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7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87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朱景昭 晚清“庐州三怪”(18231878)
  朱景昭(1823年—1878年前后),字默存,以字行,人多称其朱默存,合肥东乡(今安徽省肥东县)人,道光年间的优贡生,故居曾在安徽省肥东县磨店乡的朱衣郢。曾授候选直隶州州同。其著作有《无梦轩遗书九种》、《劫余小记》、《论文蒭说》、《朱景昭批评西厢记》等传世。与王尚辰、徐子苓并称晚清“庐州三怪”。朱景昭,生道光癸未年(1823)六月十八日寅时,字默存,号朴菴,安徽合肥人,晚清“庐州三怪”之一。清封承……[详细]
2、陈鱼门 (18171878)
  陈鱼门(1817—1878年),名政钥,号仰楼。宁波人。麻将的创始人,清朝时的“甬上闻人”,甬是宁波的简称,所以这位陈氏先祖是宁波人。年少时便聪明出众。曾经跟随杨启堂先生学习英文。道光二十九年选拔为贡生,后来因有功升任内阁中书。 三品官衔。陈鱼门“广交游,琴酒无虚日”,交游甚广,极喜玩耍,精通纸牌。同时也深感纸牌许多不便处,在同治三年(1846)把纸牌改为竹骨材质,继承碰和牌中的万、索、筒,一共一……[详细]
3、林聪彝 林则徐次子(18241878)
  林聪彝(1824-1878年),号听孙,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林则徐次子。早年有经世之志,曾辑《先儒格言》。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林则徐谪戍伊犁,林聪彝和弟林拱枢随侍,写成《西行日记》。道光三十年,林则徐带病从福州赴文本,林聪彝随行。不幸林则徐病逝广东普宁,林聪彝扶柩回福州。三年守制期满,林聪彝偕弟林拱枢应召入京,林聪彝以郡庠生,赏举人、补内阁中书。不久,被两江总督怡良挽留,办理团练兼赈……[详细]
4、奕山 (17901878)
  爱新觉罗·奕山(1790年-1878年),字静轩,满洲镶蓝旗人。清朝宗室。康熙帝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玄孙,道光帝族侄。侍卫出身。历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伊犁参赞大臣、伊犁将军等职。道光元年(1821年),由四品宗室充任三等侍卫。历任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镶蓝旗汉军副都统,伊犁参赞大臣,正红旗护军统领等职,道光十八年(1838年)授伊犁将军,二十年召回北京。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详细]
5、潘榜 (17841878)
  潘榜,字乃登,南安罗东炉内厚阳村人,生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潘榜出身书香门第,饱读诗书,但却无意仕途,而在其祖父遗下的“良田书房”设学馆,培养出优秀学子多人。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革命风暴席卷东南,派人到闽联络天地会,鼓动各地豪杰起兵响应反清,潘榜秘密加入天地会,并专设一义馆,又称戏馆,以练习武术和传授南音为名,会集拳师、弦友,暗中与各地红钱会、黑钱会、0会会首联系。咸丰三年(18……[详细]
6、王化 (18111878)
  王化(1811年—1878年),字召卿,号树棠,原籍南靖,自其先世即居漳城西隅顶庙。父王朝仪,是位著名的塾师。王化幼承家庭教育,聪明过人,经史诗文,无不精通。王化喜欢研究宋儒心性之学,致力于伦理的躬行实践,修养功深,人们都敬仰地称他“粹然儒者”。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新进南靖县学秀才王开泰因学师逼勒卯礼自刎死。王化是第一名的廪生,倡议请上方划定卯礼章程。同治十二年(1873年),王化成恩贡生……[详细]
7、李魁 (17881878)
