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陕西 > 铜川历史名人介绍

铜川历史名人介绍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邦英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19102010)
  张邦英(1910.05~2010.06),男,陕西省耀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民政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部长级待遇)。党的第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特邀代表。物履历张邦英,陕西省耀县孙塬乡泥阳堡村人。小名考生,字杰丞……[详细]
  次子绹(795~872),字子直,太和进士。宣宗时,白敏中为相,称其有宰相之器,荐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入翰林为学士。一次诏对皇宫,时至深夜,宣宗命以乘舆及金莲华炬送归,同僚以为天子驾临。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连续当了十年宰相。懿宗时封凉国公、赵国公。卒后,赠太尉。绹为人平庸,忌贤妒能,曾因温廷筠讥讽他不读古书,而怀恨于心,乘机在宣宗面前诬筠“有才无行”,遂使筠不得及第。其父一手扶掖的李商隐也以……[详细]
  令孤楚 (766~837),字悫士,德棻后裔,贞元进士。幼年好学,5岁能写文章。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宣武节度使,吏部尚书兼太常卿,进左仆射、彭阳郡公、后多次上疏辞位,拜山南节度使,卒于任所。赠司空,谥号曰“文”。楚精于骈体章奏,尤善制令,对偶工整,词藻绚丽,每成一篇,人皆传咏。但他虚怀若谷,尊重人才,以培养后进为己任。任天平军节度使时,结识青年诗人李商隐,爱其才华出众,延入幕府,教以……[详细]
  田德发(1915.11.16—1985.3.8),陕西耀县(今耀州区)照金芋园村人。1932年正月入伍,参加李妙斋组织并领导的照金第一支游击队——芋园游击队(一支队),参与李妙斋、王金海等组织的照金薛家寨勘寨、建寨工作,是薛家寨的首批建设者,随一支队一直战斗在李妙斋身边。薛家寨失守后,和王金海等合力突围后,在台儿沟与张秀山领导的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会合,遂北上华池与刘志丹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六军主……[详细]
  • 冯有才
  1914年10月8日出生于陕西省耀县冯家桥村一户雇农家庭,童年为地主放羊放牛。1932年冬参加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历任班长、排长、少年先锋队队长、少锋连连长、少锋营营长等职,参加了红军打民团,打据点,打土豪,大大小小的战斗;参加了张洪镇、合水城、毛家沟门,一月之内取得三次大捷的战斗;参加了陕甘红军粉碎敌人多次围剿的战斗,西华战斗,三家塬战斗等,参加了红2……[详细]
  成伯仁(1888—1958),名日新,耀县城内城隍庙巷人。成伯仁自幼刻苦读书,在耀州高等小学读书时,受到耀县早期革命党人任师竹爱国民主思想的熏陶。在三原宏道高等学堂上学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因进行反清活动被学校除名。辛亥革命爆发后,愤而投笔从戎,奔赴潼关前线参加对清保皇军作战。辛亥后,考入上海同济医工大学预科。民国4年(1915),毕业后回陕西,在省立第一中学任教。7年(1918),成伯仁……[详细]
  杜玉铭(1919—1946),原名杜有学,曾用名杜治邦,化名章克华。市城区黄堡镇杜家原人。杜玉铭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深知读书不易,因此,学习非常刻苦用功。读完高小后,回村担任小学教员,一边教书,一边自学。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杜玉铭毅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27年(1938)春,他辞别父老乡亲,跟一些进步青年到达延安。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后,奔赴抗日前线。29年(1940),党……[详细]
  高录顺(1907—1935),又名云汉,字雨亭。市郊区陈炉镇那坡村人。民国14年(1925),高录顺毕业于同官县第二高等小学。15年(1926)2月,进西安民立中学读书。17年(1928),在民立中学经张邦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参加-,利用假期,在家乡民众中宣传只有打倒军阀,推翻剥削制度,工人才有工干,农民才有田种,人人才有饭吃的革命道理。19年(1930)冬,他从民立中学毕业后,于次……[详细]
  宋子岐 (1910~1935),耀县城内西街人。幼年与刘林圃、张邦英同在本县第一高等小学上学,因发动-,林圃-退学,子岐也受到警告处分。民国二十一年(1932),子岐在本县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县委组织部部长,中山乡党支部书记。时因连年大旱,民不聊生,又苦于苛捐杂税,子岐与县委书记张仲良等,组织下高埝、楼村、小丘、寺沟一带贫苦农民千余人,发动“交农”斗争,包围县城,迫使官方不得不裁捐减税,减轻农民负担……[详细]
