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河南 > 周口历史名人介绍11

周口历史名人介绍11

更新时间:2023-03-15

  袁买,生卒年不详,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人。字显雍(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中称“贤兄贵弟显雍”一句可推断,袁熙为袁尚之兄,故不得称“贵弟”,这里的贵弟显雍只可能是指袁买)东汉末年大将军袁绍幼子(一说是袁绍子袁尚之侄)。《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裴注引《吴书》曰:“尚有弟名买,与尚俱走辽东。”同书曾载袁绍因孺子之病不伐曹操,但袁谭、袁熙、袁尚三子皆已成年,可知袁绍有幼子。《曹瞒传》曰:“买,尚……[详细]
  祖己:就是“孝己”。武丁之长子,祖庚之兄。又名且己,“小王”、“兄己”,康丁卜辞作“小王父己”,帝乙、帝辛卜辞作“且己”(祖己),《史记·殷本纪》称为祖己,是中国商朝武丁时期的政治名人,曾劝谏父王武丁,留下孔雀鸣鼎等典故。……[详细]
  张镇芳(1863—1933),字馨庵,河南项城阎楼人,乃袁世凯兄嫂之弟。清光绪进士。历任天津道、长芦盐运使、湖南提法使、署理直隶总督等职。民国成立后,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1914年调回北京。次年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朱启钤等同被列为“七凶”。袁死后参与张勋复辟,任内阁议政大臣、度支部尚书,复辟失败后被捕。1918年获释,在天津任盐业银行董事、董事长。清末时期张镇芳,字馨庵,号芝圃,河南项城阎楼村人……[详细]
  张锦芳(1872~1942),张镇芳的弟弟,张伯驹的生父,字絅庵,今项城市老城乡阎楼村人,晚清禀生、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政事堂存记、道尹。 名人生平张锦芳(1872-1942),字絅庵,晚清廪生,民国二年任众议院议员、政事堂存记,道尹等职。著《修竹斋引玉咏》诗集传世。他是直隶总督张镇芳的弟弟,张伯驹的生父,家族中排行老六,人称“张六大人”,世居项城(秣陵镇)闫楼村。 名人评价张锦芳……[详细]
张伯驹 民初四公子 (18981982)
  • 张伯驹
  张伯驹生于1897年,原名家骐,字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系张锦芳之子,后过继给伯父、民初曾任河南都督的张镇芳。张伯驹天资聪颖,7岁入私塾,9岁能诗文,素有“神童”的美誉。伯驹先生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他积极征购古代文物字画,使流落于社会的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他的藏品多为世所罕见之物,那是他用大洋、金条、首饰乃至房产换来的。张伯驹先生1947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详细]
袁克文 袁世凯次子,昆曲名家,民国四公子之一,寒庐七子 (18891931)
  袁克文(1889-1931),字豹岑,号寒云,河南项城人,昆曲名家,民国四公子之一。素有民国时期“天津青帮帮主”之称,民国总统袁世凯的次子,由其三姨太金氏生于朝鲜汉城,长兄袁克定。号称南有黄金荣、杜月笙,北有津北帮主袁寒云”。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喜好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生活放浪不羁,妻妾成群,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帮,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详细]
  李光耀 男,编导。河南扶沟县人,1926年出生。中-员。1948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军区政治部青年干部教导团学习。毕业后分配在炮兵第六师宣传队任演员。后来由部队推荐入“东北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导演系学习。因所在部队奉命转为海军,未及毕业即调海政文工团,担任戏剧分队队长、创作组创作员。1959年转业到浙江省文化局,后分配到杭州越剧团任编导、艺术室主任,随即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编导进修班……[详细]
  马义轩(1929~1989年) 马义轩,回族,河南周口人。民国36年(1947年),市西中学高中毕业。1950年秋,马自筹经费,在曹家渡地区组织部分少数民族同胞假得意茶楼举办业余识字班,自编教材,义务教学,效果良好。不少学员后来成为民族活动积极分子,为建立区少数民族群众组织打下基础。1951年3月,被选为区首届人民代表会议代表。3月,在区政府及区协商委员会指导下,建立区少数民族联络小组,马任……[详细]
   李崇 (公元454年~525年) 字继常,北魏顿丘人。袭爵陈留公。后为北魏高祖、世宗、肃宗三朝元老,历治八州,五拜都督将军,政绩显赫,战功卓著,堪称一代名臣。 李崇多谋才,尤擅军事。高祖初年,齐国犯边,李崇诏为将军、荆州刺史,镇上洛(今陕西洛南县东南)。李崇不主张用兵,而采取整饬边戍、宣诏绥慰,将所掠齐国人悉数送还。齐人感德,仿魏人返还荆州人200余口。两国边境交和,再无烽火之虞。 ……[详细]
  应奉,字世叔,应顺的曾孙,约生活于东汉中期,今南顿上头村人。其祖父应叠,父应郴(顺帝时任武陵郡守)。他从小时候记忆力特强,读书“五行并下”,记事处人,过目不忘。从小到大,凡他经历过的事,都能记忆犹新。据说二十岁的时候,他为“决曹史”抄录全郡四十二县的罪犯名单报送刑部。回郡以后,太守详细问他所送罪犯情况,总共数千几百人,应奉竟然能将所录罪犯的姓名、罪状、罪行轻重等,一一准确背诵下来,毫无遗漏。 ……[详细]
