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55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55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21、张鸿猷 (18551927)
  张鸿猷(1855-1927)字彝夫,榜名鸿猷,常称“张拔贡”,陵水县城内人。祖先从琼山铁桥区大同乡潭社村迁陵定居;他是张氏来陵第四代。起初三代,都曾在县衙门粮房当“书吏”,但也算不上富豪门第。到了他这一代,为了追求富裕生活,“儒而兼贾”,经营糖寮、养鸭、贩卖藤、板等生意。因此,便逐渐富裕起来,又不断购置田地,结果成了陵水较大的地主。张鸿猷幼年时家贫,由于聪明勤学,渐露头角,被一个富贵人家请去当其无……[详细]
22、庄银安 (18551938)
  庄银安(1855~1938年),字吉甫,号希复,同安县积善里十八都祥露村人。18岁时,离开家乡到缅甸仰光,初做佣工,数年后自营源记栈号。曾向当地政府申请开荒,兴办农业。光绪十九年(1893年)任仰光建德总社第三任内总办,光绪二十九年与陈甘泉、徐赞周等人创办中华义学和益商夜校,后改共和学校。次年,康有为由印度到仰光,成立缅甸保皇分会,因庄银安在华侨中素孚众望,被委任该分会会长。同年中国同盟会员秦力山……[详细]
23、马其昶 (18551930)
  马其昶(1855-1930),字通伯,晚号抱润翁。清末民初城乡(今桐城城关镇)人,著名作家、学者。马其昶出身翰墨世家,少受业于方东树、戴钧衡,师事桐城派作家方宗诚、吴汝纶。后经吴汝纶介绍,求教于武昌张裕钊。31岁辑《桐城古文集略》行于世,光绪二十一年(1895)讲授经学于安庆藩司署中。二十三年主讲庐江潜川书院。光绪二十七年,讲授经学于合肥李仲仙家。光绪三十年,力襄吴汝纶办学,出任桐城中学堂堂长。光……[详细]
24、费念慈 (18551905)
  费念慈(1855~1905) 字屺怀,号西蠡,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武进人,世居大马园巷。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浙江乡试副主考,因涉嫌受贿罢官,后寄寓苏州,以书画自娱。费精通天文、历算、金石、目录之学,长于书法,兼擅山水画。常州天宁寺“大雄宝殿”匾额,原为费念慈晚年手笔,遒劲雄浑(“文革”中,字迹遭破坏。1984年由书法家周子青、胡一飞二人将破坏处修复)。费著有……[详细]
25、孙文 (18551900)
  孙文(1855—1900)原名孙玫,又名孙玉。抗德农民英雄。高密县官亭人。他为人正直,急公好义,为群众所信服。1899年6月,德国修筑胶济铁路至高密县境,挖掘坟墓, 拆毁房屋,强占民田,堵塞高密县境的河道。1899年6月24日,驻青岛德军一部,以保护“路务”为名,开进高密县城,占据书院,焚毁书籍和桌凳,引起民愤。11月21日,孙文在绳家庄召集群众-。他在会上揭露德军的侵略罪行和清政府的-政策,号召……[详细]
26、刘业村 (18551929)
  刘业村(1855~1929)名绪曾,字唯斋,号业村、梦庄道人,庆云县崔东北村人,光绪年间附贡生,诗人、书画家。斋堂为醉石山房、听雨草堂、垕山堂等。刘业村幼年丧父,由母扶养成人。其曾自设家塾,教读亲族子弟,空闲时间练习书法。中年后,刘业村声望日隆,京津等地官商用重金来聘,均婉言谢绝。每遇青年后生、学者名士等乡里所求,定痛快答应,且不要报酬。冀鲁两省慕名前来拜师学艺者众多,沧县、庆云、盐山、无棣诸县受……[详细]
27、徐澹如 (18551934)
  徐澹如(1855一1934),名淦,今项铺镇石溪村人。幼孤贫,赖母纺织为生,得入学苦读。因屡试不中,遂往北京投入“宫廷会典馆”,纂修《会典全书》。由于勤奋供职15年,得膺荐举,以正五品直隶知州随带加二级,历任琼山、乳源、文昌、安定、饶严等县知县。饶平民风强悍,好聚众械斗,时有死伤,甚至经月不息者。澹如在任时,甚为忧虑,作短歌以劝化之(歌词载饶平县志);词意恳切,民受感化,械斗之风遂止。 澹如任乳源……[详细]
