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苏 > 苏州 > 吴中名人

吴中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陆象先 [] 唐朝宰相 (665736)
  陆象先(665年-736年),原名景初,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朝宰相,尚书左丞陆元方之子。陆象先早年历任扬州参军、洛阳县尉、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中书侍郎,并在太平公主的举荐下担任宰相。但他始终不肯依附太平公主,并拒绝参与政变密谋。先天政变后,陆象先进封兖国公,出任益州长史、剑南道按察使。后历任蒲州刺史、太子詹事、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同州刺史。736年(开元二十四年),陆象先病逝,追赠尚书左丞相,赐谥文贞。早年经历 陆象先年轻时便很有度量,因考中制举,被授为扬州参军,后在吏部侍郎吉顼的举荐下,担任洛阳县尉,历任左台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累迁至中书侍……[详细]
陆元方 [] 唐朝宰相
  陆元方,字希仲,今江苏苏州人。唐代大臣。历官监察御史、武则天朝殿中侍御史、凤阁舍人、长寿二年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证圣初贬绥州刺史,后复相,仕至文昌左丞,临终尽焚草奏。陆元方字希仲,苏州吴人。陈给事黄门侍郎琛之曾孙。伯父柬之,善书名家,官太子司议郎。 元方初明经,后举八科皆中。累转监察御史。武后时,使岭外,方涉海,风涛惊壮,舟人惧,元方曰:「吾受命不私,神岂害我?」趣使济,而风讫息。使还,除殿中侍御史,擢凤阁舍人、秋官侍郎。为来俊臣所陷,后置不罪。迁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坐附会李昭德,贬绥州刺史。擢天官侍郎,兼司卫卿。或言其荐引皆亲党,后怒,免……[详细]
陆逊 [三国] 中国古代十大儒将,十七史百将传 (183145)
  • 陆逊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荆州牧、右都护。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章武二年(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黄武七年(228年),陆逊又取得石亭之战的胜利。黄武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以陆逊为上大将军、辅佐太子孙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陆逊统领吴-政十余年,赤乌七年(244年)拜为丞相,后卷入立嗣……[详细]
陆抗 [三国] 十七史百将传,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226274)
  • 陆抗
  陆抗(226年-274年),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逊次子,孙策外孙。年二十丧父,袭父爵为江陵侯,为建武校尉,领其父众五千人。后迁立节中郎将、镇军将军等。孙皓为帝,任镇军大将军、都督西陵、信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驻乐乡(今湖北江陵西南)。凤凰元年(272年),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 ,死后不久吴国为晋所灭。历史评价陆凯:“姚信、楼玄、贺邵、张悌、郭逴、薛莹、滕脩及族弟喜、抗,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 陈寿:“……[详细]
金圣叹 [] 清代文学批评家 (16081661)
  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他乩降才女叶小鸾,写下动人篇章,成为江南士人佳话,亦为曹雪芹构思和创作《红楼梦》的素材之一。金圣叹提高通俗文学的地位,提出“六才子书”之说,使小说戏曲与传统经传诗歌并驾齐驱,受推崇为中国白话文学运动的先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名人生平金圣叹生于1608年3月3日(万历三十六年四月十七日),童年贫困孤独,九岁入读私塾……[详细]
