘历曾孙,庆僖亲王永璘孙,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绵性子。1884年,担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进庆郡王。1894年,被慈禧封为庆亲王。1898年,成为铁帽子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与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903年,为首席军机大臣,仍总理外务部。1911年,为皇族内阁总理大臣、弼德院总裁。清朝灭亡后,迁居天……[详细]
4、徐继孺 (18581917)
  徐继孺(1858—1917) 字又稚,号悔斋,晚年自号苏门山人,今曹县郑庄乡徐楼村人。他自幼聪颖好学,6岁能辨四声,11岁中秀才,15岁考选拔贡。遂即游学济南,同窗中他年龄最小,每次考试却名列前茅,深得泺源书院主讲匡鹤泉的夸赞。还常与泉城文人谈经论史,切磋学问,多能探本溯源。不久,以拔贡朝考,选为黄县训导。公事之暇,他遍访胶东名士,孜孜学问,以求教益,因而学业大进。清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十……[详细]
5、王先谦 (18421917)
  王先谦(1842-1917)城南书院、岳麓书院山长。长沙县人。字益吾,因宅名葵园,学人称为葵园先生。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18岁补禀膳生。咸丰十一年(1861)赴安徽安庆,任长江水师向导营书记,数月后辞归。同治三年(1864),在湖北提督梁洪胜营充幕僚。同年乡试中举人。明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迁翰林院侍讲。光绪六年(1880)任国子监祭酒。复在国史馆、实录馆兼职,充云南、……[详细]
6、梁诚 (18641917)
  梁诚(1864~1917),原名丕旭,字义哀,号震东。广州海珠区黄埔村人。梁出身于富商家庭,自小好学上进,才华出众,在家庭资助下于光绪元年(1875)九月未满12岁,考取第四批赴美国菲力学院读书。光绪七年梁与其他留美学生一样,未毕业就被召回国。返国后初在总理衙门工作,不久,随张荫桓公使赴美,后任使馆参赞。1897年,梁又随张荫桓赴英,参加英女皇维多利亚登极60年庆典。返国后,被授直隶候补道。光绪二……[详细]
7、杨健侯 (18391917)
  杨健侯(1839—1917)名鉴,字健侯,号镜湖,杨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是杨禄禅之三子。杨健侯的拳术刚柔并济,出神入化,刀、剑、杆各种器械无不精通。且善发弹,拿三、四弹丸于手中,往往能同时击中三、四只飞鸟,有弹无虚发之美称。露禅逝世后,他接替父职在京授拳。他宽厚仁慈、秉性温和,从不恃拳傲扬,有极高的武德。《永年太极拳志》说他“性情温和,德高望重。杨禄禅逝世后,继续在(北)京教拳为业,并将杨禄禅‘大……[详细]
8、孙昌 (18811917)
  孙昌(1881—1917),字建谋,又名孙振英,振兴,孙中山大哥孙眉的儿子,南蓢翠亨村人,生于1881年5月28日出生于檀香山,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11月20日,奉命乘船押送军饷赴广州,遭海军误击,坠入江中,溺水殉职。时年34岁。孙昌(1881—1917),字建谋,又名孙振英,振兴,孙中山大哥孙眉的儿子,翠亨村人,生于1881年5月28日出生于檀香山,在当地接受中学教育。孙昌从小在澳门……[详细]
9、曾兰 (18751917)
  曾兰(1875-1917),字仲殊(纫秋),号香祖,四川华阳人,蜀中名士曾阖君之姐。1890年,她15岁时就嫁与吴虞为妻,曾参加南社。1893年,吴虞被封建家庭逐出,携妻带子前往成都西北约50里的新繁县(今属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西郊龚家碾乡居数年。曾兰能文善书,常为吴虞誊写文稿,题写书名,为乡邻书写对联。吴虞说她:“嗟予不善书,弗识临池趣。君思补予阙,弄墨兼朝暮。”曾兰幼年学习篆书,以20年时间苦……[详细]
10、吴肇基 (18811917)
  吴肇基(1881—1917),原名璀光,字翔夫,号吉堂。义乌吴店萧皇塘人。1903年游学日本,痛恨清廷腐败,愤而弃文习武,毕业于日本武备学堂。回国后,为结束封建帝制,建立共和,立下了汗马功劳。因积劳过度而英年早逝于任内。  农民世家棍棒少年  1881年农历十月初三的晚上,“哇”一声婴儿的啼哭从萧皇塘村的一所农家大院“十八间”的一间厢房里传出。这“十八间”的主人姓吴,名琅琴。此时此刻,他的妻子何氏……[详细]
11、谭鑫培 同光十三绝 谭派鼻祖(18471917)
  谭鑫培(1847.4.23~1917.5.10) 著名京剧演员,主攻老生,曾演武生。本名金福,字望重。因堂号英秀,人又以英秀称之。 籍贯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出生于武汉市江夏区(原武昌县)大东门外谭左湾九夫村。其父谭志道,主工老旦兼老生。谭鑫培为其独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详细]
12、陈侠农 (18781917)