  左善楚 (1883~1933),耀县寺沟乡阿姑社村人。20岁毕业于三原宏道学堂,由井勿幕介绍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被送往日本学军事,袁世凯称帝,奉命回国,参加陕西护国军。张勋复辟,随宋向辰、樊灵山等东渡黄河,转战晋南。宋、樊殉难后,回到耀县,写有“河东独我还”的诗句。“护法之役”,又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参谋,参加二次东征,复因战事失利,再次回耀,适逢陕军师长冯子明用人心切,派人送他银元一驮,委……[详细]
  马骥德 (1897~1926),字守初,耀县孝义坊西坡人,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一中学。21岁投笔从戎,在陕西靖国军任排长。民国八年(1919)参加驱逐奉军武功之役,以功升连长。十年(1921),驻防马栏、焦坪一带,配合国民军韩有禄团,击溃南窜股匪,救出被虏妇女七、八人。又在宜君生擒匪首王老九等,救出甘肃正宁县康大财家被掠妻女。十三年(1924),以高陵平叛、香山平乱有功,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一师一旅一……[详细]
  马效常 (1869~1918),字伯眉(柏麋),景良族孙,耀县城内城隍庙巷人。幼年多病,研究医药。及长,医术大进,遐迩闻名。民国初年任国民革命军田毅民部医官。后辞官归里,潜心研究孙思邈医药著作,济世活人,于医学之外,又善丹青,凡山水、松竹、虫鱼、鸟兽、樵夫、仕女之属,无不精妙。本县书画名流段鼎臣,曾赞其“得画中三味”。效常亦擅书法,工金石篆刻。其传世作品今存秦篆、汉隶等各种书体木石印章10多方,功……[详细]
  胡定伯 (1886~1913),名应文,耀县南街城隍庙巷人。青年时喜读政治书刊,钦慕孙中山先生之为人。与同学、朋友相处。则喜谈革命,痛斥封建。其父耀庭曾勉励他说:“中国太穷太弱,全由满清腐败所致,如不变革,就要-。我自叹年迈,力不从心,你肯为国效力,我很高兴;但当勇往直前,不要顾及身家性命!”定伯谨遵父命,意志更坚,旋经邑人宋向辰介绍,加入同盟会。此后即在城内开设“恒兴祥”商号为掩护,与南北党人相……[详细]
  任师竹 (1875~1911),清光绪耀州城内人。原名灵秀,字痴雏,号山川。后改名尹,字师竹。幼年家贫好学,受业于州名士武慎修门下,18岁即以诗文书画为诸生之冠。武师奇其才,以爱女妻之。光绪二十一年负笈泾阳,就学于关中名儒刘古愚主教之味经书院,受康、梁变法思潮启迪,改革志向日趋坚定。师竹性聪颖,工诗文,善搏击,擅雄辩,邑人以才子称之。为人豪爽有气节,对-污吏能面斥其非,遇差役地痞鱼肉百姓,则痛加唾……[详细]
  秦绥, 行六,人称秦六,清道光时耀州城内北街人,幼年孤贫,佣工养母,善建筑及雕绘工艺。三水(今旬邑)富户唐姓营造新居,聘请南方名匠大兴土木,绥欲广见闻,欣然前往充当小工。时大门两侧砖刻柱檐即将完成,绥见其技艺平庸,故意失手,毁其一侧。主人大怒,责其赔偿损失。绥要求由他自己另行雕刻,不胜前作,甘愿赔偿。旬日工峻,果然刀工细致,玲珑剔透,造型新颖,大胜前作。主人转怒为喜,欲辞南匠而请绥重造另侧,绥以家……[详细]
  郑世振, 字挺生,清耀州城内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武举。初授福建陆路提标后营守备,调台湾镇标右营守备。时台湾北路发生数百名乡民反清事件,水师提督黄仕简率军镇压,留世振负责府城治安。几天后,传来彰化、诸罗两县数万群众被杀消息。把总-将抓获的56余名逃亡群众,交世振审问处理。世振发现这些逃民都是彰化、诸罗两县良民,就全部释放,令其回家。事后,清政府追查这次事件的责任,台湾文武官员都受到处分,唯世……[详细]
  兰泗, 清耀州兰家堡(今属楼村乡)人。作战勇敢,有将才,授湖广兴国参将。康熙十二年(1673)升直隶三屯营副将。未及赴任,逢吴三桂叛乱,长沙失守,复调武昌作战。十三年(1674),泗领兵攻岳州,又讨黄金龙,全歼叛军,军威大振。十四年(1675),还任苏州协将,兼管通州协事。十八年(1679)升荆州左路总兵,平定思南、龙泉、遵义、绥阳、桐梓等地。以战功卓著,奉命镇守安龙,历时16年之久。以老辞归故里……[详细]
  郭毓秀 字书升,清耀州野狐坡人,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初授褒城教谕、兰泉学正,后升赣县知县。适逢三藩叛乱,清军数十万集结于赣,赣县四周均有叛军活动。乡民为免骚扰,仍作明朝发型,以为权宜之计,清军不明-,主张立即捕杀。毓秀说:乡民并无异心,只是一时“免死计耳”,千万不能杀害,终于保全一方百姓。千总丁寥清乘乱-民妇,毓秀立请军队首领杀了千总,军纪肃然,民怨始平。田村人刘定帮为保卫家乡,聚集数千人……[详细]
  宋师襄 字一衷,明耀州城内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初任南乐县令,历官御史、顺天府尹。师襄性刚正,关心百姓疾苦,不畏-。知南乐时,自捐俸银300两,置义田、学田。曾两次上疏,奏请裁去耀州判官,教官各一员,裁并14里为12里,得到皇帝许可,每年减少耀州赋银5400两,百姓负担赖以减轻。时魏忠贤擅权祸国,师襄因与其他党人联名弹劾,被贬降一级,去职回乡。崇祯元年复职,升太仆少卿,以太常卿致仕。十……[详细]
  左史 字文箴,思明子。万历四十年(1612)以贡生授光州训导,升扶沟知县。时县吏作弊枉法,史另择谨慎小吏补为吏,又聘外地老狱吏授以律令。扶沟民多好斗,杀伤案件时有发生,史以教化为主,结合制订乡规民约,不到两月,秩序井然,盗贼无踪。县境西北地势低下,积水成潦,如遇河水暴涨,则助河为患。史发动百姓,清除壅积,疏通水道,引水归源,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县北境鄢陵、尉氏,地势更低,三县百姓互相开沟引水,以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