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浙江省 > 绍兴历史名人介绍12

绍兴历史名人介绍12

更新时间:2023-03-15

  楼映斋(1846—1923),又名景晖,嵊县(今嵊州)石璜镇楼家村人。清末在宁波开纸行,后至上海创办丝厂、茶栈,产丝锦、珠茶外销。合资在萧山创办通惠公纱厂、合义和丝厂,任总经理,并任清廷农工商部顾问,后又创办钱江、乍浦商-司,出资万元修嵊县南桥。……[详细]
  陈遹声(1846—1920),字蓉曙,号骏公,诸暨枫桥人。早年师从俞曲园。清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松江知府。当地盐枭久为患,遹声到官,秘收其党人为向导,亲帅健卒飞驰百余里,捕获其首领,并绳之以法。松江地多低洼,数苦于潦,通声疏支河三十余,筹岁修费数万金,以利于农。父丧回家,主纂《国朝三修诸暨县志》,翌年创办景紫书院。诸暨县北江藻村为赌窟,通声请县官莅村坐禁-,使陋习收敛……[详细]
  沈铭昌(1870—1919),字冕士,绍兴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捐资为四川宜州知州。后以道员调任两江督署文案。曾任天津海关道、长芦盐运使。1912年,任直隶都督府总文案、河南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1月,任河南豫东观察使。1916年7月,任山西省省长。次年,任北京政府内务部次长、财政部次长。1919年2月,任山东省省长,同年7月去世。……[详细]
  陈春澜(1837—1919),名渭,字文江,上虞小越镇横山村人。出身农家,自幼学做生意,后以上海为基地,经营皮毛生意,在20年中成为富商。有感于幼年家贫未能读书,先后捐款创办上虞师范传习所、横山春晖小学、白马湖春晖中学,并捐款建造省教育会大楼。清政府曾多次给予嘉奖,均辞不受。……[详细]
  王金发(1883—1915),原名逸,谱名敬贤,字季高,号孑黎,乳名金发,嵊县(今嵊州)广利乡董郎岗村人。幼聪颖,性豪侠,爱习武,善射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入乌带党。二十八年归附平阳党,任首领。三十年考取秀才,与同乡志士创立大同学社,秘密进行反清活动。三十一年在绍兴大通学堂加入光复会,为徐锡麟所赏识。同年冬,东渡日本,入大森体育学校,以第一名毕业。翌年夏回国,在秋瑾主持的大通学堂任体操教员……[详细]
  陶浚宣(1846—1912),原名祖望,字文冲,号心云,别号东湖居士,又号稷山居士,绍兴陶堰人。清末著名书法家。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后应聘赴广东广雅书院、湖北志书局任职,在福建漳州开过煤矿,在邑东白米堰设丝厂,皆丧其财。晚年隐居绕门山麓,利用采石形成的塘、潭、池、洞造桥、筑路、营屋、建亭,将箬蕡山悬崖绝壁作了巧夺天工的布局,点缀成为各种胜景,为此花费了大量财力和精力,终于在二十五年完工,名……[详细]
  俞廉三(1841—1912),字廙轩,山阴(今绍兴)人。曾祖圣文、祖芳亭、父星若以幕吏名闻遐迩。自幼深受家教熏陶,聪颖明达、肆力于学。16岁投效山西戎幕,管理军符,参与军机,参加防河之役,先后积功,由武乡县知县晋代直隶知州,旋迁宁武知府,调补太原知府。晋地贫瘠,光绪初年连年旱灾,饿者相望于道,荒墟落月照耀白骨,百里内不闻鸡犬声。廉三亲管赈济,赈牍之文远近传递,募资得百数万金,用以赈灾。晋俗,民多栽……[详细]
  王钟声(1874—1911),名熙普,上虞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德留学,回国后曾任广西法政学堂监督及洋务局总办。二十九年,参与组织中国新剧剧团春阳社,编演进步话剧。有《仇情记》、《秋瑾》、《爱海波》、《张文祥刺马》等剧。辛亥革命爆发,参加光复上海。年底,北上天津编演《官场现形记》、《宦海潮》等剧,又“谋运动军界,以为内应”,事泄,被清政府逮捕遇害。……[详细]
  竺绍康(1877—1910),字履占,号酌仙,又称“牛大王”,嵊县(今嵊州)金庭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秋,组织平阳党(平洋党),与王金发结成生死之交,从事反清革命。三十年,与谢飞麟等创办大同学社,参加光复会。次年任绍兴大通学堂襄理。后随秋瑾与徐锡麟联络会党,任光复军分统,商定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事败,遭通缉,避往上海,加入同盟会,联络陈其美等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曾参与策划嵊西“白竹之战”。……[详细]
  姚振宗(1842—1906),字海槎、金生,绍兴陶家堰人。生于官宦之家,祖父舜辉,湖北潜江县典史;父仰云,字秋墅,清咸丰间以道员总司江北粮台。振宗少年即好读书,博览群书,考究学问,常询父旧事佚闻。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袭浙东,仓皇奉祖母避地江北,先后到江苏泰州、兴化、扬州等官所侍父6年之久,深受其父熏陶。父秋墅雅嗜典籍,尝从邵伯购得善本书千种,载归绍兴,不幸毁于兵乱。劫后复事搜求,所获益……[详细]
