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河北 > 衡水 > 故城县名人

节振国

更新时间:2023-03-15

[公元1910年-1940年]
节振国介绍:

  节振国,1910年生于山东武城县刘堂村(现属河北故城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10岁被父兄挑在筐里逃荒到开滦赵各庄煤矿。长大后到煤矿当工人。1938年3月,英国资本家投资开的开滦煤矿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节振国被推举为赵各庄矿工人纠察队的队长。在中共唐山市工委书记周文彬等的领导下,这次-取得胜利。-的胜利使日本当局十分震惊。虽然日本军国主义同英国争夺在华利益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在日英没有进入战争状态之前,他们还有许多共同利益,开滦的煤炭为日本侵略战争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动力资源,因此,日方要帮助英方控制局面,对-领袖要果断剪除,以绝后患。
  5月6日,日伪军包围了节振国家,日本宪兵队长高野带几名宪兵和翻译官吴川破门而入。在第二层院子的西屋有个中年男人正在睡觉,高野一把拉起来,顺手抓起一根木棍重重地向那男人头上连击几下,日本宪兵立刻把那男人绑了起来。高野扔下棍子,以为这次行动顺利地结束了。
  这时,一个中年女人跑进屋里护住自己男人,对日本兵说:“你们不能抓他,他不是节振国。”
  高野看看翻译官,吴川说:“太君,可能是抓错了”。
  高野闻听后,推开女人,劈头盖脸打了那男人几个嘴巴,用生硬的中国话问:“节振国的,在哪边的?”
  这时,节振国刚从井下上来,没有回家而直奔矿-家哨师傅家。刚走出矿区,忽听有人喊他,是哥哥节振德的内弟来报信儿。节振国一听说日本宪兵来抓他,还毒打了哥哥,怒火中烧,一跺脚就往回跑。
  节振国路过工人俱乐部时,被武术教师宋振石拦住劝阻:“鬼子刚才还来俱乐部抓你,还不快躲躲。”
  节振国摇摇头说:“不行。我哥挨打了,我得去看看。”
  宋老师仍苦苦相劝:“你去也是白搭上,日本鬼子不能把振德怎么样,下了狱,咱们去人保,花钱赎。”
  节振国急躁起来:“好汉做事好汉当,我压根儿就不怕小鬼子!”
  宋振石挡住他的去路:“我不能眼看着你去送死”。
  节振国猛地推开往日敬重的教师,义无反顾地去了。
  守在门口站岗的伪军不认识节振国,见他走来把大枪一横,喊着:“闲人不许进!”节振国一步跳过去,猛地推开大枪,两伪军跌靠在墙边。他快步冲进院子。
  只见哥哥被绑在堂屋西门口,浑身是血,奄奄一息了。节振国脑袋“轰”地一热,大喊道:“我就是节振国。”说着,一步跨进堂屋,脚踩锅台怒视着高野。
  屋里的日本宪兵竟没有人动弹,呆站在原地。高野也愣住了,吴川凑近告诉他:“这就是我们要抓的节振国。”高野一时不知所措,他没想到节振国敢来,又这样无所畏惧。
  节振国扯开衣襟,拍拍胸膛说:“天大的事我一人担着,放了我哥,我跟你们走,上绑!”
  高野见节振国没有-的迹象,放心了,问节振国枪放在哪里?
