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西 > 南宁历史名人介绍4

南宁历史名人介绍4

更新时间:2023-03-15

  林长福(1837-1911),横县那阳乡大陆村人。林于同治元年(1862)投效清军,戎马生涯,由普通兵勇一直晋升到花翎记名提督。 生性耿直,脾气急躁,为人粗鲁,身高1.8米,体重80公斤,常佩一柄长1.4米、重8斤多的剑和一尺多长的佩刀。由于其不断晋升,具有斩杀权,人称“林老虎”。林在同治元年3月投军广西捷勇营,随后同清军到江苏常州西南各地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直至攻下金陵(今南京市),右手受头等炮伤……[详细]
  刁义兴,清代西津埠人,以打石为职业。他用花岗石做新天后宫 (在横州城外东南隅槎江之滨,现已拆毁) 的石刻门楣、匾额、横梁、斗拱等,都是精雕细刻,艺术高超,尤以石刻门联更为精致,联石长八尺七寸,宽一尺八寸,中间刻联语,字为楷书,上下左右四缘边,都刻花草名人;左右两边缘,每距离一定位置,刻小武一双,两两相对,计共小武生四双;第二和第三双之间,刻有卵形牌子两个,牌上刻有“刁义兴同甘长合造”八字。上下两端……[详细]
  余明道,字学濂,永淳县(今横县峦城镇良塘村)人。著名壮族诗人。清嘉庆举三甲进士,任广西太平府学(今崇左县)教授,他虽是进士及第,但生活并不富裕。由于余明道接近劳动人民,写出不少有社会意义的作品,著有《愚谷剩吟》,今存诗三十余首,描写桂西壮族地区风景山水,抒情记述当地乡土风貌。诗中的《穷居》记述了余明道的现实生活;《弃儿行》是余明道最有社会意义的作品,他把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情景,用朴实的语言记叙……[详细]
  莫烦,字耀简,东区圩背村人(今百合镇圩背村)。清贡生,为人老实,家资富厚,乐做好事。他家乡原有沐余陂,在杨胜村前,相距有二里多,水利灌溉百合垌周围十余里,相传此水利创建于明代中期。到了明末,陂就废弃。乾隆三十一、三十四两年,天旱为患,因歉收饥死及失散到各地的有几千人。五十一年,天又大旱,整个百合垌无收。他内心很怜悯人民,认为此陂可以出钱再重新修建,因为这陂北通石狗,东接双楼,源长水多,工程浩繁,他……[详细]
   谢大养,字行惠,清代人,住附城仙桂坊,性情诚实,经商,家中资财不多,但好做好事,城南十五里铁岭村外,过去有一条名叫下屯桥,被水冲塌,后来随便架上木条,行人过往很危险,他见到此种情况,就大力提倡建石桥,号召捐款,后捐款所得无几,不够建桥所支费用,但他立志要把石桥建成,就独自一人负责完成建桥任务,自己慷慨捐补花银六百两,石桥才建成,改名上屯桥。完工后,他家中资财亦基本用尽,但没有半句怨言。他造福乡里……[详细]
  宁德寅(1924-1949),又名李明,横县百合镇河塘村人。194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5年在横县中学高中部读书时,曾任学生会主席,和进步教师一起,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学习进步书籍和刊物,创办《石报》、《星报》,报导-的消息,传播进步思想,揭露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的罪行,他们领导学生反对县政府增收学米,在《石报》的社论中质问国民党政府:“有钱打内战,为什么没有钱办教育? ”支持女同学反对家庭包办……[详细]
  黄怡省(1922-1949),又名黄七,壮族,云表乡宿龙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他个性诚实而又倔强。怡省在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十九团主力转移十万大山,只有武工队坚持地区斗争的艰苦环境下,于1948年上半年,毅然扛了一挺姓氏公有的轻机枪和几百发子弹投奔武工队。后来编入十九团教导连,扛着机枪转战横县、永淳、宾阳、贵县等地,以打仗勇敢而闻名于全团。1949年4月,在横北地区紧张的反扫荡中,十九团-派黄怡省……[详细]
   黎志君(1922-1948),曾用名郭廷缄,女,南乡镇人,1946年入西南中学读书。黎志君在校期间,参加该校中共群众性的外围组织——读书会,积极投身社会活动,为党组织秘密传送文件、 宣传品和筹集资金。1947年9月,党组织把她送到横北参加粤桂边区人民解放军十九团任文化教员。1947年冬,她随部队转移,1948年初到达十万大山任政工员,随独立营第四连活动于防城县。 同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四连转……[详细]
黄立香 革命烈士 (19201948)
  黄立香(1920-1948),壮族,出生在横县平马乡新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39年春考入横县中学就读时,就秘密学习进步书籍和刊物。1944年秋,他加入中共横县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战时工作队,深入农村,宣传抗日道理,组织抗日武装,参加保卫县城的四排岭战斗,抗击入侵横县的日军。1945年春,立香参加中国共产党。受党组织的安排,任国民党政府龙平乡乡长,利用合法身份,掩护党的工作,积聚革命力量。1946年……[详细]
  农朝武(1920-1948),壮族,校椅镇六味村人。自幼由外祖母养大。1938年他在横县中学初中尚未毕业,就参加广西学生军,转战广西各地,宣传抗日。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 5月,广西学生军解散后,他到宾阳县金库工作。1943年春被国民党发觉,党组织安排他回本地隐蔽,到青桐乡榃水小学当教师。他一面教学,一面积极宣传革命道理,培养骨干分子。1944年 7月,吸收了两名新党员,成立中共横县……[详细]
  黎德钧 (1915-1948) ,附城乡鹿鸣村人。1936年在横县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广西学生军,做抗日救亡工作。1941年春,学生军结束,转到广西南武师范求学。1943年,南宁发生“1.15”事件后,黎德钧由南武师范转回横县。在横县党组织遭受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斗争。他的家是横县党组织的活动中心点。1944年底,黎德钧任县委委员,中共横县党组织召开的“鹿鸣会议”,就在他家举……[详细]
