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61、黄葆钺 (18801968)
  黄葆钺(1880~1968)黄葆钺,字蔼农,小名破钵,别号青山农,青山下村人,清光绪六年(1880)出生。葆钺小时体弱多病,8岁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依赖母亲抚养成人,青年时就读于全闽师范学堂,后入上海法政学堂,毕业后,目睹清政府吏治腐败,遂无心仕途,而对书法、碑刻、绘画等艺术感兴趣。他云游名山大川,对碑碣法帖、鼎彝玺印、汉砖石刻及名家真迹悉心揣摩,自学书画篆刻,潜心研习,技艺精进。民国成立后,葆钺……[详细]
162、韦质彬 (19061968)
  韦质彬(1906~1968),生于古蓬乡板岑村一个壮族农民家庭。幼年在周安小学读书。毕业后,就读于宜山庆远中学。 1932年1月, 在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受训六个月,结业后到柳州国军第七军工兵营第二连任见习副连长。 同年10月, 被调到南宁军校技术兵团任副连长。1936年至1943年,先后任少尉副官兼传达长,后升中尉副官,在交通兵团任副连长,通讯兵营任少校副营长、一三一师任营长、一……[详细]
163、傅杰三 (18981968)
  傅杰三(1898~1968.9.10),名英才,字杰三,商南县白玉区毕家湾水沟村人。民国十四年(1925)毕业于北京平民大学预料,时值军阀混战,兵匪祸结,其家产也遭到破坏,因之他无意继续求学,也不愿从事政治活动,回到家乡办慈善事业。民国二十年(1931),傅杰三受张德彦等人影响,在毕家湾、寺湾办起“同善社”,吸收当地各界人士入社,通过同善社,傅结识了山阳爱国人士屈世准,中共商洛游击队负责人谭道鹏,……[详细]
164、刘蔼如 (18801968)
   刘蔼如(1880~1968)陕西临潼人。从小即随母亲、兄长种田。稍长入村塾苦读,后进陕西高等学堂学习新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与郭希仁、曹印侯、贺绂之在西安设丽泽馆,接纳各方志士,抨击清廷腐败;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与曹印侯从西安返回渭北,谋招兵以图大举。闻西安起义胜利,遂集乡勇百余人连夜至临潼响应,县城得以光复。为镇压陕西辛亥革命,甘肃清兵大举东来,西路各县同时告急。刘与曹印侯按……[详细]
165、刘岐周 (19031968)
  刘岐周(1903—1968) 曾用名刘鼎,岐山县故郡乡刘家村人。任甲长时,因联合群众告发保长-之事,-离家。他联络张锦堂、刘兆汉、孟书彦等8人,组织武装,出没于西方涝川及前岭一带。民国33~35年(1944~1946),刘岐周多次组织武装力量向陕甘宁边区的驿马关、孟巴寺等地贩运物资,每次十七八人至二百人不等。运给边区棉花6000多斤,电话机15部,手枪90多支,步枪300多支,棉布900多匹……[详细]
166、王玉祥 (19201968)
  王玉祥(1920~1968),出生于黄坊乡安寅村洋背一贫农家庭。民国20年(1931)工农红军进入建宁,县、区、乡相继成立苏维埃政权,11岁的王玉祥加入安寅乡少先队组织,参加站岗放哨、张贴宣传标语等活动。民国22年初加入安寅区游击队,担负交通联络、传递文件情报的任务。王当时年纪小,不被人注意,每次都顺利完成任务。不久,王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王随游击队编入工农红军建黎泰独立师,配合主力红军作战……[详细]
167、林旺高 (19031968)
  林旺高(1903~1968年)林旺高,今汤川乡溪滨村人,出身贫农。1950年8月初,尤溪县第四区武装工作队进驻香湖并到溪滨乡组织农会。林旺高配合工作队发动群众,参加围剿土匪,组织自卫队,在他带动下,有129位农民组成了乡农会,他被推选为农会主席。嗣后,中国共产党汤川区委员会在溪滨乡组织自卫队,发给步枪2支,手榴弹10枚,子弹数百发。林旺高带头参加这个组织。当时,王济成股匪猖狂活动在这一带山村,妄图……[详细]
168、徐碟姑 (18741968)
  徐碟姑(1874~1968年)徐碟姑,女。佛教优婆夷(俗称菜姑),法名宏智。晋江池店华洲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月。其父徐克笑,母吴氏,均为茹素奉佛的佛教徒。碟姑自幼笃信佛教。及长,嫁与仓头乡曾家为媳,因受翁姑-,长住娘家。时清濛乡有一菜姑林严智与她为同道善友。林严智荐引碟姑入泉州释迦寺,披发出家,取法名为宏智。宏智出家后,协助善友杨嘉严姑重建小乌石山宿燕寺。宣统三年(1911年)往南……[详细]
169、许威 (19051968)
  许威(1905~1968年),又名齐会,南阳乡下洋仔村人,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民国20年(1931)参加中共领导的地下工作,为秘密交通员。民国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东区的秘密交通工作。在他的引导下,兄弟许齐云、许齐纂相继走上革命道路,在东区的院洋、下洋仔、山坑、石鼓一带组织起一批红带会,开展抗租、抗债、分粮、分地斗争。民国23年(1934),寿宁革命力量南撤福安,改编为工农红军闽……[详细]
170、陈浩煊 (19231968)
   陈浩煊 (1923—1968)陈浩煊,1923年生于新民乡谢家镇。他7岁入学,1941年考入上海暨南大学数理系,次年改入复旦大学土木系攻读,1945年毕业留校任教。1951年调交通大学,1952年调同济大学。陈浩煊是民主同盟成员。他曾任上海同济大学副教授、同济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硅酸盐教研室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上海硅酸盐学会理事和硅酸盐学报编委等职。陈浩煊才思敏捷,博识-……[详细]
171、徐蝶姑 (18741968)
