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四川 > 南充历史名人介绍7

南充历史名人介绍7

更新时间:2023-03-15

  陈琮(1731-1789)字国华,号蕴山,今玉镇乡人,清代治水引专家,官至永定河道台。 名人简介 陈琮生下来左手就多了一个指头,虽然常有人取笑他,但他并不自卑。他性格内向、深沉,有很坚强的毅力;也很聪明,遇事反应快,办法多,受到人们的赞赏。 名人生平 陈琮任清河县丞时,被分配管理河工。县丞是县令的副职。清河县在淮河流域,历来水患严重,陈琮负责管理河工肩负重担。他经常深入工地……[详细]
鲜于叔明 [] (?~787)
  鲜于叔明(?-787)字晋,今度门镇人,唐德宗时官至尚书左仆射,加太子太傅,封蓟国公。 鲜于叔明通过明经考试而走上仕途。开初在剑南节度属下作判官,后被调入京中作了司勋员外郎,这个官职的职责是给官员们评定功绩和奖赏的。鲜于叔明为人正直,处事公平,经他评定的功绩和奖赏,都很恰当,不但当事人满意,而且其它官员也很心服。因此,皇上也很看重他。 唐肃宗时,因回纥帮助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而把公主嫁给……[详细]
   鲜于先(1018-1087)字子骏,唐鲜于叔明后裔,今度门镇人,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进士,累官至集贤修撰。 庆历年间,鲜于先任黟县县令。上任不久,就有好几张告一个姓汪的状子递到他的公案上。照状中所述,每一条都是国法不容的罪行。鲜于先问县吏及衙役们:我上任不久,就有这么多人来告汪某,汪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官吏及先遣役们都说:汪某是我们县的一个巨富,此人一贯在乡里横行霸道。大家还七嘴八……[详细]
   李先复(1650~1728),字子来,号曲江,进士李永登子,南部县枣儿乡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中举人,初任山东曹县知县,改补湖广大冶知县,以廉能行取。三十七年授陕西道御史,历通政司参议,奉天府丞、大理寺少卿、擢兵部侍郎。五十二年出使祭告嵩山,赏赉绿旗官兵,八月,任会试副考官。越二年,清军征策妄阿拉布坦,先复奉命督军粮,以功擢工部尚书,奉命赴两淮查审盐务,请以江南督抚各官规礼八万两,补商欠国……[详细]
  李鸣珂,化名李春华、钟鸣,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生,四川南部县人。1919年,李鸣珂考入四川高等蚕业学校读书。在“五四”爱国反帝运动的启迪下,开始学习马列主义,立志为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而奋斗。1922年,李鸣珂毕业回到南部县任实业所所长。他一面发展蚕桑,兴办实业,推行技术革新,一面宣传新文化和革命思想,组织进步团体——“青年义勇团”,发动群众同-污吏、土壕劣绅作斗争。这些革命行动引起土豪劣绅……[详细]
  李和鸣(1898——1934)李鸣珂之妻,河东镇人,红军被服厂教导员。 李和鸣原为李鸣珂表姐,娘家姓赵,其父为清末秀才。李和鸣从小跟着父亲读过书,知书识礼,端庄贤淑,嫁到李家后,夫妻情深意笃,真可谓鸾凤和鸣。李鸣珂接受了革命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李和鸣受丈夫影响,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8年,李鸣珂回四川任省军委书记,省军委机构设在重庆。李鸣珂回家把大儿子寄养在岳父家,将妻子、二儿、……[详细]
魏时珍 四川第一位数学博士 (18951992)
  魏时珍(Wei Shizhen)(1895~1992),名嗣銮,字时珍,清光绪21年(1895年)出生于今四川省蓬安县金溪镇魏家坝村,德国哥廷根大学数学、物理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数理方程、偏微分方程、数学教育工作。1920年8月,魏时珍来到德国求学,4年后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这既是四川省最早的数学博士,也是当时中国人在哥廷根大学获得的最高荣誉,比中国最早的数学博士胡明复只晚了……[详细]
  21年,他凭着一颗敬老爱老的赤子之心,对敬老院的老人生养死葬,再苦再累,也没有半句怨言;21年,他默默耕耘着敬老院的30多亩土地,把一个杂草丛生、乱石遍地的荒坡,改造成瓜果飘香、丰衣足食的“老人乐园”;21年,他坚守责任、甘于清贫,把无私的爱献给了老人,自己却痛失两个爱子。他叫奉崇权,是四川省蓬安县兴旺敬老院院长,一个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艰辛付出,奉崇权把一个破旧的敬老院变……[详细]
  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伟大的英雄。他以39岁的年轻生命为代价,换来三位落水儿童的新生,谱写了一曲舍已救人、感天动地的壮丽乐章。高彬,男,牺牲时39岁,相如镇团包岭村村民。2008年6月的一天, 5名学生到清溪河边游泳。刚下水,3名少年就被湍急的暗流推向河中间。“救人啦,救人啦……”正在地里劳动的高彬听到呼救声,拔腿就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跳进水中,首先抓住离自己最近的孩子并把他送到岸边,转身又向河中间游……[详细]
  万钧(1890-1916),名功伟,又字禹诒,今蓬安金溪镇人。出生于书香之家,7岁发蒙,先后就读于金溪乡学、玉环书院,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考入顺庆联中校,以品学兼优为人称道。求学期间,他阅读新书,追求进步,萌发了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1910年(清宣统二年)春,万钧联中毕业,东渡日本,留学东京早稻田大学。他与革命人士过从甚密,是年秋加入同盟会,1911年夏被选任同盟会东京四川支部负责人之一。……[详细]
