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湖南 > 娄底名人

娄底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曾国藩 [] 中国古代十大儒将,晚清四大名臣,中国古代十大名相,晚清八大名臣 (18111872)
  •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 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名人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1852年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详细]
蔡和森 工人运动领袖 (18951931)
  • 蔡和森
  蔡和森(1895—1931),字润寰,号泽膺,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蔡和森同志是中共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中央局委员,第五、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过中共中央代理秘书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共两广省委书记。1895年3月,蔡和森出生于上海,后随母亲回到家乡湖南双峰。1913年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同毛泽东等人一起组织进步团体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10月,蔡和森从法国归来,在中共三大、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局委员,参……[详细]
罗盛教 冰窟里勇救朝鲜儿童 (19311952)
  • 罗盛教
  罗盛教,原名雨成,县第八自治区下庙乡(今圳上松山乡)人。民国二十年(1931)生。少时先后入当地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寒辍学。民国34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属吉首市)其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民国36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盛教。1949年11月,沅陵解放,罗盛教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湘西军政干校学习。1950年3月毕业后,分配在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同年7月1日,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学习期满后,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旋随部去湘西武陵山地区剿匪,在战斗中记功一次。1951……[详细]
曾国荃 [] 晚清八大名臣 (18241890)
  • 曾国荃
  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号叔纯,又名子植,湖南双峰县荷叶镇人,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篡《湖南通志》。 1875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因善于围城有曾铁桶之称。清朝著名大臣曾国藩的九弟。早年随兄曾国藩筹建湘军,清•咸丰六年起独领一军,因攻……[详细]
  邓显鹤,字子立,号湘皋,时人称湘皋先生。县东下渡村(今娘家乡梓木冲)人。清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1778年1月14日)生,著名学者、文献家。鹤自幼聪慧,8岁能诗,18岁以县试第一应督学试,补县学弟子员,次年,补廪膳生员。因家贫谋养,“甫冠授徒安化龚氏”。清嘉庆九年(1804)应乡试,中甲子科举人。此后,屡赴礼部试不第,遂淡于仕途,乃远游燕、冀、齐、鲁、淮、扬、百粤,足迹遍华夏,博究群书,广交名士,其中曾参与编修《安徽通志》,撰《艺文志》24卷。清道光六年(1826)应会试,大挑二等,选授宁乡训导,署理长沙府教授。讲学之余,以搜录乡邦文献掌故为己任。常……[详细]
曾纪泽 [] 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 (18391890)
  • 曾纪泽
  曾纪泽(1839年12月7日—1890年4月12日),字劼刚,号梦瞻。汉族。湖南双峰荷叶人。清代著名外交家,曾国藩次子。初袭父一等毅勇侯爵。光绪年间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也是当时秉承“经世致用”新思维的官员。其后与俄人力争,毁崇厚已订之约,更立新议,交还伊犁及乌众岛山,帖克斯川诸要隘,有功于新疆甚大。中法战争时,力与法人争辩。官至户部左侍郎。光绪十六年(1890年)卒,年五十一,赠太子少保,谥号惠敏。曾纪泽学贯中西,有诗古文及奏疏若干卷,早岁所著,有《佩文韵来古编》、《说文重文本部考》、《群经说》等传于世,后人辑有《曾惠敏公全集》。工诗文,书法……[详细]
   方学苏,原名建新,字荣隆,号明亮,县时雍团富溪村(今圳上乡文教村)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方学苏自就读时雍高等小学起即临摹习字。初宗-楷法,以颜、欧为尚,以植根本。民国12年(1923)考入长沙湘江学校中学部,乃沉浸于秦汉六朝碑版之间,仍练字不辍。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湘江学校师生声讨英国巡捕-上海人民,举行--,学苏为之写标语,师生赞其用笔遒劲沉著而有蕴致,结字婀娜多姿富有变化,挥洒自如。是年下学期,经陈树华介绍参加国民党,旋又经肖子章介绍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5年夏,毕业回县从事农-动,任时雍乡、知方乡农运指导员,发动农民开展减租减……[详细]
游智开 [] (1816~?)
