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福建 > 福州 > 永泰名人

永泰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力钧(1855~1925) 字轩举,号医隐,又名捷三,本县白云乡凤漈人,著名中医。幼年跟刘善曾读书,刘好文通医,著有《热病论》,并以《说文》论证《内经》。在刘的影响下,力钧幼年即对医学发生浓厚的兴趣。11岁跟陈崇□读书,陈是世医,课余教以《三家本草法》,继授《伤寒论》。13岁时,跟张熙皋读书,张研究“六书”,力钧以《内经》、《伤寒》中难字询张,张一一解答。是年秋,他患疟疾,医生误诊为瘟病,给服“白虎汤”,寒热更甚。有个乞丐名朱若春给他诊治服药三剂,吐痰数升病愈,朱指点他如何区别疟疾和瘟病,使他见识大增。光绪三年(1877年),力钧跟朱良仙医师学习《王氏准……[详细]
  张元幹(1091~1161) 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又称芦川老隐、芦川老人,本县嵩口乡月洲村人。张元幹为张睦九世孙。张睦生三子庑、膺、赓。庑居侯官(今福州),膺、赓迁月洲乡。元幹是张膺第八世后裔。祖父张肩孟,字醇叟,宋皇祐五年进士,官至朝奉郎,歙州通判。父张安道(族谱为几道),进士出身,曾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为官。张元干早年丧母,十四五岁随父在任,每逢宾客酬唱,必专心倾听,有时随口应和,辞藻可观,满座惊叹。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元幹20岁,到江西南昌求教于东湖先生徐师川,参加江西诗派洪刍、洪炎、苏坚、潘子真、吕本中、汪藻、向子諲(……[详细]
  张元干(1091~1161)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又称芦川老隐、芦川老人,本县嵩口乡月洲村人。张元干为张睦九世孙。张睦生三子庑、膺、赓。庑居侯官(今福州),膺、赓迁月洲乡。元幹是张膺第八世后裔。祖父张肩孟,字醇叟,宋皇祐五年进士,官至朝奉郎,歙州通判。父张安道(族谱为几道),进士出身,曾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为官。张元干早年丧母,十四五岁随父在任,每逢宾客酬唱,必专心倾听,有时随口应和,辞藻可观,满座惊叹。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元幹20岁,到江西南昌求教于东湖先生徐师川,参加江西诗派洪刍、洪炎、苏坚、潘子真、吕本中、汪藻、向子諲(张……[详细]
  黄龟年(1083~1145) 字德邵,麟峰(今白云乡)人,家住县城北门虹井街。宋崇宁五年(1106年)蔡□榜进士。任洺州司理参军、河北西路提举,入朝任太常博士。靖康时授吏部员外郎,先后调任监察御史、尚书左司员外郎、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充修政局检讨官,升殿中侍御史。绍兴元年(1131年)秦桧为右相。满朝尚未识破其奸,太常博士胡安国也以秦桧为贤,加以举荐。只有黄龟年看出秦桧言行很象王莽、董卓,必将祸国殃民。绍兴二年(1132年)八月,他独自上疏-秦桧“专主和议,沮止恢复”,“刑赏私用,爵禄私授,合党缔交,相与比周,荧惑主听”。先后三次-,高宗罢秦桧官并废其……[详细]
王偁 [] 闽中十才子 (13701415)
  王偁(1370~1415) 字孟扬,又号密斋,元末潮州路总管王翰之子,塘前乡官烈村人。父死时,偁方7岁,母刘氏手书先人遗墨及古今英雄豪杰传略教之。年稍长,随父友吴海读书,继与名士董江、陈从范等交游,学识益进。洪武廿三年(1390年)王偁中举人,次年赴京参加会试落第,被选送进京都国子监读书。不久,上表陈情,乞归永福官烈养母。母死居丧,守庐墓六年。永乐初(1403年)被引荐至京,授翰林检讨。成祖命翰林院学士解缙等主持编修《文献大成》(后改名《永乐大典》)王偁任副总裁。偁学问渊博,文章雄伟,解缙十分推重,视为知交。偁最工诗,他与闽中林鸿等人开创“晋安诗派”(即……[详细]
郑侨 [] 永泰三状元
  郑侨(生卒年不详)字惠叔,赤锡乡电岭(今双桂)村人。宋乾道五年(1169年)殿试,礼部执考官奏请郑侨为殿试第二名。孝宗皇帝阅卷后,认为立论奇特,十分赞赏,御笔改为第一。授官著作郎兼国子实录院属官,吏部司封。后调镇南军节度判官,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淳熙八年(1181年),淮浙一带饥荒,侨转任淮浙常平官。上殿奏事,劝孝宗责已求言,了解人民的疾苦;并请求拨米四万石,救济灾民。后又调入京都,任礼部郎中兼太子侍讲,为东宫太子进讲《左氏春秋》,尤其恳切讲述君臣、父子及君子与小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绍熙三年,请求补外官,乃拜显谟阁学士、知建宁府。他以公俸为贫困属县缴纳夏……[详细]
