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湖南 > 邵阳 > 邵阳县名人

邵阳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北宋的时候,在邵州(今邵阳市)之南紫阳山(今邵阳县塘田市一带),出了一门祖孙三进士,被世人传为美谈。他们是父亲周仪、儿子周湛、孙子周钦,祖孙三人先后考中进士,而且为官都很有政绩。但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他们的第二代——周湛。 周湛,字文渊,生卒年月未详。其祖籍在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川河江。唐朝末年,周湛的先辈从江西泰和迁移到湖南武冈小东路紫阳乡长溪里三星团一个叫三峒陇的山村居住,世代耕读为乐。然而从周湛的父亲周仪这一代开始,石破天惊,接连冒出一门祖孙三进士被传颂千古。周湛的父亲周仪,字我光,幼时在家勤学苦读,日夜不倦。在离周仪居住的祖宅约三里远的夫夷江畔,悬……[详细]
  樊锥(1872-1905)南学会邵阳分会会长,湖南不缠足会董事。清邵阳县人。字春徐,又字一鼐。生于同治十一年(1872)。家贫。少好学,受知于学使张亨嘉,为县学诸生。不久,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时值变法维新运动兴起,因其涉猎诸子,旁证西学,于所作课艺中,倡言“揽子墨之流,证欧罗之续,总绝代之殊尤,辨章乎宏录”,为学政江标所称赏。光绪二十三年(1897)选拔贡。同年八月,长沙湖南时务学堂创立,他又上 书湘抚陈宝箴,建议“开拓用才之术”,“不忤狂言,其通者取之,其不通者容之”,以“转移风化”。光绪二十四年(1898)正月,南学会在长沙开讲,樊锥旋即在邵阳组织南……[详细]
姚喆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061979)
  姚喆(1906—1979),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生于邵阳城东(今邵阳市郊区鸡笼乡光辉村),仅读了3年私塾,后打柴放牛,耕田种地。民国15年(1926),全国农-动蓬勃发展,姚喆被选为横塘乡农民协会主席。他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成为有名的农民首领。大革命失败后,遭反动派通缉。民国17年4月,姚只身逃到南县,加入黄公略、黄纯一领导的湖南独立第五师随营学校。同年7月,参加-、黄公略领导的平江起义。民国18年加入中国0。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姚喆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班长、排长、营长、团长、师参谋等职务,参加了艰苦的井冈山保卫战,打长沙、攻赣州,转战湘赣闽……[详细]
邓伯生 [] (?~1728)
  邓伯生(?~1728),湖南宝庆府(今邵阳市)武明州万安二都人氏。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居会泽挖泥寨,为当地烧制砂锅、茶罐的创始人。康熙年间,东川(今会泽)铜、铅矿产业兴旺。大批湖广湘黔商人陆续进入东川办矿经商。邓伯生到东川后,先寄居卡郎、黑土基一带,后来发现挖泥寨土质优良,适宜烧制土陶器皿,便率先举火试制。最初,只是烧制铅罐供矿山冶炼之用,深受矿厂欢迎。但邓伯生毕竟孑然一身,生产、生活上有诸多不便,即返湖南。以后铅罐烧制中断,当地彝民虽试烧数窑,但因技术不佳,火候掌握不准,质量终未过关。东川府官和矿冶厂方只得派人到湖南再次把他请来。邓伯生再次返回……[详细]
石新安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071978)
  石新安(1907—1978),1907年12月生,邵阳县五峰铺镇人。1930年2月离家出走长沙,加入湘军何键炮兵训练队,同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0月加入中国0。此后,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席过“七大”。解放以后,历任贵阳军事接管部部长、贵州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委兼-,贵州省体委主任兼党组-,贵州省委常委、昆明军区党委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3年出席中国0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8年在北京病逝。……[详细]
李国杰 中国工程院院士·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李国杰(1943.5.29- )计算机专家。湖南邵阳市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工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在并行处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有效搜索算法等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发表了100多篇论文。主持研制成功了曙光一号多处理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和曙光2000/3000超级服务器并实现了产业化,创建了曙光公司,为发展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领导计算所研制成功龙芯1号和龙芯2号CPU。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和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详细]
唐健如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21996)
