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四川 > 南充历史名人介绍8

南充历史名人介绍8

更新时间:2023-03-15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66岁的老人,毫无怨言服侍与公公同父异母的哥哥32年,让如今112岁高龄的老人享受着晚年的幸福。 龙世芬,女,天成乡郑家寨村村民。今年112岁、无儿无女的-月,是丈夫郑心英父亲同父异母的哥哥, 1963年他们结婚后,就一直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爹。当时丈夫在地质队工作很少回家,龙世芬不但要哺养三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1977年,老人突发重病,龙世芬不顾伯父的反对坚持让他住院治疗……[详细]
  “社区面貌日日新,好人好事数不清,居民人人伸拇指,齐夸书记陈茂英”。磨子西街群众自编的顺口溜,表达了对陈茂英的赞扬,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陈茂英,女,相如镇磨子西街社区支部书记。多年以来,她怀着为群众服务的满腔热情,先后帮扶资助孤寡老人、病残儿童、困难家庭、辍学儿童,为下岗失业群众、离异夫妇找工作,发动群众为患病的孤儿捐款,关怀曾经吸毒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76岁的老人伍成达无儿无女,陈茂英随……[详细]
  72岁的退休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省吃俭用数万元用于帮助困难群众,自己却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 段景芳,男,福德镇退休干部。1992年退休后,先后资助当地段龙、李梦霞、朱浪等8名贫困学生完成初中、高中学业,帮助他们走进了大学校园。收留特困留守学生唐雪、唐端在自己家中生活达7年之久,每天辅导他们学习,教他们弹电子琴、拉二胡。60多岁的村民张永秀卧病在床,段景芳凭着在部队当过卫生员的经验,连续……[详细]
  唐青山,1912年生,出身贫农,少年丧父。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团长,副师长,师长,副军长兼参谋长,沈阳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唐青山同志,因病于2000年10月3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8岁。……[详细]
  一位大学毕业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坚持“诚信即企业生命”的经营理念,时刻体现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 刘兴,男,万客隆超市负责人。从事经营活动以来,他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宗旨和诚信为本的服务理念,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2008年的奶制品事件中,他及时下架即将过期的产品,杜绝质量问题出在销售环节,共退回16万余元奶制品,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作为一名个协组长,他积极向个体……[详细]
  对疯狂的歹徒,他不惧危险,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公共财产的安全。 苏杨中,男,县电信公司员工。苏杨中从2004年起一直分管城区及城郊电信设施的安全工作。由于人员缺乏,县城城郊结合部区域的线路设施没有配备专门的安全维护人员,局里准备由一名员工兼管,工作积极主动的他就主动请缨。对这些线路和设施,除了日常的维护工作,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电缆的安全了。每天晚上吃完晚饭,无论天晴下雨,他总要到自己维护……[详细]
  一位年近七旬的古稀老人,以孝心侍奉年迈的母亲,以爱心照料残疾的哥哥,以善心扶助疯癫的堂姨妹。他就是亲人们依靠的大山,避风的港湾。 谢应益,男,金甲乡果山村村民。谢应益的母亲已97岁高龄,老人年老多病,饮食起居完全无法自理。大哥谢应淑早年也因一次意外而成为下肢萎缩的残疾人。多年来,他义无反顾的承担着照顾年0亲与残疾兄长的重担。有一次母亲到县城看病,他背着母亲从家里出发,走了近5个小时。199……[详细]
  一名圣洁的白衣天使,在干好工作护理好病人的同时,精心照料因胃癌切除手术基本失去自理能力、一度失去生活信心的父亲,让老人安享晚年。 刘小英,女,县人民医院护士。刘小英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父亲、母亲、妹妹、儿子和丈夫。但1996年天降厄运,妹妹突然生病去世,丈夫也与她离婚。突发的这些不幸,彻底击垮了年迈多病的父母。刘小英一边工作,一边要看管年仅两岁的儿子,父母又重病在身,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她的……[详细]
  一个贤惠能干的媳妇,一份坚守了23年的孝道。婚前明知丈夫母亲早逝,父亲瘫痪多年,家境一贫如洗,她却毅然决然走进这个家庭,挑起这份重担。 何益清,女,新园乡麻阳河村村民。1982年,何益清与本村黄家东经人介绍认识,黄家东对漂亮能干的何益清本没抱任何希望,因为之前别人介绍的女朋友一听说他家的情况都望而却步。当他心灰意冷时,何益清走进了他的生活。何益清的父母坚决反对这门亲事,甚至拿断绝关系来威胁。但她没……[详细]
