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55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55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1、力钧 (18551925)
  力钧(1855~1925) 字轩举,号医隐,又名捷三,本县白云乡凤漈人,著名中医。幼年跟刘善曾读书,刘好文通医,著有《热病论》,并以《说文》论证《内经》。在刘的影响下,力钧幼年即对医学发生浓厚的兴趣。11岁跟陈崇□读书,陈是世医,课余教以《三家本草法》,继授《伤寒论》。13岁时,跟张熙皋读书,张研究“六书”,力钧以《内经》、《伤寒》中难字询张,张一一解答。是年秋,他患疟疾,医生误诊为瘟病,给服“白……[详细]
2、徐世昌 嵩山四友(18551939)
  • 徐世昌
  徐世昌(1855年10月24日—1939年6月5日),1855年生于河南,前清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的谋士,并为盟友,一文一武,互为同道;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深谋远虑,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但他又能与袁保持距离,进退有度,在袁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1918年9月4日,徐世昌当选为中华民国总统,1922年6月通电辞职。辞掉总统职务后,多次拒绝日本人的劝诱,不供伪职。徐世昌是最先……[详细]
3、犬养毅 日本第29任首相(18551932)
  犬养毅是备中国贺阳郡庭瀬村(今冈山市川入)长官犬饲源左卫门之次子,犬养一姓为日后所改。曾在二松学舎就学。庆应义塾肄业。犬养毅曾作为《邮便报知新闻》(后称报知新闻)的记者从军采访西南战争。有说法称,当时广泛流传的、关于抜刀队一边喊着“戊辰的0”一边突击的故事,即来自于犬养的报道。后又成为《东海経済新报》记者。1882年,入大隈重信组织的立宪改进党。1890年当选第一批众议院议员,之后42年间连续18……[详细]
4、余紫云 同光十三绝(18551910)
  余紫云(1855~1910),京剧青衣演员。诞辰:1855年8月19日,咸丰五年(农历乙卯)七月初七日;逝世:1910年,宣统二年(农历庚戌)年病故,享年56岁。名金梁,谱名科荣,又名培寿,字砚芬(艳芬),号砚芳,小名昭儿;行五;湖北罗田人。寓所名“胜春堂”,曾先后居住宣南石头胡同和李铁拐斜街。余紫云喜好古玩。其父余三胜与程长庚、张二奎被誉为老生三鼎甲。其子余叔岩,为余派老生创始人。曾一度边唱戏边……[详细]
5、聂缉椝 (18551911)
  聂缉椝(Nie Qigui,1855-1911),字仲芳,湖南衡山人,是曾国藩最小的女婿,又是李鸿章在沪大办洋务时的得力干将,是晚清上海史上较有作为的一任道台。聂缉椝(1855-1911),字仲芳、仲方,室名心斋,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山县)人,清末封疆大臣、洋务派代表名人、中国民族资本家。聂亦峰之子,曾国藩小女婿。望族出身,其家族以“三代进士,两世翰林”著称一时。历任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详细]
6、黄远谟 (18551916)
  黄远谟(1855~1916) 字尊琼,号愧庵,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蓬莱镇臬塘村人。父是名医。远谟勤奋好学,早在蒙学时,试于邑已有声名。启蒙不久,父病故。光绪十二年(1886),以优等生免费修业于苏泉书院和琼台书院,与海南著名学人王国宪同窗共诵,交情甚深。光绪十五年(1889),学使樊君考取优行,荐入京师,应京兆乡试,终于光绪23年(1897),举丁酉科副魁(会试第二名),本应继续金榜题名……[详细]
