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刘姓名人堂 - 姓刘的名人介绍(5)

刘姓名人堂 - 姓刘的名人介绍(5)

更新时间:2023-03-15

81、刘埙 [] 宋朝词人(12401319)
  刘埙(壎xūn 1240-1319)字起潜,号水云村。学者称水村先生。江西南丰人。南丰著名文人隐士刘镗之侄。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刘埙是元初江西颇有名气的儒生。生于宋理宗嘉熙四年。读书于麻姑山,刻苦肄习。研经究史,网罗百氏,文思如涌泉,宋季与同里谌祐自求各以诗文鸣。年三十七而宋亡,越十八年,入元后年五十五为“盱郡学正”。年七十受朝命为延平路儒学教授。1311年七十二岁为南剑州学官。既满,诸生……[详细]
82、刘璟 [] (1350~?)
  刘璟,青田(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刘伯温(刘基)之次子,刘琏之弟。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命袭父爵,刘璟以让兄子刘廌。乃特设閤门使授之,以刚直闻。寻改谷王府长史。燕王朱棣起兵时,命参李景隆军事。兵败,-不见省,遂归里。燕王即位,召之,称疾不至。逮至京,下狱自经死。福王时,赐谥刚节(一作谥忠节)。刘璟撰有《易斋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六》:璟,字仲璟,基次子,弱……[详细]
83、刘琦 []
  刘琦 字廷珍,号北郭,旧县镇上桐堤村人。举正德十年(1515)进士,观户部政,授行人司行人。嘉靖四年(1525)擢兵科给事中。时值世宗皇帝新政,刘琦上陈严肃朝政,抑制豪强,抚恤人民,发展生产等6条奏疏,被欣然采纳。尝被差派发放冬衣布花。为杜绝克扣侵吞之弊,他常去卫衙监督,虽经寒暑遇风雨也不间断。锦衣卫中多豪强,刘琦大振风采,对横行枉法的人,即刻上疏治罪。腾卫与力士、内侍结为朋党,惯用私债冒领官银取……[详细]
84、刘宇亮 [] 明朝首辅
  刘宇亮,字季龙,号蓬玄。绵竹(今属四川德阳市)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屡迁吏部右侍郎。崇祯十年(1637)八月,擢礼部尚书,与傅冠、薛国观同入阁。宇亮短小精悍,善击剑。居翰林,常与家僮角逐为乐。性不嗜书,馆中纂修、直讲、典试诸事,皆不得与。座钱士升为之援,又力排同乡王应熊,张己声誉,竟获大用。明年六月,贞运罢归,遂代为首辅。其冬,都城-,命阅视三大营及勇卫营军士,两日而毕。又阅视内城九门,外城七门,……[详细]
85、刘必成 []
  刘必成(?~?),字与谋,自号爱闲翁,平江府昆山(今属江苏省昆山县)人。南宋理宗赵昀嘉熙二年(1238)戊戌科武举第一人。少年时的刘必成不仅天份高,而且勤学苦思,他在京师武学堂学习时,就以品学兼优,武艺出众得到众人的推崇与喜爱,有着很好的名声。嘉熙元年(1237),朝中七位正直之士看到南宋朝廷日见衰颓,忧心如焚,他们在刘必成的倡议下,不畏权贵,-朝廷,抨击时弊,要求变革现实,富国强兵。也就是在这……[详细]
86、刘韐 [] (10601127)
  刘韐(1060~1127),字仲偃,崇安县五夫里(今五夫镇)人。北宋绍圣元年(1094)考中进士,历任江西丰城县尉、秦州陇城县令。崇宁二年(1103)王厚镇守熙州,任他为狄道县令,提举陕西平货司。当时,宋军驻扎在河、湟,当地人民由于饥荒,日食不继,刘韐以金银布匹向当地酋长换取粮食,赈济饥民。后调任陕西转运使,升中大夫集英殿修撰。西夏攻甘肃震武,刘韐代理使臣到达鄜延(今延安),与守将共议出奇兵攻之,……[详细]
87、刘词 [五代十国] 十七史百将传(891955)
