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河北 > 保定 > 涿州名人

涿州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宋太祖赵匡胤 [] 宋朝开国皇帝 (927976)
  •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927.3.21—976.11.14),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中国这块宁静的土地上发生了安史之乱。 唐王朝的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杨贵妃养子安禄山和平卢兵马使史思明,以诛宰相杨国忠为名,率所部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兵15万,号称20万之众,发动兵变。一时间狼烟四起,战争的阴云笼罩着中国大地,久久不能散去。 唐王朝为平息叛乱,守住祖业,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代皇帝,竭尽财力人力,组织围剿,方于763年(唐广德元年)驱散狼烟,使难民重……[详细]
宋太宗赵光义 []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 (939997)
  •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939~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父亲赵弘殷,追赠宣祖,母亲杜太后。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赵廷美大8岁。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在位共21年(976~997年),至道三年,59岁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宋太宗治政有为,不善武功。太宗即位后,继续进行始于后周周世宗时的统一事业,鼓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扩大科举取士规模……[详细]
  • 刘备
  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政治家,庙号烈祖。蜀汉昭烈帝刘备(161-223)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为汉中王。 魏黄初二年(221年),时曹丕已于去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帝位,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遂于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详细]
贾岛 [] 唐朝诗人 (779843)
  •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贾岛早年家境贫寒,落发为僧,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详细]
卢照邻 [] 初唐四杰,唐朝诗人 (636695)
  • 卢照邻
  卢照邻(约636~695后)唐代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涿县)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四杰(见初唐四杰)。卢照邻年少时,从曹宪、王义方受小学及经史,博学能文。初为邓王府典签。极受邓王爱重,比之为司马相如。高宗乾封(666~668)初,出为益州新都尉。秩满,漫游蜀中。离蜀后,寓居洛阳。曾被横祸下狱,为友人救护得免。后染风疾,居长安附近太白山,因服丹药中毒,手足残废。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买园数十亩,疏凿颍水,环绕住宅,预筑坟墓,偃卧其中。他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详细]
  郦道元(约472~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今涿州)人。郦范之子。故里在今涿州市东道园村。郦道元于太和十八年(494)步入仕途,不久承袭其父爵位,为永宁伯。后任太傅掾、治书侍御史、冀州镇东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御史中尉。其间曾两次持节进行行政区划建置更改和追讨叛军。郦道元从政期间,在任职地区大力推行汉文化,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的发展。他为官正直严猛,刚正不阿,执著认真,上下一视同仁,不因权豪犯法而有所宽容。孝昌三年(527),北魏王朝已由盛入衰,昏庸的胡太后当政,朝政腐败,政局动荡。雍州刺史萧宝夤谋反,时思自立。元悦等人想借刀杀人,便怂恿……[详细]
