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福建 > 泉州 > 惠安历史名人介绍

惠安历史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黄培强男,1962年9月出生,福建惠安人,汉族。1996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委,厦门市第七届委员会主委。福建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厦门市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7年赴法国留学,先后获蒙彼得埃大学D.E.A(深入学习文凭)、法国南巴黎大学博士……[详细]
  张德秀(1909-1934),福建省惠安县人。生于贫苦渔民家庭。15岁到石码、厦门一带做工,接受进步思想。1930年夏在厦门参加“普罗学社”,与厦门地下党组织发生关系,由学术团体变为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初赴上海参加互济会工作。同年春夏交接间,由党组织派去沈阳开展党的工作,不幸被捕,经受反动派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严守机密。“九一八”事变后获释。1931……[详细]
  骆招全(1909-1933),福建省惠安县人。时任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第二支队小队长。1933年9月8日,叛徒王观澜与国民党军181旅旅长张励勾结,以“商议”军事行动的名义诱骗红二支队领导人在安溪县蓬莱镇温泉村青云楼开会,制造了“青云楼事件”。骆招全随同支队领导人一同前往,在会议期间遭受敌人的暗算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同月12日-牺牲。……[详细]
  张强(1918-1949),又名醒亚、生亚、张耕,福建省惠安县洛阳镇石任村人。学生时代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4年前往河南淮阳,入新四军举办的华中大学学习,期间参加革命,任中共华中分局联络部上海特别支部负责人。1945年夏受命来闽从事上层-工作,不久在香港发起组织“福建人民自救大同盟”。此后在惠安、安溪、永春一带以“自卫队”的名义组建人民武装队伍,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游击区。1949年春,为迎接解放……[详细]
陈青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广州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副兵团职离休干部)。陈青山是福建省惠安县人,1936年加入马来亚共产党,1941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历任科长,支队政委,琼崖抗日游击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长,解放军琼崖纵队政治部副主任,琼崖纵队第三总队政委兼中共琼崖东区地委书记,琼崖纵队政治部第二副主任兼组织部长,海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广东省军区政治部主任,海南军区副政委等职。他曾任全国侨联和广东省侨联顾问。他1964年由大……[详细]
  李周,惠安崇武镇峰前村人。因身材短小,时人称他“瓮仔周”。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清康熙、乾隆年间。世代以打石为生。李周双亲早殁,家境贫寒,十几岁即到福州石店为徒。习石雕工艺。他资质聪颖,尤喜绘画,在为师傅烧水煮饭时,常用木炭在地板、厨房壁上习画。不多时,因所画的图画形象逼真,引起师傅的注意,就让他绘制图样,他常能画出新意来。在此之前,崇武五峰石匠雕的石狮都是正面蹲坐,威武凶猛。一次,其师傅在雕一只石……[详细]
  黄克晦(1524~1590年),字孔昭,号吾野,惠安崇武人,明嘉靖三年(1524年)生。父元曦,好读书,善鼓琴,精医道,是个胸有大志而又不拘细节的名士。由于家庭的熏陶加上资质聪慧,小时读书“即出惊人语”,并且酷爱绘画。他十多岁时跟父亲到永春,受到一位姓李藏书家的赏识,让他到家中博览群书。十年间他潜心书籍,获得丰赡的学识。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倭寇攻占崇武城,他全家搬到泉州城中避难。当地官员和学士名流歆……[详细]
  云果(1882~1914年),名悟静,号幻空,俗姓林,惠安县獭窟屿(今张坂镇浮山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年)生。15岁拜泉州承天寺圆常院莲鹫上人为师,次年在莆田广化寺从善和长老受戒。不久云游江南,参拜高僧,到浙江鄞县天童寺听印月法师开讲《楞严经》,23岁重返承天寺。承天寺内原有一尘寺、光孝寺、新宫、九曲寺、圆常院等,由所住僧人各自主持。云果帮助师父莲鹫上人延请各寺僧众统一常住,共推莲鹫为住持。……[详细]
  林锦山,民国22年(1933)3月出生,惠安县螺阳乡锦东村人。1957年7月,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分配在安溪县医院任外科医师,兼职放射科。1958年夏开展切除阑尾、剖腹产和一般中小型(包括外科)手术。因手术器械“开路钩”买不到,他煞费苦心,自行仿制一个竹器“开路钩”应用。1958年初首创胃穿孔修补手术。1960年初进行胃次全切除,皆获得成功,为安溪医疗作出贡献。尔后,逐步能够处理腹部、创伤、矫……[详细]