  刘词(891-955)字好谦,五代元城人,以勇悍闻名,曾适后梁唐晋汉周五朝的武职。后汉时曾随郭威平定李守贞叛乱,当时李守贞曾命数千敢死士兵偷袭汉军,众将都不知所措,唯有刘词镇定自若,亲自引兵击退。后周时,世宗与北汉契丹联军战于高平,刘词的后军及时赶到才决定了最后的胜局。刘词虽是武将,但从不苛政扰民,还能够知人善任,北宋名相赵普就是经他推荐才得以入仕的。显德二年(955)卒,年六十五,赠中书令,谥号……[详细]
88、刘仕谔 [] (?~1397)
  刘仕谔(?~1397)一作刘谔,字号不详。浙江山阴人。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科陈蘷榜“春榜进士第三人。刘仕谔之父刘子华,洪武初年,以明经被举荐。明太祖御临奉天门召赋,刘子华立时赋诗一首:“挥戈十载定河山,忽报星沉易水湾。马首西风旌旆卷,天涯落日凯歌还。功成楚汉兴亡际,名在韩彭伯仲间。圣主思功心独苦,黄金直欲铸真颜。”朱元璋听了十分高兴,授其大兴同知,改青州推官。其子刘仕谔于洪武二十九年(……[详细]
  海陵王刘休茂,文帝刘义隆第十四子也。孝建二年,年十一,封海陵王,食邑二千户。大明二年,以为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随二郡诸军事、北中郎将、宁蛮校尉、雍州刺史。进号左将军,增邑千户。时司马庾深之行府事,休茂性急疾,欲自专,深之及主帅每禁之,常怀忿怒。左右张伯超至所亲爱,多罪过,主帅常加呵责,伯超惧罪,谓休茂曰:“主帅密疏官罪过,欲以启闻,如此,恐无好。”休茂曰:“为何计?”伯超曰……[详细]
90、刘伶 [] 竹林七贤(221292)
  刘伶(约221~292) 字伯伦。晋沛国(今淮北市)人。魏末曾任建威将军。晋武帝时对策,申述“无为而治”之义被黜。司马氏擅权,伶纵酒放浪以示对黑暗统治的满及对礼法的 蔑视。党乘鹿车;携壶酒,使人荷锹相随,道:“死便埋我”。与阮籍、嵇康等合称“竹林七贤”。有《酒德颂》较革教员。另有诗《北芒客舍》等 ……[详细]
91、刘祐 [三国] (?~168)
  刘祐(?~168)字伯祖。东汉安国人,汉室宗亲。少时读《严氏春秋》、《小戴礼》、《古文尚书》,注重品行修养。刘祐为某郡主簿时,郡将之子常使刘祐买果品,刘祐却屡买回纸笔给他。郡将责问,刘祐答道:“你儿子已到入学年龄,但性傲骄横,不明事理,人们说你府上无教养,请让我教他读书。”其子遂拜刘祐为师,终成学业。适遇察举孝廉,刘祐补任尚书侍郎,他办事干练,笔锋犀利,处理奏章、公务及时准确,颇受同僚敬重,后官拜……[详细]
92、刘应秋 [] (15471620)
   刘应秋(1547~1620),字士和,一字兑阳。江西吉水县人。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科朱国祚榜进士第三人。刘应秋万历十年(1582)江西乡试第一名,解元。次年进士及第,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不久,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万历十八年(1590),他疏论首辅申时行:“不能抒诚谋国,专事蒙蔽。”“辅臣者,天子所与托腹心者也。辅臣先蒙蔽,何责庶僚。故近日敌情有按臣疏而督抚不以闻者,有督抚闻而枢臣不……[详细]
93、刘知几 [] (661721)
  刘知几(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书少监、太子左庶子、左散骑常侍等职,兼修国史。长安三年与朱敬则等撰《唐书》八十卷,神龙(705年~707年)时与徐坚等撰《武后实录》。玄宗先天元年(712年),与谱学家柳冲等改修《氏族志》,至开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录……[详细]
94、刘瑊 []