  余潜士(1786~1854) 字时缵,号畊邨,辅弼(今同安乡)人。7岁丧父,由母黄氏抚育成人。嘉庆五年(1800年),奉伯父之命到福州读书,受业三年。嘉庆八年(1803年)至嘉庆十一年(1806年)独身在大洋乡高盖山旁苦学三年,自称高盖山人。道光六年(1820年)乡试中式举人,并赴京参加会试。畅游吴越齐鲁赵山川形胜,作《北行杂录》一卷。落第归后,又就读于鳌峰书院。潜士平生潜心研读小学(文字训诂学)和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之学,特别推崇朱熹学说,曾参加林敬庐、陈惕园等的“讲学会”活动,长期在福州魏氏寿泉精舍课徒。在鳌峰书院教书时,制军特赠……[详细]
  景阳(1759~1840) 号心葵,字以通,塘前乡莒口村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乡试中式举人,三试春官不第,捧缴大挑,为云南候补知县,先后代理临安分府剑州、昆阳、新兴、陆凉等州知州,出任宜良知县。所到州县,政声很好。昆阳诸生激变,县官袒护下属人员。他到任后,分别审理,开释无辜诸生。剑州田园苦旱,为疏通沟渠引水,他捐献薪俸,招集民工,筑堤坝,种柳堤上,老百姓赖以灌溉,名此堤为“江公堤”。宜良县有堤坝,年久失修淤塞不通。南北屯群众因争堤坝而械斗,死伤多人。他到任后,毁掉新坝,以缓解北屯百姓的困难;修复故道,以安定南屯群众的情绪。他任官20多年,兴利除……[详细]
  黄任(1682~1768) 为黄文焕曾孙,字于莘,号莘田,又号“十砚翁”,“十砚斋老人”(因收藏十方古端砚自号),白云乡人。黄自幼聪颖过人,廿岁乡试中式举人,后屡试春官不第,往返京闽,流寓吴、越,学诗于新城王渔洋,与顾侠君、汤西涯、姜西溟等酬和应答,诗益精进。性好宾客,谈笑诙谐,口若悬河。曾任广东四会县令,因与上官不合拂袖归里。晚年筑陋室三楹于福州城内文儒坊,曰:“香草斋”。他最工诗,一生作诗达几千首,先后著《秋江集》六卷、《香草笺》及《消夏录》诗话二卷。他的诗委婉,奇丽,造诣甚深。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他“诗有音节,清脆如雪竹、冰丝,非人间凡响,皆有天……[详细]
  黄文焕(1598~1667) 字维章,号坤五,白云乡人。天启五年(1625年)登进士第,授广东番禺县令,后调潮州知海阳县,兴学重文,为世所称道。崇祯间,任陕西山阳县令,积谷备荒,疏理漕运屡有成效。应召进京御试,选拔为翰林院编修。黄道周因论杨嗣昌、陈新甲获罪,词连文焕,遂与道周同入狱。在狱笺注《楚词听直》8卷,《陶诗析义》2卷。年余获释。经此挫折,文焕无意仕途,乃乞身归里。临别,赠道周诗道:“自闻钩党独行忧,痛哭批鳞泪未休。欲格君心甘溅血,不教汉祚付清流。雷霆息怒天回笑,生死移时我掉头。今日全躯同去国,莫将厨俊傲林丘”。离京后,卜居于南京钟山麓,筑草屋数间……[详细]
  李昭北(生卒年不详) 清乾隆时本县洑口乡人。他膂力过人,精于拳术,是“永福虎尊”拳术创始人李元珠的二个得意门徒之一,得师传“虎爪”绝招;另一门徒郑登光,得其师“虎腿”技艺。故民间至今流传“登光腿,昭北手”。一天,他路过溪口湾,一头牛发狂飞奔,行人束手无策,惊惶万分。他伸出一手扼住牛项,另一手掣紧牛腹,估计人们已走很远才放手,不料此牛已被扼死。宰牛时,发现牛项、牛腹均有很深的指痕。另一天,他到福州买布,店主见其乡下佬土气,故意挑起争端,酿成角斗。他屡斗屡胜,未逢敌手,因此名扬三山。后被挽留在福州设馆授拳,门徒甚多。昭北曾一度投军,任百总、千总,因事与上司不……[详细]
  林泉生(生卒年不详) 字清源,塘前乡大樟人。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中王文煜榜进士,为元朝本县唯一的进士。官授福清州同知,有将帅之才。福清州有巨寇劫掠山海,他用计歼灭。转任泉州路经历,发现当地不少贫民因私自酿酒拖欠酒税被关押,他按法律规定令舶商(从事海外贸易的有钱商人)私酿的为他们代纳酒税,使他们得以释放。他转任温州路永嘉县尹时,查出该县隐瞒不报土地200多亩分给农民。升任福清州知州后,发现福清某些奸民喜欢诉讼,甚至杀害自己孤老幼童而诬陷别人,借以敲索钱财。泉生颁布《连逮亲邻法》,使他们互相制约不敢再犯。后来升任福建行省郎中,又升为翰林直学士,知制诰,……[详细]
萧国梁 [] 永泰三状元
