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55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55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41、陈文玮 (18551935)
  陈文玮(1855~1935)陈文玮,字佩蘅,长沙县霞凝鹅羊山人,咸丰五年(1855)生。系清末江苏巡抚陈启泰胞弟,为秀才,后援例捐资为湖北候补道,未赴任待职。旋投身商界,曾在长沙开设颐庆和钱庄及绸缎铺。光绪三十一年(1905)他任湖南总商会协董时,与周声洋、陈家珍等联络各界,倡议粤汉铁路收归商办,创立“商办湖南铁路有限公司”,并发行《湘路旬刊》鼓吹集股拒债,拟集股2000万元。宣统三年爆发保路运动……[详细]
42、陆文麓 (18551927)
  陆文麓(1855~1927),字崧侯。上海市人。清附贡生。曾任保安善堂与栖流公所董事、市公所名誉董事、上海县修志局纂修员、市征访局主任、0董事和法租界公董局华董等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与张继曾、瞿庆善等人将栖流公所、保安善堂义塾与栖流义塾合并,陆文麓筹拨6130银元,创办和安小学堂(今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学)。后又捐助建筑费1万银元扩大校舍。民国7年(1918年)获“急公好义”匾额紫缓褒章……[详细]
43、黄绍第 (18551914)
  黄绍第(1855—1914),一名景毓,字叔颂,号缦庵,瑞安人。清光绪六年(1880)中举人,十六年中进士,入翰林。十八年留馆授编修。二十年任江南乡试考官,所取多知名之士,如通州范钟、如皋冒广生、吴县曹元忠等;孙锵鸣贺诗:“门前多少新桃李,半是君家手自栽。”甲午战败,翰林院反对割地求和诸疏,凡堂兄绍箕领衔或参与起草的均曾列名,又同列名参加上海强学会,号称“二黄”,同为“后清流”中人。二十二年,参与……[详细]
44、聂缉槻 (18551911)
  聂缉槻(1855-1911) 字仲芳,衡山县城人。曾国藩之婿。清光绪十年(1884)任上海制造局总办。1890年任上海道台、兼理华新组织新局事务。1893年至1904年,先后调任浙江臬台、江西、安徽、浙江巡抚。1905年,浙江铜元局舞弊案发,被革职回籍。 宣统三年(1911)病逝。……[详细]
45、李经野 (18551943)
  李经野(1855—1943)字莘夫,号曹南遁士。曹县龚楼乡土地庙村人。官至廉州知府。1883年(光绪九年)进士,次年被任命为户部主事。任内秉公执法,不避权贵,不与-污吏同流合污。豁免苛细杂捐,减轻百姓负担,大力兴办学校。拒绝为袁世凯辅政和为日伪服务。多方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工作。参与编写曲阜、单县县志,指导编写《汉儒学案》。善书法。著述颇丰,但刊印甚少。……[详细]
46、葛熙贤 (18551913)
  葛熙贤(1855~1913),艺名“油糕旦”,平定城里人。幼时喜爱晋剧,入痴入迷。15岁主攻旦角,三年后便成为戏班中的尖子,唱、念、做、打功底好,造诣深,练就独特风格。光绪年间,经地方官推荐,奉诏进京入皇宫演出,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赐皇马褂一件。之后又为王侯大臣多次献技,声震京华。晚年,自立葛氏戏班,为繁荣舞台、发展晋剧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阳泉市志》有传)。……[详细]
47、姚寿昌 (18551932)
  姚寿昌(1855~1932)字丹坡,号菊潭,又号云石,晚号个翁。保定人。早年就读于清苑县学,后从学于黄彭年等名师,毕业于莲池书院。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人。历任山东博平县、直隶晋县(今河北晋州)知事,河北大学校长等职。姚寿昌为人谦恭和蔼,生活朴素,热心教育,尤精书画。近代知名教育家、书画家王雪涛、李志超皆出其门下,著有《蔽竹簃画证》、《姚丹坡画册》(吴佩孚题签)传世。他和其子姚锷均被收录在……[详细]
48、黄映奎 (18551929)
  黄映奎(1855—1929)字日坡。香山县人。学海堂专科生。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岁贡。1909年粤中举贡会考,被选送京城任职,未成,遂游关外诸胜而归。梁鼎芬倡议修《广东通志》,其受聘任通志局分纂,并创办中国文专科学校,授徒达30余年。晚年入罗浮酥醪观为道士。生平勤于著述,遗著有《续广东通志艺文略初稿》、《国朝岭南骈体文钞》、《山堂思旧集》、《感书杂咏汇存》等。……[详细]
49、马仲麒 (18551929)
  马仲麒(1855-1929),字子玉,回族,康乐县苏集丰台村人,清光绪初年入私塾。生活在文化落后、交通闭塞的康乐山区,他深感发展文化的重要,借房开办私塾,聘请张家沟刘文典先生授课,挨门串户,动员丰台堡回族子弟入私塾读书。明国初年,积极参与创办“树风学校”。后与马仲科、马永福等创办第16国民小学,1922年于杨世昌、陈建臣、高目樵等兴办苏家集高级小学。1928年“河湟事变”中,马仲麒冒着生命危险,保……[详细]
50、蓝建枢