  一位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秉承救死扶伤的天职,他为挽救重伤的群众却未能及时挽救病危的母亲,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程均,男, 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从医18年来,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1997年6月的一天,他正准备为一位严重的眼、鼻综合外伤患者实施手术,这时,家中打来电话告知,母亲肺心病突然加重急需住院治疗。面对自己病重的母亲和错……[详细]
  他,带领群众修公路、搞产业、建新村。他,带领群众将贫穷落后的沈家坝打造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谢福瓶,男, 金溪镇沈家坝村支部书记。熟悉沈家坝的人都知道,5年前,那是一个路不通、经济发展缓慢的落后村。2004年2月,谢福瓶挑起了村支部书记的担子,他从公路修建、农田水利、水上运输、特色养殖、规模种植上着手,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为了修好村道路,他吃住在工地,起早摸黑,顶烈日,冒风雨,人晒黑了……[详细]
  “三年内修通村道公路,如修不通我就不当这个支部书记!”为了这看似容易的一句话承诺,他却付出了一百倍的艰辛和努力。 雷在德,男,新河乡玉顶村支部书记。玉顶村海拔680米,2003年以前仅有一条狭窄陡峭的羊肠小道通向山下,交通十分不便,群众过着肩挑背磨的苦日子。2003年,雷在德担任支部书记后,他承诺在三年内修通村道公路。当年10月公路就破土动工,白天他往返于5、6公里陡峭的山路上,晚上他走社……[详细]
  一名退休工人退而不休,积极发挥余热参与家乡建设,关心他人疾苦,无私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从不计报酬不求索取。 邹开定,男,两路乡高山沟村村民。他热心公益。在两路乡通乡油路建设中,第一个带头捐款1000元,并主动要求无偿担任油路建设质量监督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整天忙碌在工地上,监督工程质量,协调人员劳力,不但使通乡油路按时完成,而且保证了油路的质量,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详细]
  李茂明,男,42岁,徐家镇政府干部。2001年7月,利溪镇原副镇长沈庆斌同志患尿毒症急需换肾。面对换肾所需的10多万元巨款,沈庆斌几近绝望准备放弃治疗。得知消息后,时任利溪镇武装干事的李茂明十分心痛,为了挽救同事的生命,他四处奔走,上下游说,多方求助,月工资才500多元的他第一个捐助300元。在他的倡导下,全镇共捐款2.7万余元,区委领导送来2万元,时任县长的马道蓉批拨2万元……。有了这些资助,他……[详细]
  魏鼎(1837-1925)名宝珊,晚号慕邃居士,今蓬安金甲人。同治丁卯科(1867)乡试中举,致力于蓬山、玉环两书院任教,前后20年。后被授大足训导,赴任后,兼长长棠书院。后于蓬安设“经义、治事”两斋,分科教授。后设学馆于州城(今蓬安锦屏),此乃全省首创。主要著作有:《经世文要》八卷、《经学》三卷、《史学》三卷、《课艺》三卷、《文辞汇辑》三卷,编成《乡土历史、地理》各一卷,《初等地理》一卷、《格致……[详细]
  吴玠(1908-1938)原名承炜,字于石,今蓬安金溪人。中央军校保送生,肄业期满,分派至胡宗南部,先后任排长、上尉教官等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吴随部转战于南京、上海之间,负伤后仍奋勇前进,被提拔为军团部少校参谋。1938年,在河南开封随上司考察阵地时,被炸身亡。年仅30岁,死时尚未婚娶。……[详细]
  王白与(1902-1949)名本霖,今蓬安柳滩人。陆军测绘学堂毕业后,回川为成渝各报撰稿。1927年,重庆《新蜀报》聘请担任总。因张澜和蒲殿俊推荐,出任二十一军政治部宣传科长。期间,创办“新闻学研究所”。1933年,任省政府编译室主任,兼任川康善后督办公署政治部主任。1934年,创办《华西日报》,任社长。1943年,创办岷云艺术学校,任校长。创办《大同周刊》,为发行人。后再到《新蜀报》任总经理。1……[详细]
  陈抱一(1887-1950) 今蓬安锦屏人。与朱德、杨森等为张澜执教的顺庆联合中学同学。1902年,留学日本明治大学,旋即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受孙中山委派为军事特派员,任四川省第二届省议会议员。1924年,任省政府民政厅长,后改任团练总局局长。后先后任万县商埠局坐办、宜昌禁烟稽查处处长。1928年,脱离政界,回归故里过起了隐居生活。……[详细]
  郑俊(1910-1962) 又名郑开秀,今蓬安罗家人。1937年淞沪会战中,坚守四行仓库抗击日军的谢晋元团“八百勇士”之一。1930年,从军。后入黄埔军校成都分校(第一期)学习。“八·一三”事变前,任中尉排长。淞沪会战后,被英军囚禁于孤军营。1943年,郑逃出魔掌,来到重庆,被当局授予忠贞-M3号勋章,并保送至成都中央军校高级班。毕业后,再次参战。1949年,在云南起义。1959年被错判管制……[详细]
  肖毅肃(1899-1975)小名海娃,大名昌言,今蓬安万和人。1916年,考入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历任排、连、营、团长,少将旅长、军参谋长。1934年,保送中央陆军大学第二期特别班。1937年,任副军长兼参谋长参加抗战,先后任少将衔高级参谋、中将秘书长。1943年,任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参加远征军入缅作战。1945年,任陆军总参谋长。是年,因表现获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勋章、自由勋章、美国总统杜鲁门赠颁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