  刘瑊以孝行闻名乡里,他自幼刻苦读书。嘉靖四十三年(1564)乡试中举,七年后又顺利通过全国会试考试,殿试拔得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曾被首辅张居正提名充任《会典》纂修官。万历八年(1580)三月升任南京国子监司业。五年后专任北京国子监司业。万历十四年(1586)升为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编修掌司经局印信。据《吴县志》记载:刘瑊乡居时,杜门不闻外事,惟好博览群书,每天手不释卷。后卒于府邸,囊无一物。由此可……[详细]
95、刘师立 [] (?~640)
  刘师立,唐朝初年玄武门之变功臣,宋州虞城(今商丘虞城)人也。初为王世充将军,亲遇甚密。洛阳平,当诛;唐太宗惜其才,特免之,为左亲卫。太宗之谋李建成、李元吉,尝引师立密筹其事,或自宵达曙。其后师立与尉迟敬德、庞卿恽、李孟尝等九人,同诛建成有功,超拜左卫率。寻迁左骁卫将军,封襄武郡公,赐绢五千匹 。刘师立本来是李世民属下的一名亲卫,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因参与诛杀李世民的政敌原太子李建成有功,加官进爵升至……[详细]
96、刘焕 []
  刘焕,字文山,清,陕西清涧(今陕西清涧县)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秋季以监生身份授潜江知县,主政潜江五载,其任职期间政迹炳然,为潜江人民留下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遗产,被誉为明清时期潜江三大杰出知县之一(另两位是陕西合阳人王又旦和江苏昆山人朱熙洽)。纂县志传史实现在潜江市档案馆珍藏着一部原版线装(清)康熙《潜江县志》,其纂修者就是时任潜江知县的刘焕。康熙年间有两任知县纂修过《潜江县志》,其一是康熙……[详细]
  刘景岩(生卒年不详),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人。其家境富裕,曾游历四方,结识英雄豪杰。早年为高万金部曲,后升为丹州(今陕西宜川县)刺史。石敬瑭起兵太原,后唐废帝李从珂为了出兵镇压,传旨每户出一名壮丁,组成义兵。延州节度使杨汉章将抓来的壮丁发赴京师。起程前,刘景岩派人暗中激怒义兵,造成军兵大乱,杀死杨汉章,迎接刘景岩为留后。后晋天福元年(936)高祖石敬瑭即位,命刘景岩为延州节度使。刘景岩的随从熊皦足……[详细]
98、刘光旸 []
  刘光旸(生卒年不详),字若雨,旌德县蔡家桥镇乔亭村人。明未清初篆刻家、鉴赏家。刘光旸聪明睿智,擅长宝器和字画鉴别。顺治(1644-1661)初,尚书冯谧爱其才,招其进京,令刻《快雪堂法帖》。刻石摹镌精良,进呈顺治帝。帝召见,以王羲之之墨迹试其才智,一真一伪,刘光旸立判无讹。又外域进有一炉,炉后有“金炉”二字,帝按其字询问,刘称此物并非金炉,而是某朝某年乳母进献某太子饮乳御器。顺治帝十分惊异其奇才,……[详细]
99、刘秉璋 [] (18261905)
  刘秉璋(1826~1905),晚清重臣,淮军名将。字仲良,安徽庐江人。胸怀大志,青年中举成名,由于国家-,由翰林院编修而入军幕,投笔从戎,平吴剿捻后逐步成长为一名封建官吏。中法战争期间,力抗外侮,指挥了著名的“镇海之役”,维护了国家尊严。督蜀十年,勤政廉洁,用竹笼古法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百姓。在“成都教案”中维护民族利益,清廷罢其职。一生谈泊名利,却十分重视教育,为家乡捐建了三乐堂书院、南京庐……[详细]
100、汉元帝刘奭 [] 西汉第十一位皇帝。(前76前33)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 。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汉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 。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