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湖南 > 岳阳 > 湘阴历史名人介绍3

湘阴历史名人介绍3

更新时间:2023-03-15

  左钦敏(1870~1932),字菽寅,湘阴县安静乡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乡试中举,次年会试成贡生。后立志著书讲学,先后任桃源障江书院、衡山文炳书院山长,并赴鄂南讲学,晚年授馆于家乡西林学院,汤芗铭主湘时,以重金请为其母作寿序,他婉言拒绝。吴佩孚、谭延闿、赵恒惕先后请他从政,均遭推辞。主要著作有《大学朱子章句笺》、《中庸本义》、《诗疑辩证》、《楚辞微》、《修山唱酬集》、《孟子笺》、《杜诗注》、……[详细]
   周翿(1914~1928),字龙鑫,湘阴县关公潭人。1920年定居南县县城。1924年秋考入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次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参加学校进步师生组织的爱国反帝活动。1926年8月,北伐军攻克南县,他任儿童团长,后考入长沙兑泽中学,经常阅读进步书刊,不断接受革命思想。1927年春,在南县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9月,任共青团南华安特委组织部部长。1928年3月,全县共青团员……[详细]
  郭立山(1870~1927),字复初,号复斋,湘阴县城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举,二十九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任侍讲。两广总督张之洞仰慕其学行,请他解释《輶轩语集》疑端,对他倍加敬佩。慈禧太后见他仪表才华出众,有意重用。而大权在握的劻奕?忌妒其才学,故仍任侍讲,充国史馆协修、实录馆纂修。三十年八月,湖南巡抚陆元鼎奏准郭立山首任湖南中路师范正监督,兼史学教习。次年聘至京师大学堂讲授经史。辛……[详细]
  左孝同(1857~1924),字子异,湘阴县人。孝同宗棠第四子。捐资为道员。中日甲午战起,湖南巡抚吴大贗率湘军出战,左孝同奉调总理营务,并统领5营屯驻山海关。多次向吴建议“扼形要、固防守、戒进攻”,均未被采纳。及吴大败,仍留山海关办理营务。光绪二十三年(1897)去职回湘。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时,他应黄遵宪之约,会办湖南保卫局。仿欧美警察制度,在省城设总局,再按地段设分局、小分局数十所,召募巡捕……[详细]
  钟骏德(1786~1924),字毓琦,别号了翁,今湘阴县樟树乡人。清光绪中叶入福建武备学堂,毕业后历任闽南军政局兵事研究所教官,两江、两广督练公所提调,南洋陆军第九镇教练官、营管带、南洋陆军混成协协统。辛亥革命前夕,钟部驻南京,武昌首义时率部响应,光复南京。民国成立后,任江、浙、粤联军策济部部长、南京卫戍总督署副官处处长。南北议和后,随黄兴驻守南京,任高级顾问。二次革命时任北伐联军及讨袁军总司令部……[详细]
   徐瀛洲(1869~1916),湘阴县人。曾任福建会城卫总兼统领,掌管十七县标营。辛亥革命时率部响应武昌起义。民国初,黎元洪授予陆军中将军衔。……[详细]
甘兴典 [] (?~1911)
  甘兴典(?~1911),字荣棠,今湘阴县安静乡人。曾于广东任都司、游击。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湘,入黄忠浩部,任忠字旗防营管带。旋随黄赴广西镇压陆亚发起义,升尽先补用参将。黄忠浩任四川提督,他随同赴川,任参将兼防营管带。宣统三年(1911)六月,湘抚余诚格奏调黄忠浩回湘,主持全省军务,甘兴典随同返湘,仍任防营管带。鉴于形势,暗中与革命党人接洽,于黄忠浩命令多敷衍了事,与新军往来犹密。九月初一……[详细]
  周金声(1832~1902),湘阴人。12岁随父周诚直贩鱼到湘潭,遂定居湘潭县长岭(今郊区霞城乡)。在湘潭码头以挑箩为业。年迄弱冠,参加湘军,镇压太平军。光绪元年(1875),陕甘总督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邀其襄助。次年,随营出征新疆,平定阿古柏叛乱,遂晋提督衔。其中因病回湘潭休养半年后,再入左宗棠军,参与收复新疆。十年,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周金声紧紧追随其左右,积极参与部署抗法。后经……[详细]
   郭庆藩(1844~1896),字孟纯,号子静,湘阴县城西正街人。青少年时虽刻苦好学,但屡试不第,以优廪生擢任通判,补浙江知府,曾两度管理专卖征税,革故鼎新,颇有成效。清光绪七年(1881)任驻日使馆参赞,因病未能成行。以道员调江苏,主持扬州运河修浚,精心勘测规划,使灌溉和水运均收效显著。他向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建议:“制造局、招商局等仅经营国内业务,得利不过为外人的十分之一,应建造大型轮……[详细]
  郭崑焘(1823~1882),字仲毅,号意诚,晚年自号樗叟,湘阴县人,郭嵩焘大弟。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举人。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围攻长沙,湖南巡抚张亮基聘任左宗棠入幕主军政,聘郭崑焘掌机宜文字兼筹兵食。他到幕不久,便与江忠源一道镇压浏阳忠义堂起事。是年底,张亮基升署理湖广总督,郭?焘与左宗棠随去武昌,替张计议军事。不久张亮基调山东巡抚,郭、左返湘任巡抚骆秉章幕僚。他力排众议,在湖南首……[详细]