  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徐碟姑,佛教优婆夷(俗称菜姑),法名宏智。晋江池店华洲人。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月。其父徐克笑,母吴氏,均为茹素奉佛的佛教徒。碟姑自幼受家庭影响,笃信佛教。及长,嫁与仓头乡曾家为媳。因受翁姑-,长住娘家。时清濛乡有一菜姑林严智与她为同道善友。林严智荐引碟姑入泉州释迦寺皈依三宝,披发出家,法名宏智。宏智出家后,协助善友重建小乌石山宿燕寺。宣统三年(1911年),往南安小雪峰……[详细]
172、覃雄 (19151968)
  覃雄(1915.5-1968.8),原名覃贵儒,横县新福乡彭村人。1927年7月,开始入学读书。1934年7月,考上横县中学简师班,后到横县独竹乡中心小学(今新福乡平恩中心校)当教师。任教期间,他经常利用课余饭后到附近村庄同贫苦农民促膝谈心,了解民情,引起了当地地主恶霸的恐惧和仇恨,-离开该校。1938年,覃雄到横州镇马鞍街当街长兼小学校长,常和中共横县党组织的同志联系,接受组织的教育和分配任务。……[详细]
173、王伯直 (18981968)
  王伯直(1898—1968) 名侃,字伯直,宝鸡县周原乡南王村人。幼年受父启蒙,继就读于宝鸡县第一高等小学(今宝鸡市西街小学)、西安中学。民国12年(1923)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法律系。因家庭经济拮据,为解决学习及生活方面的开支,经当时农商部次长刘治洲介绍,一边读书,一边在部里临时做事。民国16年(1927)毕业回陕,遂偕挚友杨联甲赴三原,在陕西靖国军岳西峰部田玉经师任副官。后岳部改编为国民革……[详细]
174、李梅春 (18851968)
  李梅春(1885.10~1968.11),又名炳曦,字绍唐,生于河源县蓝溪乡(今黄村镇),后定居归淳乡(今蓝口镇秀水村)。李梅春出身书香门第,少时,在叔父(前清秀才)的指点下,遍读前辈留下的书籍,后拜一个姓廖的画师为师,不到两年就能独立作业。年轻时,李梅春曾承领缮写蓝口地运老圩天后庙打醮(庙会)的“榜文”,因此名声远播。1946年冬,李梅春参加全县书法大赛,获第一名。李梅春经常携笔出游,兴之所至,……[详细]
175、谢天荣 (19161968)
  谢天荣(1916~1968),清化三街人。幼年时在本街小学读书,后考入清化简易师范学校。日军强占东三省,全国人民无比愤慨。谢天荣和广大师生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和同学一道上街-,反对日本侵略者。1937年,“芦沟桥事变”发生,同年12月,他与同学李秀山、于保航等人到山西参加八路军,在太南游击队政治部担任剧团团长,宣传抗日斗争。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调到独立游击7旅政治部任寅传队队长、-科长……[详细]
176、陈修爵 (18911968)
  陈修爵(1891~1968年),字晋卿,生于阳江直隶厅城(今江城区太傅街道)塘基头。早年就读于广东陆军讲武学堂,毕业后在广东警卫军任职。民国6年(1917年),援闽粤军成立,他先后任连长、营长、第六支队第一统领。曾参加粤军援闽、回师驱桂等战役。民国10年,任粤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第二旅旅长,后率部参加北伐。民国11年6月16日,陈炯明叛变。7月28日,他率部脱离北伐军,归附陈炯明。在韶关马坝参加截……[详细]
177、刘古谛 (19111968)
  刘古谛 (1911~1968) ,原名刘调中,沙垌乡三江村人。13岁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附中,1930年考入燕京大学经济系,次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经济系二年级。在学期间,曾参加过清华学生南下-团到南京-等-。1935年考取官费留学美国,在伊利诺斯大学考取研究生并取得商科硕士学位。1938年回国,任国立广西大学文法学院会计专修科教授、系主任。1941年任广西大学法商学院会计银行学系教授、系主任。19……[详细]
178、黄信光 (18991968)
  黄信光(1899~1968),桂平县下湾乡双福村人。1937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和60年代初在南宁农校任教,讲授农作课程,获学校好评,深受学生爱戴,被定为农技师(农艺师)。1959年、1962年曾列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1963年春,南宁农校根据区人民委员会指示,派黄信光带领毕业班学生40多人到北流县平政乡围龙队实习,体验该队水稻高产经验。黄信光……[详细]
179、叶恭绰 (18811968)
  叶恭绰(1881~1968) 字裕甫(玉甫)、誉虎,自号遐庵。广东番禺人。祖籍浙江余姚。历任北洋政府交通部司长、局长、次长、总长。曾赴欧美、日本等国,考察政治、经济、交通、教育。提倡交通救国,著写《交通救国论》。在交通部总长任内,指派部员分赴交通部所属各校调查,于民国9年(1920年)提出“以南洋(即上海南洋大学)为中坚,合并成一所学校,名为交通大学”的主张,并着手筹备改组,次年2月,……[详细]
180、李钊 (19201968)
  李钊(1920—1968),原名吕瑞麟。壮族。城厢乡吕村人。1936年在省立武鸣初中毕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武鸣“1·15”事件后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1944年冬,在日本侵略军再次占领武鸣时,任中共武鸣县特支组织的人民抗日义勇队队长。 1945年3月至5月,多次率队阻击日军。在夏黄渡口战斗中,击毙日军2人,击伤多人, 挫败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保护了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