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7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873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常茂徕 (17881873)
  常茂徕(1788~1873),字逸山,号秋崖,又号痛定思痛居士,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生于开封府城。幼聪慧好学,字写不工整时,常掷笔哭泣;读书不熟时,即拥被不眠。稍长博通五经,提笔能写诗文,24岁成秀才,道光五年(1825)选拔贡。后屡试不第,遂专心著述。经史皆有论解,尤长《春秋》,精考据、工分书、好金石收藏。以历佐守城,加五品衔,赏戴花翎,功保先后任偃师、登封教谕,近5年时间。离任后返汴,杜门……[详细]
2、陈昆 (18091873)
  陈昆(1809-1873),名枝竹,号友松,开县九龙山双柏堂(现双柏乡)人。于生清嘉庆十四年(1809)。系翰林陈 之胞弟。昆自幼过继于其叔陈明瑾,幼年体弱口吃,但聪慧过人。16岁考入县书院,享受公费供给。7次参加省考均未中,道光二十年(1840),32岁时中举人,37岁中进士,留北京农部任职,两年后出任永清县知县,三年届满因丁母忧返家。咸丰四年(1854)应聘去云阳县安书院任教,先后被开县、云阳……[详细]
3、徐时栋 清著名藏书家(18141873)
  徐时栋(1814—1873)清著名藏书家。字定宇,一字同叔,号柳泉,学者称“柳泉先生”。 因排行十三,故又称徐十三,号淡潺、淡斋,别号西湖外史。鄞县县城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中举人,两赴会试不第即不复应试,后以输饷授内阁中书。勤学博览,治经以先秦遗说为主,以经学解释经书。所作以古诗古文。博搜文献,刻《四明宋元六志》,称善本。同治七年(1868)开鄞志局,由他主持,仿国史馆列传体例,注所征引……[详细]
4、朱凤标 (18001873)
  朱凤标(1800年10月10日—1873年8月2日),字桐轩,号建霞,浙江萧山城东朱家坛村人。清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举,十二年殿试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十九年入直上 书房,既而督湖北学政。二十一年,授国子监司业,迁侍讲庶子。二十四年,擢侍读学士。次年,奉命授皇七子(醇亲王)书,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十六年摄户部右侍郎。二十七年迁兵部,旋调户部。朱凤标廉政严己,威望高,通晓治安、军务,擅……[详细]
5、徐继畲 (17951873)
  徐继畲,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生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卒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他是一位爱国者,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学、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徐继畲的父亲徐润第,进士出身,任过内阁中书,湖北施南府同知等职。徐继畲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学的熏陶,曾随父寓京师,。师从著名文学家高鹗等名人。道光六年(1826年)中进土……[详细]
6、袁保庆 (18251873)
  袁保庆(1825-1873),字笃臣,号延之。河南项城人。袁树三次子,袁世凯的嗣父。他幼承家教,学业突出,于咸丰八年(1858)中举。后跟随叔父袁甲三在鄂豫皖苏一带,参加对捻军作战,战功卓著,官至江宁盐法道(二品)。同治十二年(1873)6月,袁保庆病故于任所,终年48岁。谥“中义”,生平事迹被宣付国史馆,附祀于临淮袁甲三专祠内。袁保庆少年时代,袁家尚三世同堂,全家八口人,仅有土地三十多亩,家计窘……[详细]