28、周贯一 (18551943)
  周贯一(1855~1943),原名汝恂,字贯一,后以字行。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其家曾住开封城内十二祖庙街路北。举人出身,光绪年间曾任安阳县教授,清末民初在开封开办私塾,教书育人。周贯一擅长楷书、隶书,魏碑尤佳,清末民初即为颇有影响的书坛大家。弟子张贞随周读私塾,学书法,后来亦成为魏碑名家。1922年5~10月,冯玉祥任河南省督军,冯喜爱魏碑,得知周贯一魏碑写的好,请他数次来督军署切磋书艺。19……[详细]
29、汉纳根 (18551925)
  汉纳根 Von Hanneken(1855-1925),德国人。陆军大尉,中国海关税务司德璀琳长婿。1879年由德国军队退伍,由中国驻柏林公使馆聘请来华,在天津任军事教官兼充李鸿章副官,并负责设计和建造旅顺口、大连湾、威海卫炮台。1891年回国,1894年再次来华,7月23日由大沽口搭乘运送清军的英国商船“高升”号往朝鲜。25日,“高升”号在丰岛附近海面被日军舰击沉,汉纳根根泅水得免于难。不久,应……[详细]
30、许南英 (18551917)
  许南英(1855~1917),字子蕴,号蕴白,一作允白,又号窥园主人,留发头陀,戎马书生,毗舍耶客,春江冷宦。世居台湾省台南县。甲午战争后内渡大陆,曾任福建省龙溪县知事,全家遂落籍龙溪。许南英16岁时应童子试,后又参加乡试、会试。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进土。授兵部车驾清吏司主事,但他宦情淡泊,念念不忘为乡梓服务。同年即回台南,县令陈步梯聘他为蓬壶书院山长,他推辞不就。光绪二十年,台湾巡抚陈景崧……[详细]
31、余朝绅 (18551917)
  余朝绅(1855—1917),字搢敷,号筱璇,又号绶伯,乐清人,徙居永嘉(今鹿城区丁字桥巷)。聪颖好学,博闻强记。清光绪元年(1875)中举人,九年成进士,十二年为翰林院庶吉士,十五年散馆授编修,历任国史馆纂修、编书处协修、会典馆纂修等职。甲申(1884)年法舰侵袭马尾,朝绅愤强敌之侵凌,悲福建水师之被歼,赋诗以抒义愤:“输赢一局尚迷离,国手犹弹劫后棋,南海红潮应溅血,东风赤壁竞争奇。”甲午(18……[详细]
32、谢钟英 (18551901)
  谢钟英(1855~1901),武进县(今常州市区)罗墅湾人。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舆地学家。幼时家庭窘迫,刻苦好学,尤其爱好地理学说。曾校勘洪亮吉所著《三国疆域志》,对缺误处作了补正,仔细研究事迹、年月,以此判断是非。依据陈寿所著原志,对所记情况探求始末以符合实际,凡所引证的资料努力做到古今相符。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人,广泛涉猎经史百家之学,后来宗仰王阳明学说,曾入江苏布政司黄彭年……[详细]
33、何刚德 (18551936)
  何刚德(1855~约1936年)字肖雅,号平斋,闽县人,家住朱紫坊。清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历任吏部主事,江西吉安、建昌、南昌知府。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江苏苏州知府期间,组建警察队伍,维护社会治安,成为中国警察创始人。辛亥革命后,以前清遗老退隐。民国3年(1914年)3月应北洋政府之请,出署江西内务司司长。同年6月,任江西省豫章道尹。民国11年后,因受排挤,称病挂冠侨居上海埋头著述……[详细]
34、黄恩荣 (18551938)