左潜 [] (?~1874)
  左潜(?~1874),字壬叟,清湘阴县左家塅人。系“补县学上舍生,英年积学,于诗赋古文辞无不深纯”(见清末诸可宝《畴人传三编》、万有文库本《畴人传》。他在鸦片战争前后全国日益发展的“经世致用”思潮的熏陶下,特别是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渴望振兴国家,坚持把视角转向世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认为学无中西界限,“尝谓方圆之理,乃天地自然之数,吾之宗中宗西,不必分其畛域,直以为自得新法也可。”他在湖南数……[详细]
   左宗植(1804~1872),字仲基,一字景乔,号珠岭樵夫,清湘阴县左家塅(今湘阴县金龙乡)人。左宗棠次兄。幼随父读书,13岁入县学,24岁补廪生。道光五年(1825)充拔贡生,次年赴京参加朝考,列为二等,选新化县训导。十二年,与左宗棠同应湖南乡试,得解元。此后,多次赴京参加会试,均不第。后授桂东县教谕。旋去职返乡,寓长沙府城,课徒自给。十二年,受聘主讲澧州(今澧县)澧阳书院。咸丰元年(1851……[详细]
周保和 [] (?~1867)
  周保和(?~1867),湘阴县人。咸丰年间投湘军,在湖北、安徽等省与太平军作战,保千总。同治元年(1862)赴陕西攻打捻军,升都司。旋参与攻打回民起义军,解凤翔之围,迁参将。旋攻占张家川、龙山镇、莲花城等地,升总兵。同治五年解靖远、定城围,以提督记名简放。次年在兰州攻打回民起义军时战死。……[详细]
张东阳 [] (?~1865)
  张东阳(?~1865),字子晋,湘阴县人。咸丰四年(1854)入彭玉麟水师,旋改隶杨岳斌军,保副将,加总兵衔。粗识文字,读时人诗话,通其意,乃学做诗,岁成百余首。每行军,部署既定,即手捧诗篇诵读,声彻军门外。后调赴甘肃。同治四年(1865)在兰州兵变中身亡。……[详细]
  戴偃(生卒年不详),自号玄黄子,五代十国湘阴县人。以善诗,尤善写讽刺诗。楚王马希范生活奢靡,建天策府,门窗及栏杆皆饰以金玉,地面夏铺凉席,冬铺木棉;建筑九龙殿,殿中刻制八条龙,另一条缺,以比拟自己。戴偃著《渔父诗》百篇以献,其中有讽句云:“莫把咽喉吞世界,盖因奢侈致危亡。”“若须抛却便抛却,莫待风高水更深!”马希范读后大怒,将其软禁于碧湘湖。戴偃寻机携一女出逃岭南,行至衡山,闻马希范已死,遂止。……[详细]
  蒋凤池(1852-1908年),字光升,湘阴县樟树港白竹塘(今樟树乡金台村)人。出身寒微,因生活所迫,刚成年即加入左宗棠“楚军”,随左转战西北,后参与收复新疆之战,留驻新疆,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西北边陲。光绪七年(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签订,伊犁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俄商在新疆经商仍享有不纳税等特权,伊犁居民中,入俄国籍者均听其便。因此,事端常出,矛盾不断。光绪十一年(1885年),蒋……[详细]
  夏元吉(1366-1430),字维吉吉 ,祖籍江西德兴。父亲夏时敏任湘阴教谕时,定居湘阴归义。相传他出生时,母亲梦见屈原来到房中,于是人们说他是三闾大夫转世。13岁时,父亲去世,孤儿寡母,生活异常艰难。他一边刻苦读书,一边教蒙学以贴补家用,获得良好声望。明太祖洪武年间中举,被推荐入太学。适逢明太祖朱元璋挑选太学生充实朝廷,夏元吉被选中抄写文诰。同去的太学生对抄抄写写不感兴趣,在房内嘻笑喧闹,只有夏……[详细]
周式 [] 岳麓书院山长
  周式,宋代,湖南湘阴人,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因品学兼优,诲人不倦而著名。宋开宝五年(972)潭州太守朱洞筹资建造了岳麓书院,特聘周式为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宋真宗赵恒因赏识周式才学而召见他,册封他为国子监主簿。在周式的精心经营下,岳麓书院学生由60多人增至数百人,开启湖湘一脉浓厚学风。周式故后,乡贤云集追悼。岳麓书院山长,聚徒办学出名在岳麓书院文昌阁的左侧,有座“六君子堂”,堂内合祀着宋朝创建和……[详细]
丰萃珍 [] 清末湘阴女能人,始创长康毛笔业 (18421907)
  今湘阴县长康毛笔厂生产的艺字牌珍品狼毫笔,具有尖、圆、齐、键的特色,远销日本、印尼、新加坡及港澳等25个国家和地区,曾两次荣获湖南省优质产品称号。长康毛笔能有如此之成就,不可忘记长康毛笔业的创始人、清代女笔匠丰萃珍。丰萃珍(1842~1907),女,湘阴县长康乡人。因家境清寒,先从一位师父学制毛笔,以补贴家用。然师父不将制笔技术外传,故学习一段时间后仍不能独立生产。后又拜一位无儿无女的江西籍老技工……[详细]
  张祖汉(1876-1916年),字玉琪,湘阴县樟树港人。辛亥革命前,系福建陆军武备学堂教官,新军团长。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时,任福建邵武知府。他毕生致力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盛年为国捐躯。清末民初,国弱民穷、内忧外患的现实,使张祖汉深刻认识到,要改变中国之现状,必须实行革命,推翻清朝封建-制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孙中山组织成立了资产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