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西 > 桂林历史名人介绍3

桂林历史名人介绍3

更新时间:2023-03-15

   廖长有(1947—1970),杨堤乡双全村人。1966至1967年间,双全村后山先后发生三次火灾,廖长有与群众一起,扑灭山火,保住了大片森林。1969年冬,双全村生产队的黄麻浸泡在漓江边等待剥皮,夜间突然涨水,他闻讯即刻带领民兵抢捞,使生产队5000公斤黄麻免遭损失。1970年廖长有被选为基干民兵班长后,率领民兵开凿白虎山渠道,在距漓江水面高约20米的悬崖峭壁上, 坚持奋战3个月。撬石头,-眼,……[详细]
   黄建郎(1927—1949),福利镇黄家村人。1946年考入桂林汉民中学高中部读书。该校训导主任对学生的思想禁锢很严,引起全校师生极度不满。黄建郎组织同学开会,策划-进行反抗,被校方处以禁闭和留校察看处分。1947年黄建郎参加学校冲共外围组织活动。1949年夏高中毕业,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派遣,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并与桂东地下党组织派来的党员陆庄垒接上关系,被任命为武工队队长。在天顺、大源、兴坪……[详细]
  曾金全(1923—1948),又名曾-。阳朔镇县前街人。出生于贫民家庭。15岁入阳朔国民中学, 1940年入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读书。194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夏在桂师毕业后,到灌阳任教,担任中共灌阳党小组长。1944年日军发动湘桂战役前夕,根据省工委关于发动群众抗日的有关指示, 9月在兴坪组织兴坪战时青年服务队,发动群众,抗日保乡。国民党政府桂林民团指挥部企图收编服舅队,曾金全严词……[详细]
  秦耀文(1915—1949),化名蔡哥,福利镇渡头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41年在国中简师班读书期间,受进步老师启发,阅读了一些革命书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44年春, 秦考取桂林师范学校。秋,日军南犯,桂林疏散,随校-贵州。1945年1月,在遵义师范学习。毕业后,到贵州省遵义县排军乡四面山教书,结识当地的中共党员,开始在农村进行革命活动。1946年,到重庆亚洲中学任国文教师 (亚洲中学是中共……[详细]
   莫休(1912—1938),福利镇青鸟山村姑婆寨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2年肄业于广西省立第三高级中学,后投考广西航校为第一期飞行生。毕业后,入日本明野陆军飞行学校深造。1935年任广西航校少尉飞行员,1937年擢升为广西飞机教导队中尉分队长。后调第五路军飞机第二中队任分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广西空军归中央领导,莫休被任命为中央航空委员会空军第三大队第八中队分队长。 曾在西安、襄阳、信阳等地担……[详细]
  朱毅刚(1942—1986) ,柳城县人。1963年柳州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分配到寿城公社(今百寿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先任技术员,后当副站长。在寿城二十三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为了全乡粮食丰收,他时常赤脚下村跑队,观察禾苗长势。测报病虫害,指导群众播种、育秧、施肥、杀虫。寿城群众说:“二十多年,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踏遍了寿城山山水水。全乡两百多个村寨,没有一垌田不留下他的脚……[详细]
   萧甘牛(1905—1982),原名萧钟棠,壮族,广福乡马陂村人,出生教师之家。民国二十一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其时,鲁迅常到该院讲课,萧深受影响,以“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座右铭,并更名为“甘牛”。读书期间,写了《中国文词辩论》 和《中国修辞学讲话》 。民国二十三年毕业后,到桂林中学任教。抗战期间,编写了《孩子-曲》、《家何在》、《平倭塔》,给学校抗战剧团演出。民国三十一年……[详细]
张声泉 革命烈士 (19551979)
  张声泉(1955—1979),百寿镇双合村人。197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元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任副连长。同月29日凌晨两点。在执行捕俘战斗中,两名战士被越兵埋下的地雷炸伤,他领一班长背着战士用双膝爬行数小时,送到安全地带。 2月27日,又一场战斗打响,新任连长的张声泉,带领全连插入波爱罗山两侧的无名高地,以切断敌军退路。快到无名高地时,为摸清敌情,张带通讯员率……[详细]
   徐秋兰(1948—1969),女,百寿镇人。1968年在寿城农业中学毕业后,被贫下中农推荐到寿城七年制学校(今百寿中心小学)任民办教师。她生性活泼,唱歌、跳舞样样能干,成为学校女生最喜爱的教师。 1969年7月11日下午,全体师生到学农基地劳动。徐老师已重感冒几天,身体不好,仍带病参加劳动。劳动结束后,她带着满身疲劳去河边洗衣。突然,堰安塘处传来呼救声。她飞步跑去,见两个女童正在旋涡中挣扎,连衣……[详细]
  王敬华(1940—1968),罗锦尚水村人,出身贫农家庭。1959年初中毕业回村,被群众推荐到本村小学当民办教师。任教期间,教学认真,爱护学生。有的学生家庭困难,买不起作业本,他将自己的补助费给他们买本子。春夏多雨季节,部分学生往返要过河,他便亲自接送,因此深得学生爱戴和群众喜欢。1964年,党组织调派他到“四清”工作队工作。1966年秋,他到地处百寿丁兴崇山峻岭间的县硫铁矿任出纳员。1968年1……[详细]
