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福建 > 泉州 > 惠安历史名人介绍2

惠安历史名人介绍2

更新时间:2023-03-15

  卢明堂(1910~1936年)卢明堂,清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二十日生,乳名卢添火,化名卢敬仲,涂寨镇祠堂村人。明堂系独生子,父母爱如掌珠,把全部慈爱、关怀、希望都倾注在他身上。7岁时,父亲便把农事交给老伴独力担代,将明堂带到县城惠安公学就读,自己则在东门外桥仔头借住亲戚一间小屋做点削竹筷、钉鲎勺、编竹笠等小手艺谋生,以微薄的收入供明堂作学习、生活费用。明堂从小勤学好问,聪颖过人,学业成绩优……[详细]
  朱汉膺(1908~1983年)朱汉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生,山腰乡三朱后宅村人。兄弟4人,汉膺居长。髫龄入塾馆启蒙,13岁父殁,家道中落,他边读书、边帮助母亲种田,养成勤劳习惯。民国11年(1922年)2月,汉膺进入县城崇德小学读书,两年后转学励群小学,得同学所寄《中国青年》、《响导》等读物,开始受到新思想的影响,对中国革命有初步的认识。民国14年“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惠安,他积极参加-……[详细]
  李述贤(1907~1944年)李述贤,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生,字子杰,又名德怀,螺城镇北门李厝人。2岁时,父病故,母以租种土地及替商贩挑运货物为业,生活艰难。述贤自小聪慧好学,14岁即考上惠安县立中学。民国15年(1926年)春,述贤19岁,中学毕业即跟堂兄李述中在县城倡办新民小学,任义务教员。后到晋江县岭兜银江小学任校长。民国19年春,述贤到南京晓庄师范求学,接受陶行知的教诲。嗣因该……[详细]
  李述中(1907~1974年)李述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字子新,螺城镇北门李厝人。童年在家塾启蒙,14岁进惠安中学,16岁转学福州省立一中,同年夏天考进厦门大学预科,4年后升入本科法学院。民国18年(1929年),转广州中山大学。在校时与同学章振乾等组织中山大学福建同学会,出版《闽钟》旬刊,对福建政局提出意见和批评。此间李述中思想急剧转变,他曾和友人合办《摆轮》刊物,研究各种思潮,阐……[详细]
  吴敦仁(1906~1930年)吴敦仁,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生,原名有士,涂岭乡林角村人。7岁入鼎新小学读书。民国10年(1921年)17岁时,考上集美师范学校。在校课余时间经常阅读《前锋》、《新青年》、《中国青年》等书刊,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民国12年相继参加三次-,得到实际锻炼。民国14年,踊跃参加“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活动,民主革命思想觉悟不断提高。民国15年秋,吴敦仁毕业于集美师……[详细]
  郭志雄(1905~1941年)郭志雄,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乳名佛建,别号积健,百崎乡里春村人,回族。父郭九牧,早殁。母蔡氏孀居,含辛茹苦,抚育两子,志雄排行第二。祖父郭秧,客居上海,经纪印人香木,以微薄的收入养活媳妇和两个孙子,延续香火。志雄童年时就表露出聪颖过人的禀赋和坚毅勇敢的性格。为使他识字明理,祖父送他进乡里西角塾馆读书。因知穷人读书不易,他尽心苦读,卓有长进,……[详细]
  陈琨(1905~1930年)陈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又名玉成,字琢余。山霞乡山尾村人。父陈乃英是塾师,兼业中医师。母李盏,温厚贤淑,善理家务。陈琨5岁时,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责督甚严。陈琨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为邻里所称赞。稍长,其父送他就读于后张张焕堂及涂寨、辋川、下社尾等地的塾馆名师。陈琨16岁考入泉州高级农校。那时马列主义已开始在泉州传播,陈琨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在进步书籍的启发……[详细]
  陈伯达(1904~1989年)陈伯达,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出生于一个贫寒农家,原名声训,又名健相,字尚友,洛阳镇梅岭村人。父陈其潜,塾师;母曾玛官,善针黹。兄妹三人,伯达居中。伯达年幼时随父入塾馆读书,8岁时父殁,后转学至梅山小学。15岁考进集美学校师范部。17岁毕业后回家乡当小学教师。18岁到厦门教书,兼任5所小学的功课,又入同文书院学习英语。19岁开始写些新诗文,经常给《厦声报》投稿……[详细]
  黄长水(1904~1980年)黄长水,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张坂镇霞美村人。早年就学于厦门同文书院,后进上海暨南大学,毕业后南渡菲律宾随父黄世仙经商。日本侵略军南侵菲岛时,黄长水毅然弃商从戎,加入“华侨抗日大同盟”,投身抗日游击战争。日寇投降后,黄长水重归商界,到香港主持其父创办的泉昌有限公司。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政权加紧破孩爱国民主人士,许多人纷纷避往香港,黄长水得以结识陈叔通、黄……[详细]
  陈平山(1904~1931年)陈平山,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出生于一个穷苦的基督教徒家庭,原名振元,学名震寰,涂岭乡樟脚犁壁岭村人。父亲陈品,先后在厦门、惠安基督教堂当杂役;母亲郑晏,从事农业劳动。兄弟二人,平山居次。因家境困窘,平山童年就上山放牧、砍柴、拾草,帮干家务,直到十余岁才随父到县城时化学校读书。在学校里,他勤学好问,成绩优异,深得老师的赏识。平山禀性开朗、刚毅、耿直、爱憎分明,对仗……[详细]