  李魁(约1788~1878 年), 原名魁业, 又名奎, 别名斗山, 自号青葵、戆魁,别署有绿屏山樵、崖门老渔、圭峰樵长、斗室居士、冈州画隐、青葵道斗、斗山山人、斗山老狂等。新会县人, 约出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年), 卒于光绪四年(1878 年)。李魁一生以卖画为职业, 长期居住在佛山。工书画、篆刻, 起初学同乡郑绩, 后宗法石涛, 早年所画笔致秀逸, 用墨浅淡; 中年后喜用焦墨, 行笔……[详细]
8、黄宽 (18281878)
  黄宽(1828—1878) 字绰卿,号杰臣,香山县东岸村人(今珠海市香洲唐家镇)。出生农家,父母早亡,由祖母抚养长大。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与容闳等六人赴澳门,入读澳门美国教会马礼逊学堂,1842年该学堂迁往香港,其随校到香港就读。不久,该校校长布朗因病回国,邀其与容闳、黄胜三人随行,黄宽于1847年4月抵达美国纽约,由布朗资助进马萨诸塞州曼松学校读书。1850年夏毕业后再得朋友资助,……[详细]
9、熊少牧 (17951878)
  熊少牧(1795~1878),字书年,号雨农,一号雨胪,长沙县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生。少以诗闻,兼工古文辞。吴梅梁主持湖南粮储时,以诗赋取士,得其诗,赞为“超超等”,以国士相待。道光十一年(1831),少牧在京充优贡生,于太学历次考试中均名列榜首。得祭酒文庆激赏,一时高官文士争相交游。十五年,参加顺天乡试中举人第二名。二十年,文庆主考江南,因病私请其协助阅卷,结果文庆以违禁被劾,少牧亦被除……[详细]
10、刘典 (18181878)
  刘典(1818~1878)刘典,字伯敬,号克庵,宁乡县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生。成年后为县学增生,喜读性理之书。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起义迅速发展时,奉命在宁乡办团练,镇压罗仙寨“斋教”会众起事,保训导。十年,助左宗棠办理军务,围剿太平军黄汶金、李世贤部,转战于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先后授知县,升知府,擢浙江按察使。同治三年(1864),刘典帮办江皖军务,镇压江西李世贤、汪海洋部;后……[详细]
11、王映斗 (17971878)
   王映斗(1797~1878)字运中,号汉桥、瀚峤。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春内村人。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府廪善生员选为拔贡,朝考第一名,被选派在户部江西司任职。数月后因母病回乡探望。母病故守丧3年后赴京任职,升为部额外主事。二十四年(1844年)中进士,留任户部。3年后转为陕西司主事,续升为该司员外郎,二十九年(1849年)升为户部四川司郎中。咸丰元年(1851年),升鸿胪寺少卿,奏准回乡祭葬亡……[详细]
12、潘曾莹 (18081878)
  潘曾莹(1808-1878)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官至工部左侍郎。学有要柢,尤长于史学。工书、画,初写花,以徐渭、陈淳为宗,冶澹有致。后专工山水,秀逸旷远,每作扇头小景,颇有古意。书法初学赵松雪,晚学米芾,尤得其神髓。此外有著作多种行世。卒年七十一。作品著有小鸥波馆文钞、诗钞、词钞、题画诗 、画识、画品、画寄、墨缘小录。专攻山水,秀逸旷远。……[详细]
13、谢维藩 (18341878)
  谢维藩(1834-1878)清学政。清巴陵县(今岳阳)人。字麟伯。道光十四年(1834)生。同治元年(1862)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同治十二年(1873)出任山西学政。在任建书院,请耆儒讲学,刊朱子《小学》以教人。上疏言人民生活困苦和外国侵略威胁,要求清政府“卧薪尝胆”,扶安救危;又反对同治帝大办婚事,弹劾有司奢侈铺张,说:“川湖连年水灾,荡析数省,奸民岌岌思动。近日各处河决,畿内……[详细]
