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福建 > 漳州名人

漳州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何子祥(1707~1771),字象宣,号蓉林,平和(今福建云霄县)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三十年由浦江知县调任平阳知县。上任伊始,便与县丞萧垛兴建龙湖等书院、昆阳等义学,观澜等社学,又建社仓十余所以备荒。疏浚了县城内外淤塞百余年的河道(内河八百余丈,外河三百余丈),县城面貌为之改观。其时平阳粮禁甚严,凡过路谷米,都被兵差扣阻以牟利。何察访民情后,便发布《米准流行示》道:“诚以天下一家,丰歉之际,彼此通融。济民善政,莫大于此。”“将军岭以至石塘、赤溪、蒲门等处,计程五十里,人民数千家,边山边海,地硗寒,早稻止一季,不比岭内一岁两收(而地土深厚者所……[详细]
  林震(1388-1448),字敦声,又字起龙,长泰县城人,林震富有文学才华,写下不少诗文,惜多已散失。今存有《儒学科贡题名记》、《林氏族谱序》等文章以及《紫极宫》、《春日偶成》、《归省》、《元宵》、《题苏步坊》等30多首诗歌。林震年幼丧父,事继母至孝,家庭生活贫困,但贫不移志,坚持刻苦读书,据林震自述:“夜则读书于室,昼则樵于山,倦而息影林樾下,出携卷腰底,读之声朗朗出树间。”经多年苦读,他学问渊博,文章超群。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林震参加乡试,考中第六名举人。对此,胸怀大志的林震并不满足,再历十年刻苦学习。明宣德五年(1430年)林震进京会考,……[详细]
  林士章(1523~1600),字德斐,号璧东。福建漳浦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己未科丁士美榜进士第三人。林士章早年在乡间执教。嘉靖三十七年(1558)乡试中举,次年夺得探花,授翰林编修。当时翰林词臣多以待诏供奉承恩。林士章却杜门闭户,潜心研究古代经籍。隆庆元年(1567),林士章参与纂修《世宗实录》。隆庆二年(1568)三月,又出任会试同考官,后升为国子监司业。隆庆五年(1571)十月,为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二年(1574)改任北京国子监祭酒。半年后,又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万历五年(1577)八月,再升为礼部左侍郎,充经筵讲官。当时……[详细]
蔡新 [] 清朝文华殿大学士,清朝兵部尚书 (17071799)
  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福建省漳浦(今漳浦县大南坂下楼村林西墘)人,清朝大臣。乾隆元年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直-房、翰林院侍讲,累官内廷总师傅、兼理兵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礼部尚书兼理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国子监事务、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授太子太师。嘉庆四年十二月,卒于家,赠太傅,赐祭葬,谥文恭。名人生平乾隆元年(1736年),登进士第,选翰林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当时,乾隆皇帝命史馆-每日呈进经史讲义,各抒己见,以考察其学问根底的深浅。蔡新呈进讲义数十篇,深得赞许。乾隆五年(1740年),噶喇吧(今属印……[详细]
  吴大成(约1126~1227年),字子集,号梅子,又号梅月,四都人,南宋“渐山七贤”之一。大成少年聪明好学,喜欢寻师问道,曾师从陈景肃于仙人峰。绍兴中期,时年19的大成以文行与薛京、郑柔、杨耿等被选入太学。在学期间,大成曾被朝廷差遣任事。他不投时好,不阿权贵,又敢于抨击当权者投降-行径,因而得罪于奸臣秦桧。后陈景肃在湖州知事任上被秦桧罢黜还乡,大成与杨耿、薛京诸友也乞归省回籍,随陈景肃讲学于渐山石屏书院,潜心研读理学,辨订经籍,大有发明。每有闲暇,大成与师友“兴来拍案共吟,煮醪同酌;闲去江潭垂钓,林树挥斤,悦桑麻之逸兴,乐泉石之幽情”。大成身处江湖,心存……[详细]
  周匡物,字几本。唐龙溪县人。曾在天城山之麓读书。“天城”,后改名“名第”,郡人称匡物为“名第先生”。少时家贫力学,徒步上京赴考,途经钱塘江,因乏渡船费,久滞不前,遂于公馆题诗云:“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郡牧见之,乃罪津吏。自是舟子不敢收取举选人渡船钱。周匡物未第时,已驰名闽诗坛。元和十一年(816年)中进士第四名,是自唐垂拱二年(686年)漳州建州后第一个进士。御试时作《学殖赋》及《莺出谷诗》,传诵一时。及第后,任雍州司户。元和十四年(819年)武宁节度使国公李塑荐为五行军参事,在任两年,后又任广东高州刺史。有……[详细]