  经元善(1840—1903),字莲山(莲珊),晚年号剡溪聋叟,上虞五驿乡(今驿亭镇)驿亭人。父经纬是上海富商,因接济军饷功,清廷授主事加员外郎衔。清光绪四年(1878),元善首创协赈公所,组织、领导江浙沪绅商赈灾,持续十余年,募款数百万,受清廷嘉奖十余次。六年,受李鸿章委任,入上海机器织布局任驻局专办商董会办,开始涉足洋务企业。采用资本主义公开招股的集资方法,收到效果,却遭织布局官方代表排挤,退居……[详细]
  徐树兰(1837—1902),字仲凡,号检庵,绍兴人。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授兵部郎中,以输资为候选知府,被用为道花翎盐运使。光绪二十二年,与罗振玉等在上海创办农学会及《农学报》,并与胞弟徐友兰等于光绪二十四年在上海黄浦之滨置地百亩,采购各国农作物良种,开辟种植试验场。光绪二十三年,慨然捐资,创办绍郡中西学堂。二十九年,创办古越藏书楼,并将历年来的家藏书籍和为建书楼而新购置的译本、标本、报章……[详细]
  陈士铎(生卒年未详),字敬之,号远公,山阴(今绍兴)人。先攻课艺,屡试不第,改学医学,遂成医家。治病多奇方,治愈患者甚多。救死扶伤,不受人谢,受民爱戴,名播四方。平生好著书立说,著有《内经素问新编》、《五丞辨证录》、《济世新方》、《历史医史》、《本草新编》等23种,多已散佚,仅存《辨证录》。……[详细]
徐庆璋 [] (?~1895)
  徐庆璋(?—1895),字玙斋,山阴(今绍兴)人。从师学幕,业成,初佐都兴阿戎幕,累保知县,历任奉天、宽甸、盖平、义州,晋兴京同知。所历多善政,常微行于市,遇有讼争者,即为剖其曲直进行排解;创办养济院,收养贫民。兴京民俗春耕迟,庆璋集合村民,讲明农事不可违时之道理,要求农民因时耕作。农民宜时春耕,年年丰稼。至今有“早种一天,早收十天”之谚。光绪二十年(1894),由凤凰厅调辽阳知州,值中日甲午战争……[详细]
  陶方琦(1845—1884),字子缜(子珍),会稽(今绍兴)陶家堰人。生于书香官宦之家,曾祖兆麟,直隶大城县典史;祖际尧,湖南永州知府;父良翰,福建兴化知府。先世在文学、吏治上有名声。自幼受其祖贤熏陶,刻苦攻读,期冠补诸生。清同治六年(1867)补甲子科举人。其兄方琯同时举榜。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授翰林院编修,督学湖南。个性恬静、寡言,常寂坐于斗室之中,研究经史子集。与同志友人讨古辨疑。淡……[详细]
  桑春荣(1802—1882),字柏侪,山阴(今绍兴)桑渎村人,寄籍直隶宛平。清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历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后外补河南道监察御史、四川道监察御史、云南临安知府,升迁贵州按察使、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官职。在刑部尚书任内,曾主审“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并秉公作出正确判断。光绪八年(1882)卒。加太子少保衔,赐祭葬,谥文恪。……[详细]
  宗稷辰(1792—1867),字涤甫,号涤楼,会稽(今绍兴)九曲弄人。自幼攻读,才学超人。清道光元年(1821)举人,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迁起居注主事,再迁户部员外郎。咸丰元年(1851)任御史。时太平天国举义,稷辰疏请朝廷在全国各省推行保甲制度,认为保甲之法利于社仓、团练。诏下直隶督抚,各就地参酌执行。又疏统筹财政出入,宜崇言实去伪,清查弊端。五年,清帝将谒陵,稷辰疏言“畿南州县被水,连岁用……[详细]
  何文庆(1801—1863),诸暨枫桥前畈村人。业从医道,擅治伤骨,尤精治疮疾。性侠义,嗜拳棍,出入江湖,广交远游,结盟浙东各地会党。清咸丰八年(1858)前后,以前畈村何家祠堂族人为核心,串联村民暗组莲蓬党。凡入会者均发莲叶捧荷花符钮一枚,置挂衣襟以作会徽,初以铜制,后改锡铸,故莲蓬党又称“镴牌党”。该党初宗为领导农民抗租抗捐,深得民心,归者数以千计。时,诸暨知县许瑶光率亲丁下乡催捐租,得悉文庆……[详细]
  包立身(1838—1862),又名立生,诸暨包村人。性悍鲁,笃信神仙,节食茹素,夜则结跏趺坐。清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李秀成部进袭浙东,九月攻下绍兴府,另一路从金华攻诸暨。立身在本村首举地主武装“东安义军”,以其衣其帜均为白色,又称“白头军”,自任统领。以神仙佑助惑众,每发令“必借神仙”。自言是白衣大仙下凡,拯救众人。地主、士子多以为信,为敌太平军,纷纷进入包村,骤时“东安义军”达数万人,……[详细]
  陶恩培(1801—1855),字益之,号文云,会稽(今绍兴)陶堰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十六年,散馆,授编修。历官四川乡试正考官,提督福建学正,顺天乡试同考官,山东道、江西道、广西道、京畿道监察御史。三十年,授湖南衡州知府。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攻衡阳,总督程矞采主张退保省城,恩培力争固守衡阳。太平军闻衡严防,绕道取道州,并趋长沙。恩培因固守衡阳有功,受嘉奖,擢湖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