  黄恩荣(1855年~1938年),字干南,名中医。芦苞镇大村人。出生于医学世家,幼承家学,勤奋攻读各类医学著作,医术精湛。壮年参加科举考试,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中举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赴京会试,与邑人梁知鉴等十人在有名的《公车上 书》上签名,主张变法图强。后授职法部主事,宣统年间兼任民政部医官,治病用药卓有成效,声名远扬。清室某亲王慕名与之结交,把王府珍藏的宫廷阴阳膏秘方……[详细]
35、李春来 (18551925)
  李春来(1855~1925)字起山。新城(今高碑店)人。11岁入北京喜春台梆子科班学艺,从谭叫天(谭鑫培之父)学艺,演武生。17岁学业期满在京津一带搭班演出数年,后转至上海,首演于满庭芳桂茶园,又在升平轩等戏园与孙菊仙、黄月山等合作演出。曾一度返京,与梆子老生郭宝臣合组源顺和班,后又南下,长期在上海演出,先后主办春仙、春桂、桂仙等班社。中年以后,影响逐步扩大,成为南派武生的宗师,世称李派,与俞菊笙……[详细]
36、徐省 (18551941)
  徐省吾(1855—1941)字信麟,家名省贤,晚号“城北老人”。蕉城镇城西村人。自幼聪颖好学,清光绪初秀才,于1884年考选为拔贡,其诗文均好,有客家才子之称。曾任江西省宜春县通判,负责押运粮银至北京,足迹走遍大江南北。因其母黄氏及祖母吴氏先后去世,乃辞职归里,任镇平桂岭书院镇雅堂山长(教务主任)。当时地方治安不好,常有土匪骚扰抢劫,乡人谋办团练局,公推徐省吾为局长,绥靖地方。他不想长居乡下,地方……[详细]
37、葛青 (18551930)
  葛青(1855~1930年),河南省洛阳县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山东爆发义和团运动。时45岁的葛青由洛河经黄河放筏贩运货物到山东,参加了义和团下属组织“金钟罩”,同山东人民一起反对帝国主义。回乡后,联系一部分农民群众设坛祭道,舞拳弄刀,运气练功,传教收徒,自称“枪打不进、刀砍不入”,人称“铁老汉葛青”。民国14年(1925年),胡憨战争结束后,国民二军胡景翼部队进驻洛阳,军纪失禁,狂荡肆……[详细]
38、杨廷弼 (18551922)
  杨廷弼(1855~1922),字子良,河南省兰仪县(今属兰考县)三义寨西北薛庵村(后因河患,南迁三义寨乡梁圪NB054村)人。身体魁伟,性情和善,与人和睦相处,受到邻里称赞。杨家境贫寒,拣柴拾粪,躬耕田亩。乡有薛姓老翁,重其才,资助习武,此后日夜苦练,勤奋不懈,终于在乡县省试中连中三元。光绪五年(1879)中武状元。他武功精湛,一日舞刀脱手,他急中生智飞脚勾起,博得观众齐声喝彩。光绪七年(18……[详细]
39、杨永 (18551925)
   杨永,绰号快马杨五,清·咸丰五年(1855年)生地河北省束鹿县,因生活贫困,全家下关东,中途曾于辽宁省黑山县停住,后迁至依兰县城东南三家子(今演武基乡东三家子村西南)落卢定居。杨永继承祖传医术秘方,专治黑红伤,尤擅长骨外科,其整骨手法高超,其内服外用药物均采用上等药材精制而成,服敷后可速见功效。杨永不仅医术高,而深知伤病贵在早治之理,并能付诸实行,他闻有需治伤病,不分昼夜,不畏风雨不惧严寒,倚恃……[详细]
40、黎允恭 (18551921)
  黎允恭(1855年~1921年),字汉光,原三水县龙安乡蒋岸黎家村人。幼家贫,得其叔父携养于香港。香港皇家书院毕业后,入香港皇家船厂学习机器数年。时适清政府倡办海军,在香港招考青年出国留学,允恭以优异成绩被录取,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赴英学习机械6年。回国后任粤海舰队万年青号机械师及教练,三年后升任平海鱼雷艇舵师。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允恭率平海鱼雷艇参加战斗。因敌我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