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河北 > 保定 > 清苑区名人

清苑区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孙全照(951~1011)字继明。清苑人。孙行友之子。因父亲的缘故补殿直。雍熙年间(984~987)授京南巡检,隶于曹彬麾下,迁供奉官、合门祗候,历静戎(治今徐水)、威虏(治今徐水遂城)二军监军。从田重进作战有功,加西京作坊使,知威虏军,转为广韶、鄜延二路都巡检使。淳化五年(994),率兵与李继隆攻克绥州(治今陕西米脂),因与张崇贵等一同戍守。不久往夏州护屯兵兼知州事。后历任登莱路都巡检使、左藏库使、延州(治今陕西延安)监军兼阿都关、卢关路都巡检事、泾原路钤辖兼安抚都监等。咸平三年(1000),改知顺安军,复任环庆路钤辖,与李继和规度灵州道路。咸平五年(……[详细]
  李树春(1890-1945)字荫轩,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参谋部参谋次长。直隶(今河北省)清苑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青少年求学时期先生幼读私塾,1905年考入保定陆军小学堂第一期德文班(学制三年,本期共招收学生100名)与曹士杰(杰)、门炳岳同班。1906年,陆军部将保定陆小第一期学生整体拨入与陆小一墙之隔的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第三期按所学语种插班学习,李树春、曹士杰、门炳岳入德文班,1908年毕业。李树春同时获得保定陆军小学堂第一期和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第三期毕业文凭。1909年秋升入陆军部陆军第一中学堂(北京清河镇)第一期第二队德文班(学制两……[详细]
  孙行友(901~981)清苑人。出身于农家。曾与其兄孙方谏在狼山(今易县境)聚众自保。后来孙方谏上表归后晋,被授予东北面招收指挥使,且赐院额为“胜福”。每有契丹军来,必率其徒予以袭击,铠仗、畜产所得渐多,更多的人投奔他们来避难。北宋易、定两州宋将把他们的事上奏给朝廷,任孙方谏为边界游奕使,行友为副。他们多次与契丹军作战,多所杀获。乘胜入祁沟关(又称岐沟关,在今涿州境)、平庸城,破飞狐砦。后依归后汉,授孙行友易州刺史。后周太祖北征,行友在路上献俘斩的契丹人马以求见,且请效力于帐下,于是厚加赐予,留之于军门。显德初年(954)。周世宗自河东还,加检校太傅。六……[详细]
  孙方谏(893~954)初名方简,后唐应顺初年因犯庙讳改名方谏。清苑人。后晋天福元年(936),石敬塘割燕云十六州贿契丹,但契丹仍时常南侵。方谏利用宗教组织群众,筑寨狼山(今易县境内),拥众千余家,抵御契丹兵,附民日增。晋出帝时,义武节度使恐方谏聚众山中为患,遂上表请求收编。开运三年(946),方谏率部归附后晋,任东北招收指挥使,统兵抵御契丹,并连败契丹军,乘胜入祁沟关、平庸城,破飞狐塞,契丹军望而生畏。后因求请多端,未得满足,心中不满,暗通契丹。契丹灭后晋,封方谏为义武节度使,后以耶律忠代之,改方谏为云州节度使,方谏拒不受命,率部3000复归狼山故寨。……[详细]
  阎鸣泰(生卒不详)清苑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为辽东参政、拾遗,被弹劾罢归。后来起用为佥事,分巡辽海(治今辽宁开原北)。开原失陷以后,被经略熊廷弼派遣巡抚沈阳,半道恸哭而返。不久,托病谢职回家。天启二年(1622),起用原职,监军山海关。不久,升为副使,受重臣孙承宗知遇,屡次上疏推荐。同年八月,孙承宗自请督师蓟州(治今天津蓟县)、辽东(治今辽宁辽阳),擢升阎鸣泰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孙承宗以重臣身份守关,事权独揽,阎鸣泰不能行其志,遂于次年五月中又称病辞职,在家闲居3年。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后,阎鸣泰暗地与其结纳,因御史智铤……[详细]
王发桂 [] (?~1870)
  王发桂(?~1870)字笑山。清苑人。保定莲池书院肄业,清道光十六年(1836)中进士,授礼部主事,二十四年(1844),充军机章京,累迁郎中。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入湖北,连克武昌、汉阳,转向南京挺进。王发桂上疏言军事,认为太平军顺流东下,所恃在船,宜以火攻,被嘉纳。寻迁湖广道监察御史。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分兵北伐、西征。发桂疏言:“顺德、正定地当冲要,请屯兵扼隘。”并条列6事:谨侦报,严催儹,慎查勘,明晓谕,广抚恤,筹协济。又荐贵州道员胡林翼知兵,应委以重任。清廷遂命胡林翼留湖北襄军事。又上疏请令各省汰旧伍,练新兵,设乡团,值有事……[详细]
