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戴姓名人堂 - 姓戴的名人介绍

戴姓名人堂 - 姓戴的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1、戴安澜 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19041942)
  • 戴安澜
  戴安澜(1904~1942年),又名戴炳阳,原名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著名民族英雄,抗日名将。黄埔系骨干将领。国内抗战1925年,戴安澜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1932年冬,任第25师145团团长,率部移防抗日前线北平。1933年3月,在长城古北口抗击日军。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安澜已升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 19……[详细]
2、戴大宾 [] (1488~?)
  戴大宾(1488~?),字寅仲,福建莆田人。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戊辰科吕籹榜进士第三人。戴大宾出身于书香门第,3岁就学背诗文,5岁便能吟诗作文,尤善联诗作对,在当地小有名气,被称为神童。8岁那年,有一天,他到县里的学馆去游玩,老师知道他善对就指着厅堂里的椅子出了一联:“虎皮褥盖学士椅。”戴大宾对曰:“兔毫笔写状元坊。”老师听后连连称奇。十一二岁,他便参加乡试,同辈见其年少,对他说:“小朋友……[详细]
3、戴至德 [] 唐朝宰相(?~679)
  戴至德(?~679年)唐朝大臣,字行之,一字碧护,相州安阳人 ,戴胄继子。初任江山令、潭州刺史。乾封中,迁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后改户部尚书、检校太子左庶子、太子宾客,累官至尚书右仆射,袭封道国公。阅十数年,父子继为宰相,世诧其荣。仪凤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予谥曰恭。戴至德(?~679年)唐朝大臣,字行之,又字碧护,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 ,戴胄继子。乾封中,累 迁西台侍郎、同东……[详细]
4、戴敦元 [] (17681834)
  戴敦元(1768-1834),字士旋,号金溪,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少有神童之称。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仅十六高中浙江乡试举人,五十五年(1790),恩科会试举贡士,因患痘疹而误殿试。癸丑科(1793)补行殿试,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元年(1796),任礼部仪制司行走主事,二年(1799)补武昌部湖广司主事。时,有太史杨某-嘉庆帝,评议朝政,触怒龙颜,下旨重治。敦元不计个人安危,冒死上谏,……[详细]
5、戴均元 [] 西江四戴(17461840)
  戴均元(公元1746--1840年)字修原,号可亭,清代江西大庾(今大余县)人,籍贯安徽休宁干阜。系清朝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戴衢享之叔父,与戴衢享之胞兄戴心享同为乾隆四士,加上戴衢享之父戴第元已先于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士,时人誉为“西江四戴”。著名文学家、名宦包世臣还认为,一家同出两相,且“值军机者唯大庾而已”。 时人谓“一门四进士,叔侄两宰相。”戴均元12岁时,兄戴第元已官至太仆寺少卿,不久又官翰林院,……[详细]
6、戴瀚 []
  该科是胤祯登极恩科,该科殿试制称:“百行莫先于孝,六计必至于廉。今欲使家有孝子,国有廉吏,所以倡导鼓舞之者,其道安在?至帝王之治始于家邦,终于四海,今欲比户可封,何道臻此。”戴瀚策对以孝廉的独到对答称雍正帝心意,高中鼎甲二名。戴瀚的父亲戴天章,字麟郊,好学强记,尤其精于医理,性格慷慨,喜好周济他人之急,是一名秀才。戴瀚生来就非常聪颖,不与一般人一样。他8岁时能作诗,10岁时能骑射。游江太守朝宗出资……[详细]
7、戴有祺 []
  戴有祺祖籍安徽休宁,后世寄居江苏松江府。雍正二年,金山卫升县,居家遂籍金山县。戴有祺先以金山卫生员举荐于乡里,中举后,康熙二十七年(1688)戊辰科赴京会试,得中贡士。康熙三十年(1691)戴有祺参加补行殿试,此辛未科原读卷大臣初拟定:第一名吴昺,第二名戴有祺,第三名杨中纳。康熙帝认为戴有祺“书法尤嘉”,由于他书法好,于是将戴有祺拔置第一。戴有祺取状元后,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不久便告假,回乡……[详细]
8、戴望舒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051950)
  • 戴望舒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名人经历191……[详细]
9、戴德彝 [] (?~1402)
  戴德彝(?~1402),字邦伦,浙江奉化人。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张信榜进士第三人。戴德彝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乡试中举。四年后又夺得探花,授翰林编修,三年任满升侍讲。太祖曾对他和状元张信说:“官翰林者,虽以论思为职,然既列近侍,在朕左右,凡国家政治得失、生民利害,当知无不言。昔唐陆贽、崔群、李绛之徒在翰林院时,皆能正言谠论,补益当时,显闻后世。尔等当以古人自期,毋负朕擢用之意。……[详细]
10、戴复古 [] (11671252)
  戴复古(1167~1252?),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黄岩县南塘(今温岭市塘下镇屏上村)人。终身布衣,长期浪迹江湖,除四川外,足迹几乎遍及南中国各重要地区。晚年归隐于故乡南塘石屏山下,约卒于理宗淳□末。戴复古毕生致力诗歌创作,生前以诗负盛名达50年,早年受《永嘉四灵》(见四灵体)的影响,学晚唐诗,间亦掺杂了江西诗派的风味。后来又登陆游之门。他推崇杜甫、陈子昂,常常以诗抒写忧国伤时的情怀;他又主……[详细]