  应顺,字华仲,今南顿上头村人,约生活于东汉中后期。章帝时,被举荐为孝廉①,出任掌管政务文书的尚书郎,后转为“右丞”。 他廉直诚信,办事公道,朝廷选派他任冀州(今河北柏乡北)刺史(专司监察),很快又迁升为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东)郡守。他为人上不阿下不骄,在其位谋其政,赏罚分明。 刚刚10岁的和帝(89—104)继位时,朝政已经被大将军窦宪兄弟垄断。窦家横暴京师,就是地方官吏也多出其……[详细]
   “南顿侯”陈亢(约公元前508——前430)字“子元”,一字“子禽”,又字“子亢”,春秋时顿子国(今项城市南顿镇)人。他十八岁入孔门,后随孔子到卫国(今河南滑县、濮阳一带),以儒士身份,留在卫国做了官。河南郡志记载,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宋真宗赠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陈亢同时被赠封为“南顿侯”;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封孔子为“至圣先师”,陈亢被陪祀于孔庙。旧《项城县……[详细]
   张凌云(1895--1946),字步衢,项城新桥刘营村人。 13岁时,因家贫被送给张子荣为义子。19岁时,投冯玉实祥部当兵,因作战勇敢,由班长、排长、连长,直升任营长、团长、第8混成旅旅长。1936年,张凌云任陆军29军(宋哲元部)骑兵司令兼独立25旅旅长,驻守北京南苑、西苑。抗战初期,其部在靖海与日军接火,他以一个旅浴血奋战,阻击20余天。1938年,任77军副军长兼37师师长,参加兖州……[详细]
   黄维纲(1897--1943),字振三,号雨辰,项城市郑郭镇范营村人。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冯玉祥部参谋处长。中原大战冯玉祥失败后,该部改编,他任29军38师112旅旅长。1937年升38师师长。1940年擢升59军军长。 黄维纲为人正直,富有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平时治军严谨,与官兵同甘共苦,作战时身先士卒,指挥有方。1933年3月在喜峰口战役中,他奉命驰援喜峰……[详细]
  阎暖(1573—1644),字德煦,号又新,阎廷梓的长子。 明万历壬子年(1612),阎暖乡试中举。丙辰年(1616),获赐进士出身。己未(1619)殿试为二甲,被安排在户部任职,负责管理德州(今山东德州市)草场。他为人耿直,从不向权要献媚行贿,结果被停职。六年后,他又被起用为部郎,并被晋升为姑苏(今苏州)太守。当时正是宦官魏忠贤专权乱政的时候,他不愿趋时,一年后以有病为由,辞官回乡。……[详细]
  阎召,号“抱凤”,生卒年不详。他是阎廷梓的侄子,学识渊博,清高古朴。他生长在有功绩的大家族,却飘然有出尘脱俗的念头。他喜读黄老的书,懂得吐纳修练之术。 明万历己酉年(1609)中举,任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知县。那里驻军较多,军屯交错,士兵与地方士民经常发生矛盾。他不急不徐,就把那地方治理得“廉静民安”,“卧理有余”。不久转调高邮知州(又名“州牧”),在任上政简刑清,官吏考核被定为“循……[详细]
  高梅阁(1783—1860年),名芳云,晚年自号“荆布老人”。项城人,清代女诗人。其父高玉麟是贡生,兄颉云是举人,弟崃云是进士。 梅阁自幼好学不倦,与兄弟共砚读书。诸兄弟热衷于功名,她却留心日用伦常之道。二十二岁嫁与监生张东林为妻。张家世代习武不习文,于是她也藏起文墨,做起家务来,好衣好食供养公婆,粗茶淡饭留给自己。公爹脾气不好,时常怒发不可遏,梅阁则委曲承顺,伺机劝解,直到皆大欢喜。丈夫嗜酒,不……[详细]
张二奎 [] 老生三鼎甲
  张二奎,字子英,出生于嘉庆十九年(甲戌),同治三年(甲子)去世。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早期京剧老生三杰之一,与程长庚、余三胜齐名,号称京剧三鼎甲,一时声名在程、余之上,惜舞台生命不长。张二奎(1814——1864),原名士元,字子英。著名京剧老生演员,为京剧早期老三杰之一,与程长庚、余三胜齐名,号称京剧三鼎甲,一时声名在程、余之上。惜舞台生命不长,出生:1814年,嘉庆十九年(甲戌);逝世:1864……[详细]
  刘自强(1508-1582),字体乾,河南扶沟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广平府推官,吏部考功主事,迁太仆寺少卿,补陕西参议。累迁山西副使、陕西参政、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巡抚四川。以功拜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隆庆二年(1568)转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再改兵部。四年入为刑部尚书。隆庆六年(1572)七月初七日致仕。万历十年(1582)正月十三日卒,年七十五。……[详细]
甄权 [] (541643)
  甄权,约生于南朝梁大同七年(541),卒于唐贞观十七年(643),享年102岁。许州扶沟(今河南扶沟)人,因母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甄权于针灸术造诣尤深,兼通药治。甄权一生著述颇多,绘有《明堂人形图》一卷;撰有《针经钞》三卷、《针方》、《脉诀赋》各一卷,《药性论》四卷。甄权一生行医,活人众多:隋开皇初(581)曾为秘书省正字,后称病辞职。甄权通颐养之术,提出吐故纳新可使肺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