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西 > 桂林 > 兴安名人

兴安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唐介(1009~1069年),字子方,高尚乡人。其父唐拱,曾在福建漳州做官。父亲死后,家中贫困。年幼的唐介,谢绝亲友的援助,甘愿过苦日子,并刻苦读书,后考取了进士。曾任武陵(今浙江余杭县)尉、源江(今湖南常德)令、任丘令、德州通判等职。在任职期间,不畏权势,能秉公办事,得到宋仁宗的赏识,调入京城任监察御史里行。后因仁宗答应宰相文彦博的请求,要授予国戚张尧佐以四使之官职,唐介和包拯、吴奎、张择行等人反对。唐介还揭露了文彦博在四川做官时给张皇后送灯笼锦,骗取皇后信用而当了宰相和现在又要给皇后哥哥授予四使之官职,以达到巴结后宫,巩固自己宰相权位的企图,并提出罢……[详细]
   蒋允济(1104~1167年),字德施,高尚乡江东村人。其父蒋熙是个读书人,但一生穷困潦倒。生允升和允济二子,亲自教读。允升、允济勤学苦读。于宋绍兴二年(1132年)兄弟二人同时考取进士,成为一时美谈。允济登第后,曾任柳州柳城尉、普宁(今容县)、湖南新化、广西富川等县令,代理昭州(今平乐)知州,新州(广东新兴)教授、宾州(今宾阳)通判、浔州(今桂平)知府等职。每到之处,都注重打击豪强,严办不法之徒,并尽力减轻人民负担。史书称他“恩信于人,政不苛迫”。乾道元年(1165年),被升任为邕管安抚使。当时的邕州(今南宁)是桂南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桂南边民的……[详细]
  张运昭(生卒年月不详),原名应昭,字卓云,贵州省息烽县青山打铁冲人,前清举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春,兴安久雨,湘江水暴涨,冲垮灵渠南陡至飞来石一段石堤,损坏大、小天平与铧嘴,河水改道,渠道干涸,船舶停运,农田无水灌溉,城民饮水日艰。同年十月,张运昭接任知县后,访问乡绅故老,询问兴安要政。得知须急办的大事有“三修”,即修灵渠、 修县志、 修城墙。灵渠是广西水运入湘之咽喉,国计民生之依靠,张将其列为“三修”之首,慷慨捐出薪俸,并请地方大户和江西、湖广客商捐资,以工代赈,十一月动工维修。第二年秋,工程全部竣工,恢复了航运、灌溉和县城民众供水,是灵渠历史……[详细]
   李时沛(1730~1807年),字雨亭,界首镇人。祖父李之纲,父亲李世正,都是读书之人。李时沛自幼年起跟随父亲和祖父学习诗书,吟诗作对,常出口成章,被人们视为圣童,少年便成为秀才,乾隆十七年(1752年)中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任盐城县知县,年仅25岁。此后,历任无锡、睢宁等县知县。在任职期间,为政清廉,为人宽厚;注重教育,关心农业。在盐城离任后,民间为他立生祠奉祀。在江南做官20余年,写下大量诗词。诗宗法韩(愈)、苏(轼),又有王维的风格,深得当时漕帅杨方来、学督罗方城二人的称赞。50岁时,辞职回乡,隐居家中,闭门著书。兴安有许多好学之士登……[详细]
   陈上乾(1928~1987年),原名陈向前,广西贵港市三塘乡大同村人。民国30年(1941年)春考入贵县初中。37年毕业于梧州高中,10月考入桂林广西大学教育系。1950年10月,毅然弃学参加土改工作队。1950年12月, 土改训练班学习结束后被分配到资源县参加土改运动。1951年1月,在资源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 7月,任资源县人民政府民政科科员。1952年10月,调全州县民政科任主任科员。 12月任县人民政府秘书室主任统计员。1953年9月,因在抗旱斗争中成绩显著而荣立三等功。1954年2月任县文教科第一副科长。同时,由刘云庆、唐大涧2人介……[详细]
   张英(1914~1984年),原名黄文荃,化名莫高芳,溶江镇廖家村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4岁时丧母,后随父亲和继母迁居桂林。5岁进入小学读书。桂林高中 (原为省立第二师范) 毕业后,进北京私立朝阳学院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桂林。不久,就到雷平县(今大新县)县立师范讲习所任教。1934年进入上海大学读书。1936年12月参加革命, 改名张英。1937年2月,由共产党员陈家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张英被选为上海“救亡协会”会员,并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学委”委员、学生协会党团书记。1938年底,张英被江苏省委调到无锡一……[详细]
  蒋宗海(1899~1966年),界首镇石门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三岁丧母,其父出外谋生,生活无着落,靠外祖母抚养长大。因外祖父执教,便跟随识字,后入乡村初级村校念书。民国8年(1919年)冬,县高等小学堂毕业后,经老师推荐,政府委派为兴安县唐家司初小教师。任教4年,一面教书,一面读书,后考入师范学校(校名无考) 。毕业后,由县教育局推荐委任为教育局视学员。民国17年(1928年)加入国民党。20年选为县党部委员。同年,入南宁党政研究所受训半年。 21年任全州县党部委员4个月。23~24年,先后任宜山县洛东、德胜区长。25年任全州县政府秘书。27年辞职回家……[详细]
