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西 > 桂林 > 永福名人

永福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王世则(963—1008) ,永福县城人。自幼勤奋好学,文思敏捷,称为当地才子。宋太平兴国八年(983) ,在宋太宗亲自主持的殿试中,他以写了气势雄阔、词藻华丽的《-为家赋》被擢为状元,成为广西历史上第一个以状元进入仕途的名人。太宗留他在谏院任职。雍熙元年(984),由于他忠清公正,升为右正言。在此期间,他敢于忠言直谏,深得朝廷器重。淳化元年(990) ,太宗为安抚南疆,巩固边防,派王世则出使交州(今越南北方一带)。他到交州后,“赠遗无所受,仗节不屈”,以德服人,使交州王真心诚服,纳贡于宋。回到朝廷,他上疏条陈交州的政治、经济、风土人情及山川形势,因此被……[详细]
   韦银豹(1496—1571),壮族,古田县凤凰村(今永福县永安乡凤凰村)人。其父韦朝威是一个贫苦农民,弘治五年(1492)率壮民起义,一举攻占古田县城。又在三厄伏兵阻击官兵的进攻,杀死副总兵马俊、参议马铉、千户王珊等。之后,韦朝威与官军作战而死,韦银豹继承父志,与黄朝猛于正德十三年(1518)出兵再攻永福县城。明朝派太监付伦、副总兵张佑率兵四万七千余与义军决战。韦银豹退回古田指挥义军声东击西,避实就虚,与官兵周旋,义军大获全胜。银豹即自封为“莫一大王”。在古底后山建造金銮殿。提出口号:“独州立州,石笋立省,烂头立为校场岭”,与明朝争天下。嘉靖初,韦银豹……[详细]
  李珙(1085—1126)字温之,毛洞里(今堡里乡)人。宋大观元年(1107)武状元。大观年间,宜州(今属宜山县)部分少数民族武装-,李珙奉命镇压,以立了头功升为知州。接着多次任边防将领,后升为武功大夫,提拔为东南第十二将。刘华三聚众自虔吉二州入广东时,朝廷升李珙为广东路安抚使。一到便将刘部全部俘获,将刘首级解送京师,又以功升为忠州刺史,知融州。不久即为邕州团练使。宣和末年,金兵南侵,朝廷召天下兵勤王。珙对部下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岂可以道远故便自营乎?”募集三千勇士,想与通判蒋炳文北上勤王。蒋炳文被提刑程大器所阻,带兵脱离珙部,珙单独带兵北进。到达……[详细]
   蒙廷章(1814—1874),壮族,崇化里蒙岭(今罗锦乡林村蒙岭)人。他家境微寒,无力供他上学,可他天资聪敏,看牛时常在学馆外偷听偷学,不几年也能识文断字。16岁那年拜金鸡村韦姓师傅学唱调子,从此开始了彩调生涯。他记忆超群,一学便通,不久便成了最出色的彩调演员。当时,彩调在锦桥里(今属罗锦乡)、崇化里一带已很流行,人们在劳作之余,或是逢年过节,宗族聚会,祭社迎神,喜庆场中均要请调子师傅唱灯(彩调)自娱自乐。不论哪个村里遇上这类活动, 都派人登门请蒙廷章。 于是,他“一年只得三月耕”倒有九个月“粉面登场去唱灯”。有时数村同时来请,他分身无术,只得“日唱福……[详细]
  刘新翰(1693—1758)字含章,号铁楼,永宁州龙井村(今属百寿镇三河村)人。家境贫寒,八岁丧父,依靠母亲纺织、耕种而读书。少年刻苦自励,博览群书,成为当地名流。清雍正元年(1723)乡试举人,他与临桂县陈宏谋既是好朋友,又是同榜举人。次年春,两人去京城参加会试。陈宏谋是解元,又是小富人家。而刘经济拮据,且秉性耿直,疏于官场打点,遂不中。雍正十年,刘授经南诏(今云南),在滇中六载,士子从之如云。后以母老辞归。乾隆四年(1739) ,刘新翰被选拔到武缘县(今武鸣县) 当教谕。七年,荐为秀峰书院主讲席。九年(1744),选为江南江阴县令。赴任前,母亲告诫“……[详细]
   张守约,字希曾,永福县城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乡试举人,授官四川新都县教谕。四十四年(1565)登乙丑科进士。由于他为人正直敢言,朝廷委任他为陕西监察御史。巡按直隶省时,奸相严嵩操纵国政,侵吞军饷,弄得国家战备废驰,守约不畏权贵,与兵部武选员外郎杨继盛、监察御史金堡等联名上疏参劾。因此获罪于严嵩,被贬为道州通判。严嵩被革职后,朝廷又升守约为卢州同知。不久,被派巡按广东。当时琼州(今海南省)海盗横行,当地渔民不敢出海。他闻知此事,用计把百余名海盗引诱到宝林寺,然后派官兵将他们全部消灭。自此,海盗有所收敛,渔民们得以安居乐业。因巡按广东有功,朝廷又……[详细]
   李熙垣(1780—1869) ,字星门,号东屏,桐古里(今属罗锦乡) 崇山头人。道光十六年(1836)恩贡。其岳父周位庚,是临桂县人,著名的山水画家。他受岳父影响,一生致力于山水画。壮年时曾游历蓟门、居庸关、太行山、潼关、黄河等地,以画笔描绘了华北和中原一带的大好风光。道光十七年(1837),由桂林溯漓江过灵渠下湘江,经岳阳,过赤壁,抵达武昌,沿途作画四十幅,并题诗于其上,取名《江行图》。此画今尚存三十九幅。他的画,风格近于元代画家倪云林和黄公望,雄奇浑厚,丘壑幽深。他还擅长书法,风格似米芾。晚年长居家中,作诗绘画,并教晚辈绘画。其子侄辈李冕、李益寿、……[详细]