卢仝 [] 唐朝诗人 (795835)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名人之一。卢仝生于济源,葬于济源,但“卢仝故里”之名鲜为人知。这大概与卢仝惨死不无关系。公元835年,长安发生“甘露之变”,卢仝受到连累。他的好友贾岛曾在《哭卢仝》一诗里写道:“长安有交友,托孤遽弃……[详细]
卢携 [] (824880)
  卢携[唐](824年~880年)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祖卢损,父卢求为宝历元年(825)进士,被许多府第征召,最终位至郡守。卢携[唐](824年~880年)字子升,范阳(今河北涿县)人。祖卢损,父卢求为宝历元年(825)进士,被许多府第征召,最终位至郡守。卢携在大中九年(855)考中进士,被授予集贤校理,出任佐使府。咸通年(860~873),进入朝廷历任右拾遗、殿中侍御史。后转任员外郎中,长安县令,郑州刺史。又被召进朝中,授职谏议大夫。乾符元年(874),以本官被征召充任翰林学士,授职中书舍人。后又升迁户部侍郎、学士承旨。乾符四年(877)以本官……[详细]
张飞 [三国] 蜀汉五虎大将 (?~221)
  张飞(?~221)字益德,又称翼德。东汉涿郡涿县桃庄(今涿州市忠义店)人。早年与刘备、关羽意气相投,在涿结成生死之盟,世称“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张飞、关羽和刘备聚集乡勇起兵涿县,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曹操发兵取荆州,刘备败走夏口,至当阳长坂坡,曹兵把刘备等人打散,张飞领20人断后,见曹兵迫近,据水断桥,横刀立马,拒退曹兵,使刘备得以脱身。后在进川路上,生获巴郡太守严颜。刘备占领益州后,封张飞为巴西(今四川阆中)太守。曹操派大将张郃取巴西,相持50余日,大破张郃。张飞与关羽颇具声威,同称“万人敌”。刘备为汉中王,拜张飞……[详细]
蜀汉后主刘禅 [] 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207271)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名人生平早年经历建安十二年(207年),刘禅出生,是刘备的正室甘夫人所生。 建安十三年(208年)九……[详细]
卢钦 [] (?~278)
  卢钦(?—278年4月24日),字子若。范阳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西晋大臣、将领,东汉名儒卢植之孙、曹魏司空卢毓之子。他文武双全、历职内外,于西晋时官至吏部尚书、侍中、奉车都尉,封大梁侯。咸宁四年(278年)去世,追赠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元。 其后代即为南北朝名门“范阳卢氏”。儒学名门卢钦字子若,出身于魏晋名门范阳卢氏,他的家里世代以研习儒学而闻名。祖父卢植,官至尚书;父亲卢毓,官至司空,封容城侯。卢钦淡泊而有远见,专攻经史方面知识,早年曾被举为孝廉,但他不到任。 不畏权贵他后来被大将军曹爽征辟为掾属。曹爽之弟曾经对卢钦有过私求,卢钦上表曹爽告……[详细]
慧能 [] (638713)
  • 慧能
  慧能(638~713)亦作惠能。俗姓卢。范阳(今涿州人)。其父是一位官员,被贬到岭南,落籍新州(治今广东新兴)。慧能幼年丧父,与寡母又迁至南海,因家境贫寒,稍长以卖柴为业养母度日。他虽不识字,却悟性极强,一次听人诵《金刚般若经》便心有所感,发愿学佛。24岁时,他辞家往蕲州黄梅(今属湖北省),投禅宗五祖弘忍门下作“行者”。慧能初到蕲州,弘忍令慧能在寺内做劈柴舂米等劳役,在僧众中地位很低,大约过了8个月,弘忍为考察弟子们对佛教义理的理解程度,命寺僧们作偈语。作为教授师的大弟子神秀在廊壁上写下偈颂:“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没有得到弘……[详细]
  卢同(477~532)字叔伦。南北朝时期范阳涿(今涿州)人。卢玄之族孙,父卢辅,为本州别驾。卢同身高8尺,容貌魁伟,善于为人处世,入仕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为北海王国常侍。后来渐升为司空祭酒、昌黎太守。入朝为河南尹丞。永平元年(508),豫州(治今河南汝南)民白早生杀刺史司马悦举城南降萧齐。卢同随同都督元英、尚书邢峦以军司马职前至豫州,镇压白早生。因功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后历-谘议参军、通直常侍、尚书左右丞、征虏将军。上表弹劾相州刺史奚康生法外横征岁调,为朝廷传颂。北魏孝明帝元诩即位后,朝政渐渐衰败,特别是选官混乱,资格与资历相杂,政绩与勋业呈……[详细]