  蒋金亮(1911~1984年),湘漓乡力头村人。童年时,家境贫苦。10岁与胞兄蒋金凯随父蒋伯川(人称蒋老炳)到荔浦马岭金字科班习艺,学桂剧花脸。后独自到湖南祁阳、永州、宝庆一带拜师访友,曾拜祁剧著名花脸夏福洪为师。18岁那年,父亲去世,蒋金亮转到桂林,后在水东门一带唱戏。以演《荆轲刺秦》中的荆轲,《专诸刺僚》中的专诸而闻名。21岁时,与同行陈顺英结婚,婚后在平乐一带演出。民国36年(1947年)与兄蒋金凯、嫂梁起笑在桂林三明戏院演戏。解放后,在桂林参加戏剧改革委员会工作,导演过桂剧现代戏《白毛女》。1952年,参加在武汉举行的首届中南五省文艺会演,在桂剧……[详细]
  王葆贞(? ~1945年),女,出生于兴安镇董田村岩门前屯,家境富裕。幼年曾入私塾读书,后靠在私塾学到的语文知识自修了《四书》、《五经》,平时好吟诗作对。成年后,嫁给县城曾官棠为妻。婚后几年,丈夫病故。曾家是书香门第,眼界比较开阔,交游比较广泛。王葆贞在这里结识了不少与曾家有来往的知识界人士,也学到了不少的新知识。她深感妇女读书识字太少,有新知识的妇女则更少,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于男子一等,决心创办一所私立女子小学。民国7年(1918年),王葆贞先把位于老家岩门前的180担租田拿出来办学,校址选在今兴安镇小学内,雇来基建师傅,亲自备料督工,用2年时间,修建了……[详细]
  赵璧(1906~1950年) ,字完白,湘漓乡义和村人。家境富裕,有水田40多亩,租谷100多担。其父赵鸣轩,系地方劣绅。赵璧8岁入学,民国10年(1921年) 在湖南零陵诸圣中学肄业。12年,随吴中柱到广东当兵后送韶关讲武堂学习。13年,进广西政治专门学校。14年,入南京东南大学政治系肄业。为人奸刁狡猾。民国15~27年(1926~1938年),曾先后任国民党军队的排长、副官、营长、师参谋、副团长等职。在这期间,共-军费420块光洋、240枚东毫;0公盐得到1000多块光洋;杀害无辜士兵4人。 28年,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行营参谋处科长。30年,任……[详细]
   曾恕一(1909—1988) 兴安人。8岁开始学习书画,专攻花鸟。1916年就读桂林体育美术专科学校,重在学习绘画,毕业后从事绘画工作,逐步热衷于用手指绘画,1934年开始专攻指画创作。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大批文化人云集桂林,以指画与旅桂文化人一起投入抗战活动,并于1940年在桂林首次举办指画展,轰动桂林城。云集在桂林的名人学士纷纷为其撰文题词,马万里誉其指画为“元气淋漓,妙得天趣,有非弱豪所能及”。接着在桂林、柳州又3次举办指画展,其中义卖1次,义卖所得用于赞助抗战活动。广西解放后一直在兴安县秦堤风景区管委会工作,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详细]
   毛承祀(1912~1949年),溶江镇富江村冷江屯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毛孝先是一位深明大义的进步农民,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的活动和安全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1948年8月,桂北人民翻身队(以下简称游击队) 张俊、李宏成、蒋合生和张禄生等人到富江冷江一带筹备钱粮,为部队北上开展武装斗争作准备,毛承祀参加了游击队,并担负送饭和联络工作。为使游击队的活动安全方便,毛承祀在冷江屯外南面合山大槽沟里搭了一个茅棚专给队友们住,自己却冒着生命危险,每天出入村屯数趟,为队友们送油盐米菜和送信联络。1948年7月2日上午,毛承祀带了一篮子食物来到茅棚,向游……[详细]
叶雄 革命烈士 (19281949)
  叶雄(1928~1949年),原名毛初民,乳名兆生,曾用名毛玉刚,原籍灵川县麒麟乡鹿头村毛家屯,后为谋生计,随父母迁居桂林市。1945年,毛初民随兄毛兆翔在桂林读书时与中共地下党员吴腾芳有联系,参加一些进步活动。同年,弟兄俩在灵川老家与共产党人接触时,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并准备抓他们。-连夜跑到桂林,并由逸仙中学一位姓郝的老师带领转往广州。以后,弟兄俩分手,毛初民又回到桂林,改名毛玉刚,在桂林松坡中学就读。1948年初,毛玉刚离开学校到灵川参加桂北人民翻身队,化名叶雄。1949年夏,叶雄从灵川调到兴安,担任富江武工队队长。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党为农民翻身求解放……[详细]