  谢承元(1905-1931),横县附城乡浩塘村人。20年代曾到省立梧州师范就读,毕业后回本县乡村当小学教师。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底,中共横县党组织建立县委会,被选为第一任县委书记。 1931年8月,中共横县县委发动的地方民团起义失败后,国民党政府到处通缉中共党员。在这-下,他毫不畏惧,坚决按照上级的指示,深入乡村,以通俗易懂的道理,喜闻乐见的歌曲,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特别是在他自己……[详细]
  麦锦汉(1893-1931),原名树森,横州镇人,全家只靠一只小船捕鱼为生。麦锦汉身材魁梧,性格豪爽,从小受封建把头的压迫和剥削,养成了疾恶如仇,敢于斗争的性格。麦锦汉曾在广州一艘英国轮船上当过驾驶员,后转回梧州德和电船当引水员。1928年,成立轮船工会, 他被选为电船工会负责人。6月,带领海员工友们参加著名的省港大-,任纠察大队长。他经常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工人家里促膝谈心,动员他们加入工会。19……[详细]
  黄希文(1917~1947),女,原名黄悦卿,1917年12月出生广西邕宁县杨美镇一户贫农家庭。1936年春在广西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幼师班读书时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37年春在贵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黄希文转回南宁工作,10月任中共南宁市委妇女委员,改名黄为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8年,中共南宁中心县委决定成立妇女支部,黄希文担任书记。1939年11月,日军入侵南宁,南宁妇女支部解散撤退。……[详细]
  石怀瑜(1921—1979),壮族。里建(今武鸣华侨农场)人。1938年在城厢乡翠英村任小学教师时, 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任广西军民合作站武鸣分站总干事, 为合作站军民阅览室购置《论持久战》 、《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进步书刊,供读者阅读,传播革命思想。1940年10月日军退出广西后,石怀瑜回家乡进行革命活动, 发展中共党组织。1943年武鸣……[详细]
  黄炯钊(1889—1976),壮族。城厢乡夏黄村人。青年时毕业于广西省立交通专科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后在上林、隆山(今马山)、隆安、武鸣等县任中学教师。1945年春在中共武鸣县特支的组织下,与李钊等一起发动组织夏黄、邓广、从广、马香、赤旗、平等、串钱、太平等乡村青壮年及学生共120多人枪, 组成武鸣人民抗日义勇队,并具体负责领导和指挥工作。从3月下旬至5月下旬,率队先后捉拿惩处日本汉奸维持会骨干丰德……[详细]
  苏希洵(1890—1970),字子美。壮族。马头乡全苏村人。幼年读私塾,由于聪敏过人,得到陆荣廷的青睐,将养女与他订婚并送他读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入广西公立政法学堂就读。 宣统三年(1911年)与陆荣廷养女完婚。民国2年(1913年)春,始赴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攻读7年, 取得法学博士学位,成为县内第一个博士。在学习期间,著有《现代宪法的趋势》 论文,并把法文版《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译……[详细]
  李钊(1920—1968),原名吕瑞麟。壮族。城厢乡吕村人。1936年在省立武鸣初中毕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武鸣“1·15”事件后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1944年冬,在日本侵略军再次占领武鸣时,任中共武鸣县特支组织的人民抗日义勇队队长。 1945年3月至5月,多次率队阻击日军。在夏黄渡口战斗中,击毙日军2人,击伤多人, 挫败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保护了人……[详细]
  李华芳(1900—1968),别号向荣。汉族。原籍本县城厢乡文合村。高小毕业后,在村间小学任教。1926年3月,到中国国民党党立广西农-动讲习所第一届(在南宁)学习6个月,在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的教育下,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农-动的理论。学习结束任省农运特派员。1926年11月,后受委派回武鸣县领导农运,与县农协会办事处主任李敏才等人,组成县农运工作队,深入西区农村,宣传反帝、反封建的……[详细]
  韦冠英(1887—1961),原名韦栋材。壮族。两江乡明山村人。幼年在家乡读小学。17岁到桂林读中学。18岁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编入步兵专科。清宣统元年(1909年)军校毕业,到天津马厂第四镇见习,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次年被委任广西新军混成协第四队任中尉职,驻扎桂林附近。宣统三年四月,混成协响应广州黄花岗起义,参加袭取桂林城,行至将军桥,因事泄受挫,新军改组,被撤职解回原籍。同年,辛亥革命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