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81、姚维钧 (19091968)
  姚维钧(1909~1968)女,安徽省黟县人。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著名的职业教育家黄炎培的夫人。民国31 年(1942 年)毕业于贵阳市大夏大学文学院,曾在重庆巴蜀中学、上海比乐中学任教。民国34 年7 月,支持黄炎培访问延安,协助写成《延安归来》一书,并随黄炎培参与发起建立中国民主建国会工作,当选为民建总会监事。解放战争期间,积极协助黄炎培先生参加爱国-和推进民主建国会的工作……[详细]
182、陈重光 (19171968)
  陈重光(女)(1917~1968),阳明镇人。出生于博罗响水乡,父早丧,由其母刘满抚养。1927年夏,就读响水学校,受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思想教育,倾向革命。后考入杭州行素女子中学读书,继在上海“白鹅绘画学校”学习,并参加黄惊白等进步青年组织的“线上画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来她与黄惊白因受“-”嫌疑,遭上海警察局拘捕,幸其叔祖父陈洁营救获释。她与黄惊白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结为夫妇。民国……[详细]
183、吴焕新 (19061968)
  吴焕新(1906—1968),原名吴学韶。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吴焕新13岁在原籍县立模范小学就读,肄业后到青岛,在一家私营商号当司帐近10年,这期间,他接触到基督教。1928年12月25日(圣诞节),在青岛信义会路德堂受洗入耶稣教,遂改名“焕新”。成为基督教徒的吴焕新被青岛信义会医院录用做了两年杂役后,于1931年到安东圣经学院读书。1934年毕业后,在路德堂做传道员。1937年被教会送到湖北……[详细]
184、赵建中 (19031968)
  赵建中(1903—1968年),原名炳烈,昌江县英显村人,是中共昌感县委早期领导人之一。1926年在昌江县第一高等小学校读书,受共产党员刘开汉、符倬云的影响,思想进步,倾向革命。1929年春,任英显村国民小学校长。1931年秋,刘开汉被聘到英显小学任教,他积极协助刘开展革命活动,发动青壮年农民和学生组织成立了“爱群社”,社员近百人。1937年2月经马白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英显小学党支部书记……[详细]
185、李璞 (19111968)
  李璞(1911—1968)曾用名李树英、李廉。文登县(今文登市)初村镇西北道人。岩石学家与同位素地质学家。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大。先后在地质调查所任技士,后到西南联大读研究生兼作助教。1947年考取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50年毅然投身到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同年随解放军进西藏,担任中央文委西藏工作队队长,收集了康藏高原第一批珍贵的地质资料,为研究康藏高原地质发展历史和找矿勘探奠定了……[详细]
186、李秋野 (19151968)
  李秋野(1915~1968)安国明官店村人。1935年从冀县中学毕业后,先后在山东博山县和安国县伍仁桥镇小学任教。1937年投奔革命队伍,先入山西民族革命大学读书,翌年4月转入陕西公学,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晋察冀分局青委会组织部干事,中共华北局行政处处长、生产处秘书长,山东渤海利民盐业公司经理,天津市军管会军代表,华北长芦盐业公司经理,中国盐业公司经理,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校长,北京对外贸……[详细]
187、王尊三 (18921968)
  王尊三(1892~1968)幼名九如,别名于家璧,艺名金才。唐县东岳口村人。幼年拜西河大鼓名家房英魁为师学说西河大鼓,学成后曾到天津、济南、黄河以北及大西北闯荡,以说《隋唐》、《杨家将》、《岳飞传》、《西厢记》等传统鼓词驰名。1937年秋他正在大同市说书时,听到八路军已开到唐县抗日的消息,步行500多里回到家乡,毅然参加了抗日工作,将抗日英模事迹编成鼓词为抗日军民义务演唱,还经常到日伪据点附近演出……[详细]
188、刘华圃 (19031968)
  刘华圃(1903~1968)又名刘春永。安国西王奇村人。15岁在药店学徒,17岁入天津隆顺榕药庄。他潜心钻研业务,虚心学习中药鉴别加工技术,几年后擢升为总经理。1939年被推举为天津市国药同业公会会长,多次冒险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抗日志士。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加紧对天津商界掠夺,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刘华圃等人组织领导国药业进行抗税斗争,被日军-传讯扣押。解放战争期间,刘华圃利用自己的……[详细]
189、崔洛唐 (19061968)
  崔洛唐(1906~1968)易县墨斗店村人。由于交不起地主的租子,逃荒到杏树台村大深山沟里落户。1938年,易县、良岗、杏树台一带成为晋察冀一分区的抗日根据地,崔洛唐和边区农民一样为八路军站岗放哨,到前线抬担架救护伤病员。1943年春,日军残酷“扫荡”抗日根据地,部队将伤病员分散在各家各户养护,崔洛唐接来了一名伤势最重名叫张同的伤病员。当时张同身体很虚弱,又患有严重的肠胃病。洛唐夫妇让张同睡在热炕……[详细]
190、杨朔 (19131968)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字莹叔(1937年改用现名)。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北街人。当代散文作家。杨朔青年时代随舅父到哈尔滨,在一家英国商行当办事员,并开始研习中国古典诗文。后当英文翻译。“九一八”事变后,他愤然离哈去沪,集资筹办“北雁”出版社,出版抗日进步书籍。1937年赴延安。1938年辗转到广州,发表了反映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还写了一些通讯,……[详细]