  萧国梁(生卒年不详) 字挺之,岭路乡陈山(古名翀峰)人。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殿试擢进士第一(即状元),历官著作郎、太子侍讲兼礼部郎中、朝奉郎、广东通判,知漳州。该科状元本是皇族赵汝愚,按当时制度,开科取士是为选拔民间人才,凡已列官籍,挂了仕版的就应回避。因此升国梁为榜首。所以他在殿试时有“名传玉陛星辰晓,泽沛金芝雨露春”之句,在谢恩奏章中说:“豫龙飞之选,淮安序次已当先;无汗马之劳,酇侯何功而居上”。以汉初韩信功高屈次,萧何擢居首功的典故,表明自己原属第二名榜眼而忝居状元,用典恰当,对仗工整,流传至今。他有文集十一种行世,惜已不传。死后祀乡贤祠。……[详细]
  包干臣(生卒年间不详) 安徽泾县人。道光十年(1884)任永福知县,下车伊始,查阅县志,了解本县宋代人文鼎盛概况,看到县学孔庙破损不堪,为集资修建孔庙和“三元祠”,祀南宋连科三状元萧国梁、郑侨、黄定,带头捐白银1000两,全县商学各界纷纷解囊赞助,集银23000多两。在他主持下,动工建成孔庙和“三元祠”。又将剩余资金和石料,建成一座青石结构的七层石塔,取名“联奎塔”。期望本县士子能学习三状元,奋发图强,题名雁塔。此后,本县各式私塾大增,道光末、咸丰、同治间,全县参加岁试的学童多达1000多人。文风大盛。……[详细]
  张定远(生卒年不详) 号子廉,城关登高山人。光绪间岁贡生,在福州授徒讲学20年,深受名儒谢枚如器重。生平研究宋儒理学,见义勇为。当时本县往福州,须途经侯官县阳岐,其地土豪向过路人索取买路钱已成常例。他率县人向巡抚岑公起诉,革此陋规。县人感德不已。张见本县女子做工少,积极倡议开设织布局,招收女工,聘请福州织布师传授技术。不几年机声轧轧,永福布驰名于当时。晚年回县,在三元祠授徒讲学,写《三元祠记》。著作有《倚松庐诗存》六卷,《杂存》二卷,《治身治家格言》若干卷,多散佚不传。……[详细]
  周焕(生卒年不详) 浙江金华人。岁贡生,历任县学教谕,明嘉靖中任永福知县。嘉靖卅八年(1559年)五月十二日,倭寇千余人经福清县侵入永福(永泰)汰口(今台口),进逼县城。周率领300名浦城兵与城内壮丁登城据守,激战五昼夜,毙伤倭寇百余人。因寡不敌众,县城陷,周仍率军民全力巷战,终因势单力薄在城内新安巷以身殉职。为纪念周焕英勇抗敌,以身殉国,县民特在县城西关兴建周公祠,每年春秋祭祀。……[详细]
  黄建勋(1852(壬子年)-1894),字菊人,福建永福人(今—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1867年,以文童应船官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1871年,结束课程后,登“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至新加坡、槟榔屿各口岸,北至直隶湾、辽东湾各口岸。1874年,充任扬武快船正教习,又调任“福星”炮舰正教习。次年又调回“扬武”,赴日本及中国各口岸梭巡,以增长阅历,荐保千总。1876年冬,黄建勋作为福州船政第一批留学生出洋留学。1877年春,先抵法国,又转赴英国学习化学、力学等科。是年年底,上英国铁甲舰“伯乐罗芬”号实习,任见习二副,1879年,“伯乐罗芬”号舰长阿武里对黄……[详细]
  唐学仁(生卒年不详) 广西兴安县人。明万历卅八年(1610年)举人,任本县知县。他留心吏治,办事廉明,三年后政通人和。他深感永泰建县900年,其人文地理、文物掌故尚无县志可考,于是延请长乐县名儒谢肇淛(原广西布政使)、侯官县陈鸣鹤、徐□三人纂修《永福县志》。他们遍历本县东、西、南、北名山胜景,访问遗老故旧,搜求笔记诗词,终于编成本县有史以来第一部县志。……[详细]
  黄展云(1876~1938) 字鲁贻,白云乡人。同治十二年(1986年)廪生,向往政治维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与堂兄黄翼云等创办启蒙学堂于福州。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全国掀起拒俄运动,他组织“海滨公会”,并率进步师生加入反清秘密组织“共和山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他与郑权、郑祖萌、林斯琛等组织反清革命组织——汉族独立会,抨击清廷。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秋,清政府以“图谋不轨”,欲加拘捕,-离开福州,考入公费的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系深造。在东京结识孙中山先生,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8月,“共进会”在东京成立……[详细]

全部永泰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