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西 > 南宁历史名人介绍8

南宁历史名人介绍8

更新时间:2023-03-15

  谭正民(1954~1979),壮族,长塘乡洞江村人,-,共产党员。少年时曾抢救过一失足落水女童。复员回乡后,他安心农业生产,爱队如家,乐于助人。一天,他从地里收工回来,在村口塘边遇见五保老人谭玉蔼跌倒在地,血流不止。他义不容辞,马上把老人背回家中,烧水给她洗伤口,找草药为她敷上。此后,老人卧床不起,谭正民日夜细心护理,烧饭煮菜,请医换药,端屎倒尿,一直坚持到老人康复,深受群众赞赏。在对越自卫还击战……[详细]
   黄子日(1949.3~1970.4) ,那楼乡那利村人,壮族。1970年1月参军,牺牲前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900部队特务连侦察排六班战士。1970年4月25日, 湖南株洲清水塘汪家冲水库出现险情,水库底层的水泥涵管,被水的巨大压力压坏,涵管口的大木塞被冲走,洪水从漏洞涌出,奔腾而下。为确保水库安全,避免下游7个生产队500多亩稻田毁于一旦,部队在接到当地群众的求援后,急群众之所急,立即挑选了1……[详细]
  李瑞民(1924~1950),大塘乡大塘街人。他自幼爱好音乐,并学有所成。1938年秋考进邕宁县立国民中学三官分校。在校期间,他受共产党员、校教导主任陈权的影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冬,南宁沦陷,李瑞民参加“南宁战地工作团”,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1940年冬,日军溃退,家乡光复,战工团解散,他回到大塘中心校担任音乐教师。1941年夏,参加中国共产党。以后一段时间,他仍以教……[详细]
  农超谋(1914.2~1946) ,壮族,化名李德群,南晓乡福里村天等坡人。农超谋8岁就读于本村私塾,后考入南宁高中,毕业成绩优异,免试进入广西大学深造。时值日军侵华,国难当头,农超谋毅然投笔从戎,参加广西学生军,奔赴安徽抗日前线。1939年7月~1944年秋, 农超谋历任安徽省立煌县政工队分队长、亳县政府秘书、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亳北办事处主任,江苏省的睢宁、灵壁(后改灵比)县县长等职。在此期间,……[详细]
   唐光天(1878.9~1936.2),壮族,吴圩镇人。幼年喜读《三国演义》、《水浒》,爱听老师长辈讲农民革命斗争故事。每谈国事,常作不平之鸣。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从军北伐,先在两广都督陆荣廷部任职,后在讨袁军中担任营长。袁世凯死后,他解甲回乡,迁居苏圩经营小商。1926年,广西省农民部秘书宁培瑛(中共党员)等人到吴圩、苏圩宣传、组织农会,号召开展“二五”减租运动,唐光天踊跃参加。1926年3月,当……[详细]
  甘启椿(1900~1932),又名甘建荣,吴圩镇七坡村人,小时读私塾。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勤劳朴实,富有正义感,目睹当时社会混乱,政治腐败,遂萌发革新抱负。1926年他开始投身革命, 参加唐光天等领导的农-动。同年3月,吴圩各村农民协会相继成立,甘启椿是农会骨干之一。 4月,农运领导人唐光天被捕,为设法营救,他参加了震撼全县的赴邕---。 1927年6月,甘启椿加入“农民自卫军”,为武装骨干。不久,……[详细]
  陈嘉良(1898~1932),曾用名陈建安、陈子华,吴圩镇祥宁村那髻坡人。幼年读私塾,天资聪明,爱读古书,成绩优异。曾博览我国古代和近代史诗。在本村小学任教期间,他常向村民父老谈古论今,讲述孙中山革命事迹和历代农民起义故事。1926年,他在广西农讲所教员宁培瑛的宣传影响下,和唐光天、唐希贤等人发起组织吴圩地区各村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同年,当选邕宁县农民协会执委,领导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和废除苛捐……[详细]
  唐希贤(1905.5~1931.7),吴圩镇人,烈士唐光天之子。他自幼秉承父训,聪明好学,15岁考上邕宁县立中学读书,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积极投身于-,成为该校“学运”骨干,颇有名声。他常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自勉。毕业后,受聘于吴圩小学当教员。1926年广西农民讲习所在南宁成立,唐希贤即赴考入学。在农讲所期间,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学习马列著作,常随从省农民部秘书宁培瑛赴各县区乡宣传。毕业……[详细]
  林景云(1902~1930),良庆乡缸瓦村人,中共党员。幼年林就读于缸瓦村小学。1921年,他考入广西省立第一中学。在学期间,他积极上进,关心国事,经常参加-等爱国活动。 1925年4月,他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不久,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 林景云在军政学校毕业,“四·一二”-政变后,被列入抓捕对象,便随同学逃离邕城, 到良庆乡乌朗村任教,后回家隐蔽。1929年6月,俞……[详细]
  卢保炫(1902.1~1930.1),又名卢本兰、卢保元,那楼乡那务村人。他年小有志,爱憎分明, 因不服国民党副乡长、当地恶霸卢凤山的欺侮,曾被抓去关押3个月。释放后,他愤然卖掉部分田地作盘缠,弃下妻儿,于1922年离家跑到广州。不久,他闯入军界,先在粤军黄明堂部队任文书,后于1925年在广州农-动讲习所(第五届)学习。同年12月8日结业后,他以广东省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到广东化县(今化州市)开展革……[详细]