191、童书业 (19081968)
  童书业(1908年-1968年1月8日),字丕绳,号庸安。祖籍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出生于安徽芜湖。20世纪著名的史学家,古史辨派的代表,曾任《禹贡》,山东大学、光华大学教授,上海博物馆历史部、总务部主任。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副主任。九三学社社员。童书业专于先秦史,兼治中国绘画史、瓷器史和历史地理。1935年结识顾颉刚先生。后在上海光华大学、美专等校任过教。1949年8月,应聘为……[详细]
192、李兴源 (18881968)
  李兴源 (1888—1968)又名李树园, 字左泉,别号砚田老农。博山县西冶街(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国画家、著名陶瓷艺人。8岁入学,习文学画。经6年,所画山水、花鸟、虫鱼已见功底。14岁辍学,专攻书画,精心揣摩宋、元、明、清各代名家的画技,得其要领。19岁即名噪一方,索画者甚多。1912年,投奔其舅父客居江西南昌,后在上游县作书吏,任幕友。公牍之余,勤于砚边,并得“八大山人”之一朱耷画法及江南名……[详细]
193、姜有方 (19071968)
  姜有方(1907—1968年) 姜有方,黄渡乡庄池村(原属青浦县境)人,生于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11年(1922年),考入苏州江苏省立第一师范,14年3月参加国民党,未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两年后转为共产党员。大革命时期,青东农民-,任三人领导小组成员。-失败,遂与党失去联系。嗣后十余年,大部分时间在青沪两地小学任教,失业时曾开小店谋生。抗战胜利后,担任过黄渡区长1个月。翌年……[详细]
194、曾省 (18991968)
  曾省(1899—1968),又名省之,瑞安申明里人。1914—1922年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农科与东吴大学生物系。1928年,公费留学法国里昂大学,获生物学博士学位,嗣后在瑞士暖陕登大学任研究员。1932年回国,先后在青岛大学生物系、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川大学昆虫系、武汉华中大学理学院任教授、系主任、院长等职。解放后出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农业顾问,参加筹建中南农业研究所,曾任副所长、植保系主任。1959年……[详细]
195、沈祖绵 (18781968)
  沈祖绵(1878—1968),字念尔,号瓞民,-日本时化名高山独立郎,杭县(今杭州)人。早年执教于杭州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章太炎会于杭州虚白堂,一见如故。谈及清初-,浙省士子受害最深。沈氏祖先也因与汪、查为姻娅而受株连。太炎谓:“此浙人一时之不幸,日后当以此为荣也。”后与太炎义结金兰,并命长子延国拜章为义子,从章研究古文。光绪三十年,投身革命,为光复会筹组人之一,先后七次亡命日……[详细]
196、黎照寰 (18981968)
  黎照寰(1898~1968)黎照寰,字曜生,广东南海小塘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兄资助赴美留学,先后获纽约大学商科学士、哈佛大学理科学士、哥伦比亚经济科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科硕士等学位。留美期间,结识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参与创办了留美学人组织的中国科学社和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会。民国8年(1919)回国后,曾任中国公学大学部教授。民国10年任香港工商银行司理。民国11年任广东经济调查……[详细]
197、李华芳 (19001968)
  李华芳(1900—1968),别号向荣。汉族。原籍本县城厢乡文合村。高小毕业后,在村间小学任教。1926年3月,到中国国民党党立广西农-动讲习所第一届(在南宁)学习6个月,在中共党员和国民党左派的教育下,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与农-动的理论。学习结束任省农运特派员。1926年11月,后受委派回武鸣县领导农运,与县农协会办事处主任李敏才等人,组成县农运工作队,深入西区农村,宣传反帝、反封建的……[详细]
198、沙善余 (18791968)
  沙善余(1879~1968年)名庆,以字行。回族。祖先阿拉伯人,世居南京,生于苏州,4岁迁上海。幼习经书,先后就读圣芳济学堂、格致书院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随尚贤堂李佳白专修英文,后任助教。光绪三十一年,反对美国-华工,宣传抵制美货,被李佳白辞退,至复旦公学执教英文。后发起组织上海清真商团,任团长,率队攻打江南制造局。光复后,坚辞官职。民国元年(1912年)任山东高等学堂教务长、校长。……[详细]
199、方椒伯 (18851968)
  方椒伯(1885—1968),名积蕃,镇海骆驼桥桕墅方村(今属镇海区骆驼镇)人。祖父方介堂在沪、津、汉等地经营糖业历20年,聚财甚丰,遂成豪富。椒伯8岁丧父,17岁应科举试不中,次年赴沪与其叔父共营祖传产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家乡创办培玉两等小学堂,任校长,兼任宁波溪海公学校长、宁波教育参事会参事。1913年当选镇海县议会参议员。1917年毕业于上海神州法政专门学校,历任东陆银行上海分行……[详细]
200、叶熙春 (18811968)
  叶熙春(1881—1968),名其蓁,字熙春,以字行,祖籍慈溪,迁居钱塘(今杭州),幼随祖母居武林门外响水闸。5岁时至良渚与父母一起生活。稍长,从良渚名中医莫尚古习医,研考医学典籍,深得其旨。随师临诊,虚心好学,不数年即能独立行医。晚清名医姚梦兰见叶年少有志,延其侍诊二年,得传心要,医术大进。初行医于瓶窑镇,后悬壶于余杭镇木香弄。名诊室为“问苍山房”,以治病救人,问心无愧自勉。当年木香弄医家云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