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7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870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谢香塘 (18001870)
  谢香塘(1800~1870),女,矾山苋头庵人。出身书香门第。大弟青洲,举人;次弟青扬,监生。俱以能文著称。青扬尤以诗扬名于道光年间。香塘从小于女红外便耽溺于古籍,所作骈文甚为婉约,诗则较青扬所作更为端厚。嫁与蒲门金洛先。金家原先殷实。洛先好冶游,又吸鸦片成瘾,挥霍无度,不久田园荡尽,年未30而卒。香塘曾生一子,未周岁而殇。有《哭夫》诗云:“旧事何堪说,衔碑(悲)为衮师。还将思子泪,倾向哭夫时。”……[详细]
2、赫尔岑 (18121870)
  赫尔岑(1812~1870)Herzen,Aleksandr 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 1812年4月6日生于莫斯科古老而富裕的官僚贵族雅可夫列夫家,1870年1月21日卒于巴黎。他是私生子,所以不能继承父姓,但他的父亲十分爱他,给他取赫尔岑为姓,德语意为“心”,并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代受十二月党人思想影响,立志走反对沙皇-制度的道路。1829年秋进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数理科学习。学习期间,他……[详细]
3、谭廷襄 (?~1870)
  谭廷襄(?—1870年),字竹崖,山阴华舍(今浙江绍兴县)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士,随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刑部主事、郎中、保定知府、陕西巡抚、直隶总督等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谭廷襄参与了中外交涉及天津一带的防务。在直隶总督任上,谭廷襄因在大沽口及天津地区防守不利,贻误战机,于咸丰七年(1857年)被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并于两年后被释回。随后相继担任陕西巡抚、山东巡抚、刑部侍郎、工部侍郎……[详细]
4、杨正高 (18331870)
  杨正高 ,号章甫,生于道光丙申年(1833年)卒于同治壬申年(1870年) 安义黄洲七房山下杨家人。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一身高超武艺,12岁离乡,17岁戍边,22岁疆场掌印,29岁任云贵总督。官居二品。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初四,皇帝下诏,追封杨正高曾祖父杨式珍,祖父杨世耀,父杨之近为武功将军诰命,诰授杨正高武显将军,钦赐刚勇巴图鲁。……[详细]
5、黄冕 (17951870)
  黄冕(1795~ 1870),字服周,号南坡,长沙县人,清乾隆六十年(1795)生。他系岷州知州黄博次子,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留心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二十年(1815),任两淮盐运大使。道光五年(1825),洪泽湖决口,漕运被阻,大学士英和请行海运,江苏巡抚陶澍极力支持,黄冕襄理其事,并向清廷条陈海运之利。海运之事获准从此始行,改通南北漕运。他以功补叙东场大使。后擢江都知县,继历任上元、元和、……[详细]
6、查尔斯·狄更斯 英国作家(18121870)
  •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JohnHuffam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场做童工……[详细]
7、王发桂 (?~1870)
  王发桂(?~1870)字笑山。清苑人。保定莲池书院肄业,清道光十六年(1836)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二十四年(1844),充军机章京,累迁郎中。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入湖北,连克武昌、汉阳,转向南京挺进。王发桂上疏言军事,认为太平军顺流东下,所恃在船,宜以火攻,被嘉纳。寻迁湖广道监察御史。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分兵北伐、西征。发桂疏言:“顺德、正定地当冲要,请屯兵扼隘。”并条列6……[详细]
8、周诒端 (18121870)
  周诒端(1812~1870),女,字筠心,湘潭县人。博通经史,长于吟咏,尤善古近体诗,有《饰性斋遗稿》,存诗139首。清 道光十二年(1831),与左宗棠结为伉俪,内助左成就伟业,成为其贤内助、好知己。左大器晚成,她一直无怨无悔,鼎力相助,夫妻感情甚笃。她做一个枕头,绣的是《渔村夕照图》,题一首七绝:“小网轻船系绿烟,潇湘暮景个中传。君如乡梦依稀候,应喜家山在眼前。”常伴夫君入眠。道光十三年,她毅……[详细]
9、黄位斗 (18041870)
  黄位斗(约1804~1870)黄位斗,连城县人。少小时,其父督教甚严。有一天,黄位斗跟其大哥在家塾院内桂花树下玩耍,位斗爬树不上,而他大哥已敏捷地爬到树梢。父见后,即以竹鞭抽打位斗,而其大哥倒只受到父亲轻微责罚。位斗母见此,感到丈夫不公正,甚是疑惑不解,位斗的父亲解释说:“伯虽长,他日继述吾事必季也!”所以要严加管教,方能使其品德、学习逐步纳入正轨。不久后,位斗兄弟二人皆考中秀才入县学学习。这时,……[详细]
10、王有树 (17851870)