  蓝建枢(约1855~?年)字季北,闽县人,家住吉庇路。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第三届驾驶班,奉派赴美留学。回国后,历任“肇永”舰、“镇南”炮舰、“威云”、“通济”练习舰,“海镇”巡洋舰管带。清末,入海军部任参谋、管理部部长等职。民国元年(1912年),任北京政府海军参谋部高级副官。4月,任海军总司令部左司令,12月,改称第一舰队司令。翌年7月,任海军部参谋。民国3年4月,为海军……[详细]
51、聂会东 (18551925)
  聂会东(James Boyd Neal 1855—1925)美国人。基督教北长老会传教医师。1881年到登州,后调济南。1890年在济南建华美医院并开设医校。该医校1907年与英国浸礼会在青州及邹平所办医院合并,建成共和医道学堂,后成为齐鲁大学医学院,聂会东为首任院长。1919年任齐鲁大学校长。1922年因病返美。……[详细]
52、李合钧 (18551927)
  李合钧(1855—1927)泰安县城南(今属泰安市东良庄)人。山东快书、山东落子艺人。门里出身,10岁下场说书。他扮相英俊,演唱的书目实口多,表演生动,幽默风趣,加之天赋好嗓子,清脆宏亮,又善模仿,倍受观众喜爱,人们称他演、唱、 说“三绝” 。其演出的书目甚多,除精通快书《武松传》外,还能演唱渔鼓《刘公案》《杨家将》等书目。……[详细]
53、郭廉孝 (18551929)
   郭廉孝(1855—1929)济阳人。东路梆子演员,工老生。他嗓音洪亮,扮相俊雅,文武俱佳。擅长甩发功、髯口功、纱帽功和踢靴功。经常在济南、泰安、淄博等地演出,演出剧目有《法门寺》《刀劈三关》《高平关》《五雷阵》《武家坡》等。 后在济南组成“三合班” ,与河北梆子、皮黄同台演出30多年。60岁时饰演《刀劈三关》中雷振海,武功不减当年,72岁高龄仍登台演唱。京剧艺术家汪笑侬来济南曾去看郭廉孝演出,对……[详细]
54、庄清华 (18551941)
  庄清华(1855~1941) 原名宝华,字仲威,生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武进人。县学禀生。18岁起任塾师,达30年。光绪二十年(1894)考中举人。曾膺受国史馆汉誊录议叙知县官衔,后历任山西太原电报及电话局总办、法政学校提调、陆军监狱监长、模范监狱庶务长、劝业道公署邮传科科长等职,承办事务勤谨。民国2年(1913年)起任南京、苏州电报局长,镇江、烟台电报兼电话局长,上海轮船招商总局董事。晚年……[详细]
55、王培佑 (18551915)
  王培佑(1855年-1915年),字保之。平度邹家坡人。1883年(光绪九年)中进士,入翰林,后历任监察御史、顺天府尹、太常寺卿、宗人府丞等职。一生为官清正,刚正不阿。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次年划定“租借地”界约时,德方胁迫中方划界官员,企图进占包括即墨、胶州、平度、高密、诸城五州县的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时任御史的王培佑和工科给事中戴恩溥,联名上奏朝廷,及时报告了家乡五州县群情激愤的情况,终使……[详细]
56、马云亭 (18551919)
  马云亭(1855—1919) 回族。章丘人。爱国人士。早年曾随左宝贵转战平壤抗击日军。后在沈阳、济南行医,深得各族群众尊敬。1919年“五四”运动中,在济南组织“回民救国后援会” 并任会长,开展-等爱国宣传。1919年7月,参与捣毁亲日派报纸《昌言报》和日商办《济南日报》报馆。山东督军张树元下令严厉镇压,济南镇守使马良派卫队以“结党扰乱社会治安”罪名,将马云亭及回族爱国青年朱春涛 、朱春祥逮捕。……[详细]
57、陈景楼 (18551894)
  陈景楼(1855—1894)平邑县人。官至守备。在平壤保卫战中与其弟陈盛楼同时殉国。……[详细]
58、高振英 (18551917)
  高振英(1855~1917),绰号高四棒子,宝国老镇水泉村人。家境贫寒,因其秉性倔强,好抱打不平,深受群众信赖。1916年,朝阳地区大旱,粮谷歉收,百姓啼饥号寒,哀鸿遍野。正值百姓饥寒交迫之际,民国警察奉命改组,就地筹饷,以“地亩捐”附加费名义,强行摊派到百姓头上,民众叫苦不迭。朝阳县衙派肖委员到宝国老三座店催收捐款,当年61岁的高振英,闻听此事,聚集民众40多人,手持棍棒,直奔三座店找官府评理。……[详细]
59、吴桂丹 (18551902)
  吴桂丹(1855-1902) 字万程,号秋舫,高要水坑村人。8岁丧父,由叔父带往广州读书。清光绪五年(1879)中举,十五年(1889)进士,选庶吉士,十八年(1892)散馆授编修。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在籍倡办团练,大量购置军械,作抗战准备。时广州发生瘟疫,他开办“衷圣医局”,赠医施药,并赠棺木给穷人。二十二年(1896)赴京任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等职。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详细]
60、徐润之 (18551919)
  徐润之(1855~1919),字松生,号松龄,别署松龄道人。金乡镇人。祖上四世行医,故从小便继承家学。又曾游历对外通商口岸宁波等地,接触到西方医学,并与瑞安名医学家陈虬有交往。长期的临床经验,印证了深湛的中西医理,使他成为清末民初浙闽交界地带的名医,中西医结合的先驱。早在清末,徐润之就以治愈御史徐定超的水肿病而扬名温州。刘绍宽以为“先生一生尤擅长于温病,其心得之著亦以《温热篇》最佳。”徐润之对中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