  傅珪(1460~1516)字邦瑞,号北潭。清苑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中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年间(1488~1505)授编修,不久兼司经局校书。参与修成《大明会典》后,迁左中允。武宗即位,以东宫恩迁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当时词臣不依附宦官刘瑾者,均遭到刘瑾的报复。说《会典》成于刘健等,浪费很多钱财,把傅珪降为修撰。不久因修《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1511),迁礼部尚书。原来礼部比其他部事务较少,自傅珪任礼部尚书后,上奏章多了起来。武宗信佛,自称“大庆法王”,将良田百顷拨为法王下院,广养众僧。皇帝降……[详细]
  张铨(1838~1905)字恒斋。清苑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优贡,入实录馆为誊录。光绪五年(1879)乡试中举,仍回实录馆。十一年(1886),以知县职分发云南,历署晋宁、武定、石屏、镇南、元谋、禄劝、楚雄、保山诸州县和巧家厅同知,补定远知县,又调昆明知县。初任晋宁,征粮建仓,工事劳累,不推诿他人。再调巧家厅同知,期间,主持实施改土归流。有两位土著首领为承袭绝产,诉讼数年,并相互攻杀。他秉公断案,收绝产做书院,充学费。该地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盗贼时常出没扰民。张铨亲率兵勇捣毁其巢穴,俘其首领,且到各土司安抚,调和各民族之间关系,四境遂安,百业俱兴。……[详细]
  梁以樟(1608~1665)字公狄,号鹪林。清苑人。与其兄以棻、弟以桂,都知名于世,当时号“三梁”。而以樟更加出众,8岁在家塾读书时,墙壁开裂,他作《壁裂歌》:“壁猛裂,龙惊出。”见者都十分惊奇。16岁补弟子员,受到左光斗的赏识。明崇祯十二年(1639)乡试第一,第二年中进士。命试骑射,进士都是书生,没有练习过,只有梁以樟跃马弯弓,-三箭,箭靶应声而破,观者为之惊叹。授河南太康知县。当时正值明末,朝政腐败,加之河南旱蝗灾相加,百姓无法生活,以至人相食,起义此伏彼起,四处劫掠的小股武装比比皆是。不少人认为梁以樟去上任是危险的,只有佥都御史史可法认为他有经世……[详细]
穆维 [] (?~1798)
  穆维(?~约1798)清苑人。隶督标营为兵。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东白莲教首领王伦领导寿张农民起义,屡败官兵,并进军临清、东昌(今山东聊城),不久,攻克临清旧城。朝廷急忙调兵遣将围攻起义军,穆维奉命率军参战,破坏浮桥,并获大炮二座,以功升千总。后积功至胶州营副将,赏奋勇巴图鲁名号,戴蓝翎。嘉庆元年(1796),调往湖北镇压白莲教起义军。五月,西安将军恒瑞同永保、庆成等各率官军,围起义军于刘家集(今湖北松兹南山区),穆维领兵马首冲起义军阵地,其余随后,击溃起义军。六月,官军驻瀼河北岸,义军屯兵对岸董家冈,连营数里。穆维同副将王文雄选择精兵,乘夜幕掩……[详细]
  苑德(生卒不详)清苑人。张柔部将。保州(治今保定)重建城池的指挥者。金贞祐元年(1213),蒙古太祖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率部攻陷金国所属90余郡,河北、山东方圆数千里人几乎被杀戳,城郭成了丘墟。保州城遂废,州治徙于满城。苑德率义军归张柔,任同知顺平军节度使权保州。至蒙古太祖二十一年(1227),被铁木真授为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的张柔,将州治迁回保州,令苑德率众芟蓬蒿,平瓦砾,营建屋舍。事成,张柔授他为顺天军节度使,又命他清街拓路,引鸡距、一亩泉水进入保州城。保州从此成为燕南一大都会。……[详细]
  郭贯(1249~1331)字安道。清苑人。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任监察御史,先后调任湖北道、江西道,升御史台都事,大德六年(1302)授翰林院直学士,奉旨与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别速合彻里铁木尔镇守高丽。大德九年(1305)召回,授河东廉访副使。至大二年(1309),武宗巡视五台山,郭贯等官员晋见,武宗问廉访使灭里吉歹何以有善政,左右答:“皆副使郭贯之教也。”武宗赐郭贯玛瑙数珠及金织文币,拜吏部考功郎,授治书侍御史。至大四年(1311)拜礼部尚书。皇庆元年(1312)调淮西廉访使,不久改侍御史,授翰林院讲学士。皇庆二年(1313)再出任淮西廉访使,建议置常……[详细]