  孙叔谨(生卒年未详),字信之。宋龙溪县人。是当时倡言“攘外必先安内”的朝议大夫孙昭先之子。孙叔谨自幼刻志问学,长成后以父功补官,初任广东揭阳县尉。揭阳税重民苦,叔谨力言于知州减税以便民。次年,转任大理寺评事,持法公正,朝中称美。他在轮对时说:当前旱灾、蝗灾严重,作物歉收,盗贼蜂起。朝廷对地方长官,应责成其办好赈恤实政;对守土军人,应责令其着实防御盗寇。嘉定十年(1217年),孙叔谨登进士第,受任莆田知县,公务剖决明允,属下员吏不敢扰民,治绩为诸县第一,升任泉州通判。适因父丧守制,期满,升大理寺丞。理宗即位后召对时,孙叔谨希望理宗“修明君德,振举治纲”,不……[详细]
  陈淳(1159~1223),字安卿。宋龙溪县游仙乡龙州里(今步文乡蓬洲社)人,居北溪,世称北溪先生。为人恬静,略有口吃,不善交游,初专攻科举,后受林宗臣劝导,崇奉朱熹理学。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知漳州,陈淳以《自警诗》拜见,两人一见如故,交谈极欢。朱熹晓之以德义透彻了解并身体力行的“上达”之理。从此,陈淳常与朱熹论理终日,有时竟至深夜。朱熹常称赞陈淳善于提问和钻研精神。多次对人夸耀说:”我此次到漳州来,乐为吾道得一安卿。”陈淳对朱熹非常尊崇,认为朱熹品德高尚,学问博大精深,超越群哲,为此,他终身捍卫师门,坚斥异说,不遗余力。陈淳遵从师教,身体力行,孝……[详细]
  颜师鲁(1119~1193),字几圣,宋龙溪县青礁人,世居漳州西桥。绍兴十二年(1142年)中进士,初任番禺主簿,继任莆田、福清知县。因卓著政绩,内调国子监丞,嗣外放任江东提举、浙西常平。在浙西时,当地农民终年辛勤耕种,所获辄为豪强掠夺,交不上租赋,地方官吏即以“盗种”罪名对农民枉法惩办。师鲁提议应核实农民租赋数额,使农民劳有所得,才能积极生产。高宗认可其奏,遂颁布政策法令于天下。当时役法大敝,每次征役,百姓纳款代役,往往倾家荡产。师鲁莅任,即订正收入簿籍,核定服役顺序,放宽期限,减免代输,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浙西每年盐税收入百余万钱,而官府久欠盐主本钱……[详细]
  林梅(生卒年未详),字魁春,一字以和,号朴山,漳浦徐鉴打山(今杜浔徐坎)人,后移居县城。林梅自幼聪颖,在县儒学为庠生时就才学出众,深受监司的赏识。正德十一年(1516年)中式举人,此后连续四科会试俱未中式,困踬科场。嘉靖五年(1526年),周仲任漳浦知县,慕其文名,常到其家拜访,意气相投。当时,漳浦县尚未有地方志书,提起修志的事,两人更是不谋而合。嘉靖八年(1529年),林梅登已丑科进士,逢父亲逝世,回家守制。翌年,服丧一整年,应知县周仲的聘请,主纂《漳浦县志》。在编写中,以《八闽通志》、《漳州府志》为依据,并参考其他史书,广泛搜集历代有关漳浦的诗文,官……[详细]
  陈谟(生卒年未详),字以忠。陈酆之子。建中二年(781年)代理漳州刺史,理政之初与社会舆情不洽,州民曾拱璧等向观察使建言调换。朝议以柳少安调任漳州刺史,陈谟“以中郎将检校本州别驾”。柳少安到任后,曾偕同陈谟巡视龙溪县,认为龙溪县地处九龙江中下游,其北溪、西溪及南溪贯穿流域有着广阔的平原区(即今漳州平原),并且“大江南旋而东注(入海至厦门岛),诸峰北环而回顾”(直抵九龙江发源地),就对陈谟说,“此县可建(为)州治(时州治尚在漳浦李澳川)。”柳少安任期未满就他调,陈谟以平“广寇”有功,复兼任漳州刺史。他就龙溪县建州治一事,向观察使卢谌(一作惎)建议,把第二次……[详细]
林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18951976)
  •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祖籍龙溪县。生长在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里。1912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深造。毕业后,任北京清华大学英文教员。1919年。林语堂由校方资助出国留学。赴美前和鼓浪屿人廖翠凤结婚,即相偕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1921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赴德国耶拿大学专攻文学。半年后,转到莱比锡大学研究语言学。1923年夏获博士学位。是年9月在北京大学英文系任语言学教授,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课。1924年,林语堂参加鲁迅主办的,是该刊的长期撰稿人之一。也常为《晨报副刊》撰稿,开始提倡“幽默”,还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写散文、……[详细]
  戴燿(1542~1628年),字德辉,号凤岐。明长泰县彰信里(今陈巷镇)儒塘坂(今侍郎坂)人。自幼勤奋好学,从不怠惰嬉戏。26岁考中举人,27岁考中进士。戴燿初任江西新建县(在南昌西面)知县,主持兴修水利、节用减税,穷县经济得以稍苏。3年任满,调补户部主事,转任户部郎中。奉命往密云县(在北京东北面、潮白河上游)督运军粮,力主改陆运为水运,以便加速运输、降低运费。隆庆六年(1572年)疏河完工,漕船畅行。早先因滞送军粮而被长期囚禁的10多名役长,补运了欠粮,获赦出狱。他们感激涕零地说:“若非戴公德政,我辈将永远不见天日!”其时,首辅张居正闻知戴燿为官清正,……[详细]
