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公元1872年出生的名人

公元1872年出生的名人

更新时间:2023-03-15

21、胡应升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18721911)
  胡应升(1872~1911年),出生于连江县丹阳镇朱山村一个贫苦农民之家。性浑厚,与人相处较随和。因家境贫寒,幼未读书,却爱习武,早年以泥瓦工为职业,青年时当过马江水师兵勇。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应升随黄忠炳加入透堡光复会,受进步思想熏陶,放弃泥瓦匠职业,积极从事革命。经常往东塘村与同盟会成员吴适联系,他接触人多面广,频繁来往于本县主要乡镇,探察政治、军事情报,把革命大义传播闽江海隅。宣统三……[详细]
22、桂月峰 (18721932)
  桂月峰(1872~1932),原名桂明钊,字树丹,今金寨县双石乡响山寺人。其父桂光德,在金家寨镇(今梅山水库淹没区)经营盐店。桂月峰幼读私塾,勤奋好学,16 岁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考入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书院。在东京桂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回国,一度加入中国国民党,不久即退出,与柏文蔚、常藩侯、朱蕴山、沈子修、刘希平等进步人士均交往甚密。先后在安庆、芜湖……[详细]
23、罗瘿公 (18721924)
  罗瘿公 名敦曧,字掞东,号瘿公。男,诗人,京剧剧作家。祖籍广东顺德。出生于1872年(同治十年),1924年9月23日(农历甲子年八月廿五日)逝世于北京东交民巷一家外国医院,葬于北京西山,享年52岁。其父供职于翰林院,任编修。他幼攻诗文,青年时期就读于广雅学院,为康有为弟子。23岁中副贡,官至邮传部郎中。1908年,出任唐山路矿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坐办。民国成立后,先后任-秘书、……[详细]
24、约翰·卡尔文·柯立芝 美国第30任总统(18721933)
  •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
  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柯立芝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美国第30任总统,共和党籍。佛蒙特州律师出身,在马萨诸塞州政界奋斗多年后成为州长。1920年大选时作为沃伦·哈定的竞选伙伴成功当选第29任美国副总统。1923年,哈定在任内病逝,柯立芝随即递补为总统。1924年大选连任成功。政治上主张小政府,以古典自由派保守……[详细]
25、黄继曾 (18721911)
  黄继曾(1872~1911年),字公续。家资富厚,急公好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和光绪三十四年,皖南休宁等地水灾,他集资10万缗(千文)以作救济。后云南、山西、徐州、淮北等地饥歉,复捐银10万余两。八国联军侵华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竞以兴学救亡。他慨然以培植人才为己任,光绪三十一年独创明强两等小学于朱泾镇。学校分南北两部,为便利学生往返,在市河上架起“新木桥”。民国2年(1913年),该校……[详细]
26、李传别 (18721963)
  李传别,安溪县龙涓乡赤片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出生,世代务农。约在二十七岁时结婚,生有三男,长金水,次家鹤,三锦鸡。传别壮年丧妻,生活拮据,带金水随友人东渡台湾淡水谋生,初摆小摊,经营小包装茶叶。经营有年,续娶台女谢淑敏。谢氏为人贤惠,且有文化,为传别的贤内助。他在台经营多年,生意难以发展,遂携眷转赴印尼椰城,初设小摊,经营茶叶,生意逐渐起色,于是创“胜德栈茶行”。几年后,稍有积累,逐步扩……[详细]
27、黄楚九 (18721931)
  黄楚九(1872~1931年) 黄楚九,名承乾,浙江余姚人。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自幼即略谙医道。15岁父亡,随母迁居上海,入清心书院读书,并在旧城内挂牌行医,取名异授堂(又名颐寿堂),同时兼制中成药出售。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黄将诊所与药店迁入法租界,创办中法药房改营西药,以“万象”为商标,图案为大象背上置一盆万年青,成为上海经营西药业创始人之一。光绪三十年,……[详细]
28、郭乐 (18721956)
  • 郭乐
  郭乐(1872—1956) 字鸾辉,号景崇,环城竹秀园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赴澳大利亚悉尼谋生。1897年与同乡数人在悉尼收购永安栈(后改名永安果栏),被推为司理。为人忠厚,有一次银行多付500澳镑给其,其临财不贪,如数退还,对此中西人士无不称赞,从此永安信誉日隆,业务蒸蒸日上,继而联合乡里开办生安泰果栏和在斐济岛开辟果园。由于永安果栏兼营华侨存款和汇兑业务,深受侨胞欢迎。 ……[详细]
29、程子楷 (18721945)
  程子楷(1872-1945) 湖南讨袁军第一军司令,陆军上将。湖南省兴宁县(今资兴市)人,1872年4月4日出生于兴宁县北乡石鼓村一书香门第家庭。1879年选为拔贡,经朝考,授湖北枣阳县知县。1904年弃官东渡日本,留学东京振武学校和士官学校。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社会学说,思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黄兴、宋教仁等组织革命同志会。在日本江户谒见孙中山先生,从此热衷-,首批参加同盟会,被推举为……[详细]
30、石蕴三 (18721948)
