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孙姓名人堂 - 姓孙的名人介绍(3)

孙姓名人堂 - 姓孙的名人介绍(3)

更新时间:2023-03-15

41、孙学仁 []
  正阳楼饭馆位于前门外肉市路东,是山东省掖县人孙学仁于清朝道光末年创办的,至清末,改由他的堂弟孙学士经营。孙学士经营正阳楼时,生意曾兴旺一时,成为北京著名的饭馆之一。该饭馆的大螃蟹、涮羊肉当时在北京倍受欢迎。(一)孙学仁祖籍山东掖县,父亲孙小辫在有种着几亩盐碱地,养活四五口人。清嘉庆中期,掖县吕旱,颗粒无收,村村户户一片饥馑惨景。孙小辫没办法就将他的大儿子孙学仁和母亲妻子几人安顿好,来北京谋生。来京……[详细]
42、孙经世 [] (17831832)
  孙经世(1783~1832年)孙经世,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生。字济侯,号惕斋,张坂镇埔塘村人。祖秉金,字逊玉,太学生,有隐德。父至正,字达庵,邑庠生,精通经术,工文章,著有《小题》、《课艺》等书。有子二,经世居长,自幼随父学经,聪颖异常,四子书、九经,过目成诵。十岁能作文。十四五岁喜读《小学》,对朱熹、吕祖谦的《近思录》爱不释手。他曾对父亲说:“读书应先学为人,四子书及九经,都是教人为人,并……[详细]
43、孙敬 [] 东汉著名政治家,纵横家
  孙敬,东汉著名政治家,纵横家,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人公。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角名人(另一个主角名人为“刺股”的东周纵横家苏秦)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详细]
44、孙伏伽 [] (?~658)
  孙伏伽(?—658)贝州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隋朝末年,孙伏伽便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小吏,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万年县的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赂,是万年县颇有点权势的官员。李渊长安称帝后,孙伏伽识时务地降顺了大唐王朝。武德五年,孙伏伽已是颇受李渊器重的官员了。这年十二月举行的科举考试,孙伏伽在30名举子中名列第一。在中国科举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个状元便是孙伏伽。在“玄武门……[详细]
45、孙惟信 [] (11791243)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与杜范、赵师秀、翁定、刘克庄等交厚……[详细]
46、孙全照 [] (9511011)
  孙全照(951~1011)字继明。清苑人。孙行友之子。因父亲的缘故补殿直。雍熙年间(984~987)授京南巡检,隶于曹彬麾下,迁供奉官、合门祗候,历静戎(治今徐水)、威虏(治今徐水遂城)二军监军。从田重进作战有功,加西京作坊使,知威虏军,转为广韶、鄜延二路都巡检使。淳化五年(994),率兵与李继隆攻克绥州(治今陕西米脂),因与张崇贵等一同戍守。不久往夏州护屯兵兼知州事。后历任登莱路都巡检使、左藏库……[详细]
47、孙觌 [] (10811169)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五岁即为苏轼所器。徽宗大观三年(1109)进士。政和四年(1114)又中词科,为秘书省校书郎。钦宗即位,由国子司业擢侍御史,以论太学生伏阙事,出知和州。未几召试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罢,归州安置。未几再试中书舍人。建炎二年(1128)……[详细]
48、孙不二 [] 全真七子(11191182)
  孙不二(公元1119--1182年)孙姓,名富春,法名不二,号清静散人,或称孙仙姑。金代宁海(今山东牟平)人。本马丹阳之妻,生三子。金大定七年,王重阳住其家,以“分梨”为喻点化孙不二与马丹阳。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孙不二于金莲堂出家。王重阳授之以天符云篆秘诀。后修道于洛阳凤仙姑洞,六、七年丹成。号清净散人 。宁海豪族孙忠翊之-也。金太祖天辅二年戊戌春,母梦七鹤舞于亭,一鹤渐入怀,觉而有娠……[详细]
49、孙眉 [] 孙中山胞兄(18541915)
  孙眉(1854—1915),字德彰,号寿屏,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孙中山胞兄。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得到孙眉物质、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对他的革命生涯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后又参加革命,奔走广州湾(今广东湛江旧称)香港两地,进行反清活动。早年经商,资助孙中山读书幼年家境贫苦。1871年出国赴檀香山做工,后来在茂宜岛垦荒,经营农牧业兼营商业,数年之后,成为当地首富,被称为“茂宜岛王”。1878年寄……[详细]
50、孙玮 [] (?~1624)
  孙玮(?~1624年),字纯玉,明代官吏。渭南(今陕西渭南市)人。万历五年(1577)中进士,授行人,不久升为兵科给事中。他弹劾中官魏朝及东厂办事官郑如全,郑因此下诏狱。魏、郑二人是专权太监冯保的心腹,当时,很多官员是不敢得罪他们的。张居正执政时(1572~1582年),因刑部侍郎洪朝选审判辽王时从轻处理,张含恨在心。不久,福建巡抚劳堪迎合张居正心意,上奏章告发洪朝选。朝廷批复令尚未下达,就将洪朝……[详细]
51、孙贤 [] 明朝状元,杞县五状元(?~1478)
  孙贤:(?-1478),字舜卿,明代杞县傅屯(今苏木乡傅屯)人,家世失考,代宗景泰五年(1454)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参与撰修《寰宇通志》,书成,改侍讲学士。英宗天顺初年(1457)任左中允,为太子师傅,官拜侍读、侍讲。宪宗即位,授职为太常少卿。不久请假回家探亲,宪宗念其辛苦,给予丰富赏赐,并特命沿途驿站迎送护卫。还朝后参与撰修《英宗实录》,书成,升任太常寺正卿兼翰林院学士。后来他返乡办理母……[详细]