   谢忠华(1955~1979年) ,界首镇苏家村人。1955年11月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7岁入苏家小学读书, 毕业后进苏家农中学习。1973年9月,进入界首高中就读。平时生活简朴,乐于助人,在学校加入共青团组织。1975年秋高中毕业回乡后,立志改变山乡面貌,当年冬带领5名青年,向生产队承包了一片山,垦荒造林150余亩。经一年多时间的精心管护,荒山便成了绿林。1977年1月, 谢忠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三五二○五部队三营八连。入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刻苦钻研军事技术,战术训练成绩过硬,不久被提升为该连二排四班长。 不到一年时间, 带出了“……[详细]
  钟福标(1905~1950年) ,绰号“鬼头蜂”,兴安镇人。出身于富豪家庭,有房屋2座,出租田100多担。 小学毕业后,20年代时就出外当兵,曾任排长、连长和营长等职。为人凶恶,众称“民间恶虎”、“地上毒虫”。民国30年(1941年),在桂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兼保安司令部直属保安大队任大队长。33年日军入侵时,钟福标的队伍疏散在深山中,为筹军饷,枉杀本县南陡口村艾文氏的儿子和丈夫。在其任保安大队长期间,滥杀无辜达10余人。35年,钟福标升任为广西省保安司令部第八团团长。同年冬,以其虎狼之势,带领爪牙到护城村挨家挨户搜刮民财,将该村民所有木材、板壁诬为-之物……[详细]
  唐建业(1901~1930年),号子儒,高尚乡济中村人,高小毕业后任济中小学教员。周仁山(1911~1930年),号于世,兴安县高尚乡仁和村人,广西省立第三中学毕业后到济中小学任教员。唐周二人,青年时期笃信孙中山的新-,愤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鄙弃社会腐败现象,同情人民群众的穷困生活,并立志要铲除地方积弊,为农民群众谋利益。20年代末期,他们一边教书,一边奔走于南区五马各村 (今高尚乡济中、仁和、东源等村一带),组织发动群众参加农民协会,开展向地主实行“二五减租(农民交地主的租谷减免25%)的斗争。 当时他们所领导的农民协会有会员700多人。 ……[详细]
  吴中柱(1883~1939年),字擎天,原名吴中山,白石乡白竹村人,开蒙于白石乡鳌头村私塾,青年时外出求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毕业于保定军校。同年,由该校保送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在日本由蔡锷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回国后,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和军参谋长等职。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民国4年(1915年),任护国滇黔军司令部中将参谋长。同年冬,袁世凯欲称帝,吴中柱感怀写道:“举国飞腾皇帝声,阿谁爱国独精神;狂浪既倒犹能挽,砥柱中流自有人。谋事在人成在天,造时端不让先贤;英雄自有澄清志,……[详细]
  周瑞年(1908~1943年),字有余,金石乡新文村人。民国17年(1928年)毕业于桂林师范养成所。先后在桂林清风、向智小学教书。民国23年(1934年)冬,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过金石新文时,周瑞年赞颂革命。民国25年,在桂林参加过“六一运动” (1936年,在中共中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方针影响下,桂系军阀为反对蒋介石的领导而发动的以军人和学生为主体的广西抗日救国运动),阅读进步书刊,其中有《苏俄观察记》,接受了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民国30年,周瑞年回到家乡创办职业学校,开有缝纫、铁木工、文化艺术等科目,招收有志青年学习,并聘请名师任教;自……[详细]
  张声洋(1931~1952年) ,溶江镇五甲村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9岁丧母,父亲张家顺以砍柴卖和给地主打短工的收入来养活全家4口人, 生活贫困。1946~1947年,张声洋在家境贫困的条件下就读溶江中心小学。初小毕业后,1948年国民党地方政府抓其哥张声超当壮丁,张声洋替哥哥当壮丁参加了国民党青年军。1949年,张声洋随队伍起义,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后,1950年美军侵朝战争爆发,张声洋踊跃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五军四十四师一三○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在参加上甘岭战斗中机智灵活,作战英勇,连续苦战70多个昼夜没下火……[详细]

全部兴安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