  陈侠农(1878~1917) 原名家儒,又名宏尤,字聘珍,新桥镇山柚脚村人。18岁考廪生,后因家境不济而辍学,在家以烧陶为业。幸得邻村父老陈明善等资助,赴穗考入两广师范学堂。在校期间,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影响而加入同盟会,参加秘密的反清活动。1900年毕业返乡创办进取小学,自任校长,次年出任文昌县育才高级小学校长。响应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共和,平均地权”的号召,在师生中开展反清宣传……[详细]
13、汪古珊 (18421917)
  汪古珊(1842—1917年),名昌美,号改勉,今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蚂蝗坝人,系一代名医。汪古珊年幼学儒,资性聪敏,后弃儒而习百工技艺,“解博学广识无业不备,而于医之一道,尤得先圣之心法”,乃“拜访名师,指示口诀,购求各种医书,昼夜研究,寤寐诚求”,因此医道大进,医技日精。汪氏治医学,总以《灵枢》、《素问》为归极,《伤寒》、《金匮》为参佐,虚心向民间学习,故于推拿、偏方等也非常熟悉,应用灵活。经过……[详细]
14、戴戡 (18801917)
  戴戡(1880—1917),贵州贵定县人。1904年赴日留学,被贵州学界誉为神童。在日本获梁启超赏识,归国后得云贵总督李经羲邀请,任云南个旧锡务公司经理,其间结识蔡锷成为知己。1911年辛亥革命前被蔡锷安排在贵州经办盐务,辛亥革命后进入贵州政界,1913年任贵州巡抚使,1915年解职入京任民国参政院参政。袁世凯称帝,遂与梁启超、蔡锷等人密谋“倒袁”。护国运动中任云、贵两省核心联络人,云南起义后策动……[详细]
15、宋向辰 (18791917)
   宋向辰(1879—1917),又名宋元恺,耀县城关镇西街人,辛亥革命陕西奠基人之一。 宋向辰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抱着“振兴中华”的宏图大志,发奋读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毕业于三原宏道学堂,公费留学日本,在陆军振武学校学习。留学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中国同盟会,并经常为陕西同盟会在东京创办的《夏声》杂志撰稿,捐助经费。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及东京明治大学,研究经济、军事,决心……[详细]
16、卢慧卿 (18901917)
   卢慧卿(1890~1917)女。原名毅侠,字慧卿。陕西长安人。父亲早亡,生计维艰。少年时即随母亲到西安城内藩台(布政使)衙门做佣工。15岁那年被同在衙门做佣工的傅二骗买作妾。傅二原是浪子,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把卢骗到手以后,便离开藩台衙门,在西关南火巷开了一个茶馆,逼迫卢街头卖笑,赚取钱财供自己挥霍。卢无法逃脱厄运,只好把怨恨埋在心头。清宣统元年(1909),革命党人把南火巷茶馆作为秘密联……[详细]
17、锡良 晚清四川总督、云贵总督(18531917)
  锡良(1853—1917),字清弼,巴岳特氏,蒙古镶蓝旗人,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历经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他为官三十七年,以正直清廉、勤政务实而著称,是晚清时代一位政绩颇佳,贡献较大的历史名人。他早期在山西任职二十年,以廉洁、仁爱、为官认真著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进逼京师地区,锡良受命率部北上保卫京师,后知慈禧、光绪一行逃往长安,便改去山西太原前往护驾,被光绪帝任命为山西……[详细]
18、姚增禄 (18401917)
  姚增禄,名奎福,号惠臣,字婉秋,安徽亳县(今亳州)人。出生于1840年,逝世于1917年2月10日,享年七十八岁。幼时在小嵩祝科班习昆曲小生。出科后又拜薛二奎学皮黄老生。先后搭同庆班,金奎班,四喜班,演出武老生。他擅《恶虎村》、《挑华车》、《夜奔》等剧。光绪八年(1882年)退出舞台,专事教戏。先参加杨隆寿创办的小荣椿科班,光绪十九年(1893年)创办小吉利科班,后长期在叶春善的喜连成(富连成)科……[详细]
19、茅谦 (18481917)
   茅谦(1848~1917),字子贞,号肺山。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生于丹徒县(今镇江市区)一个书香之家。幼时全家迁居兴化。学者。他聪颖过人,酷好读书。20岁考取秀才,至城内租屋授徒。又从杨履泰学习,研精算术、天文,通达政治,留心河漕。与杨的女儿结婚。光绪十四年(1888年),应湖南学使的聘请,襄校湖南士卷。在此期间,对三湘水利进行考察研究,写了《论湘皖水利》一文,并远游河北、河南、安徽等地……[详细]
20、霍恩第 (18361917)
  霍恩第(1836—1917),祖籍河北省东光安乐屯(属沧州地区),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今属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霍恩第是燕青拳(又称秘宗拳)掌门人,秘踪拳第六代传人。霍恩第以保镖为业,武艺超群,秘踪拳更是出神入化,常出入关东道上为客商保镖。他从事保镖事业从未失过手,但却和不少强人结下仇,正因为如此,他在四十多岁后便退出镖行,回乡务农,闲来则教子侄们习文练武。霍元甲父亲。霍恩第有三子:霍元英、霍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