  唐健如(1912—1996),原名唐连元,1912年5月生,邵阳县塘渡口镇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司令部文书。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文书股股长,一一五师政治部保卫部审讯科副科长,师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教导第二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鲁南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一军分区兼警备第八旅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鲁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山东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干部管理部任免处处长、江苏省军区干部部部长、江苏省军区副政治委员、济……[详细]
  尹俊(1909—1987) 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台湾中台工化公司董事长。湖南省邵阳县人,1909年9月3日生于邵阳一个解甲归田的军人家庭。从小熟读经书,高中未毕业即弃文从戎,考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第七期,后入陆军指挥参谋学校将官班及国防大学学习。1930年以见习官入营,历任国民党第十八军(军长陈诚)第六十七师排、连、营长,参与了对中央革0据地红军的“围剿”作战。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国民党第十八军参谋、第十八军第五十二团副团长、第五十三团团长,参加了上海淞沪抗战,后率部转战湘、鄂、粤、桂诸省,在对日作战中以勇谋机断,善打攻坚战著名。解放战争开……[详细]
  马邻翼(1865-1938) 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教育家。湖南省邵阳县人,回族,1865年出生于邵阳县城一个伊斯兰教世家。自幼受到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熏陶,民族民主意识强烈。1902年中举人,同年参加邵阳贺金声组织的“汉佑民灭洋军”斗争,立志反帝救国。1904年公费留学日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开始接受西方民主思想。1905年学成归国,任湖南省视学,兼全省师范传习所监督,创办妙高峰简易师范及邵阳驻省中学。1906年冬奉调清学部任总务司主稿兼侧例馆帮办,还担任了-筹备处筹备委员,参与-活动。1908年任补学部普通教育司主事,搜选公牍刊为《学部奏咨辑要》一书……[详细]
  刘永章(邵阳布袋戏) 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永章幼时就耳濡目染布袋戏,六十年代中期跟叔父刘恒贵挑担下乡在广西境内窜乡演出,八十年代我单独在江西、湖南、广西、广东境内的乡村或集镇演出。现由邵阳县文化局扶植抢救,专门从事布袋戏的传承、研究、演出工作。邵阳布袋戏的基本特征是:神秘、精致、新奇、简便而富于流动性。600余年来,刘氏子孙一直遵循“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祖训,父传子,子传孙,口传身教,单线相传,使其至今仍原汁原味地保留初创时期的表演方式和技巧,成为独家技艺,自我流派。这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民间手工制作艺术和表演艺术,它的道……[详细]
  刘永安(邵阳布袋戏)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刘永安小时候就耳濡目染布袋戏,六十年代初期跟叔父刘恒毅挑担下乡在广西境内窜乡演出,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我单独在广西、贵州、江西、湖南境内乡村或集镇演出。现由邵阳县文化局扶植抢救,专门从事布袋戏的传承、研究、演出工作。第十六代传承人:刘光辉第十七代传承人:刘恒毅、刘恒端刘永安系刘恒毅传承。邵阳布袋戏的基本特征是:神秘、精致、新奇、简便而富于流动性。600余年来,刘氏子孙一直遵循“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祖训,父传子,子传孙,口传身教,单线相传,使其至今仍原汁原味地保留初创时期的表演方式和技……[详细]
  李溪滨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溪滨: 男,生于1939年5月,湖南邵阳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8月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粉末冶金专业。1991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副所长、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党总支书记等职。担任的主要学术职务有:中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粉末冶金及硬质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摩擦学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减摩耐磨和摩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金属学会粉末冶金委员会主任、中国宇航学会湖南省微电机专业委员会理事。李溪滨教授长期从事粉末冶金教学和粉末冶……[详细]