卢志 [] (?~312)
  卢志(?-312年)字子道,范阳涿(今河北涿州市)人,西晋官员,成都王司马颖的心腹谋士。东汉北中郎将卢植曾孙,曹魏司空卢毓之孙,卫尉卢珽之子。初任公府掾、尚书郎和邺县令。成都王司马颖镇守邺城,欣赏其才学和气量,奉为谋主。建议司马颖收拢人心和时望,迁咨议参军、左长史。讨伐赵王伦有功,受封武强县侯,加散骑常侍。司马颖在实力逐渐强大之后,便不再信任卢志,卢志提的很多意见司马颖也不听从,司马颖被立为皇太弟之后,卢志入朝担任中书监。不久司马颖被废,卢志免官,逃往河北,半路被擒,押往范阳王司马虓-。司马虓暴卒后,长史刘舆将司马颖杀死,只有卢志为其送葬,因此得到世人称……[详细]
卢毓 [三国] 三国时代曹魏政治家 (183257)
  卢毓(183-257年),字子家,涿郡涿县(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代曹魏政治家,东汉大儒卢植幼子。先后侍奉了从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负责人才的评价和举荐,曾向曹叡建议制定考课法。甘露元年,-,进爵容城侯。次年逝世,谥号为成。以学行称卢毓十岁时失去父亲,当时正值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的乱局,二位兄长都因战乱而死;当时因为袁绍与公孙瓒多次交战,幽州和冀州地区都有饥荒,卢毓于是照顾哥哥的妻子和儿子,以学行见称。长大后,五官中郎将曹丕召见并任命他署门下赋曹。其后获崔琰推荐为冀州主簿。 法治之臣当时久经战乱,法令秩序建立不久,仍有很多逃兵;于是逃兵会遭到严厉惩罚,妻儿也会……[详细]
  高霞寓(772~826)范阳(今涿州)人。家世孝友,五代同灶,唐德宗令表其门,受到乡里称颂。霞寓少年时读《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好为大言,以慷慨自许。贞元年间(785~805),徒步投长武城使高崇文,被视为族子,授任军职,累入朝奏事,甚得信任。元和初年(806),诏授御史大夫,从崇文击反叛朝廷的剑南刘辟,-皆克,下鹿头城,降李文悦、仇良辅。剑南平,以功授彭州刺史,不久代崇文为长武城使,封感义郡王。元和五年(810),以左威卫将军随宦官吐突承璀讨成德(治今河北正定)王承宗。诸将多败,霞寓功居多。承璀逮捕欲叛之节帅卢从史,其军惊扰,霞寓奉命宣谕,大呼道:“元……[详细]
卢植 [] 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 (139192)
  卢植(139年—192年),字子干。涿郡涿(今河北涿州)人。 东汉末年经学家、将领。卢植性格刚毅,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为郑玄、管宁、华歆 的同门师兄。曾先后担任九江、庐江太守,平定蛮族叛乱。后与马日磾、蔡邕等一起在东观校勘儒学经典书籍,并参与续写《汉记》。黄巾起义时为北中郎将,率军与张角交战,后被诬陷下狱,皇甫嵩平定黄巾后力救卢植,于是复任为尚书。后因上谏激怒董卓被免官,隐居在上谷军都山,被袁绍请为军师。初平三年(192年)去世。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今皆失佚。唐代时配享孔子 ,北宋时被追封为良乡伯 。白马将军公孙瓒以及后来的蜀……[详细]
  卢潜(约517~约574)南北朝时期范阳涿(今涿州)人。他善言谈,少年时有成人的志向。仪同贺拔胜辟开府行参军,补侍御史。被东魏权臣高澄引为大将军西阁祭酒,转中外府中兵参军。卢潜做事机敏果断,为高澄所了解,说他终可大用。西魏大将王思政被俘获于颍川,高澄重其才识。卢潜从容对高澄说:“思政不能死节,何足可重!”北齐天保初年,授中书舍人,以奏事忤旨免官。未久授左民郎中,坐讥议《魏书》,与王松年、李庶等同被禁止。正值清河王高岳将救江陵,特赦卢潜以为岳行台郎。还朝后迁中书侍郎,又迁黄门侍郎。黄门郑子默奏言,卢潜从清河王南讨,清河王令卢潜说梁将侯瑱,大肆纳赂,还不奏闻……[详细]
  卢文伟(481~541)字休族。南北朝时期范阳涿(今涿州)人。少孤,有高远志向,颇涉经史,乐于交游,为乡里所敬重。州辟为主簿。38岁时始举秀才。授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服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灌溉良田万余顷,当地百姓深受其益,修立之功,多委托给卢文伟。卢文伟既善于经营,兼扩展私人家业,他家原来一向贫俭,因此致富。北魏孝昌年间(525~527),朝廷下诏兼尚书郎中,行台常景上奏朝廷,把卢文伟留为行台郎中。北方变乱,卢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当时闹饥荒,他对灾民多有赈济。后为杜洛周所虏,杜洛周失败后,复从葛荣,葛荣失败,他回到家中。当时韩楼占据蓟城,卢文伟率乡……[详细]

全部涿州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