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苏州历史名人介绍12

苏州历史名人介绍12

更新时间:2023-03-15

  金松岑(1873~1947),原名懋基,又名天翮、天羽,号壮游、鹤望,自署天放楼主人,笔名麒麟、爱自由者、金一等。吴江县(今吴江市)同里镇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1873年6月15日)。学者,诗人。少年时师事顾询愚、钱词锷习诗文。早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他“痛政府之不足图存”,因此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与陈去病等在同里创设雪耻学会,又办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先后……[详细]
  魏钰卿(1879~1946),苏州人。评弹演员。自幼喜爱吹弹唱曲。时苏州评弹兴盛,他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从师姚文卿,学弹词《珍珠塔》。由于他刻苦学艺,进步很快,但只学到半部《珍珠塔》。翌年,由光裕社司年王绶卿带领出道。此后,他便单独在-一带市镇上演唱,并崭露头角,博得听众好评。光绪三十四年,说评话的钟柏亭因要求他收其子钟笑侬学艺,奉赠亡兄钟柏泉家藏的《珍珠塔》后半部脚本,使他说《珍珠塔》得……[详细]
  费巩(1905~1945),原名福熊,字铁寒,后字季曾。原籍吴江县同里镇,至其祖父时迁苏州。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八日(1905年9月16日)生于苏州。费树蔚之子。爱国民主人士,烈士。民国12年(1923年)考入复旦大学。民国14年参加“五卅”运动。当年冬,与袁世凯孙女袁慧泉(原名袁家第)结婚。民国15年,从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科政治学系毕业后,自费学习外语2年,赴法国留学,又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政治经……[详细]
  张一鹏(1871~1944),字云抟。吴县(今苏州市区)人。早年在苏州观前街设开智书室,后到南洋公学读书,肄业,回苏州创办唐家巷小学、组织苏学会。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举人。后去日本法政大学攻读法律。回国后历任-主事、京师地方检察厅长、吴江地方检察厅长、云南高等检察厅长。从云南返沪后,任《时事新报》主编。辛亥革命后,张一鹏任平政院三庭庭长。民国2年(1913年)任江苏司法筹备处长,到任后裁撤省……[详细]
  沈恩孚(1864~1944),字信卿,号渐盦,又号心磬,晚号若婴。原籍吴县,生于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15岁回吴县应童子试,入县学为诸生,后肄业上海龙门书院。光绪二十年(1894年)应乡试中举人。后执教于宝山县学堂。光绪三十年倡议改龙门书院为师范学堂,旋赴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受任龙门师范学堂监督。光绪三十一年江苏学务总会(后改名江苏省教育会)成立,任评议员,致力教育革新。当年为反对苏杭甬铁路……[详细]
  朱穰丞(1901~1943),又名成湘。吴县(今苏州市区)东山人。生于上海。话剧演员。早年就读于上海圣芳济中学。中学毕业,为银行职员。民国10年(1921年)组织辛酉学社,后又创办辛酉剧社,编导新戏,与潘汉年、夏衍、田汉等人交往。民国14年,创办《莫厘沪报》与《新东山》杂志。民国19年8月加入“左联”。民国20年秋,赴法国巴黎入索尔邦大学。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中国留学生法国支部书记和旅法华侨……[详细]
  程瞻庐(1879~1943),名文棪,字观钦,一字瞻庐,号望云居士。吴县(今苏州市区)人。作家。自幼父母早亡。20岁入紫阳校士馆,24岁入江苏高等学堂。毕业后执教于东山五湖两级学堂、苏州晏成中学、景海女校、振华中学等。因中文课卷甚多,辞教职,专心写作。民国初年,开始发表小说。生性旷达,和蔼可亲。早年曾参加包天笑、范烟桥等组织的文学团体星社。民国25年(1936年)任省立苏州图书馆总务部主任。抗日战……[详细]
  张一麐(1867~1943),亦作一麟,字仲仁、峥角,号公绂、民佣,别署大圜居士、红梅阁主。吴县(今苏州市区)人。12岁中秀才,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顺天乡试举人,为候补知县。光绪二十四年康有为、梁启超提倡维新变法,他与章钰、孔昭晋等人在苏发起苏学会。光绪二十九年录取经济特科,旋入袁世凯幕,兼任北洋《法政学报》主笔。宣统元年(1909年)因袁开缺回籍,遂辞职南归。次年入浙江巡抚增韫幕。辛亥革命……[详细]
  姚竹修(1906~1942),字昆麟。吴县光福人。生于苏州阊门外小木梳巷。烈士。民国13年(1924年),到上海美孚洋行当英文打字员兼纱布交易所记账员。民国16年8月到民国18年12月进江苏交涉公署任科员,并就读于万国函授大学。民国22年7月,考取国民政府外交部公职人员,先在欧美司供职,后在情报司任科员。这时,他翻译出版《国家责任》一书。民国24年,出任中国驻土耳其公使馆主事。民国26年调任驻新加……[详细]
  周奎麟(1905~1942),又名周一斗,化名林开、周青。太仓浏河镇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民国10年(1921年)到上海物品证券交易所当练习生,后为场务科职员。民国1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任中共交易所支部书记。民国16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当选为沪中区民代表会议常委、大会执行主席、党团书记。民国19年5月,被法租界巡捕房逮捕,数天后交保获释。当年7月30日,他在外滩公园散发传单时……[详细]