  游智开,字子代,县在城厢南门(今城关镇)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生。咸丰元年(1851)举人,拣选知县。同治初年,李续宜为安徽巡抚,游智开被调司厘榷,以廉平称。同治四年(1865),署和州知州。在任期间常出巡四境察访,考核诸生,关心教育;筑濒江堤坊,预防水患;改革征粮制度,减少胥吏0。旋补无为州知州,同治七年署泗州知州。曾国藩为直隶总督,以其治行为江南第一,补直隶州,再调其署深州,再补滦州。所至之处,兴义学,减浮征,弛徭役,严刑罚。同治十一年,游智开擢永平知府,尝巡阅迁安狱,见狱吏私系囚犯0贿赂,即拘狱吏至县惩处。在永平八年,葺书院,筑城垣,修郡志……[详细]
  杨世福,字禄田,号寿霞,新化县人,专心兵法、刑名、农田水利等经世致用之学。清嘉庆元年(1796),入资为河南布政司理问,借补仪封厅经历,旋升河南府通判。杨世福任河南通判时,主持开浚洛、嵩二县新旧各渠。时河南水利失修,不少河渠湮塞。福请命于布政使温承惠,受命专任河渠事。既修复古洛、大清、新兴、通津、古洪5渠,又疏通大明、黄道、永济、清渠、伊渠5渠;复新凿太平、乐丰、天议、人和、香合、会心、周城、金城、永固、甘鹤、顺兴等11新渠,计五十余里,开闸十六座。并筑草堰以便蓄水、泄水。每渠设支渠、游渠、土坝堰、桥闸,以备均水护渠之用。令民议订灌溉条规,刻于石上,以杜……[详细]
  黄宗宪,字玉屏,号筱谷、小谷,,晚年自号资滨钓叟、味空居士。县在城厢(今城关镇井头街)人。清道光末年生。同治十年(1871)游学长沙“古荷池精舍”,师从丁取忠,与左潜(壬叟)、曾纪鸿(栗诚)钻研古今算书。黄宗宪重新挖掘失传的“大衍求一术”进行研究,运用素因数分解求定数法、创求剩率捷法,改进了秦九韶术,并增补求反乘率法,找到与不定分析的深刻联系。同治十三年撰写《求一术通解》二卷,解答一次同余式组问题;又用求一术解决二元一次不定方程问题。在此期间,协助丁取忠编成《白芙堂算学丛书》,名噪一时,而黄宗宪的贡献最大。光绪二年(1876),客游上海,假馆江南制造局(……[详细]
  方石波,字彩壁,又名宗琅,县时雍团上庙村(今山溪乡)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民国12年(1923)秋,考入长沙公益职校。次年转入省立第一职业学校,曾书“古今皆我友,天地亦吾庐”以示抱负。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长沙爆发反帝-,方积极参加--,参加--。署假前,经陈树华介绍,加入国民党。8月,经肖三介绍加入共青团,翌年春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员。其间,在旅省新化学生会主办的《新化》期刊上,陆续发表《嫂子的红辣椒》、《耳目中的故乡》、《中国发展的趋势》、《十月革命的希望》等文章,抨击时弊。民国15年6月从省立一职毕业后,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农民部特派员,被……[详细]
  邓显昌鸟,一作显鹃,字子振,号去衢,一作耘渠、云渠,县下渡村(今娘家乡梓木冲)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生。父长智,国子监生,赠宁乡训导。弟显鹤。兄弟兼一代文士,著述甚多,时称“二邓”。昌鸟幼好学。“初为学时,即一言一协必依礼。”乡人戏呼之为“道学先生”。少时,曾在其外祖靖州训导毛学古处读书,师事名宿茶陵谭声元,“闭门昼夜勤学”数年,博览群书,旁及阴阳卜筮之事,与弟显鹤先后隶县学,屡试未中,家贫,以授徒养亲。昌鸟居家数十年,关心邻里疾苦,维护地方风化。岁饥谷贵,湖南各郡县多有剽掠之事,昌鸟登门劝谕富户,平粜粮食,保持一方安宁。里中有人延巫,架木台为浮……[详细]
蔡畅 女权主义领袖 (19001990)
   蔡畅 (1900-1990)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际民主妇联副主席。湖南省湘乡县(今双峰县)人,女,1900年5月14日出生于湘乡县永丰镇。在其母葛健豪的熏陶下,从小养成豪爽豁达的性格。1915年考入长沙私立周南女子师范学校,与向警予结为好友。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胞兄蔡和森和毛泽东的影响与引导下,积极参加反帝-。1919年10月,发起和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同年12月15日,与蔡和森、向警予、葛健豪等赴法国勤工俭学。1920年加入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参加了蔡和森、周恩来、赵世炎等领导的-北洋军阀驻法国公使勾结法……[详细]