  石蕴三 (1872-1948)石蕴三,字一参,号建勋,名广权,今潭溪乡东岳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六月生。与樊锥同学,均系前清拔贡。戊戌变法时,湖南巡抚陈宝箴,锐意维新,兴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时报馆等。谭嗣同、梁启超、熊希龄、陈三立、唐才常、樊锥、石蕴三等参与其事。变法失败,陈宝箴等革职,石等被通缉,与樊锥匿处山间得免。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参与唐才常为首的汉口起义遭追缉,避难上海,得……[详细]
31、梅竹芬 (18721898)
  梅竹芬(1872-1898)别名梅肖芬,字凌云,小字二锁。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的父亲,亦为旦角演员,他的相貌、身材极像梅巧玲,又喜欢唱梅巧玲的拿手戏,很得观众喜爱,惟早年即逝!清代燕都梨园史料记载:景和二主人梅凌云肖芬,广陵人。名优梅慧仙巧玲之子年十四,白哲,工写兰,有板桥道人风致。言词温宛,雅度恂恂,使晋人见之,亦当叹支公之神骏矣。肖芬在歌场中,为小生,善昆曲,近岁昆山曲子,几如广陵散,不能无望于……[详细]
32、袁嘉谷 (18721937)
  袁嘉谷(1872-1937年),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1891年袁嘉谷离石屏至昆明就学于陈子潘、张竹轩,22岁入经正书院研习。1903年6月,他应经济特科试,列二等七名,复试列一等一名,授编修,是云 南唯一的状元。1904年7月袁嘉谷赴日本考察学务、政务,著《东游日记》四卷。1905年8月回国,他任国史馆协修,并在学部编译图书局专管教科书事。1909年9月,他升任浙江提学使,1911年……[详细]
33、释转道 (18721943)
  释转道(1872~1943年)释转道,法讳海青,俗姓黄。晋江安海桐林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十一月。父黄依汲,母吕氏,世业农。父母皆崇信佛教,生子6人,转道居次。转道13岁往南安仙迹岩当饭头。18岁恳求双亲允其出家。19岁往漳州南山寺拜喜修和尚为师,正式剃度。20岁于泉州崇福寺依佛学和尚受具足戒。22岁发愿云游大江南北参拜名师,先往江苏镇江金山寺参谒隐儒和尚学禅,住挂3年。又往扬州高□……[详细]
34、王泽田 (18721941)
  王泽田(1872~1941.4),河北省冀县人。8岁丧父,家道日衰,同幼妹二人,全靠家中的少量积蓄和母南氏纺线糊口。王幼读私塾3年,勤敏好学,事母至孝。14岁经亲友介绍到北京大栅栏元昌茶庄学徒,因精明能干,深得东家赏识,两年后升为伙计。又3年,元昌茶庄关闭,王得遣银10余两,借好友端某银30两,并又筹资作本,在京经营茶庄,后去周口贩运茶叶到开封销售,数年间获利甚丰,达三四千两。以后改去江南产地直接……[详细]
35、曾朴 (18721935)
  曾朴(1872~1935),字孟朴,又字小木、籀斋,笔名东亚病夫。小说《孽海花》作者之一。常熟城区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举人,光绪十八年会试未中,捐官内阁中书。宣统元年(1909年),为两江总督端方幕僚;翌年捐候补知府,分发浙江。民国初,参加共和党,为江苏省议会议员。后任江苏省官产处处长、财政厅长、政务厅长等职。于民国15年(1926年)秋去职。后返里,居虚廓园。曾朴才名颇著,学识赡博,翁同……[详细]
36、陈幌 (18721931)
  陈幌(1872—1931),字乐书,义乌稠城人。数理学家,军火制造工业专家,全国工程师学会会长,对发展早期军火工业有功。父玉梁,清季县学教谕,后封武显将军。母范氏,鄞县人。  陈幌聪明颖悟,擅长新学。幼年由父亲自课读,13岁应童子试中秀才,16岁补廪膳生。少年得志,激发他寻求富甲强民的志向。19岁去杭州求学,后入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就读。  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廷变法维新。遴选一批有抱……[详细]
37、郑祖荫 (18721944)
  郑祖荫(1872~1944)郑祖荫,字兰荪,清同治十一年(1872)生于仓前山龙潭角,父开草药店,早逝。祖荫幼孤家贫,少时刻苦攻读,曾应侯官童子试,名列第一。青年时期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每日填“功过格”,自我检束身心,为人胸怀磊落,人多乐与交游,0竹,名所居为“种竹山房”。中日甲午战后,维新运动开始兴起,祖荫受其影响,认为要革故鼎新,必先开通民智,振作士气。维新变法失败后,祖荫对清廷深感……[详细]
38、释转博 (18721948)
  释转博(1872~1948年),南安水头院下村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出生于一普通农家。青少年时,即从事农耕,颇通音律,常参加村中南曲、“十音”演唱活动,享有“百家子弟”之誉。后因家道突变,看破红尘,出家南安雪峰寺为僧,拜喜参和尚为度师。先后挂锡于泉州小廷塘及南安天竺寺。20年代初,应邀住持石狮灵秀山金相院。金相院原名栖真寺,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至20世纪初,已残败不堪。转博……[详细]
39、常赞春 (18721941)
  常赞春,字子襄,又字翊臣;号迂生、秋史,晚号髯翁等。1872年生于榆次车辋村。车辋常氏系晋商巨擘,商而优则学,族中博取功名者众。1897年,常赞春应府试,以第一名选拔贡。1902年,受义和团运动影响,山(西)、陕(西)并科,常赞春与胞弟常旭春一同赴考,双双中举,传为佳话。1902年,山西大学堂创建,遂入中斋。1909年,考入京师大学堂文科门。1913年修业期满,授文学学士。从蒙童开始,及至不惑,前……[详细]
40、张瑞玑 (18721928)
  张瑞玑(1872~1928)字衡玉。山西赵城(今属-)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三十二年(1906)后,曾在陕西韩城、兴平、临潼、长安等县任知县。所到之地,均有政声。辛亥革命前加入中国同盟会,西安光复的第三天,受命组织民政府于咸宁县署。10月29日,民政府与参谋处合并为总务府,张与王锡侯共同主持总务府下的铨叙局。共和建立,辞归太原,任山西省军政府财政司司长,1912年12月曾署理民政长。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