7、吴锦堂 (18551926)
  • 吴锦堂
  吴锦堂(1855—1926),名作镆,字锦堂,以字行,慈溪东山头西房村(今属观城镇)人。早年务农,耕余从族伯读书,略识字。清光绪八年(1882)至上海虹庙萃丰油烛店帮佣,精明谨慎,为店主赏识,被派至苏州等地代理分店业务。十一年,与友人合资,集银千元,赴日本长崎经商,继转大阪。十六年至神户,创办怡生商号,经营日本火柴,获利甚丰。又于尾崎市合资经营东亚水门汀株式会社,并在上海开设义生、裕生洋行,从事中……[详细]
8、洪述祖 (18551919)
   洪述祖(1855年-1919年),字荫之,号观川居士,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名门望族之家。他的先祖是清代乾嘉年间赫赫有名的大文豪洪亮吉。其名述祖,有继先祖功业之意。不过,洪述祖一生行迹与乃祖之行,南辕北辙。辛亥革命爆发后,得到袁世凯的赏识。在袁世凯得到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委任洪述祖为内务部秘书,并授予三等嘉禾勋章,成为袁世凯嫡系。1913年初,洪述祖找到其上海滩旧友、青帮成员、江苏驻沪巡查长应桂馨。应……[详细]
9、宋伯鲁 (18551932)
  宋伯鲁(1855~1932)字芝栋,亦作子钝、芝洞、子栋;号芝田,晚年又号钝叟,笔名别号九嵕山樵、瓶园老人、心太平轩老人。陕西礼泉人。父母早逝,由其姐家先后聘毛汉诗、古玉册授读。中秀才后又师从著名学者柏景伟。柏忧国忧民的思想使宋受到直接熏陶。面对“赤芾仍食肉,苍生尚采薇”的社会现实,宋在不少诗作中对统治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对穷苦农民的反抗斗争表示深切同情。清光绪十一年(1885),宋以优贡中举,翌……[详细]
10、黄元英 (18551919)
  黄元英,字卓尔,长汀童坊水头人,清末汀州名医。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自幼既读《四书》、《五经》儒学经籍,又攻《伤寒》、《金匮》仲景医典。举秀才后,仍笃志行医,肩负药担,走乡串村,悬壶闽西,赣南等地,名闻一时。光绪二十年(1894)40岁中举人,但他不为世俗所拘,不慕荣利,仍以行医济世为务。性淡泊宁静,潜心医术,济人为乐,后在汀城曲弯头开设“了了堂”药铺,泉州、南昌、新城、兴国等远道慕名求医者……[详细]
11、叶允馨 (18551915)
  叶允馨,字正梓,号少斋,端源村人,清咸丰五年(1855)生,家境清寒,自幼随父寅清学习,受家学影响颇深。光绪七年(1881)考取生员后,承继父业,在万寿、孝义、水云等禅林设帐授徒,四方学子负笈求教,从游者多为生员。中年考取增广生,掌教初晴书院,执教不怠,见善勇为。清末,周墩县丞窦世忠、牛元慎贪婪违法,不断加取串钱,勒减银价,百姓深受其害。允馨与擎友李树玑不阿权贵,毅然赴省城上诉,历经三年周折,终于……[详细]
12、黄培松 (1855~?)
  黄培松,又名尔琴,字贤礼,号菊三,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祖籍安溪县兴二里科名乡(今尚卿乡科名村)。其先祖移居南安县仁宅乡,至乃父黄嘉淑赴榕经商,后举家迁居福州。培松有兄弟4人,他居四。培松少时习文,因府试不第遂弃文习武,拜晋江大罗溪武举人黄纪堂为师。黄纪堂见其身材魁梧,膂力过人,是可造之才,遂精心传授,严格训练,武艺大进。光绪二年(1876)参加武科乡试得第二名。六年赴京会试获得第一名,殿试……[详细]
13、黄大华 (18551910)
  黄大华(1855-1910),亦名大受,字伯子,号鞠友,金牛西畈(原属鄂城)人。早年丧父,赖母培育,成年后教私塾。1888年中举,次年取进士,分发浙江,历充浙江4交次乡试同考官、1次武乡试受卷官。后历署该省西安、德清、钱塘、鄞县、仁和、黄岩、诸暨等县知县。期间,曾兼任杭、严二州漕运守备,因勤于政事,成绩斐然,保升知府,钦加盐运使衔 。1909年任浙江省咨议局议案审查委员会委员。从政之余,钻研经史,……[详细]