  杨可震,字又西,号畏庵,县北渡村(今北渡乡)人。少时拜新宁傅相高为师,博览群书,尤喜经学。为诸生时,每逢考试,辄冠同侪,先后11次名列第一,为宜兴储在文、邵阳王元复、车无咎所敬重。后屡因举场,乃开馆授徒,生徒众多,至学舍不能容纳,一时名士如毛学古辈,皆出其门下。清乾隆十一年(1746),以岁贡选茶陵州训导,因回避其子改绥宁县训导。著作有《易经证》、《书经省括》、《诗经的》、《春秋礼记备要》、《廿一史类编》、《太极析解》、《河洛要旨》、《启蒙发明》、《洪范九畴论》《洪范五行论》、《博物汇纂》、《楚辞朱注疏》、《鳝堂文集》等10余种。可震之学上窥孔郑,下括程……[详细]
  魏景桐,字荫伯,县在城厢(今城关镇南正街)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生。同治十三年(1874)补郡学生员。适刘长佑任广西巡抚,调团练“安宝营”去备差遣。桐应邀前往,参与镇压柳州十八峒瑶民起义。光绪元年(1875)冬移兵灌阳县。旋入云贵总督刘长佑幕,因母丧假归。嗣后,复由谭继洵推荐入新疆布政使魏光焘幕掌管文案。光绪十七年,知叶城县事。时县治初建,桐详订各项规约,使民、教相安。继与印人勘定国界,境内得以粗安。任满回籍。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魏光焘率兵出关,景桐应邀偕行,牛庄之役,亲临前敌,手中弹伤,以无援而溃。战后南返,旋随魏光焘赴甘肃……[详细]
  罗恒,原名友龄,又名平白,县在城厢(今城关镇)南正街人。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民国41年(1915)初中毕业后因父母双亡去武汉谋生,在一机器厂当钳工。民国15年初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排长,不久,升为连长,负伤退下火线治疗,伤愈后任汉口留守处军需主任。民国26年卢沟桥事变后,参与对日作战,任陆军第七十四军五十一师少校作战参谋。同年8月,随部去上海参加罗店、南京等地的保卫战。战后任五十一师一五旅三O一团少校副团长。民国27年春,随部至豫东兰封与日军主力土肥原师作战,立下战功。同年8月,日军一支精锐部队向江西省德安县的岷山脚……[详细]
  戴哲文(1879-1907),字骏友,号石屏,湖南新化县顿信团(今属新化县苍溪乡戴家凼村)人。戴哲文祖父戴前龙艰苦兴家,抚养6子3女长大成人;他善于经营,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料设厂造纸,纸制品顺资水,下益阳,转销武汉,获利颇巨。于是大兴土木,建造了不少楼房、仓库,并开设商店、学馆,由于房屋很多,相传有“一路铜锁放豪光”的称誉。族谱上有一对诗对他如此赞颂:“间从陇畔课耕耘,商务兼营富致勤,子孙绕膝春满堂,连年修建栋飞云”。他还积极捐资兴办各项公益事业,在当地修筑了一条直通大道的麻石路,便利商旅往来。戴哲文少时秉性聪颖,喜好读书,善古文辞。1896年与长兄戴哲人……[详细]
  欧阳辂,原名绍洛,字念祖,一字涧东,远近称其为“涧东诗老”。县青冈村(今青山乡)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生。辂幼承家学,喜诗,9岁补弟子员。父早死,家境贫寒,靠佣力养母。平日踪迹无定,读书亦无常师,时与同里吴枟、杨兴植诸人唱和。又设馆于湘乡蒋湘垣家,蒋氏兄弟4人,素以文章名于湖湘间,而对绍洛倾心结纳,甘为之下。乾隆四十九年,辂中乡举,而屡与会试不第。乃决心游学四方。南走粤北,北游燕蓟,出山海关,所到之处,士大夫览其文,闻其议论,多为折服。辂性野逸,不修边幅,常敝衣垢履,傲然公卿之间。后家境稍裕,置田自耕,不复出门。当事者虽或有敬礼招致,并皆谢绝。道……[详细]
  倪安耐,挪威国人,基督教徒。原在长沙信义医院任医生。民国19年(1930)随该院由长沙迁至新化县城,仍任医生。民国20年,倪安耐在医院门诊,发现3例麻风病患者,即将情况向上海中华麻风救济总会报告,该会派干事邬志坚至县调查核实后,即委托倪安耐筹建新化麻风医院。邬志坚回上海,即汇寄2000银元作为建院经费。倪安耐从此四处奔波,在新化县城北门外北台上(今城关第地二小学附近)购买土地,地方人士反对在该地建传染病院。(倪安耐乃聘湖南省府主席何键担任该院名誉董事长,当时的新化县长梅尉南为董事长,并请各慈善土绅多方劝导,始破土动工。民国22年,新化县麻风医院建成,二层……[详细]

全部娄底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