  冯子和(1888~1941),初名旭,字旭初,号春航。吴县枫桥狮子山(今苏州市新区)人。京剧演员。幼从父冯三喜学京剧青衣、花旦。9岁,在上海拜夏月珊为师。又曾向时小福、路三宝等学艺。12岁登台,一举成名。因与著名青衣常子和相肖,以艺名“小子和”,蜚声南北剧坛,时有“北王(王瑶卿)南冯”之称。辛亥革命时,参加攻打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主张戏剧以改良社会和进行通俗教育为己任。曾入育才公学研习英语、西洋……[详细]
  徐天啸(1886~1941),名啸亚,字天啸,别署秋槐室主、天涯沦落人等,以字行。常熟人。作家。早年即以才名,与其弟枕亚并称“海虞二徐”。民国元年(1912年)偕枕亚赴上海,同任《民权报》,天啸负责社说及评论,立论相当激烈,以致次年该报被袁世凯政府强令停刊。民国3年起任上海《黄花旬报》主编,同时助徐枕亚《小说丛报》。兄弟俩同入南社。此后走广西,转广东,曾在军界任职,一度又主广州《大同日报》笔政。数……[详细]
  贝寿同(1875~1941),字季眉,又字季美。吴县(今苏州市区)人。著名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早年为吴县庠生。后毕业于南洋公学,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嗣后赴德国,入夏洛顿盘工科大学建筑科学习建筑。归国后,执教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曾任民国北京政府-技正、民国政府司法行政部技正,以及20世纪30年代初苏州市政府专门委员等职。任职期间,先后设计众多的法院、监狱等建筑……[详细]
  王同愈(1856~1941),字文若,号胜之,别署栩缘。元和县(今苏州市区)人,生于清咸丰五年十二月十七日(1856年1月24日)。同治十三年(1874年)入上海舆地局,始习天文、算术、格致之学,并从画家顾沄学画。次年入李金镛幕襄助修复河南大兴至任邱的河道堤岸。光绪七年(1881年)随李至黑龙江珲春,管理炮台,并著有《炮台图说》。后入吴大澂幕,相随至冀、粤、豫等地,深得吴器重,遂成入室弟子。光绪十……[详细]
  瞿启甲(1873~1940),字良士。昭文县古里村(今常熟市古里镇)人。藏书家。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至瞿启甲为四世。幼孤,随伯父秉渊及兄启文、启科读书。擅文学、书法,维护先代遗书尤谨。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学部奏设图书馆,两江总督端方遣人令瞿氏献书,许官京卿,他不为所动。后经父老斡旋,进旧刊及影钞若干种。民国12年(1923年),曹锟在国会贿选总统,他重名节,拒贿南归。民国13年,军阀……[详细]
  胡玉缙(1859~1940),字绥之。元和县(今苏州市区)人。清咸丰九年七月二十日(1859年8月18日)生。学者。光绪四年(1878年)肄业于苏州正谊书院,后入江阴南菁书院。光绪十一年中举人,次年入福建学幕。光绪十四年聘为苏州学古堂斋长。光绪二十六年任兴化县教谕。光绪二十九年应经济特科试,获一等第六名,遂改委湖北知县,入张之洞幕府。光绪三十年奉两湖、两江会派,东渡日本考察。光绪三十二年学部以治经……[详细]
  吴郁生(1854~1940),字蔚若,号钝斋。元和县(今苏州市区)人,居西白子塔巷。清末大臣,书法家。为嘉庆戊辰科状元吴廷琛之孙。光绪三年(1877年)中进士,授翰林,曾为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四川督学。主考广东,康有为出其门下。戊戌政变,六君子被戮,西太后因康有为出其门下而不用。及至西太后死,他乃任邮传部尚书、军机大臣。宣统三年(1911年)返归苏州故里。他生性耿直谦和,晚年好行善举。民国19年(……[详细]
  江小鹣(1894~1939),名颖年,又名新,字小鹣,以字行。吴县(今苏州市区)人。雕塑家。其父江标翰林出身,工诗文篆刻,富收藏、善书画。江小鹣早年毕业于苏州草桥中学,自小从父学习国画,但对画中名人比例,远近-,常有质疑,喜用西洋画之法用于国画之中。民国6年(1917年)去日本,对西洋画特点与风格倍加关注。翌年到法国留学,在巴黎攻读西画,又习雕塑。民国13年回国,居住上海,任新华艺术专科学校雕塑教……[详细]
  吴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灵,晚号霜厓。长洲县(今苏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十年七月二十二日(1884年9月11日)。曲学大师。父母早逝,由嗣叔祖抚养长大。幼承家学,12岁从师潘少霞,光绪二十七年县考以第一名补长洲县学生员。后连续两年应江南乡试,均不中,遂赴上海东文学社习日文。光绪三十一年由黄慕韩介绍至东吴大学堂任教。宣统元年(1909年)加入神交社、南社,宣统二年到存古学堂任事。民国……[详细]
  胡石予(1868~1939),名蕴,字介生,以号行,别署石翁、萱伯、瘦鹤、布衣、丹砾、老跛、闲主人。昆山蓬朗人。生于清同治七年三月十六日(1868年4月8日)。诗人,与武进钱名山、金山高吹万并称“江南三大儒”。晚清庠生(秀才)。早年在家乡设馆课徒。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起执教苏州省立第二中学(俗称“草桥中学”,今苏州市一中)达20余年。门生弟子极多,其0类拔萃者甚多,如叶圣陶、顾颉刚、郑逸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