  王有树(1785~1870年)王有树,字万滋,号植庭,祖籍长乐县,定居闽县亭江象洋乡(今福州郊区亭江镇象洋村),清乾隆五十年(1786年)生。道光三年(1823年),王有树以进士出身,任主事签分吏部验封司,兼文选司。道光十七年升文选司郎中,补授四川夔州知府。第二年因丁母忧回乡。咸丰三年(1853年),负责办理福州团练。同治二年(1863年)又办海口团练,前后奏加道员衔,赏戴花翎。同治五年,英国教士……[详细]
11、张沄 (17981870)
  张沄(1798~1870),宁竹汀,长沙县人,清嘉庆三年(1798)生。道光二十年(1844)中举人,咸丰三年(1853)成进士。官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曾主稿浙江、安徽、广西、云南诸司,总办秋审。为尚书瑞常、赵光所知,司有疑难事,非他至不办。张法断狱,力求公正清廉。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焚掠圆明园。圆明园有丰裕仓,在京、通十三仓之外,战乱中仓米被劫达4万余石。英、法联军退出北京后,步军衙门捕得……[详细]
12、王作新 (18101870)
  王作新(1810—1870),紫荆山石人村人。祖籍广东嘉应州,其曾祖达瑞于清嘉庆年间由粤来桂,落籍桂平紫荆山。其父东诚,为紫荆山首富,年收租谷数万斤。作新是个秀才。冯云山1846年进入紫荆山后,执教于大冲书房,王作新曾与之交往。翌年,冯云山在书房门旁大书一联:“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王作新反复揣度,觉得冯云山居心叵测,有叛逆朝廷之意,自此不再与冯云山往来, 且时刻伺机与拜上帝会作对。1……[详细]
13、曾望颜 (17901870)
  曾望颜(1790—1870)字瞻孔,号卓如。为孔子学生曾子后裔。原籍顺德,先祖昌恒始迁移香山石岐员峰乡。父在乡中设馆授徒,其于馆内攻读,童生试获头名。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乡试己卯科列第十七名。道光二年(1822)以壬午科殿试二甲第十名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监察御史刑部给事中、户部给事中、光禄寺少卿,道光帝以“望颜遇事敢言”,给予褒勉,调太常寺少卿。1836年升任顺天府尹,再升福……[详细]
14、吴振棫 (17901870)
  吴振棫(1790—1870),字仲云,号毅甫,晚年自号再翁,清钱塘(今杭州)人。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二十四年任贵州副考官。道光二年(1822)为云南大理知府。任间禁止当地百姓种植鸦片,劝民种桑播谷,还修筑桥梁,颇有政绩。道光七年后,历任山东登州、沂州、济南和安徽凤阳知府,山东登莱青道,贵州粮输道、贵州按察使,山西、四川布政使等职。咸丰二年(1852),以功升任云南巡抚,与总督吴文容奏请整顿……[详细]
15、林毓峰 (18111870)
  林毓峰(1811~1870),字卓生,清末贡生,福利乡螺峰村人。年幼时自学成才。20岁时,递补为县学生员,并享受官家膏火。他性格温和,态度和蔼谦逊,待人宽厚、热情。在教学上,不论聪敏、愚笨,他都一视同仁,给予教育,并根据各人的资质“因人施教”,尽量使学生诚心求学,颇受学生的敬仰和亲近。在他的教诲下,许多人学有所成。在学业上,他勤奋研习,早晚手不释卷,写诗作文时总是字斟句酌,精心提炼,用功颇深。他诗……[详细]
16、陈子仙 (18211870)
  陈子仙(1821—1870),名毓性,别号一了山人,海宁硖石人。8岁就棋艺不凡,常代父与客对弈,屡胜。11岁随父到杭州下棋,名噪远近。13岁到常州与国手董六泉对局,董年逾花甲,须发皆白,而子仙还是红丝扎发,一时传为佳话。后棋艺大进,东南罕见敌手。清同治四年(1865)游武昌,时晴川阁刚落成,应邀在阁中与名手会弈,当时名士绘《汉江对弈图》并作文以记其盛。九年,琉球贡使杨光裕来我国,自负弈艺高超。安徽……[详细]
17、许楣 清朝货币理论家(17971870)
  许楣(1797-1870)清朝货币理论家。字金门,号辛木。浙江海宁人。道光癸巳(1833)进士,官户部主事。著有《真意斋随笔》、《真意斋诗存》、《真意斋文集》、《钞币论》。以《钞币论》影响最大。其兄许梿(1787-1862),字叔夏,号珊林,癸巳进士,首为《钞币论》写序并加按语,成为该书重要组成部分,故《钞币论》可视为许氏兄弟合著。《钞币论》刊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是为批驳王瑬的《钱币刍言》……[详细]
18、左昂 (17941870)
  左昂(1794~1870),字德举,一字省堂,号巢生,学植素丰,兼峙品节,官至大理寺右寺丞,选授安徽凤颖同知,未赴,主讲北方各书院以终。左昂元配汪式,汪赞勋女,锡嘉为其所生;继配恽氏,恽敬女;侧室程式。左辅子,左锡璇、左锡嘉、左锡蕙之父。……[详细]
19、吴士迈 (18111870)
  吴士迈(1811~1870),字巽行,号退庵,今岳阳县鹿角镇人。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抵长沙,湖北巡抚常大淳命他招募水勇千余人,在湘阴一带堵塞航道以阻太平军北进。水军多为巴陵义军晏仲武部属,为响应太平军义举,一触即散。吴败不甘心,私游长沙窥察太平军态势,向清廷献策,未被采纳。遂回乡收集散勇,组建宗岳军一营,随湘军将领李元度转战浙赣。李元度解职后,他亦去职回乡。同治五年(1866),率宗岳……[详细]
20、沈廷枫 (17871870)
  沈廷枫,(1787—1870),字兼三、香塘,号丹林。福建侯官人,擅书画。沈家世代清贫,无科名官职。沈廷枫娶林则徐的六妹林蕙芳为妻,长子早夭,次子就是沈葆桢。沈廷枫是一位教书先生,靠每个月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林惠芳娴熟勤快,不但终日替别人做女红补贴家用,而且还负责了沈葆桢童年时代的教育。道光十二年(1886年),沈葆桢11岁那年,沈廷枫考中举人,紧接着赴京应礼部试时,把沈葆桢带上,不是带到京城,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