  李吉寿(1815—1896),字次星,号万松老人,又称梅花馆主,李熙垣第六子。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举人。历任龙昌、郫县、彭山、金堂、广元、东乡、新津、彭县等县县令,重庆府知府。为政期间,多有“惠政”。以“廉明”称于当地。李吉寿擅长绘画,特别善于画梅花。为了画好梅花,种植了数百株梅以供写生,深刻地体会到了梅花清高孤逸的性格。笔法模仿金农,多种多样,或风摇枝影,或月映枝头,或云护烟笼,或雪光相衬。再加以柔枝老干,变化穿插,真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无不曲尽其妙。当时中丞文式岩称之为“空前绝后”。他还兼工山水,临摸古人之作可以乱真,所作树木花草、鸟虫名人,……[详细]
  汤松年(1910—1984) 永福人。1926年考入省立第三初级中学,白天上学读书,晚上帮人抄写剧本,得资贴补学习和生活费用。1929年考入省立第三高中理科班,一年后因生活困难辍学。同年到黄冕镇小学执教。1931年经考试,因“文章不错”,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破格录取。在师专学习期间专攻心理学,广泛阅读国内的以及欧美、苏联等国有关心理学书籍和杂志。同时研修教育学,崇拜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对陶办的晓庄师范及主编的教育刊物特别感兴趣。因才学出众,与汤有雁、邓霭然被称为师专“三杰”。1934年至1949年,先后在象县(今象州)简师、灵川简师、全县(今全州)……[详细]
  吕璜 (1778~1838) 字礼北, 号月沧,又自号南郭老民,广西永福县人。清嘉庆四年(1799)肄业秀峰书院,六年中举人,十五年举进士。历官浙江庆元知县,奉化、山阴、钱塘、海防同知。为官期间,所至整饬剔蠹,以廉能称。每有疑案,即亲自核审。明察暗访,秉公判案千余件。道光五年(1825),因会检德清县民妇徐蔡氏尸骨不实而被解职,十二年三月回桂,在凤凰街赁屋以居。道光十四年受聘榕湖书院山长,以经学、古学课诸生。十五年主讲秀峰书院,以倡导古文为己任。早年师从桐城派姚鼐的弟子、江苏宜兴县人-旋,深得桐城派学术之要领。时人将其与桂林著名学者朱琦、龙启瑞、王拯、……[详细]
  刘介(1885—1968) 字锡蕃。百寿(今属永福)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入广西优级师范学堂选科就读,宣统二年(1910)肄业。1912年至1929年先后任柳城中学教员、罗城知县幕僚、庆远中学校长,省立第一师范、第二师范校长,三江县县长、省视学、融县(今分属融水、融安)县长等职。任融县县长期间与地方人士共同努力,在苗、瑶族聚居的贝江地区创办了11所初级小学。由于长期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对壮、苗、瑶、侗等民族的社会生活、民情风俗产生了浓厚兴趣,仿照摩尔根社会调查法,在民族地区作实地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先后出版《苗荒小纪》和《岭表纪蛮》两部专著……[详细]
  张其锃(1877—1927),字子武,号无竞,临桂县苏桥乡(今永福县苏桥乡)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以知县分发湖南,任过永州厘金局局长,零陵、芷江知县,南五军统领,湖南军事厅厅长。民国三年,张被选为约法会议议员,经李经羲推荐,袁世凯拟授张为广东巡按史,约法会议提出封爵,张对此不满,便负气离京。以研究先秦诸子为名,息身于沪。民国六年六月,李经羲就任国务总理, 张被任命为高等顾问。 7月1日,张勋复辟,张再次居上海,潜心于《墨子》研究。此后,张借其在河南省督军署任秘书长的哥哥张其钜的关系,结识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并结为把兄弟。第一次直奉大战时,张任直……[详细]
  莫敌(1910—1962),字天纵,百寿县坳上村(今百寿镇坳上)人。出身小地主家庭。14岁时不愿读书,偷偷逃离父母投奔国民军。民国十四年,随国民军第七军北伐,参加了八义集、龙潭等地战斗。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提为连长,少校副官。民国二十五年回广西军校高级班深造。 民国二十七年,升任一七六师一0五六团上校团长,率所部攻克英山、安庆,诱歼日军青木大队于桐城练潭。其后率兵驻守潜山县两年,与日军作战二十三次,损失极少。后该部奉命缩编,莫离职不到十天,潜山、怀宁沦陷于日军。莫又受命回潜山指挥作战,一昼夜收复失地,追歼志摩联队八百余人于三桥镇。以功升为第五战区第二挺进……[详细]