  庄志烈,又名庆德,惠安县山腰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家庭贫苦,三岁时,父亲往南洋谋生,因不得志,音讯鲜通。母郭氏,信基督教,因生活所迫,带志烈至泉州、永春,做缝补杂活、当保姆。志烈聪明好学,小时就读于教会学校,后进入泉州培元中学。毕业以后,考上泉州惠世总医院学医。五年学成,在泉州南街自开诊所。民国15年(1926),基督教英国长老会决定停办永春医馆。地方人士鉴于全县仅此一医馆,乃组织董……[详细]
  庄盛春(1951~1984年)庄盛春,1951年12月生,山腰乡锦川村人。1959年9月就读于山腰中心小学,1965年9月,考进县第二中学,不久因“文革”而辍学。1969年6月至1972年11月,先后参加3处水利建设,被评为“五好民工”和“五好民兵”。1971年3月,在工地上加入共青团组织。1972年12月应征入伍,在人民解放军空军高炮1师1团3营营部当通讯员,两次参与扑灭山林火灾,获连队嘉奖一次……[详细]
  王静远(1927~1985年)王静远,民国16年(1927年)6月19日出生于贫侨之家,原名王锦远,曾名了凡,城关人。8岁入私塾读书,后当过修车店、打银店、纸店徒工。15岁时,拜当地雕塑名师庄丁炎为师,学习佛像雕塑,仅学一年,因妆佛业冷淡而停工。次年,又到平山寺帮工和修佛像以度三餐。12月,为逃避抓壮丁,来到泉州开元寺剃度出家,拜定眉和尚为师,法号静远。直至1949年,先后在开元寺、莆田县广化寺、……[详细]
  曾火成(1921~1980年)曾火成,民国10年(1921年)生,涂寨曾厝村人。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是小木匠,母早逝。7岁即上山拾柴,帮人放牛。12岁,父亲离家入赘他姓。火成只好携带7岁的弟弟进城,过着流浪生涯。白天为人挑水劈柴,入夜寄宿开元寺东西廊,经常到饭店洗涤碗筷、打扫地板,以求残肴剩饭充饥。民国24年,火成入打城戏小开元班学艺。由于能吃苦耐劳,勤奋锻炼技艺,颇受师傅吕司所器重。他初攻武生,……[详细]
  孙易彬(1920~1988年)孙易彬,民国9年(1920年)10月生,张坂镇崧山洋厝村人。9岁,随父前往菲律宾谋生。民国21年,考入菲律宾怡朗市华侨商校中学部。时该校校长陈曲水、教师张幼庭、蔡振青等人,都是爱国华侨,经常宣传抗日救亡等爱国思想。民国25年6月,经张幼庭介绍,易彬加入进步组织“菲律宾怡朗华侨救亡协会”的“少年剧团”。9月,参加救亡会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五周年举行的-及劝捐、义演和义卖……[详细]
  张强(1918~1949年)张强,民国7年(1918年)6月生于贫农家庭,幼名秀锦,学名醒亚,洛阳镇石任村人。父母早殁,兄弟仨,强居幼,靠长辈抚养。年少时,初进私塾,继入新民小学。后因二哥被地方恶势力杀害,故随嫂迁居厦门鼓浪屿。“九一八”事变后,张强适在厦门读书,由乡亲举荐参加《黎明》周报的抗日宣传活动。民国21年淞沪抗战后,张强被举荐前往上海参加马列主义学习班,接受抗日救国的教育。学习结束后,返……[详细]
  杨护发(1917~1976年)杨护发,民国6年(1917年)生,山霞乡下塘村人。父杨钟,泥水名匠。年甫13岁,即往厦门建筑工地当学徒。他随师勤学苦练,且经常利用雨天及假日,独自寻访踏勘那些有代表性的建筑,随手测量比画。数年之间,走遍厦门汉式建筑及鼓浪屿洋楼房。晚年回顾这段学艺过程他不无自豪地说:“厦门是个大型建筑展览厅,汉式、西式,比比皆是,看你去学不去学。”他技艺学成,正要一展身手、报效社会时,……[详细]
  陈绍痕(1917~1949年)陈绍痕,民国6年(1917年)生,洛阳镇下曾后房村人。少年时期,因家庭贫困,跟随亲友到菲律宾谋生。民国27年1月,为了抗日救国,绍痕毅然参加沈尔七等领导的菲律宾归国华侨服务团。回国途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2月,抵达龙岩白兔,由沈尔七带领访问新四军第二支队4团。时绍痕身材高大,穿着皮服、皮鞋来到部队。他亲眼看到红军战士艰苦的生活。四团政委对他说:“战士苦惯了,原来……[详细]
  刘夕青(1914~1985年)刘夕青,民国3年(1914年)生,辋川镇辋川街东尾头人。原名肖锡卿,参加革命后更为现名。夕青少时就读于惠安时化学校、惠安中学,后往厦门救世医院学医,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民国20年毅然参加“互济会”,从事地下革命活动。民国22年11月,因参加地下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捕,夤夜从辋川港搭船出走,辗转进入闽西中央苏区,参加红军,并在中央苏区卫生学校、西岗补充师、红军第……[详细]
  林权民(1911~1930年)林权民,清宣统三年(1911年)2月1日生,东岭镇辛地头村人。父亲余招弟以农为业,三餐难度,忍痛把3岁的次子权民卖给涂寨乡大坝内村林伦为养子。由于林伦是弱房小姓,林伦之女被恶霸污辱而上吊自尽。故居难住,经人引荐,全家4口搬迁到东岭前林村,继承一个缺房族亲的祖业和田地。由于养父是技艺颇高的木匠,又辛勤耕作,家道转趋小康。但终因是外来户,常受土豪林甘泉叔侄的欺凌。权民7岁……[详细]
  蒋丙丁(1910~1984年)蒋丙丁,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崇武镇峰前村人。先辈为五峰峰前村的石雕世家。他小时在村中上过多年的私塾,13岁开始学习石雕技艺,次年即随父到厦门。17岁,出师自立并显示出独创性,得到老前辈的赞扬。不久,他随父前往台湾,在那里参加多处寺庙修建,留下不少佳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回到家乡,在闽南一带承接一些零星业务以维持生计,由此他的名声传闻于南洋的华侨中。1953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