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95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公元1958年去世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61、姚文采 (18931958)
  姚文采(1893~1958)原名蕴丰,歙县九沙人。家境贫寒,其父在县城耶稣教堂为传教士唐俊贤做事。姚文采得以免费就读于崇一学堂,与陶行知同学。后考入南京汇文书院(金陵大学前身),先学医,后改学生物。民国6 年(1917 年),陶行知留美学成归国,任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后改名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教授兼教务长,聘姚文采担任该校生物学、解剖学讲师。同时兼任私立安徽公学(1929 年改名安徽中学)副校长兼教……[详细]
62、郑洪年 (18761958)
  郑洪年(1876~1958)郑洪年,字韶觉,广东番禺人。幼年父母双亡,由潘姓表亲抚养成人。早年受业于康有为门下,后就读于广雅书院,毕业于两江法政学校。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创办暨南学堂,专门招收华侨学生。这是由国家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郑被任命为第一任堂长。宣统元年(1909)一月调北京任职交通部。宣统三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京汉铁路局局长,京奉铁路局局长,京绥铁路局……[详细]
63、陆和九 (18831958)
  陆和九 ( 一八八三—一九五八) ,本名开钧,以字行,别署墨盫。湖北沔阳人(今湖北仙桃人)。青年时就学武昌讲武学堂,毕业於清吏部学治馆。能文而兼工书画,历任湖北襄阳第三师范国文教员、武昌大学汉文科长;中岁迁居北京,任中国大学国学系讲师等教职,讲授金石学、古器物学、文字学及书法、篆刻等课程,博学勤求,收藏碑刻砖瓦拓本甚富。著作之已行世者,有《汉武氏石室画像题字补考》二卷、附录二卷(一九二六年写刻本)……[详细]
64、阎耀华 (19171958)
  阎耀华(1917~1958),原名阎荣先,今斜店乡汤庄人。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少时逃荒到天津做童工,半工半读,5年后回乡考入冠县第六高小,后在山东省立寿张第八乡村师范学校毕业。1938年2月入冠县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先任第六区-指导员,10月任中共冠县县委委员、-部长、冠县职工抗日救国会主任。1939年2月任第二区区长,领导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筹粮筹款,支援战争。……[详细]
65、张铭谟 (18921958)
  张铭谟(1892~1958.4) 字又新,太平乡张家庄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幼家贫,勤奋好学,考取兴安府联中。民国2年(1913)一月,保送日本留学生考试,因出榜书名时误“谟”为“汉”,致使失去东渡留日机会。当时西安报纸曾以“一字之差,误人前程”报道此事。此后,他继续奋发,考取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不久,省教育厅证实留日出榜名误事件,为弥补憾事,仍按留学生待遇,每月补给纹银4两。6年(1917)六……[详细]
66、原基 (18801958)
  原基(1880~1958),东漖镇葵蓬村凤溪人,出身农民。民国13年(1924)便投身农-动,翌年被中共广东省党组织任命为农民特派员,在广三铁路沿线一带的农村发展农会、组织农军。民国15年,原基被选为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前夕,原基负责组织农军。广州起义爆发,他带领南海农军的一部分到碧华与广州市郊一、三区农军会合,先攻下秀水(五眼桥)警察局,接着攻克石围塘火车站,有力……[详细]
67、程玉芳
  程玉芳(?一约1958),今会宫镇人。幼时读书,天资鲁钝,遭父母责骂,羞愧万分;年18辍学种田,但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对于富贵荣华,不屑一顾。孝养父母,努力耕田,不食荤腥,生活非常艰苦,有积累,全部用于修桥补路、做善事。修桥时,他自己参加工役,冒着炎日和冰雪,不辞劳苦地工作,有人当面夸奖,只一笑而已。旧龙潭保罗庄桥倒坏多年,行人苦之,玉芳捐银币1600元予以修理;老牛集赵家桥全部坍塌,因无资……[详细]
68、萧之楚 (18971958)
  萧之楚(1897~1958),山东省菏泽市贾坊乡(现牡丹区吕陵镇)人,在山东省第六中学(现菏泽一中)学习时,未毕业即投笔从戌。后来随军加入冯玉祥的国民军联军(西北军),参加过北伐战争、中原战役、和进攻红军诸役。抗日战争期间功勋卓著,先后参加了凇沪战役、武汉会战、浙赣会战、随枣战役、鄂东战役、宜沙会战、宜昌西岸战役、长沙会战、衡阳会战、桂柳会战等大小二十余次战役。并曾参与早期抗日典范,著名的长城抗战……[详细]
69、林惠祥 (19011958)
  林惠祥(1901~1958年),字圣麟,又名石仁、淡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十五日生于晋江蚶江(今属石狮市蚶江镇)莲埭村一个商人家庭。曾祖父在台湾经商,事业发达,至父亲林毓鉴时家道已衰落,仅经营小商业。惠祥自幼随父在台湾生活,至宣统元年(1909年)回故乡蚶江入私塾读书。民国元年,考入福州东瀛学堂,学业成绩全班第一。毕业后,因家贫不能升学,在家自修,经过两年刻苦攻读,中英文都达到中学毕……[详细]
70、王翦波 (19001958)
  王翦波(1900~1958),字宇检,学名守身,今临湘市忠防镇人。民国6年弃学从事护法运动。7年,谒见孙中山先生,并加入国民党。9年,参加金华衮领导的临湘护法军,任营长。14年投奔湘西建国川军熊锦帆部任教导团长兼援鄂军第一路指挥官。15年参加北伐。18年赴上海参加湖南旅沪清党委员会任委员,不久调南京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任科长,后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学习,毕业后任湖北省鹤峰县县长,旋改任通山县县……[详细]
71、吴文楚 (18901958)