  张光玮(1899—1971) 回族。号雪樵。永福人。毕业于广西陆军讲武堂,后在李宗仁部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后历任第十九师五十七团团长、第四集团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团长,参加讨伐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转战湘、赣、鄂、江、浙数省,参加蒋桂战争。1936年任第七军二十一师副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第七军一七六师旅长、副师长,参加徐州会战。1938年率部参加武汉会战,时任第四十六军一七四师师长。1939年6月国民政府任命为陆军少将。1942年5月任第八十四军副军长。次年7月任军长,担任大别山外围豫南、鄂东的防务。1945年8月任第四十八军军长,后该军改为整编……[详细]
   萧甘牛(1905—1982),原名萧钟棠,壮族,广福乡马陂村人,出生教师之家。民国二十一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其时,鲁迅常到该院讲课,萧深受影响,以“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座右铭,并更名为“甘牛”。读书期间,写了《中国文词辩论》 和《中国修辞学讲话》 。民国二十三年毕业后,到桂林中学任教。抗战期间,编写了《孩子-曲》、《家何在》、《平倭塔》,给学校抗战剧团演出。民国三十一年应永福县政府邀请,回县创办永福中学,任校长。解放初期到来宾、宜山两县中学任教。他利用寒假到苗岭壮乡搜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素材,1955年发表了《刘三姐》的第一篇民……[详细]
  朱毅刚(1942—1986) ,柳城县人。1963年柳州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分配到寿城公社(今百寿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先任技术员,后当副站长。在寿城二十三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为了全乡粮食丰收,他时常赤脚下村跑队,观察禾苗长势。测报病虫害,指导群众播种、育秧、施肥、杀虫。寿城群众说:“二十多年,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踏遍了寿城山山水水。全乡两百多个村寨,没有一垌田不留下他的脚板印。”为群众解决数千次农业生产技术难题。群众碰到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来求他,他总是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去帮解决。1976年,寿城开始引种“南优”杂交水稻,由于该品种……[详细]
戴自振 革命烈士 (19251950)
  戴自振(1925—1950),百寿县三皇乡(今永福县三皇乡)人。民国三十二年到桂耕师范学校读书,当时学校有进步人士汤松年任校长,地下党员郭文杰、钟士民、黄半文等任教,他受这些师长的影响,思想上向往革命,并参加了学校许多进步活动。民国三十五年毕业回到百寿附郭乡表证中心校任教。此期间,他组织同事们秘密开展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活动。次年4月, 因筹划雅窑乡武装-,被国民党百寿县政府通令辑拿。他知道三江县的民族革命武装斗争搞得比较热火,便与邓鲁之、林永东奔赴三江。在三江与地下党负责人梁华新取得了联系,并结识了三江民族革命武装力量荣、莫、欧三部的首领荣成礼、莫虚光、欧……[详细]
  侯人松(1889—1954),原名冠英,字邦贞,号砺霜,自称善善居士,堡里乡人,出生贫寒家庭。宣统二年(1910)考入武昌陆军学堂,次年参加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侯先后任黎元洪都督府参谋官,广西革命军联络员,桂防军模范营教练长,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广州西南各省军政府副官。民国十二年张其鍠任广西省长,侯任顾问。次年李宗仁攻占南宁,为定桂军总司令,侯为总参赞。此时,侯公开宣言不承认自己为国民党当然党员,也不参加任何党派,主张贤能政治。李宗仁要求侯先加入国民党,后保荐为广西省建设厅长,侯拒绝接受,与桂系意见分歧。此后,任过第四集团军新兵训练处主任,新编第八……[详细]
   廖启华(1925—1961) ,永福县矮岭人。1949年2月在桂林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回矮岭小学实习, 秘密进行革命活动。4月,受中共桂林城工委派往全州参加武装斗争,途中受阻, 又奉命回永福进行地下工作。6月15日,廖与莫一民等桂师学生在潮水组织了“永福人民翻身队”,廖任队长。一天,廖以筹备开学工作为名先打入矮岭乡公所(当时的矮岭小学在乡公所内)。当晚,“翻身队”队员将乡公所包围住,廖将门打开,队员火速突入,直冲乡长室和常备队队长营房,解除其所有武装。这次突袭,缴获机枪一挺,步枪七支,短枪一支,子弹二百发,打响了永福武装斗争的第一枪。此后,部队转移……[详细]

全部永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