7、林召棠 (17861873)
  林召棠(1786~1873),字爱封,又字蓉舟,号芾南,吴川县霞街村人。清道光三年(1823年)状元,也是粤西地区历史上唯一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召棠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其父雨屏曾任东安县教谕。召棠年十一随父到馆学习,攻读《庄子》及《王渔洋集》,酷爱四六文,喜学诗词。年十八,应童试,取得生员资格,学使姚文田赞之为“海滨秀才”。嘉庆十七年(1812年),学使程国仁(河南商城人)选充癸酉科拔贡生,命入……[详细]
8、林普晴 林则徐的女儿、沈葆桢的夫人(18211873)
  林普晴(1821年-1873年),女,字敬纫、俊兰,林则徐次女,嫁沈葆桢。清咸丰五年(1855年)葆桢守九江,六年摄广信,太平军自吉安陷贵溪、弋阳。葆桢筹饷河口,郡城空虚,普晴飞书乞援于驻玉山之饶廷选。兵至围解,民心大安,普晴以此名闻。林普晴是林则徐的女儿、沈葆桢的夫人。她的父亲、丈夫皆为清朝名臣,所以在她死后,有一幅凭吊她的挽联写道:为名臣女,为名臣妻,江右佐元戎,锦缎夫人分伟绩;以中秋生,以中……[详细]
9、徐继 (17951873)
   徐继(1795-1873),字健男,号牧田,又号松龛,五台县东冶镇人。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官内阁中书。精研《易经》,潜心陆王之学,为当时著名理学家。继幼承家学,弱冠中举。道光六年(1826),赴京参加会试,以第一名中进士,被称为会元。殿试后,改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擢翰林院编修,任陕西、江南两道监察御史。任御史期间,指陈时弊,弹劾-,多篇奏疏轰动朝野。道光十六年(83……[详细]
10、徐继畬 (17951873)
  徐继畬(1795~1873),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他是中国近代最早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启蒙思想家,又是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学、书法等方面也成就斐然。自幼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儒学的熏陶,曾随父寓京师,师从著名文学家高鹗等名人,官至福建巡抚,总理衙门大臣,首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他将父亲徐润第的著作编为《敦艮斋遗书》,阐明傅山的“空灵法界”,完成迎接西方挑战的思想准备。鸦……[详细]
11、何绍基 (17991873)
  何绍基(1799~1873), 中国清代书法家。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字子贞,号东州,晚号蝯叟。嘉庆四年(1799)生。父凌汉,官至经筵讲官、户部尚书。绍基早年师事程恩泽,后又出入阮元之门。庭训师承,为后来成为著名书法家和诗人奠定了基础。何绍基初补廪生。道光十一年(1831)选优贡。十五年恩科中解元。次年恩科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旋授编修,纂修国史。并先后任福建、贵州、广东等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甄……[详细]
12、戴望 (18371873)
  戴望(1837—1873),字子高,德清人。4岁丧父,家境贫寒。9岁从师于乌程(今湖州)程可大,学《周易》、《尚书》,奠定了汉学基础。14岁得祖藏颜习斋书,读后惊叹不已,乃广求颜氏遗书。21岁至苏州,受业于陈奂,得声韵、训诂经师家法。又从宋翔风学习《公羊春秋》,研究经学。清同治四年(1865),两江总督曾国藩聘其为金陵书局编校,校勘周秦诸子。学业大进,为名人所称道。八年,著《颜氏学记》10卷。梁启……[详细]
13、唐正恩 (?~1873)
