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安徽 > 宣城市 > 旌德县历史名人介绍

旌德县历史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江泽佳 著名电工理论专家 (19202013)
  江泽佳,男,1920年11月生,安徽省旌德县人。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原重庆大学校长。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著名电工理论专家。2013年11月10日5时30分因病逝世,享年93岁。个人简历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电机系,留校任教;1947-1948年赴加拿大McGill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返国历任重庆大学副教授、教授兼系主任(1951-1982)、校长(1982-1986)、博士生导师(1981-……[详细]
  吕贤基(1803—1853)清安徽旌德人,字羲音,号鹤田。道光进士。历任编修、监察御史等职。咸丰元年(1851),为工部左侍郎。次年,兼署刑部左侍郎。以太平天国声势日张,清朝统治动摇,疏请下诏求言。三年春,赴安徽督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后太平军克舒城,他投水而死。……[详细]
  江泽培(1923.10.4-) 安徽旌德人。概率统计学家。 1923年10月4日生于上海。3岁随家移居南京,在当地读小学和初中。1937年抗战爆发后,于1938年到重庆,考入南开中学。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1946年毕业。同年任教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55年被派往莫斯科大学进修概率论,1958年回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任教,同时兼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概率统计室主任。1963年至1972年任二机部第……[详细]
  梅子涵 (1949~)安徽旌德人。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及文化传播系主任,教授。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女儿的故事》、《我的故事讲给你听》,小说集《男子汉进行曲》、《老丹们的浪漫故事》,儿童小说集《长大后的烦恼》,中篇小说《儿子哥们》,散文集《轻轻的呼吸》,长篇评论《三毛悄悄对你说》,随笔集《假如再上一次大学》、《今天……[详细]
  赵焰 (1965~)安徽旌德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起先后在旌德县委党校、冶金部屯溪调查所、宣城地委办公室工作。1993年调入安徽日报社工作,历任安徽日报社驻宣城记者站记者、站长。现任安徽商报社副总,主任记者。安徽省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平凡与诗意》、《荧火闪烁》、《男人四十就变鬼》,中短篇小说集《……[详细]
  汪泓,号静斋,县城招坊人。明嘉靖癸卯(1544)举人。志载其身体魁伟、才藻惊人。嘉靖庚戌(1551)知阜城〈今河北省〉,时有贼寇骚扰,朝廷委派的官吏迟迟不能剿灭,百姓四处逃亡。汪泓到任后,采取发动百姓协助军队,组成军-合抗寇,取得了胜利,使当地恢复平安。汪泓执法严明,据记载,献县有一冤案,错判无罪者斩首,经汪泓再审定罪,得知是是错案,而平反昭雪。相邻的县乡百姓打官司,争赴阜城投状审冤,求汪泓审理,……[详细]
  江汉:字纪南,小名府生,旌德县江村人。明成化壬辰(1472)进士。初授礼部主事,转户部郎中。奉旨出使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作风廉明,办事干练,享誉朝野。当时四川因旱灾造成大饥荒,江汉再次奉诏,携国库钱财前往西川赈济。到达后,他亲临各郡、县,招集商家疏通粮源,购买粮食,扶贫救急。由于计划周到,安排得当,收效明显,救活饥民不计其数。之后升迁任宝庆府(今湖南邵阳)知府。江汉任知府后,发现当地一些豪强利……[详细]
  姚应辰,号紫垣,湖州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以通直郎知旌德县事。为政宽简,待民慈惠。有利地方事悉身为先。旌德县城,自唐中叶建县以来,至宋隆兴年间400年来路巷均用砖铺成,年深日久,圯坏陷没,而东、南街尤甚,时暴雨集中,潴渟浊淖,往来之人很不方便;雨止流息,积水不去。隆兴二年,姚应辰治东街,用花岗石舖成宽十尺,长七百尺。第二年八月治南街,宽十一尺,长二百八十尺。所用资金均姚应辰自已筹集,毫厘不取……[详细]
  汪澥,字仲容。北宋熙宁八年(1076)进士。旌德县新建村人。他出身贫寒,祖上三代均未做官,以“布衣”考入太学。先后任分录、学正、国子监司业、祭酒(类似校长),最后担任大司成(太学监督)。一生多数时间均从事教育。直到晚年,仍孜孜不倦于著述。他著作甚多,有《诗书讲义》6卷,《孟子详解》14卷,《诗义释音》30篇,《诏诰》3卷,《乐章》1卷,《文集》30卷,还参加王安石《三经新义》的编写工作。他的诗词水……[详细]
  周希旦,号毅轩,南冲人。明嘉靖壬戍进士。初任浙江兴化府推官,不久升陕西道御史。任上针对皇帝不理政务,喜好玩乐,上疏《崇圣学、养圣躬》,得到嘉奖。当时高拱为相,自恃是皇帝老师,在朝中专横跋扈,大臣敢怒而不敢言,而周希旦耿直上《乞罢斥屡劾辅臣疏》,正直之声震动朝野,但高拱不久东山再起,大肆报复,排除异已。周希旦被罢官归家闲住十七年。万历十年,高拱下台,由张居正继任相位,决定对高拱排斥的-重新起用。万历……[详细]