  吕锐 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 吕锐,1963年出生,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1981年从邵阳县二中考入北京工业学院,1991年1月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吕锐博士是国家-科技委委员兼广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理事、国家-数字电视地面广播国家标准审查组专家、信息产业部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标准工作组专家。曾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其它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在《电子学报》等学术杂志共发表论文45篇。 目前在研的重要项目有国家“973”项目、国家“863……[详细]
蒋良寿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
  蒋良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1951年,蒋良寿出生在邵阳县五峰铺镇,当时在古老的五峰铺镇大小蓝印花布作坊十多家。从记事起,他家就能织染十多个花色品种的蓝印花布:被面、床单、桌布、门帘、窗帘、头巾、包袱等,在当地颇有名气。每逢上机印染的时候,便是家里最热闹也是他最为开心的时候,晾晒时从半空垂下的一条条蓝印花布的影像,深深留在他的记忆里,从小耳濡目染,注定了他一生与蓝印花布割舍不断的缘分。蒋良寿七岁才开始读书,高小毕业后便跟随外公在染布房学染青布、蓝布、蚊帐、纱线等工艺技能。外公去世后,跟随李楚宣师傅学习刻板技艺,……[详细]
  李伯蛟(1897—1937),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第六十三师第一八七旅少将旅长。 淞沪会战的激战中,壮烈牺牲。时年40 岁。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李伯蛟,1897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小东乡周家村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曾应科举,在蔡锷幕府任过私人秘书。但因父早逝,家境衰落,李伯蛟在青少年时代未受过教育。民国初年,军阀赵恒惕执掌湖南省政权,其部下独立混成旅旅长刘重威奉命驻扎邵阳,李伯蛟投身军旅。由于他苦练军事本领,机智勇敢,逐步被提升为班、排、连长等职。后因湘军第四师师长唐生智将刘重威旅吞并, 李伯蛟改投第三师师长叶开鑫部。不久,叶开……[详细]
  罗丹 (1936~)原名罗成伟。湖南邵阳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长沙教师进修学院中文系。历任《新创作》杂志副主编,长沙市文化局副局长,市作协副主席,湖南省作协理事,省寓言童话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著有故事集《鸡司令》等六部,诗集《兔子和乌龟第二次赛跑》、《神帽》等五部,散文集《望断南飞雁》等三部,寓言集《伊索和“呵喂先生”》等五部,中篇童话《猪八戒外传》,长篇童话《绿鼻子老虎历险记》、《超级宝贝古力丁》,中短篇科幻小说集、综合集《智者的魔袋》、《罗丹卷》等,共31部。作品获……[详细]
蒋振西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传承人
  蒋振西(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湖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蒋振西,1949年出生在邵阳县五峰铺镇。自古以来,五峰铺镇就有纺纱织布,开办家庭印染作坊的传统。小时候的蒋振西每天都在母亲的纺纱声中睡去,又在吱吱呀呀的纺车声中醒来。这成为他童年最深的记忆。蒋振西的家乡盛产一种蓝草,是天然的染料。当地人织好的白布需要染色时,就把镂空花版铺在白布上,用石灰和豆浆调成防染剂,用刮浆板把防染剂刮入花纹空隙漏印在布面上,干后放入蓝靛染缸染色,晾干后刮去防染剂,即显现出蓝白花纹,蓝印花布就这样制成了。蒋振西七岁读书,1962年高小毕业,七十年代初从师张步高学习蓝印……[详细]
  陆耀东 (1930~)湖南邵阳人。195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任《文艺报》评论员。现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学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名誉理事,五个学术机构顾问委员,中南作协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徐志摩评传》、《中国现代四作家论》、《冯至传》、《中国新诗史》(第一卷)等,合著《鲁迅小说独创性初探》等四种,主编《中国诗学丛书》等五种。论著获国家教委社科二等奖一次,省社科二等奖两次,省社科三等奖三次。……[详细]
  陈望衡 (1944~)笔名对宇、东行。湖南邵阳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学教师,湖南人民出版社少儿读物室、文艺室,《美育》室主任,湖南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求索》副主编,精神文明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美学学会理事,浙江省文学学会理事等。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艺术创作之谜》、《黑格尔美学论稿》、《艺苑谈美》、《艺术美》、《艺术创作之谜》、《狞厉之美》、《心灵的冲突与和谐》、《山水美与心理学》等。文论《中国传统伦理审美谐和论》获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专著《简论自然……[详细]

全部邵阳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