  唐正恩(?~1873),芝荣长子。幼承文教,勤奋好学。道光二十年(1852)中举,三十年(1850)中三甲第十六名进士。任刑部主事。咸丰二年(1852),授江苏阳湖知县,旋调陕西淳化知县。在淳化任期中筑城据濠驱水患,除积弊,使吏治一新。后任陕甘两省乡试同考察。咸丰八年(1858)奔父丧回籍,隐志不再出任。时巴州知州请唐正恩掌教宕梁书院,一时间,远近从师者纷至沓来,进士余焕文即出自门下。时帝国主义侵……[详细]
14、苏时学 (18141873)
  苏时学(1814~1873) ,字斅元,号琴舫,又号爻山,晚年号猛陵山人。五袴厢登俊坊(今藤城镇)人。时学七岁能吟咏,道光二十六年(1946)丙午科举人,候选内阁中书。壮年时潜心述著,著《游瑶日记》、《龚浔游记》、《羊城游录》。中晚年著《墨子刊误》、《爻山笔话》、《镡津忠义录》、《镡津考古录》、《宝墨楼诗》、《楹联》、《渔樵耕读自娱图》等作品。在《爻山笔话》中考证晋代永平郡治安沂县在县北江而不在县……[详细]
15、刘蓉 (18161873)
  刘蓉(1816-1873)清朝湘宫将领。湖南省湘乡县人。蓉亦作容。字孟蓉,又作孟容,号露仙诸生出身太平天国起义后,助罗泽南办理团练。1854年(文宗咸丰四年),随曾国藩与太平-战江西。次年,罗泽南由江西回援湖北,他负责左营。后于骆秉璋军参赞军事,任四川布政使。1862年,石达开率太平军由滇、黔入川时,他奉命赴前敌督战,石兵败大渡河,自投清营,由他槛送成都,将石杀害。1863年调升陕西巡抚,率兵四千……[详细]
16、马文禄 (?~1873)
  马文禄(?-1873)清末甘肃回民起义军领袖。本名马四,又名忠良。回族。甘肃河州(今临夏)人。初为清甘州 (今张掖)提督索文部下小军官。1865年春,陕甘各地的回民起义此伏彼起,他在肃州(今洒泉)领导回民起义,并把渭南、金积堡、河州、西宁等地被清军击散退却下来的陕甘回民起义军余部集中在肃州一带,共同抗清,使肃州成为回民起义的最后一个基地。1872年,左宗棠派徐占彪等率军进攻肃州城,次年(即 187……[详细]
17、王拯 (18151873)
   王拯(1815~1873)原名锡振,字少鹤,号定甫,广西马平(今柳州市)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二十二年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太常寺少卿、副都御使、通政使、京卿候补。在任期间,以敢于抗疏直言闻名。后因弹劾权贵,被降为京卿候补,遂告老到桂林,主讲秀峰、榕湖书院,并任山长。工诗词,善古文,与龙启瑞、朱琦等术业相高,并与梅曾亮、冯志沂、邵懿辰相切磋,步趋桐城,为“岭西五大家”之一。词学常州词派……[详细]
18、唐岳 (18211873)
  唐岳(1821~1873) 唐仁次子。原名启华,字仲方,号子实,谥岳,桂林市人。清道光二十年(1840)解元。咸丰元年(1851)与其弟启阴佐父主办广西地方团练,围攻太平军。后受广西巡抚劳崇光倚重,奏留总办广西全省团练,前后达16年。因办团练有“功”,升郎中,加封鸿胪寺卿衔,赏戴花翎。博学能文,年14受业于池生春门下,与吕璜、王拯多有交往。后致力于诗、词、古文。曾游广东,作《鹦鹉赋》。咸丰四年,……[详细]
19、郑士范 (17951873)
  郑士范(1795—1873) 清末绅士,经学家。字冶亭,凤翔县高王寺人。道光二年(1822)乡试第一,后在贵州历任印江、安化、贵筑知县及平越知州,重视兴教办学。后回凤翔。同治元年(1862)劝告回民勿起义勿杀人,后入城协助知府张兆栋守城并镇压起义,晚年居家著述。撰有印江、安化、贵筑、平越诸志,《春秋传注约编》、《朱子年谱》、《许鲁斋年谱》、《归雨集》、《帚猗寮集》等。……[详细]
20、蒋宝素 (17941873)
  蒋宝素(1794─1873) 字问斋,号帝书,镇江人。父椿田,以世医传其家。宝素时年十七,父忽病风欲死,侍父病痊,取《内经》、越人仲景诸书,昼夜读之。师事名医潘曙东,复从名医王九峰,尽得其传,求诊者盈门。清同治六年(1867年)迁寓仙女镇。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返镇江城,著有《医略十三篇》5卷,《快志堂医案》抄本,《医略稿》67卷,《问斋医案》5卷,均存。另有《伤寒素》1卷,《证治主方》1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