  吴文楚(1890~1958年),泉州新门外延陵村(今属浮桥镇)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幼年丧母,由祖母抚养成人。7岁入塾读书。因家贫,光绪二十七年往厦门当商店学徒,后升掌文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文楚南渡新加坡,当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赴爪哇泗水谋生。1910年,吴文楚又加入中国光复会。同年光复会泗水分会成立,被推举为常务干事。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吴文楚回国参与……[详细]
72、徐傅霖 (18781958)
  徐傅霖(1878~1958),-字梦岩,笔名半梅、庄周等,下车镇人。清末邑廪生,就读于惠州丰湖书院,嗣人京师法政学堂,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光绪三十一年(1905)参加同盟会。民国成立后,任国会临时参议员,参加与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嗣任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二次革命”失败后,-日本,参加欧事研究会。民国4年(1915)返国,通电反袁,任《中华新报》主笔。次年……[详细]
73、牛策勋 (18891958)
  牛策勋(1889~1958)字文亮。安徽宿州人。幼年随父在新疆伊犁读书,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入俄国莫斯科武备学校,后因当地瘟疫流行,又返伊犁,由新疆陆军小学堂毕业后,被选送陕西陆军中学堂继续深造。在陆军中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在西安搜查革命党人时,牛被关押半年,因查无证据被释放。1911年10月22日,陕西同盟会员联合新军、哥老会在西安起义。牛与陆军中学堂教官马晋三、……[详细]
74、井俊起 (18751958)
  井俊起(1875~1958.10),字伟生,号雪苑憨叟,河南省商丘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河南师范学堂。在校期间被推举为河南教育总会评议员。不久,秘密参加同盟会。1908年毕业后,井俊起任河南省第五路视学,视察巩县、嵩县、洛阳、洛宁、卢氏等14县学务。宣统二年(1910)夏任第四路省视学。宣统三年(1911)调省学务公所图书科工作,主办《开封简报》。191……[详细]
75、罗志煌 (19001958)
  罗志煌(1900~1958)罗志煌,字星启,连城县莒溪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父罗品笙(清光绪间秀才),为人忠厚,勤学不倦。志煌自幼受父熏陶,立志读书,恪守祖训:“为人莫为己,无求品自高。”民国7年(1918)考入连城县立中学。他在中学求学时,思想开朗,倾向革命,特别是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对政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当时李厚基部第三师王献臣盘距闽西,连城为刘祥汉团驻防之地,刘与土豪劣……[详细]
76、冯子愚 (18801958)
  冯子愚(1880~1958),岳阳县张谷英镇人。1915年底,将自己居住的一栋大屋卖去一半,所得钱财全部捐献给李绍广、殷之辂护国军。20年代,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列主义的传播,他由信仰民主主义转变为信仰共产主义。参加革命后,不但不要任何报酬,而且还把剩下的田产全部卖掉,用于革命事业。1926年,芭蕉乡成立农民协会,当选为农协常务委员;1927年当选为渭洞区农协会常务委员。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77、王佩兰 (19021958)
  王佩兰(1902~1958) 陕西韩城人。1933年9月,王任国民党86 师连长,驻吴堡宋家川镇,到处围剿红军,残害百姓。1934年3月,于冯家峁村抓走红军贾如怀,严刑拷打,后杀害于宋家川。4月,于红湾村捕杀红军薛光华、张××2人,将人头担到各村示众。同时放火烧了马红喜的7孔窑和衣被、粮食等物。5月,于大石坬村捕杀红军薛富有、薛树旺2人。8月,后薛家坬大王庙战斗时,俘走红军伤员王世叶等4人,群众王……[详细]
78、曾植铨 (18861958)
   曾植铨(1886~1958),别名彦。字其衡,号拙庵居士。新靖镇人民街人。书香世家,县中望族,父汝琦是清末附生。清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考选自费留学日本中央大学法律科专门部,攻读法政。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毕业回国。宣统元年获京试法政科举人,世称“洋举人”。光绪三十二年四月任县学务公所所长,着手办学。此时,封建迷信尚浓,他不顾一些迷信很深的人反对,将高祖吕祖及昭忠祠三个庙宇菩萨毁掉,……[详细]
79、黄人漳 (18841958)
  黄人漳(1884.4.5-1958.4.11)谱名长启,字宗承、宗诚,号裕堂、人漳,湖南湘潭县茶恩寺乡吴家村横湾人。190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选送学生留学日本,黄的妹丈刘揆一入选已赴日本。黄不顾其父反对,弃商走上海,欲投奔刘揆一留学日本。张之洞到沪为留日学生饯行,当赋诗赠别时,黄人漳适逢其会,即和诗一首。张见其诗极为赞赏,问是否留学,官费还是私费?见黄仅有银圆二十余元,破格同意他享受官费一同东渡,……[详细]
80、李蔚亭 (18841958)
  李蔚亭(1884.11.3~1958.4.8),名焕文,以字行。商南县柳树湾司法沟人。民国四年(1915),由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科毕业,先后充任镇安县高等小学校、汉中师范学校教员。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十二年(1923)被推为陕西省议会议员。其间曾参与《商南县志》编撰工作;民国三年(1914)任河南省郑州县政府交际员,民国十五年(1926),任冯玉祥部队独立七十师司令部军法官、军法处长。民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