52、孙可望 [] 明末起义军将领(?~1660)
  孙可望(?~1660年),原名孙可旺,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大西政权主要将领、南明永历时期权臣,陕西延长县(或作米脂县)人。张献忠在川北牺牲后,他带大西军余部南下攻占云贵一带,坚持抗清。后改投永历政权,以武力挟制永历朝廷。因与大将李定国不合,导致内讧。兵败,投降清廷。明崇祯三年(1630),张献忠在陕北起义,出身贫苦的孙可望参加义军,被献忠收为养子,改姓张。成年后,勇敢、狡奸,每遇敌,他率部下沉着应……[详细]
53、孙起栋 []
  孙起栋,字天擎,别号白沙老人。县冷水村(今燎原梅山田)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充正红旗官学教习。性刚介,负才尚气,不甘人下。乾隆二十四年科场案发,涉嫌“为人捉刀”(在考场代人作文),主事官重其才,以使认错,为之开脱。而起栋对簿时,词气傲岸,不肯降意,终谪戍临榆(山海关),居辽西40年。嘉庆三年(1798)获释回乡,无以为生。只身走广西,依一中表亲戚,不半载返回。中途遇盗,行李、诗稿俱被抢……[详细]
54、孙壾 [三国] (?~265)
  孙壾(?-265年),吴景帝孙休第三子。人之有名,以相纪别,长为作字,惮其名耳。礼,名子欲令难犯易避,五十称伯仲,古或一字。今人竞作好名好字,又令相配,所行不副,此瞽字伯明者也,孤尝哂之。或师友父兄所作,或自己为;师友尚可,父兄犹非,自为最不谦。孤今为四男作名字:太子音如湖水湾澳之湾,音如迄今之迄;次子名 , 音如兕觥之觥,字,音如玄礥首之礥;次子名壾,壾音如草莽之莽,字昷,昷音如举物之举;次子名……[详细]
55、孙渡 (18951967)
  孙渡(1895—1967),字志舟,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小新庄村人,云南陆军讲武堂步兵科、中央军校(黄埔军校)第五分校(昆明分校)第十六期毕业,后任国民政府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陆军上将副长官。1895年农历5月初5,孙渡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小新庄村。1915年陆军小学(现陆良马街小学)毕业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7年毕业后到滇-卫第二团任排长,同年随唐继尧入川、黔,晋升连长、营长,……[详细]
56、孙丕扬 [] (15311613)
  孙丕扬(1531~1613年),字叔孝,明代大臣。陕西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进士,历官行人、御史、大理丞、佥都御史、吏部尚书等职。隆庆(1567~1572年)中,孙丕扬为大理丞。因曾劾首辅高拱;高拱的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孙丕扬,因而落职受审查。及至隆庆末高拱罢官,澄清事实,孙丕扬才复职。万历元年(1573),孙丕扬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等府。他以严为治,属吏们都提心吊胆,奉公守法……[详细]
57、孙兴祖 [] 明朝开国功臣(13461380)
  孙兴祖(1346年—1380年,一作1335—1390年 ),字世安,濠(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燕山侯。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随朱元璋攻取和州。至正二十年(1360年)五月,参加龙湾之战。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随徐达北征。洪武三年(1380年)五月,战死三不剌川,追封为燕山侯,谥忠愍。从征张陈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随朱元璋攻取和州。六月,随朱元璋南渡长江作战,攻……[详细]
58、孙奭 [] (9621033)
   孙奭(962—1033年),字宗古,北宋学者、教育家,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博平镇)人,后徙居须城(今山东东平)。 孙奭从小就和家乡的少年朋友拜同郡学者王彻为老师,学习钻研五经。他聪明好学,学业成绩特别好。老师王彻故去后,原来跟随王彻求学的数百名学生也都拜孙奭为师,求教他解答疑难。他对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都给予详细满意的回答。由于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在孙奭年纪长成后,便在家乡开办起私学,开始了……[详细]
59、孙家鼐 [] 京师大学堂第一任管学大臣(18271909)
  • 孙家鼐
  孙家鼐(1827~1909),字燮臣,号蛰生、容卿、澹静老人,安徽寿州(今淮南寿县)人。清咸丰九年(1859)状元,与翁同龢同为光绪帝师。累迁内阁学士,历任工部侍郎,署工部,礼部、户部、吏部、刑部尚书。1898年7月3日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受命为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首任管理学务大臣,1900年后任文渊阁大学士、学务大臣等。卒后谥曰“文正”。孙家鼐,幼读诗书,院试中举后,初次会试不第,目睹诸兄……[详细]
60、孙和 [三国] 三国吴国皇帝(224253)
  孙和(224年-253年),字子孝,三国时期吴国宗室、皇太子,吴大帝孙权第三子,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的异母兄弟。王夫人与孙和的一位姊妹全公主不和。不久,孙和因在入庙祭祀时拜访妻子的叔父,而被全公主陷害他无礼,又诬陷王夫人对当时病倒的孙权幸灾乐祸。孙权最后把孙和废掉,并把他放逐到长沙,改立孙亮为太子。很多为孙和抱不平的大臣(包括丞相陆逊)都被孙权责备或惩罚,一些据理力争的大臣更被杀死。孙权暮年曾有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