  节振国随口就说:“在东屋柜子里。”他的话意外地创造了一个良机,高野没有留人看守节振国,全都搜枪去了。
  这时,节振德已经苏醒过来。他比节振国年长10岁,遇事持重。见弟弟逞英雄,心中十分焦急,现在堂屋没敌人,低声说:“0,不能白送死,拿出你的本事!”节振国恍然大悟,挣松绳子,抓起锅台上的菜刀把绳子割断,又割断节振德的绑绳。
  高野听到堂屋的响动,挑开东屋门帘跨步出屋,节振国劈面一刀,高野本能地一闪,左耳连脖子的一块肉翻开,一股鲜血喷出来,他嚎叫着捂着伤口向门口踉跄了几步便栽倒了。节振国抢步上前抽出了高野的战刀。
  听到高野的嚎叫,吴川和两名日本宪兵跑出东屋,节振德抓起一把弟弟练武术用的单刀,迎面给了吴川一刀。
  节振国见堂屋太小,施展不开,把两名日本宪兵引到院子里,先劈倒一个。另一个日本宪兵惊恐地“哇啦哇啦”大叫,与节振国对峙了片刻,突然扭头跑出院子。院门外的一个伪军不知出了什么事,跑进院子,见节振国浑身满脸都是血,手里握着战刀冲过来,吓得转身就跑。节振国一刀削在他的胳膊上,这个伪军拖着仅连着块皮的胳膊摔倒在院门外。
  院外的日伪军对要冲出院门的节振国-几枪,虽然距十几米却全打飞了。节振德见正面突围太危险,喊住节振国,二人迅速退入后房里。
  节家兄弟这阵急风暴雨般的砍杀,把敌人打得丧魂落魄,急忙派人调来矿区保安大队、商团、巡警,闹得赵各庄草本皆兵。
  在保安队(又称矿警队)和伪警察中,有些人是节振国的朋友或同乡。他们得知节振国杀了日本宪兵,打心眼里高兴,同时也为他捏着一把汗,暗中找机会营救,保安署长的卫士贾俊亭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提着手枪来到节家院后的胡同,在胡同口碰到了节振国的武术师兄弟张志发、杨占山和孙玉,他们都是来营救节振国的。贾俊亭便和他们商量好办法,埋伏在胡同里。
  节振国决定从房上突围。他选好突破口在前引路,节振德紧跟其后。
  节振国跳上东墙根儿倒扣着的水缸上,又一窜身上了墙头,之后手搭房檐翻身上房。可是,节振德不知是一时心慌还是由于伤口剧痛,怎么也蹬不上墙去。节振国伸手去拉哥哥,这时被敌人发现,几个日本宪兵冲进院子对他们打了一阵乱枪。节振德背部中弹倒在血泊之中,节振国左腿也中弹受伤,敌人喊叫着派人去堵节振国的退路。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节振国听到房后有人喊他,一看是贾俊亭等人。他忍着伤痛跳下房去,孙玉把节振国背起,张志发、杨占山一左一右地护着跑进东头的胡同里。贾俊亭则向西连开几枪,大叫着:“节振国往西头跑了!”日伪军被贾俊亭引开了。
  工友们背着节振国在赵各庄以北一公里的河套处停下来,为他处理伤口。这时,由唐山又开来两辆卡车,几十名日本宪兵投入大搜捕行动。节振国的处境非常危险。可是,日军推测节振国受了枪伤,一定没有跑出赵各庄,因而只在矿区设卡盘查。于是,节振国顺利地转移到丰润城关张志发家养伤。
  节振国刀劈日寇的消息轰动了唐山城乡,群情振奋。日寇非常恐慌,他们查封了节家,逮捕了节振国的妻子刘玉兰,又从唐山调来一支宪兵队驻扎在赵各庄,进行大搜捕。
  节振国刀劈日寇的事件,是唐山地区抗日斗争最壮烈的一幕。它敲响了冀东产业工人武装抗日的前奏。
  不久,中共冀热边特委按照党中央关于开展冀东游击战争的指示,趁冀东日寇主力南调、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热边区的良好时机,发动了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
  伤愈后潜回煤矿的节振国听到-消息,异常兴奋,火速联络了30余名矿工聚集滦县韩家哨,竖起抗日大旗。随后队伍进入滦县榛子镇,节振国向那里的团警头目申明民族大义,兵不血刃地收缴了警察的0。几天后,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冀东抗日联军李运昌部,在北部取得玉皇庙大捷,挥师南下,开进榛子镇,节振国闻讯来投。走进司令部,他第一句话就是:“我叫节振国,要抗日报仇,你们收不收?”李运昌得知这位爽快的汉子就是刀劈日寇的节振国,非常喜欢,紧握着他的双手说:“收!收!”当即把他的队伍编为冀东抗联第二路司令部直辖特务第一大队(以下简称工人特务大队),节振国被任命大队长。
  7月18日夜,节振国率队出其不意地袭击赵各庄伪警察所,伪警察弃枪逃散。节振国跳上土台激昂地对矿工们说:“我们‘窑花子’站起来了,是好汉都来当兵抗日!”矿工们纷纷参加抗日武装,成立了数支游击队,还有200多人参加了工人特务大队。其中有个叫邓来兵的矿工,家中马上就要办婚事,他却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家,对节振国说:“豁着媳妇不要了,也要跟着你去打日本!”