  何福谦(1903~1927.10) 壮族,刘圩乡麓阳村人。他早年参加革命,为广西著名的进步青年学生。 他9岁入学,1923年考入南宁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同年秋,他被推选担任学生会主席,积极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农村,向群众演讲,传播革命思想,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6年2月, 中共梧州支部根据广东区党委的指示,派共产党员罗如川,共青团员李省群到南宁第一省立中学,以教员身份作掩护……[详细]
  韦启瑞(1900.8~1927.4) ,壮族,蒲庙镇联团村团统坡人。1923年6月,他在广东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积极从事-。他和校内外团干一起,发动成立广东新学生社(属共青团外围组织),出版《新学生》半月刊,对学运和农运曾起积极的推动作用。1924年7月, 韦启瑞参加广州农-动讲习所第一届学习班,毕业后,即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时值国共第一次合作,他以共产党员的……[详细]
  黄才贵 号学荣。出生于横县镇龙乡马兰村一个贫苦的农家。青年时代,因事被土司及团兵追捕,逃离家乡,此后投军。其体态魁梧,脸面黝黑,力大过人。在战场上机灵、勇敢,屡立战功,被敕封为巴图鲁(勇士),后任总兵衔、尽先补用副将、广东罗定协都司。清光绪元年(1875年)十一月,土官岑耀青、岑瀚青等对改土归流不满,约期于廿六日分别在平马、百育、站吁、二塘、那坡同时举事反清,掠奉议、围平马。恩隆知县袁宝箓率兵勇……[详细]
  陆东海(1890~1956) 原名陆成林,壮族,州圩乡上荣村人。少年时期,家境贫寒,曾给人放牛多年。其兄陆福安(原名陆成权),在旧桂系陆福祥部任连长。陆东海随兄当兵,后入桂林讲武堂,毕业后,到新桂系黄绍城、黄旭初部任排长、连长、营长。粤桂战争结束后,转入政界。1929年任那马县县长,1931年任博白县长,1932年任向都县长,曾任柳州禁烟队队长, 都安县民团副司令。 1937年任广西省公路管理局……[详细]
  黄秉琚(1907~1951) 壮族,林圩乡黄番村人。少年时期,家境贫寒,父亲曾当长工送其读书。16岁跟其同属叔父黄子华(国民党军队团长)投奔新桂系军阀当兵。后在南宁入中央陆军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受训。 毕业后任排长、 连长。1933年在新编19师305团3营任营长,1939年任副团长,1946年退役回乡。1948年调任国民党南宁专员公署民团副司令。在任期间,曾多次带领民团、自卫队攻打各县的共产党领导……[详细]
  马中骥(1906~1956)原名马启超,壮族,加方乡岑让村人。1925年考入广西省第三师范学校,不久又考取国民党中央军事学校第一分校第一期步科。1926年在军校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冬军校毕业,到百色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直属第一团二营五连任上士见习官。见习期满后任二营少尉副官。1929年到李明瑞部下任连副。俞作柏、李明瑞反蒋失败后,马中骥回乡当小学校长。1930年在陈济棠部第一师当上尉参谋、……[详细]
  黄怀仁 曾用名黄政,化名老丘(1925~1949),壮族,隆山县加方乡加让村人。1944年到隆山县初中读书,1946年11月在隆山初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隆山初中支部组织委员,中共隆山总支组织委员,中共隆山总支部书记等职。黄怀仁从小天资灵敏。在隆山初中读书时,曾荣获全校语文、数学比赛第一名。1945年他在学校积极组织和参加进步师生的读书会和研究会活动,热情宣传进步思想,传递进步书刊。1947……[详细]
  黄彩璠(1919~1952)壮族,合群乡合群村安马屯人。1940年考入广西省立高中,1945年于云南国立语文专科学校毕业。曾任云南省路安中学和华圩中学教师,私立湖南宏清中学教师,隆山初中代训导组长,隆山中学校长。1941年,黄彩璠在桂林高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桂林发生“七·九”事变,破孩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党组织通知他于7月秘密离开桂林回乡。同年9月,他同从桂林返乡的共产党员何祺中、何修年及……[详细]
  蓝鸿翔 笔名驶明(1921~1947),壮族,隆山县城厢镇人。他自幼丧父,由母亲文氏抚养成人。从小爱好诗画,擅长绘画及木刻。1940年考进南武师范。在学校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抗日先锋队。他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活动,揭露、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政策,为学校反动当局所不容,因而西上云南省,先后在《云南日报》、《复兴晚报》等报社任记者兼。与闻一多、李公朴等先辈常有往来。《云南日报》、《复……[详细]
  韦成篇 又名韦耀德,外号白头翁(1892~1938.8),壮族,那马县州圩乡江庄村人。青年时代,离乡从军,在旧桂系军队任排长,他看到在旧军队混下去无法实现救国救民的抱负。1921年回乡在江庄小学任教,1926年在那马县立第三高级小学(州圩)任教。1927年4月, 中共右江党组织派黄书祥到那马县州圩乡进行革命活动,住在韦成篇家。在黄书祥的指导下,韦成篇走上了革命道路。1928年春,他与李凤彰一起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