陆康 [] (126195)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所在称之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在今河北省盐山县一带)。由于高成县地处偏远,当地治安很乱,每户人家都备有弓弩,而每次县令一到,首先就征发民力修建城墙。陆康到任后,将这些人遣散,百姓大悦,又以树立恩信为方法,连盗贼都逐渐被收服了。州郡上表彰他的功绩,于光和元年(178年)升任武陵太守,后来又转任桂阳、乐安两地,所到之处都得到称赞。 劝谏灵帝之后,汉灵帝为了要铸造铜人,大幅加征税收,……[详细]
  世为族姓,祖父闳,字子春,建武中为尚书令,美姿貌,喜著越布单衣,光武见而好之,自是常敕会稽郡献越布。陆续字智初,会稽吴县(今苏州)人。世世代代为县里的大姓。祖父陆闳,字子春,建武中为尚书令。人长得漂亮,爱穿越布单衣,光武见了也很喜欢这种越布,自此以后,常令会稽郡献越布。陆续小时死去了父亲,出仕郡户曹史。这时岁荒民饥,太守尹兴使陆续在都亭给老百姓发稀粥。陆续召集全部饥民,一个一个问清姓名。事情结束,尹兴问吃了稀粥的有多少人?陆续立即回答说有六百余人,还分别说出姓名,没有差误。尹兴非常赞赏他的才能。刺史巡视部属,考察刑政,召见了陆续,征召为别驾从事。因病去官……[详细]
  陈仁锡(1579~1634),字明卿,别号芝台,江苏长洲人。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壬戌科文震孟榜进士第三人。陈仁锡少年有志,笃志好学,博览经史,年19岁即乡试中举。听说武进学者钱一本对《周易》很有研究,于是前往武进拜师。后因七次会试均落第,遂更加潜心经史之学,多有论著。天启二年(1622)终于高中进士第三人,授翰林编修。此科第一名,状元文震孟也是当时著名儒士,海内都庆贺科举得人。第二年母亲去世,陈仁锡辞官守孝三年,期满复原官,直经筵,典诰敕。陈仁锡秉性梗直,为人正派,以讲官而深负重望。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父子,冒请边功,并以皇上名义赐公爵……[详细]
蕅益智旭 [] 中国净土宗第九代祖师 (15991655)
  蕅益智旭(1599年~1655年),明末四大高僧中最晚也是影响最大的,中国净土宗第九代祖师。吴县木渎(今属江苏省)人,俗姓钟。字蕅益,号八不道人。由于晚居灵峰(今浙江安吉县)建寺、创社、著书,故世称灵峰蕅益大师。蕅益智旭七岁茹素,十二岁就外傅,闻圣学,即千古自任,誓灭释老,开荤酒,作论数十篇辟异端,梦与孔颜晤言。十七岁,阅《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乃不谤佛,取所著辟佛论焚之。二十岁诠论语,至“天下归仁”,不能下笔。废寝忘食三昼夜,大悟孔颜心法。冬丧父,闻地藏本愿,发出世心。二十二岁,专志念佛,尽焚窗稿二千余篇。二十三岁,听《大佛顶经》,谓“世界在空,空……[详细]
  陆景,字士仁,吴郡吴县(今苏州)人,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次子。陆机、陆云之仲兄。生于吴大帝赤乌十三年(250年),卒于天纪四年(280年),年三十一岁。陆景著书数十篇,《隋书·经籍志》注有《陆景集》一卷,已亡佚。陆景是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和妻子张氏(东吴大臣张承和妻子诸葛氏的女儿、诸葛恪外甥女)的次子,生于吴赤乌十三年(250年)。吴建兴二年(253年),时任太傅诸葛恪被武卫将军孙峻与皇帝孙亮合谋诛杀,并被诛灭三族。陆景的母亲张氏也因此连坐被黜。幼年的陆景从此被祖母陆孙氏抚养。祖母去世后,陆景为祖母心丧三年。陆景后来因为迎娶公主(孙和与张……[详细]
  杨惠之(生卒年不详),唐代吴县吴山张古村人,一说香山(今胥口乡)人。唐开元天宝年间(713~756年)雕塑家。先学画,与吴道子同师张僧繇笔法;后专攻雕塑,成为天下第一雕塑手,与“画圣”吴道子齐名,时有“道子画,惠之塑,夺得僧繇神笔路”之说。其塑像能抓住名人的外形与神情特征,生动传神,曾在京兆府塑名优留杯亭像,像成之日,并加装染,放之大街上,面向墙壁,过路人看其背影即能辨认出是留杯亭,其神巧可知。还曾创造千手观音像。他继承“影塑”和“浮塑”技巧,创制出“塑壁”新形式,塑出云水、岩岛、树石以及佛像等,散置其间,对后世塑像艺术影响甚大,被尊为“塑圣”。其作品主……[详细]
  朱长文(1041-1098年),字伯原,自号潜溪隐夫。因筑室隐居“乐圃”,故人称“乐圃先生”。宋代吴县人。北宋学者。10岁能作文,好读书,从泰山孙复授经于太学,尤邃于《春秋》,博闻强识,笃学力行。19岁登进士,后授秘书省校书郎,守许州司户参军。因坠马伤足,不愿再当属员。家居20年,筑室故吴越钱氏金谷园,称“乐圃”,潜研学术。时苏州地方-莫不造访,向他请教“谋政所急”,因之名动京师。元祐间,荐为苏州教授。曾积极协助范仲淹之子范纯仁重修苏州州学。时苏州水灾,长文曾陈浚五浦之利,未获采纳;又作救荒议4篇,上苏州知州黄履,灾民获益不小。后征召为太学博士,绍圣年间……[详细]
施盘 [] 明朝状元 (14171440)