  工人抗日-声势浩大,由赵各庄矿扩展到唐家庄矿和林西矿,有3000多工人参加了抗日队伍。工人特务大队和日寇两次激战,两度收复赵各庄、唐家庄矿区,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冀东广大乡村的农民-,创立了抗日斗争中产业工人与农民配合作战的典范。节振国完成了发动工人-的任务后,把队伍拉出矿区汇入农村武装抗日的洪流。
  工人特务大队到了农村后,节振国十分注意部队纪律,他说:“我们是为穷苦百姓出来抗日,决不允许干损害百姓的事。”他们常为驻地群众干活、修理农具。到了缺水的山村,节振国就让战士用马到十几里外为老乡运水。这支队伍逐渐形成了遵纪爱民的好作风,被群众传颂为“老百姓的兵”。节振国还主持公道,常为穷苦百姓-,被群众誉为“节青天”。
  1938年秋,日寇调集兵力对冀东-地区进行“扫荡”。由于领导的失误,做出了抗日部队撤到平西整训的错误决定,部队行至潮白河,遭到敌人重兵围攻,使轰轰烈烈的冀东抗日大-受到严重挫折。工人特务大队伤亡很大,回到丰润县北部仅剩下20余人。节振国鼓励大家,坚定抗日信心,队伍很快又发展到百余人。这支精干的产业工人武装又活跃在矿区一带。
  1939年元旦的早晨,节振国率队再度智取了赵各庄伪警察所。这次闪电般的袭击,使敌人大为震惊,日寇以2000块大洋悬赏捉拿节振国。当时敌特汉奸借抓节振国为名,敲榨工人,奸污妇女,无恶不做。节振国经过事先侦察,带领队员闯入戏院,抓获了几名民愤极大的民族败类。不久,节振国又两次带领精干的小部队袭入赵各庄。一个漆黑的深夜,出其不意地抓走了以日本0副会长为公开身份的大特务黑山;又假作拜年的宾客,捕获了伪镇长毛志歧和反动民团团总张景秀。工人特务大队的不断奇袭,使赵各庄日伪统治机构陷于瘫痪,鼓舞了当地人民的抗日信心。
  1939年春,工人特务大队的游击重点转向农村,春末,智取了丰润县板桥警察所;不久,又截获去滦县上五岭的一支警察分队,处决了汉奸巡官王唯先。
  日军连遭打击,恼羞成怒,向赵各庄派驻了守备队。在矿区周围不断“扫荡”。古冶日本宪兵队长还推出叛徒夏连凤,施以劝降之计。
  节振国与夏连凤是同乡,又一起拜师学艺,交往甚厚,结为磕头兄弟。-中,夏也是纠察队员,一度很积极。-斗争以后,夏连凤被捕叛变,出卖了节振国,给逮捕节振国的敌人带路,事后又充当日军说客,到狱中劝说刘玉兰带日军找节振国。刘玉兰出狱后,把夏的行为告诉丈夫。节振国由于忠孝节义观念很强,深信与夏磕头之情,认为即使夏做了对不住自己的事,但毕竟是拜把兄弟,自己应宽大为怀,不记前嫌。这次夏连凤之所以敢来劝降,就是企图利用他重感情、讲义气这一弱点来达到目的。
  1939年2月下旬的一天,节振国带着七八名手枪队员,准备去榛子镇与关系人联络,在滦县前下五岭一位老乡家吃晚饭时,夏连凤突然到来。节振国虽已听说他投敌了,但仍以磕头兄弟相待。夏连凤说:“现在日本人对矿工不赖,不像英国毛子那么狠了。”节振国听了很不高兴,可还是和夏连凤拉不下脸来,愤然离去。