  肖成源(1887-1926),又名浚川,今巨龙镇肖家湾人。少年时先读私塾,后进金溪高等小学堂。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考入成都实业学校蚕桑班。肖学习刻苦,历经三年,掌握了一整套栽桑养蚕制种的新技术。1910年(清宣统二年)毕业回乡,任职蓬州劝业分扬,劝课农桑。1915年(民国4年)蓬安县蚕务局成立后,肖主持蚕务局工作,他建立苗圃,兴建蚕房,制备蚕具,举办培训班,开蓬安集中培训蚕桑技术骨干人才之……[详细]
  刘湘石(1908-1973),名书泽,今蓬安县周口镇人。幼时在家读私塾。后去南充、成都等地就读,1927年(民国1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1932年毕业,回到蓬安任过中学教员、县督学、周口小学校长、蓬安县中学代理校长。在代理蓬安中学校长期间,他严厉禁止学生打牌、吸烟。他当众宣布:“哪个看到我打牌,只要抓到了,随你们怎样处罚我!“”他禁止体罚学生,努力改善学生伙食,提倡苦教励学。1943年,刘……[详细]
  2008年度感动南充十大名人 蒋建谊 【事迹】 蓬安打工仔蒋建谊在外打拼多年,有了一些小积蓄,准备投资生意。这时,他得知四川老家发生特大地震,蓬安老家很多房屋倒塌,部分村民重建遭受挑战,生活困难。他立即赶回老家了解灾情,随后率领员工为家乡灾后重建捐出10万元巨款。“家乡灾情严重,我得回家看看!”汶川大地震后,蒋建谊有一个习惯,就是没事就看电视,主要收看四川电视台的抗震救灾专题报道。得知家乡遭……[详细]
  王云,蓬安县正源镇红豆村人,1980年至1992年曾就读于正源小学,现任上海明泉集团董事长。他历经多年艰苦奋斗,终于成就大业,闻名海内外,享有儒商之称。他虽致富于大上海,却始终心系家乡,情系教育。几年来,先后为正源小学、正源初中、巨龙职中捐资340万元改建校舍,添置设施设备。2006年8月,他出资100万元在我县设立了“王云奖励基金”,助贫寒中小学生续了求学梦,助贫寒大学生圆了大学梦。……[详细]
  他是一名独腿青年,但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乐于助人;他是一名不幸的青年,但他用自己坚强的信念书写着快乐的人生——以奉献为荣,以助人为乐! 王小兵,男,河舒镇龙院村村民。7岁时,在一次车祸中他不幸失去了右腿,成了一个终身靠拐杖生活的残疾人。但他身残志坚,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他从小就勤学好问,学会了修理家电、维修线路等多种技术。多年来,残疾的他更是以一颗热情的心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农忙时……[详细]
  “毛坝子茅草屋,山大坡陡长峡谷……” 偏远的落后山村、清贫的三尺讲台、34年的执着坚守……他以校为家,爱生如子,这就是他朴实的人生追求。 潘海林,男,相如镇毛坝子村小学教师。地处相如镇、金甲乡、金溪镇交界的大山深处的毛坝子小学,交通闭塞,环境恶劣。1975年,潘海林担任了该村的代课教师。由于工作能力强,镇上几次要调他到镇政府任职,但面对乡亲的挽留,面对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他毅然选择了清贫孤苦……[详细]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危难之处显身手……”特殊的职业,神圣的使命,心系群众安危,情牵社会稳定。 杨坤,男,蓬安县-大队副大队长。从警8年,担任过派出所民警,因为出色的工作,从一名普通民警被破格提拔为-大队副大队长。2003年4月的一天晚上,县城一手机店发生40部新款手机被盗案,一时间人心惶惶。为侦破此案,他连续7天7夜进行摸排走访,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调查群众400余名。天道……[详细]
  他身患绝症,心里却时刻装着纳税人的冷暖,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爱岗敬业精神,以自己坚韧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感动着每一个人。 李定雄,男,国税局罗家分局干部。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7年6月,他感到咽喉不适,就去药店买了点消炎药吃。一个多月后,病情更加严重了,在从医的妹妹的催促下,他才请了两天年休假到华西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食管癌。在突如其来的病魔面前……[详细]
  他是一名-,有着军人特有的率直和诚信;他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走出一条“诚信为本,福泽万家”的商海新路。 张海洲,男,老兵惟信燃具公司负责人。2002年退伍以后,张海洲回到家乡,自立自强,艰苦创业,在县城开办起“老兵燃具店”。多年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他始终坚信“天道酬勤、商道酬信”,时刻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商。在经营过程中遇有产品质量问题,他坚持为用户更换新型号产品。部分厂家为片面追求利润……[详细]
  从37岁到60岁,8000多个日日夜夜风风雨雨,他守候瘫痪在床的妻子23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诠释了一个伟大丈夫的崇高精神。 章金泉,男,县供电公司职工。1975年,经人介绍,章金泉与吕玉清结为了夫妻。婚后琴瑟合壁举案齐眉,丈夫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妻子勤俭持家侍奉公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妻子吕玉清突发左脑顶页占位压迫神经。为治好妻子的病,章金泉花光了所有积蓄并四处举债,背着妻子到全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