14、王振纲 (18081878)
  王振纲(1808~1878)字重三。新城(今高碑店)邓庄人。清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与曾国藩同科。他隐居不仕,躬耕养亲,立志为学,对兵、农、礼、乐、地理一类的书籍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治八年(1868),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敬重他的学识,当年十二月聘请他为莲池书院山长。平日他讲学授徒,教育学生首先须有宏伟抱负和远见卓识,并把顾炎武的“耻作文人”和王自田的“戒为名士”这两句话作为自勉。他对学生……[详细]
15、许乃钊 (17991878)
  许乃钊(1799—1878),字信臣,号贞恒,清钱塘(今杭州)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道光二十一年任河南学政时,逢黄河水决,治河总督文冲因招工被水阻未归,他毅然担负组织百姓奋起抗洪艰任,经过努力,终于堵住洪水,未成灾害。咸丰三年(1853)任江苏巡抚,兼“江南大营”帮办,在苏松一带命令减轻税收,设立难民局,安置难民,并创设以捐代赋方法,增加国库收入,得到百姓的拥护。同年秋,上海小刀会起义,……[详细]
16、杨玉福 (18471878)
  杨玉福(1847—1878)清代皮黄鼓师。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记载:山东人,幼习武场,初搭北京三庆班。1863年(同治二年),三庆班报呈的花名册中,就已列名。1872年(同治十一年),清宫升平署花名册内,已占场面首席。著名京剧演员王九龄、张三福、董文、陈寿峰、刘赶三、杨鸣玉等,演唱时都用玉福充鼓师。同治十二年补缺挑选入署。未几,穆宗丧期,各班停演,至1877年(光绪三年)开禁,四喜班报呈底册,仍……[详细]
17、易润坛 (?~1878)
  易润坛(?~1878)字昀菱,号荷生,晚号峙山石叟,清代长沙人,生年不详。早年受业于学使车顺轨,补生员。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奉巡抚骆秉章之命办理团防、厘务,奏保以训导候选。后募勇5000人于江西,参与镇压太平军。旋人曾国藩幕佐理营务。清同治二年(1863)被太平军围困于安徽青阳县城一月余,解围后以道员留江南。后返湘,任督销淮盐局务五年,致力于筹措军饷,加按察使衔。同治八年受左宗棠委派办理湖南甘捐兼……[详细]
18、袁保恒 (18271878)
  袁保恒(1826—1878),字筱午,清道光六年生于项城袁张营(今属项城市千佛阁区)。袁甲三长子,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刑部左侍郎。因跟从父亲袁甲三在安徽剿灭捻军战功卓著,获一品顶戴赏。袁保恒自幼在父亲-下苦读孔孟,兼修武学,“十三学书十五学剑”,二十一岁中举,二十五岁中进士,成了一位年轻的翰林院编修。咸丰三年,袁保恒请假送亲回籍,转赴安徽看望统兵剿捻的父亲袁甲三。袁甲三奏请朝廷同意,把他留在……[详细]
19、隆观易 (18391878)
   隆观易(1839~1878)字无誉,别号卧侯,宁乡人。幼奇慧好学,年10余岁,父系狱死,流落异乡,专事吟咏。20余年间,得诗数千首,多散佚。与同乡廖树衡友善,得识江西陈宝箴。清同治年间(1862~1874)中,县人喻光蓉官甘肃狄道州,应邀前往,留两年归。光绪三年(1877),复就喻光蓉于甘肃宁夏府,数月卒。陈宝箴为其刊刻《罘恩草堂诗集》,所著尚有《西征续觚》、《西征续集》、《宁夏消食录》。……[详细]
20、吴嘉廉 (18181878)
  吴嘉廉(1818~1878),清南丰人。青年时代多次应试落榜,遂投笔从戎。在曾国藩部下为幕僚。曾国藩常以军国大事相咨询。后以知县补荐升直隶州知州加运同衔。咸丰十年(1860)前后,告老寓居上海,与清末改良主义评论家王韬等名士时相过从。1872年4月30日,英国人创办《申报》,聘嘉廉任主笔。早期《申报》的评论,大半出自其手,1878年7月3日,病故于上海。《申报》主持人羡查曾以“尊阃阁主人”之名在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