  曾心影(1903~1988年)曾心影,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生,张坂镇山兜村人。年青时受过良好教育,后南渡新加坡从事文化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洋商报》复刊,被聘为主笔。一开始主理商报部,心影即邀聘多位报人好手。在办报上,敢于起领头作用。他每周构思一篇“突出一个角度”的社论,同时鼓励部同仁写好文章,译好文章,尽量发挥其才华。因此,商报大受读者欢迎,订户遍及新加坡、马来亚、婆罗洲各个角……[详细]
  连家瑶(1902~1980年)连家瑶,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山腰乡坝头凤山村人。民国5年(1916年)小学毕业,升入泉州中学,未及一个月因兄长病亡而辍学,在家帮理家务,坚持自学。民国10年,他和弟弟被北洋军阀士兵殴伤,遂激起他续学决心。同年秋,又到泉州中学就读,成绩优异,仅修3年即提前毕业。民国13年秋,考进厦门大学预科,3年后因父去世,家庭负债而肄业离校。民国17年,家瑶到龙溪第八初中任……[详细]
  苏鸿树(1902~1969年)苏鸿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又名苏省,字剑塘,张坂镇苏坑村人。鸿树自幼随经商的父亲往台湾求学。民国15年(1926年)毕业于台湾医学院,后在基隆台南医院为外科大夫。时台湾正处在革命启蒙时期,各党派活动风起云涌,各式各样的政治宣传,使他思想上深受影响,他为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而忧心忡忡。民国17年初,苏鸿树到上海、杭州、南京等地游历,当住宿在南京饭店时,被国民党……[详细]
  洪乐(1901~1984年)洪乐,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航海世家,别名勾仔,张坂镇山前村人。8岁时,随父上船,边做杂工边学祖传的《针簿》(海图)和罗盘。15岁,他到厦门一艘轮船当水手。19岁当二副,21岁当船长。从此,他走南闯北,目睹外国船只在中国领海和港口耀武扬威,欺侮中国人,非常气愤地说:“中国人什么时候才有出头日子!”1950年元旦,他毅然从香港返乡。香港船主来信迭催,许以高薪重聘……[详细]
  黄泰楠(1901~1977年)黄泰楠,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东园镇人。父黄达德,设塾家乡,言传身教,严督子女。母陈静,务农。泰楠自幼在父亲熏陶下,勤奋好学,于泉州开元小学毕业后,以榜首考入泉州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此时,因父病逝,家道中落,乃转入集美师范半工半读。民国11年(1922年),考入厦门大学教育系。民国16年,大学毕业,回惠安中学任教,并任校长,后应聘于厦门中学。民国17年秋,受聘……[详细]
  蓝飞鹤(1901~1930)蓝飞鹤,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5月14日出生于清贫的耕读家庭。原名福来,字一翀,畲族,涂寨镇新亭村人。父蓝丽生是个富有正义感的塾师,在晋江县河市乡山村执教。飞鹤4岁时随父同往,在贫困的山乡度过童年。民国8年(1919年)“五四”运动时,飞鹤正在集美学校就读,他阅读《新青年》等大量进步刊物。民国9年春,集美学生反对学校当局破孩进步学生,飞鹤参与-斗争,被开除出校。秋季……[详细]
  庄竹林(1900~1973年)庄竹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7日生,山腰乡菜堂村人。竹林早年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后南渡新加坡。民国17年(1928年),赴美国密芝根大学深造,民国19年获市政科硕士学位,民国21年获米西干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民国22年,竹林由美国返回祖国,受聘为广州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暨中央军校广州分校特别班教官,及高等文官考试委员会襄试委员。民国28年,再渡南洋,出任……[详细]
  释元镇(1897~1977年)元镇,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名日惠,俗姓孙,张坂镇人。世务农,父母早逝,叔喜生业医,爱其耕读俱勤,收养他并教以医学。元镇17岁时,因病就诊于紫帽山普照寺妙月和尚,受禅理影响,又慕老人耕稼力作,练拳教医的风范,屡求出家。妙月为他披剃,命礼崇福寺福照上人为师。民国3年(1914年)到莆田涵头慈寿寺元智和尚座下受具足戒。从此刻苦读书,研习内经及法门仪规。他于禅进……[详细]
  涂去病(1900~1954年)涂去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字希恒,崇武镇莲西村人。其父少房及兄炳春都是名中医,先后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在救治时疫中被传染殉职。去病10岁起随兄攻读医书,16岁时兄谢世,即独立应诊开方。涂去病天资聪颖,读过的医学经典,不但能背原文,连注脚也能一字不漏,因而理-底深厚。他临床早,经验丰富,诊病周祥,遇疑难病常苦思终日,对内科病有不少独到处方,也形成与众不同的“抓……[详细]
  叶妈宝(1896~1943)叶妈宝,清光绪二十年(1896年)二月初七生于一掌中木偶戏世家,涂寨镇立新村宣妙(原名杉料)人。祖父叶铜,父叶炎生。兄弟三人,妈宝排行第二。妈宝七、八岁时,就能仿效生、旦、净、丑等角色唱做。13岁时,负笈泉州,拜老前辈陈侨资为师。在名师指点下,他勤学苦练,演技大进。在演《冷房会》中,他主演玉真娘子千里晋京,以13个不同的姿态和动作表演她撑伞艰难行进的情景,当即为泉州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