11、戴胄 [] 唐朝宰相(?~633)
  戴胄(?-633年),字玄胤,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唐朝宰相。戴胄早年在隋朝为官,曾效力于王世充,归唐后为秦王府士曹参军。唐太宗继位后,戴胄被擢升为大理少卿。他生性忠直,数次犯言直谏,后改任尚书左丞。629年(贞观三年),戴胄代理吏部尚书,主持选官,次年又以民部尚书之职参预朝政,成为宰相。633年(贞观七年),戴胄病逝,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为忠。名人评价王珪:处繁治剧,众务毕举,臣不如戴胄。……[详细]
12、戴钧衡 [] (18141855)
  戴钧衡(1814-1855),字存庄,号蓉洲,桐城孔城人。少时聪慧绝伦,才华早具,写诗撰文颇有才气。 20多岁时恃才自负,刻印了自编的《蓉洲初稿》传世,当时见到这初稿的人,都惊叹不已,说他是个奇才。这本初稿传到了家乡大学者方东树的手中,方先生看了以后笑说:“十年以后,等他的学识磨炼到一定火候的时候,会自责的。”此时,方先生正在研究诗学, 著了一部诗论--《昭昧詹言》,这部诗论代表着桐城派的诗论观点……[详细]
13、戴哲文 [] (18791907)
  戴哲文(1879-1907),字骏友,号石屏,湖南新化县顿信团(今属新化县苍溪乡戴家凼村)人。戴哲文祖父戴前龙艰苦兴家,抚养6子3女长大成人;他善于经营,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设厂造纸,纸制品顺资水,下益阳,转销武汉,获利颇巨。于是大兴土木,建造了不少楼房、仓库,并开设商店、学馆,由于房屋很多,相传有“一路铜锁放豪光”的称誉。族谱上有一对诗对他如此赞颂:“间从陇畔课耕耘,商务兼营富致勤,子孙绕膝春满堂……[详细]
14、戴法兴 [南北朝] (414465)
  戴法兴(414—465),山阴(今绍兴)人。家本贫困,父硕子,以贩卖苎麻为生。幼时在山阴市上卖葛,后为尚书仓部令史。因得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青睐,任为记室令史。义康得罪赐死,为武陵王刘骏征虏、抚军记室掾,南中郎典签,参军督护。刘骏即位,是为南朝宋孝武帝,法兴为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孝建元年(454)加建武将军、南鲁郡太守,在东宫侍候太子。大明二年(458),封吴昌县男,食邑三百户。孝武当政,不……[详细]
15、戴燿 [] (15421628)
  戴燿(1542~1628年),字德辉,号凤岐。明长泰县彰信里(今陈巷镇)儒塘坂(今侍郎坂)人。自幼勤奋好学,从不怠惰嬉戏。26岁考中举人,27岁考中进士。戴燿初任江西新建县(在南昌西面)知县,主持兴修水利、节用减税,穷县经济得以稍苏。3年任满,调补户部主事,转任户部郎中。奉命往密云县(在北京东北面、潮白河上游)督运军粮,力主改陆运为水运,以便加速运输、降低运费。隆庆六年(1572年)疏河完工,漕船……[详细]
16、戴第元 [] 西江四戴(17281789)
  戴第元 (1728--1789) 字正宇,号簋圃,又号省翁,大庾县 (今大余县)人。戴第元家境寒素,从小聪明俊秀,13岁入县学,即能诗擅文,得“神童”之誉。童试时得到南安府知府和江西提学的赞许,被选入府学。自此更加勤奋努力,乾隆十八年(1753) 中举,次年会试中副榜,选为兴安(今横峰)县教谕。二十二年(1757)中进士,改庶吉士,后授翰林编修。二十七年任江南行省乡试副主考官,选拔出来的学者中包括……[详细]
17、戴溪 [] (11411215)
  戴溪(1141—1215),字肖望,或作少望,号岷隐,永嘉鲤溪乡杏岙村人。南宋淳熙五年(1178),以别头省试第一成进士,出任湖南潭州(今长沙市)石鼓书院山长。所著《石鼓论语答问》,颇受时人称赞。十五年,叶适上 书右相周必大,推荐名贤34人,后皆召用,溪名列其中。绍熙元年(1190),任湖州教授,改十八斋为六斋。稍后内召,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庆元元年(1195)正月,任太学学录兼实录院检讨官。宋代太……[详细]
18、戴鸿慈 [] 清末政治革新思想家(18531910)
  戴鸿慈(1853~1910 年),字光孺,号少怀,晚年号毅庵。清咸丰三年(1853 年)出生,先代从南海大同堡迁居佛山福贤路居仁里。戴鸿慈容貌俊美,自幼聪颖。15岁就补上县学生,随即由廪生入选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拔贡和乡举, 都名列第一。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翌年授编修。光绪五年督学山东,因父丧回籍。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他在籍倡办团练。翌年,督学云南……[详细]
19、戴一俊 [] (15301607)
  戴一俊(1530~1607年)戴一俊,明嘉靖九年(1530年)生,字惟宅,号卓峰,崇武镇人。一俊幼有神童称,11岁中秀才,22岁中举,23岁(即1553年)联捷进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32岁出知浙江温州,34岁擢广东按察司副使,38岁迁知雷州,不久辞官归里,“优游绿野四十年”,直至终老,再不出仕。戴一俊入宦海十多年,清正明察,关心民瘼,有“循绩”。他知温州之前,倭寇屡犯浙江沿海,温……[详细]
20、戴兰芬 []
  戴兰芬生性温醇,擅长诗词,他出身书香门第,祖辈十四世皆中秀才。嘉庆十三年,戴兰芬乡试得中举人。道光二年,朝廷为庆祝道光帝登基特开恩科。戴兰芬入选殿试,夺魁天下。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道光八年,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官,人称取士公平。道光十年,提督陕甘学政。道光十三年,戴兰芬升翰林院侍读,转詹事府右庶子,充文澜阁校理,在任期间,虽仅为修撰之衔,却能整顿学规、杜绝弊陋。后累迁,官至侍讲学士。不久,患病身……[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