  李好古(生卒不详)清苑人。他生于元初,经历了蒙古军南侵和金、宋的灭亡,世事的变乱,在《谒金门》一词中仅用短短的45个字,通过叙述、对比、设想的手法,就深刻地讽刺了宋王朝的腐败、荒淫,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所作杂剧有《赵太祖镇凶宅》、《巨灵神劈华岳》、《沙门岛张生煮海》等。《沙门岛张生煮海》是他的代表作,与当时真定(今河北正定)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并称为“神话剧双璧”,享有盛誉。内容讲的是潮州青年张羽,满腹才学,在海滨石佛寺借读,深夜弹琴时,惊动了龙王三公主琼莲。二人相见恨晚,互定终身,并约定八月十五在海边再会,为东海龙王所阻。张羽得遇仙姑毛女,在她的帮……[详细]
  王植(1792~1852)字叔培,号晓林,自号秉烛老人。清苑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道光七年(1827)任国史馆纂修。历任广东学政、内阁学士、刑部右侍郎,浙江、安徽、江西巡抚等职。任地方官员时,他体察民情,初到安徽,正值黄河河南中牟段漫口,波及安徽,王植令各州县买谷4万石,复劝富户积储,届期减价平粜,并行以工代赈,救灾有成效;浙江杭州5府遭灾,上疏请减赋济民,并严惩盗匪,境内安然。清廷与美国和法国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后,要各省准设天主教堂,王植复奏:“皖省民风朴直,无习天主教者,上不禁设天主教堂即可,不……[详细]
  郭棻(生卒不详)字芝仙,号快庵。清苑人。自幼才思敏捷,清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改庶吉士。御试时,其词名列第一,授翰林院检讨。康熙十一年(1672)任河南典试官,以才德选人,深得民心。后授经筵讲官,侍值南苑。康熙命其书写-早朝诗,置于殿侧屏风之上,时时御览,并赞“郭棻办事老成,优于学,实为北方才子”。拜郭棻为正詹,与睢州汤斌同任东门讲官,且免拜赐座,赏貂裘珊瑚、捻珠等珍贵物品,荣冠一时。郭棻讲求经世之务,凡礼乐刑赏、用人理财等大政方针,无不探索原委。考几千年之变故,著十策上 书,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每当讨论民生大计,不畏权贵,据理力争,故遭权贵嫉……[详细]
  王锡三(1831~1897)字云阁。清苑南王庄村人。幼年酷好诗书,可端坐终日,被塾师视为奇人。清咸丰八年(1858)乡试中举,以知县职分广东,因侍奉双亲未上任,在家设馆教学。曾国藩任直隶总督时,设招贤馆,闻其名以重礼聘之。他察政务、考历史,上 书治国安民十项大政方针,均被采纳。光绪三年(1877)河北大旱,哀鸿遍野,特作《救荒论》,献计救荒。又出资召集乡人兴修水利,截唐河水浇地数千顷,大旱之年夺得丰收,乡民感激不尽。为备荒于民,捐出全年收入,建仓购粮,并招织户数十家,以织助耕,帮乡民度荒。虽遭连年灾害,本乡之人无流迁者。王锡三尊老爱幼,老父病重月余,日夜……[详细]
徐寿朋 [] (?~1901)
  徐寿朋(?~1901)字进斋。原籍浙江绍兴,后入籍清苑。以廪贡生纳资为主事,熟悉外国情况,曾参与天津海关交涉。清光绪七年(1881),以道员职务任驻美国和西班牙使馆二等参赞。当时华工多有-杀者,徐寿朋佐使臣郑藻如交涉、索偿,义正词诤。事未竟,改任秘鲁使馆参赞,摄行公使事。秘鲁苛待华工,寿朋与该国政府力行交涉,多有补救。以久驻外国,办理外交尽职尽责,晋二品秩。回国后,充直隶总督李鸿章幕僚。李鸿章上疏荐其练吏治、熟邦交,受光绪皇帝召见,奏对称旨。光绪二十四年(1898),授安徽徽宁池太广道,迁按察使。不到半年即召还,命以三品京堂充朝鲜全权议约大臣,与其外部朴……[详细]
  高燿(生卒不详)字子潜。清苑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对策直言时弊,中二甲,任工部主事。后改任吏部,又升太仆寺少卿,迁职光禄寺。因僚属违宦臣之意,诬及高燿。对簿公堂,高燿不屈,贬河南参议,后累迁南京户部侍郎,又迁户部尚书。前后上十余疏,都被明世宗嘉纳。隆庆初年(1567),遭到一御史蜚语中伤。宦官在皇帝前演戏也经常借打诨陷害正人。高燿见朝政败坏,遂乞归。在保定城东筑别墅,种竹养花,吟咏自适。有关地方兴利除害、利及乡人之事,必侃侃进言。大德容物,不与人计较短长。为文纯雅,不矫饰,著有《太保集》藏于家,其撰写的《重修清苑县学记》、《重修昊天寺记》、……[详细]
  贾尔霖(生卒不详)字用汝。清苑人。明布政史贾鸿洙之子。尔霖与其弟尔梅、尔棨均有才名,被人喻为“三凤”。尔霖少时即博览古书。万历四十四年(1616),奉父命谒访著名学者孙奇逢求学问业,奇逢见其品貌双全,遂以女儿嫁之。在孙奇逢教诲下,尔霖学问大进,四十六年(1618)赴京参加乡试,成绩高等,本拟列为解元,旋因其文触犯时忌,结果仅被列为副卷第一。此后其父在秦、豫间为官,尔霖跟随左右,遍游秦、豫名胜,并得结交名士文翔凤等人,其诗文益进,下笔千言立就。秦、豫大吏对尔霖都很敬重,常将其诗刻于石上。至壮年,因病卒。遗著有《笔眺集》、《澹宁轩诗集》等数十卷。弟尔梅,字羹……[详细]

全部清苑区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