  谭笑萍(1901-1946),少年时就读于旌德白地日新小学,1924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任中共旌德特支书记。1928年2月主持召开党义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被捕,后保释。1932年3月首任中共旌德县委书记。1934年5月,谭笑萍参加领导旌德大礼村农民-,在板桥召开会议,研究-的行动部署。因保密工作不严,引起敌人注意,党员朱贵仂被敌人逮捕后叛变,……[详细]
  吕一鹤,又名吕一本、吕志坚、曾用名吕云鹤。1908年出生于旌德县白地镇洪川村吕家一个农民家庭。3岁时,父母双亡,由本家亲戚抚养长大,小学毕业后,在本村担任教员。1924年,县城进步人士汪易如在朱旺村创办了“成志小学”,全县各地有志的青少年纷纷前往朱旺村“成志小学”求学。吕一鹤闻讯后,辞去教员,到“成志小学”读书。1925年下半年,共产党员梅大栋从江西安源回到旌德,成立了中共支部。梅大栋经常到成志小……[详细]
  朱良桐(1908-1931),旌德县蔡家桥朱旺村人,乳名小夸子,别名朱剑柏,化名朱再我。1926年参加北伐军,在第三军政治部任职,1929年在上海参加共产党,次年初参加鄂豫皖苏区红军,任某部政治委员。1931年秋,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仅23岁。朱良桐1908年出生在朱旺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一直跟随姐夫在外读书。小学毕业后,回家乡十五都小学任教员。1925年11月,旌……[详细]
  王廷甫(1902~1927),又名献发,旌德十三都将军殿(今旌阳镇乡凫山村)人。旌德县早期中-员,中共领导的最早农民-总指挥,革命烈士。1926年春,旌德梅大栋等共产党人租赁胡淦记面店半边店堂,开设辅仁书店,秘密出售和传送革命书刊,王廷甫深受影响,并由梅大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皖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旌德三都补习学校支部成员之一。同年7月,中-员、国民党安徽省党部秘书长柯庆施来旌,先后在辅仁书店……[详细]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出卖民族利益;对内重重剥削压迫,激起广大人民的-。20世纪初,以推翻清王朝为目的的中国民主革命浪潮,日益高涨。一些书生学者,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雄心壮志,以笔杆为武器,进行坚决的斗争。南社爱国诗人汪洋就是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的一员。汪洋(1879-1921)字子实,别署影庐,安徽旌德人。他是南社早期社员。有一次在上海愚园参加南社雅集,租界派了许多包探四处……[详细]
  江福喜(1890—1941),又名江戟门,旌德县白地乡江村人。1929年,江福喜由谭笑萍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在党的领导下,江福喜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坚决同国民党反动派做斗争,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32年3月,中共旌德县委在江村秘密建立,后转移到板桥碓山。谭笑萍任县委书记,江福喜、程宝三任县委委员。县委下辖下洋、白地、洪川、庙首、板桥、江村等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20余人。同时在江村……[详细]
  郭建邦,号宣岳,旌德县十五都芝林村(现旌德县蔡家桥镇庆丰村)人,明天启壬戍进士。初任-房行走。当时正值皇帝宠信太监魏忠贤及客氏,魏、客气焰熏灼,达官贵人竞走其门。建邦独不往,告官归家六年。崇祯元年,魏忠贤落败,郭建邦被起用,提拔为兵部给事中,不久转吏部给事中(正五品)。在这两个职位上,郭建邦选将计吏,举良劾佞,公平正直,得到好评。迁尚宝司少卿(正四品),通政司通政。当时正值户部兵饷缺乏,亟待敛征,……[详细]
  吕坤秀(1888~1914),行名贤满,字坤秀(一作昆秀),近代女诗人,吕碧城之妹。先后在吉林、厦门女子师范学校任教。为侍奉母亲未嫁,27 岁病卒于厦门女师,名声不如诸姐显扬。生前诗稿在沪被窃。惟其父《静然斋杂著》后附诗九首,《安徽名媛诗词征略》录其诗2 首。诗集《灵华阁诗稿》和《撤珥集》均已散佚。……[详细]
  吕美荪(1879~?),行名贤鈖,后改眉孙、眉生,又易美荪,字清扬,号仲素,别署齐州女布衣。近代女诗人,吕碧城二姐。工诗词,尤精古体诗。历任天津北洋女子公学监督、奉天女子师范学堂总教习,女子美术学校、安徽第二女子师范校长。民国24 年(1935 年)东游日本,旅居南京多年,晚年寄寓青岛。著有《眉生诗稿词稿》(《吕氏三姊妹集》之一种)、《辽东小草》、《葂丽园诗》、《阳春白雪词》、《瀛洲诗访记》和《葂……[详细]
  吕惠如(1875~1925),原名湘,行名贤钟,字惠如(一作蕙如),又字云英,近代女词人、教育家,吕碧城长姐。九岁能诗,工书善画,任南京两江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多年。其诗稿多佚,惟有《惠如诗稿词稿文存》(《吕氏三姊妹集》之一种)、《惠如长短句》(附吕碧城《晓珠词》后,计词24 首)存世。光绪二十六年(1900 年)吕惠如北上途中目睹镇江“洋楼重叠,番舶参差”,感赋一首《金缕曲》,叹道:“多少英雄期保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