  施盘(1417年-1440年),字宗铭,直隶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己未科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传闻本科原取张和,因张有眼疾而改取施盘。授翰林院修撰。时年仅23岁。考取状元后,仍每日立下程限,在翰林院充分利用藏书,刻苦读书,大有补益。他恭勤职守,求师问学,其诗直逼古人,杨溥深为器重。施盘病重时翰林同僚,为他四处求医,每日都有人前往探视,卒于正统五年(1440年)。去世后众翰林皆哭吊痛惜。《明诗纪事》有其《送友》诗“杨柳含烟翠欲流,杨花飞雪点行舟。春风送别淮0,落月啼鹃动客愁。”……[详细]
陆晏 [三国] (?~274)
  陆晏,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陆抗之长子。凤凰三年(274年)陆抗去世,陆晏继承其爵位,与弟弟陆景、陆玄、陆机、陆云,分别带领陆抗的部队。被封为裨将军、夷道监。天纪四年(280年),晋军伐吴,龙骧将军王濬顺流东下,所到之处攻无不克。二月壬戌,陆晏被王濬的分支部队所杀。历史传记陆晏者,吴吴郡吴县人,大司马抗子也。抗卒,晏及弟景、玄、机、云、分领抗兵。晏为裨将军、夷道监。天纪四年,晋军伐吴,龙骧将军王浚顺流东下,所至辄克,终如抗虑。二月壬戌,晏为王浚军所杀。……[详细]
陆耽 [] (?~303)
  陆耽(?―303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司马陆抗之子,西晋官员。陆耽 吴国灭亡后,与兄陆机、陆云等入西晋都城洛阳。为平东祭酒,陆机为成都王司马颖所杀,陆耽亦遇害。史书记载《晋书·卷五十四·列传第二十四》:(陆云)云弟耽为平东祭酒,亦有清誉,与云同遇害。大将军参军孙惠与淮南内史朱诞书曰:“不意三陆相携暗朝,一旦湮灭,道业沦丧,痛酷之深,荼毒难言。国丧俊望,悲岂一人!”其为州里所痛悼如此。后东海王越讨颖,移檄天下,亦以机、云兄弟枉害罪状颖云。……[详细]
陆希声 [] 唐朝宰相
  陆希声,字鸿磬,自号君阳遁叟(一称君阳道人),唐代苏州府吴县人氏。博学善属文,昭宗(八八八至九零四)时召为给事中,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太子太师罢。六世祖陆元方在武周时期,两度出任宰相。家世有书名,六世伯父柬之以草书高天下。五世祖陆象先为唐睿宗时宰相,爵位兖国公。其高祖父陆景融曾任工部尚书,博学工书,至希声一出,遂能复振家法。其曾祖陆涓为唐朝诗人,曾任阳翟令其祖父陆孟儒官至苏州司士参军。其父陆翱为唐朝诗人,《全唐诗》录存其诗二首。……[详细]
  陆畅(约公元820年前后在世)字达夫,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末年前后在世。初居蜀,尝为蜀道易一诗以美韦皋。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登进士第。时皋已没,有与之不悦者,诋所进兵器皆镂“定秦”字。畅上言“定秦”乃匠名,由是议息。为皇太子僚属。云安公主出降,畅为傧相,才思敏捷,应答如流。因吴语为宋若华所嘲,作《嘲陆畅》一诗。后官凤翔少尹。陆畅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详细]
郑吉 [] (?~前49)
  郑吉(?~前49年)西汉会稽(今江苏吴县)人,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宣帝时,任侍郎,率士卒屯田渠犁,因发西域诸国兵攻车师有功,升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惮率万余人归汉,郑吉发渠犁、龟兹诸国5万人以迎之。匈奴僮仆都尉由此罢。汉置西域都护,治乌垒城,统领西域。郑吉被任命为西域第一任都护,故《汉书·郑吉传》说:“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详细]
  韩雍(1422~1479),字永熙。南直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广东按察副使、大理少卿、兵部侍郎、浙江左参政等职。明天顺(1457~1464年)间,广西各族人民不堪朝政统治,纷纷举兵造反,声势浩大,朝廷震动。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明朝廷任韩雍为左佥都御史,赞理军务。八月,韩雍等率军16万进入广西,镇压兴安、修仁、荔浦等地农民起义军,-7300多人。十月,韩雍兵分多路进军浔州府。 十二月初一,攻破义军324营寨,杀义军首领侯大苟等3200多人。将横跨大藤峡谷的大藤斩断,改名断藤峡,勒石纪功而还梧州。继后,分……[详细]

全部吴中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