  莫敌(1910—1962),字天纵,百寿县坳上村(今百寿镇坳上)人。出身小地主家庭。14岁时不愿读书,偷偷逃离父母投奔国民军。民国十四年,随国民军第七军北伐,参加了八义集、龙潭等地战斗。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被提为连长,少校副官。民国二十五年回广西军校高级班深造。 民国二十七年,升任一七六师一0五六团上校团长,率所部攻克英山、安庆,诱歼日军青木大队于桐城练潭。其后率兵驻守潜山县两年,与日军作战二十三次……[详细]
   唐永祥(1890—1961),号伯轩,永福镇人。其伯父唐肇华,曾在桂林当美术教师,擅长纸扎。蔡锷病逝时,唐肇华被请去帮扎丧事所有纸扎。唐永祥自幼跟伯父学习纸扎手艺,一生以卖纸扎工艺品营生。所扎龙、狮、马、蝴蝶、鸳鸯、美人、蜈蚣、宫灯等物,惟妙惟肖。其中鸳鸯、蝴蝶、蜈蚣等风筝能高飞入云;所扎宫灯,花样繁多,精致绝伦,很受桂林各大商行青睐。建国前,每到元宵之际,大批商客便前来订货;若逢桂林举行大型庆……[详细]
   廖启华(1925—1961) ,永福县矮岭人。1949年2月在桂林师范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回矮岭小学实习, 秘密进行革命活动。4月,受中共桂林城工委派往全州参加武装斗争,途中受阻, 又奉命回永福进行地下工作。6月15日,廖与莫一民等桂师学生在潮水组织了“永福人民翻身队”,廖任队长。一天,廖以筹备开学工作为名先打入矮岭乡公所(当时的矮岭小学在乡公所内)。当晚,“翻身队”队员将乡公所包围住,廖将门打……[详细]
  侯人松(1889—1954),原名冠英,字邦贞,号砺霜,自称善善居士,堡里乡人,出生贫寒家庭。宣统二年(1910)考入武昌陆军学堂,次年参加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侯先后任黎元洪都督府参谋官,广西革命军联络员,桂防军模范营教练长,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广州西南各省军政府副官。民国十二年张其鍠任广西省长,侯任顾问。次年李宗仁攻占南宁,为定桂军总司令,侯为总参赞。此时,侯公开宣言不承认自己为国民党当然……[详细]
  莫天瑞(1874—1950),号叠教,三皇乡古城村人。少年时读了几年私塾。他识不得几个字,却很能背古书,只要是先生教过的文章,他全能背出。他的舅父黎天柱,在峨眉山为僧数十年,精通武术、气功和伤科医术,后传于莫天瑞的母亲。莫自幼跟母亲习医学武,又得湖南籍草医林发通、粟发旺传给水法,精通骨伤科医术。一生以医为业,对骨折者,先施水法止痛,然后手法复位,以甘蔗挖槽填药末做成夹板包扎固定,自称为“甘蔗清热滋……[详细]
戴自振 革命烈士 (19251950)
  戴自振(1925—1950),百寿县三皇乡(今永福县三皇乡)人。民国三十二年到桂耕师范学校读书,当时学校有进步人士汤松年任校长,地下党员郭文杰、钟士民、黄半文等任教,他受这些师长的影响,思想上向往革命,并参加了学校许多进步活动。民国三十五年毕业回到百寿附郭乡表证中心校任教。此期间,他组织同事们秘密开展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活动。次年4月, 因筹划雅窑乡武装-,被国民党百寿县政府通令辑拿。他知道三江县的民……[详细]
  王逊志(1884—1946),号象民,临桂县迁桥(今永福县桃城乡四合村)人。广西省优级师范毕业。历任兴业(贵县)县长、融县县长、广西银行行长、梧州贸易处处长、第四集团军驻粤办事处主任、广西财政厅长。王于民国十八年回到了离别二十多年的故乡,看到家乡学校破烂,便捐资银币二千元,将石门祠堂改建成悦德中心校(现为石门中心校,原校舍仍完好)。民国二十五年,王任广西银行行长,第二次回乡探亲,见家乡很多穷人生活……[详细]
  韦超(1911—1940),彭庄里(今属苏桥乡)太平村人。中国滑翔运动创始人。韦超于民国二十三年由广西航空学校选送到英国阿母士突朗飞机制造厂学习飞机设计与制造,民国二十五年返国,取道德国,发现德国为避开“马奇若防线”广泛开展滑翔运动,培养航空人才。韦想到日军侵略我国的野心越来越大,决心为发展我国航空事业以抵抗日军侵略出力,便进格鲁恼飘翔学校,学习滑翔机,历时半年。民国二十六年芦沟桥事变前夕,韦超回……[详细]
  王公度(1895—1937),原名王世杰,锦桥里岭桥人,出生书香之家,民国九年毕业于广西政法专门学校。民国十五年与韦永成、李宗义一同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次年回国,任李宗仁秘书。王知识渊博,办事精明干练,深得李宗仁、白崇禧器重。历任第四集团军总政训处处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政治部主任、中国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常务委员、广西省政府委员、 广西秘密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会” 政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详细]
  毛稼荪(1895—1927),永福县锦桥里人。广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辛亥革命后,在刘震寰部任过陆军上尉副官。民国十年参加了广州东江之战。此后在永福县铸群小学教书。民国十四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筹组中国国民党永福县党部执行委员会,被选为第一届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长,不久主持县执委工作。此时他与中共桂林县支部书记李征凤取得联系。他追随孙中山的路线, 立志“力填平等路, 血灌自由花”。在桃城、堡里等乡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