周起元 [] 东林七君子 (15711626)
  周起元(1571年-1626年)明代官员,东林七君子之一。字仲先,号绵贞,福建海澄(今漳州龙海)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御史任上,上疏力斥诋毁东林故,谪为广西参议。天启三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苏松十府,指控织造太监李实贪恣不法,又为苏州同知杨姜辨冤,遭魏忠贤恨,被诬为乾没帑金十万两,逮入狱中,拷掠至死。有《周忠愍奏疏》。生平简介周起元生于隆庆五年(1571年),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乡试第一,翌年中进士。授江西浮梁(今景德镇市)知县。值豪强阴谋吞书院,起元执法,坚决抵制,终于保住书院。历知浮梁、南昌,以廉惠著称。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周起元选授御史……[详细]
  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玄,号石斋。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出生于漳浦县铜山所(今东山县铜陵镇)深井村。父亲黄嘉卿,涉猎书史;母亲陈氏,也通经史。黄道周8岁勤勉嗜学,10岁能写古文词,14岁到广东博罗拜访翰林韩日缵,遍览韩家藏书,游览博罗诸名胜,写《罗浮山赋》,挥笔立就,被称为“闽海才子”。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父亲亡故。两年后,奉母命,迁居漳浦县城东郊(今绥安镇石斋村讲堂自然村),建陋室“东皋书舍”,从事教书和著作,并与龙溪学者、诗人张燮等交往,知县汪泗论对道周极为赏识。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详细]
  蓝理(1649~1720年),字义甫,号义山。漳浦张坑石椅(今赤岭石椅)人,后建府在今赤岭墟。生于顺治六年(1649年)。行伍出身,康熙间,随施琅出征澎台,以首功加左都督,累官福建陆路提督。蓝理身材魁梧,力大无比,能拖着马尾巴使马倒行,刀盾枪石各种武器无不精通。他性格强悍,常大叫说:“我若不封侯拜将,不是大丈夫”。他听说海盗卢质在岱嵩一带残害百姓,就招集乡里数十个壮健青年到岱嵩与卢质打斗。卢质欺蓝理年轻,不甚介意,只要两人单独对打,最后,蓝理获胜,杀了卢质。蓝理收服卢质部众,到漳州府报功,哪知反被拘禁,与群贼一起鞫治,打入死牢。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详细]
  黄性震(1637~1701年),字元起,号静庵。漳浦官塘湖西堡(今湖西城内村)人。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12岁时,父母俱亡,生活困苦。黄性震自幼刻苦学习,喜读史书,胸怀大志。当时,郑成功在闽南沿海进行抗清活动,后来占据台湾,他受到一定影响。到了壮年,黄性震就更加注意世事,对福建沿海要冲、港湾、岛屿的布列,台湾、澎湖的地理位置、形势以及战略战术,人心向背等都一一熟记。康熙十七年(1678年),郑经出兵攻占漳州、海澄、平和、漳平、长泰、同安、泉州等地,沿海战事不断,百姓深受其害。福建总督姚启圣进驻漳州,召集各级官员筹划平定战事的策略。黄性震认为这是男……[详细]
  卢维祯(1543~1610年),字司典,号瑞峰,别号水竹居士。漳浦县城后沟巷人,祖籍七都锦屿(今竹屿盐场)。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卢维祯5岁从师,颖悟无双,识者知其必成良才。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才18岁就考中举人,适遇母丧,在家丁忧。隆庆二年(1568年)成进士,授太常寺博士。随穆宗皇帝祭祀郊坛,他体貌莹然玉润,礼度闲适,举止从容,声音宏亮,穆宗甚为赞悦,每岁祭祀南郊及大祫,都命他充任祭官。太常寺原没有志书,寺卿将修志任务交给他,他只用10个月,就完成《太常寺志》。隆庆五年(1571年),升吏部验封司主事,不久,改任考功司、文选司主事。……[详细]
陈吊眼 [] 福建抗元首领 (?~1282)
  陈吊眼(?~1282年),又名陈大举,宋末二都白叶峒人(太平镇白叶村)。家世业农,母早逝。吊眼从小吃苦耐劳,15岁起,每年农闲均随父远出闽赣山区贩盐为生。17岁时,其父因率众抗粮,击杀衙役而外出逃亡。从此,吊眼和吊花兄妹相依为命,在高租重税的盘剥下过活。苦难生活使陈吊眼养成豪侠性格和练就一身本领。宋末,元军大举南侵。德祐二年(景炎元年,1276年),元军攻陷临安。元军所到,烧杀抢掠。南宋朝廷则倍增赋役,豪绅显贵乘机0。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逼得百姓走投无路。景炎二年(1277年),陈吊眼兄妹揭竿而起,率领附近各乡贫苦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当时,漳属各县和闽粤……[详细]

全部漳州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