  手枪队长贾俊亭把副队长梁凯拉到门外说:“夏连凤能通过几道-线找到这儿,准有证件。”他们就商量了一个办法。贾队长进屋笑呵呵地要和夏连凤换毛衣,趁势把他的外衣拽下来,果然在衣服胳肢窝处搜出日军的通行证。节振国听到这一报告,决定亲自审问夏连凤。夏见事情败露,非常惊慌,不得不说:“二哥,咱们磕头一回,我能让你吃亏吗?这次是日本人让我劝劝二哥到那边干去。我想这也是件好事,日本人势力这么大,你们趴冰卧雪这么苦,不准哪天死在人家手里。二哥肯过去,我敢担保,当个警备队长没问题。”听到这儿,节振国气得脸色铁青,喝令把夏连凤捆起来。夏连凤见事不好,哭哭咧咧地说:“二哥,我没少为你出力。二嫂被押时,我送茶送饭,花钱运动……”他一提私情,节振国又犹豫了。贾队长理解他的心情,说:“队长,枪毙不枪毙夏连凤,你摇头不算点头算。”节振国沉思半晌,终于点头决定枪毙夏连凤。
  这件事给节振国思想极大震动。此后,在他头脑中形成了一条鲜明的亲仇界线,这就是:谁抗日,谁就是亲兄弟;谁当汉奸,即使是亲兄弟也是仇敌。节振国向一个觉悟的工人阶级优秀战士迈出可喜的一步。
  经过多次战斗,节振国的部队愈战愈强,为开辟冀东抗日新局面做出了很大贡献。1939年秋,由冀东地委书记周文彬介绍,节振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5月,节振国在晋察冀分局党校学习结业后,仍回到工人特务大队工作。这时,该队已改编为八路军第十二团一连。8月1日,节振国在团长陈群指挥下,率旧部夜袭赵各庄敌人的弹药库后,撤至滦县下尤各庄休整。下午2时第十二团遭到敌人的围攻,陈群指挥部队以村落为依托与敌激战,消灭日寇50余人之后,主动撤出战斗。部队到了上尤各庄,陈群发现节振国没有撤出来,焦急万分,正在积极寻找时,节振国浑身泥土乐呵呵地回来了。他兴奋地说:“敌人集合要跑,我趴在高梁地里撂倒他们十几个。”并提议杀个回马枪,消灭敌人。他的战斗热情感染了同志们,大家一致要求再战。经陈群同意,节振国带一支队伍切断敌人退路,将敌人压到下尤各庄村东。接着,他首先跳到一条沟底,逼向敌人阵地。这时,在附近暗藏的敌人向他开了枪,节振国猝不及防,壮烈牺牲,时年30岁。不久,周恩来重庆知道了他的事迹,指示文艺工作者要创作关于节振国的作品,教育人民,打击敌人。
  1940年,延安《中国工人》杂志载文向解放区人民介绍了节振国的英雄事迹。新中国成立后,作家王火到赵各庄搜集素材,先后创作中篇小说《赤胆忠心》、长篇小说《血染春秋》,向国内外介绍了这位传奇式英雄。戏剧工作者创作了现代京剧《节振国》,又拍成电影在全国放映。节振国这个英雄的名字家喻户晓,他那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相关文物·景点
 

同年(公元191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
下一名人:胡达明
节振国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