14、金秀山 (18551915)
  金秀山 (1855—1915)北京人。为翠峰庵票友,後经德珺如介绍,专业演戏,并拜何桂山为师,演铜锤花脸。初搭阜成班、长春和班,後人嵩祝成班、同春班、四喜班,以在同庆班与谭鑫培合演时间最长。曾为清“内廷供奉”。他嗓音宽大,气贯满台,善用鼻音,多宗穆凤山唱法。唱腔洗练,简而味醇。常演剧目有《草桥关》、《锁五龙》、《断密涧》、《刺王僚》、《连环套》、《黄金台》、《忠孝全》、《法门寺》、《群英会》、《二……[详细]
15、李经方 (18551934)
  李经方(1855年——1934年9月28日),字伯行,号端甫,安徽合肥磨店人。原为李鸿章六弟李昭庆之子。同治元年(1862年),鸿章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故李昭庆将李经方过继给李鸿章,鸿章称之为“大儿”。早年游历欧洲。清光绪十六年(1890 年)至十八年任驻日公使,后长期跟随李鸿章,实任秘书与翻译。光绪二十一年由钦差全权大臣李鸿章荐派为赴日议和使团参议。李鸿章遇刺,他出任钦差全权大臣,负责具体谈判事……[详细]
16、彭炳纲 (18551942)
  彭炳纲(1855—1942) 字耀琨,另一字纬三,号绮云,沙溪圣狮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第五十七名举人。中山知名教育家和书法家。授文林郎拣选知县,一生未仕,毕生在今珠海和石岐设馆授徒,先后培养出卓观国、唐有恒、汤龙骧等举人和知名人士多人。其书法专著有《圣教序》、《砖塔铭》和《米南宫法》,自成门户,时与书法家鲍俊齐名。中年所书行草屏联及小楷扇面,则健中而有秀气,榜书尤为擅长,魄力雄迈,……[详细]
17、吕佩芬 (18551913)
  吕佩芬(1855-1913),号晓初,又号筱苏,外号季兰子,旌德人。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后授于翰林院编修,历任福建、顺天、贵州、湖南乡试主考官和同考官,京城经济特科收掌官,国史馆、武英殿和起居注协修,编修处总纂、功臣馆纂修、文处行走、文渊阁校理、直隶永定河道员及二品衔侍讲等职。清末,由于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以南通状元张謇为代表的一批官吏倡导实业救国,吕佩芬深受影响,立志为家乡皖南一带的发展做……[详细]
18、黄庭 (18551895)
  黄庭(1855~1895)号翔光,十四都宝峰(今金沙乡宝峰村)人,少好学,聪敏过人。清光绪五年(1879)以优等成绩毕业于福州马江船政前学堂。光绪六年,清政府派其出洋沲历。首先到美国,随后又到法国,进入法国军政大学留学。光绪十一年,以优等成绩毕业。次年回国,清廷命其负责建造福州五虎山长门炮台,兼督建马尾港船坞。光绪十四年,船坞工程建成,又调往河南省监修黄河堤岸。时任闽浙总督的谭钟麟,以黄庭在修建国……[详细]
19、黄永贵 (18551914)
  黄永贵(1855~1914年) ,男,壮族,旧州乡央白屯人。8岁开始读书。自幼热爱土戏,拜廖0、杨连为师。白天读书,晚上学戏。22岁赴南宁应考时,为邕剧所迷,不顾考试,天天看戏。每次看戏,总坐在老位子,被邕剧师傅雷喜彩发现,收为弟子。学戏三年,学好各种技艺,并学绘制戏服,还抄了64个剧本,买了一架扬琴,于1880年回到家乡。先在央白组织“万和班”,仿唱邕戏,因唱腔和道白与土戏不同,演员学不好,观众……[详细]
20、马安良 (18551920)
  马安良(1855-1920),回族,原名马七五(左宗棠赐名“安良”),字翰如,经名阿卜都尼·默知德,甘肃省河州(今临夏自治州)临夏县西川莫泥沟人。马占鳌(官至补用总兵衔)之长子(次子马国良、三子马遂良)。为中旗正旗官。1912年10月加入中国国民党。民国北洋政府甘肃提督。北洋陆军大将衔。清末时期,1886年马占鳌病故于河州家中,马安良遂以长子游击衔接替父职,担任了这支回族武装的新指挥官。又带领马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