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东 > 揭阳 > 惠来县名人

惠来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林学贤 [] (?~1646)
  林学贤(?~1646),龙溪都谢塘村(今大南山华侨农场谢塘村)人。原籍福建漳浦,明天启年间(1621~1627),父林肖吾流寓龙溪都鲁阳村,佃耕蔡氏庄田,居龙溪都谢塘村。学贤遂同家人定居于此,过着佃农生活。学贤性颇聪明机智。崇祯六年(1633)考进潮州府学,崇祯十二年(1639)参加乡试,中己卯科举人。考中举人,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家居农村,并未出仕,仍属贫寒。这种状况,使他与县城富有士绅格格不入,被讥为“狂诞不羁,言浮于行”。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学贤便密切注意时局变化。顺治二年(1645)七月,学贤闻清军下江南,遂与弟林赞南、林有声……[详细]
  陈光世(1518~1586),字复振,号雪坡,明龙溪都岐石里(今岐石镇岐石村)人。祖陈原父,原籍福建莆田人,南宋时任海丰县令,至梅峰居士,卜居岐石。数传至仁凯,生四子,光世排行第四。光世早慧,十岁能文,他博览群书,善吟咏,工音律,驰声艺林。三十二岁时,应嘉靖二十八年(1549)岁贡人国子监。毕业后,以教学为生,有过不同常人的经历。嘉靖三十七年(1558)十月,漳人导倭为乱,夜袭岐石,光世为一漳酋所执。漳酋日鼓琴自娱。光世工音律,每从容听之,被发现,漳酋叱问,知为儒者,嘱鼓琴,称善;试之文,立就。旬日释归。经此一番接触,光世对倭中情况有较深了解,对地方防倭……[详细]
  方廷兰(1572~1629),字华畹,明时惠来都陇头里(今东陇镇寄陇村)人。父早逝家贫,故而奋志教学,养活他的母亲。万历二十七年(1599),他二十八岁,应岁贡人南京国子监。在京曾参加京闱考试,成绩优等。不料名额为有势者挤掉,没有考中举人,这使他对科举失去信心,遂赴京谒选。万历三十一年(1603)他受任为浙江处州府通判。他首先清理军饷,使卒伍解困;其后是平粜赈饥,抑制豪民巧夺,使饥民得到拯救。当道考察到廷兰的品行端正,才能过人,为此曾多次委派他去代理知县职务。计代理过龙泉县一任,松阳县一任,缙云县二任,青田县一任。这些县份都是难治县份,但他所到之处,始终……[详细]
  谢正蒙(1563~1631),字子圣,号中吉,明代惠来都华谢村(今华湖镇华谢村)人。生于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初四日,自幼警慧好学。万历八年(1580年)为邑庠生。自学于“仙井古岩”,请邹元标、何乔远二先生讲正学(儒学)。万历十六年(1588)戊子,与邑人林世赏、汪巨瀚、方一位同科中举。时二十七岁。万历二十九年(1601)赴京候选。三十三年(1605)授任为湖广安乡县知县。安乡邑在洞庭湖边,田多被水淹没。正蒙谨修堤防,使湖水不致为患。任中,鳌奸剔弊,政举卓异。万历三十八年(1610)奉召抵京,朝廷赐晏,称赞他“清廉天下冠”。万历四十年(1612)以考绩“行取……[详细]
陈梦龙 [] (?~1279)
  陈梦龙(?~1279),字五斋,南宋大坭都江心村(今潮阳县田心村)人。少有大志,讲求气节。宋开庆元年(1259)考中进士,任湖北石首县主簿。曾向朝廷陈奏改革州府司法的建议。职间,元兵逼境,在御敌问题上,与守将意见不合,弃官归家闲居。景炎元年(1276)九月,元军进攻福建,宋帝赵罡及卫王赵呙等逃上海船,传檄召集各地义兵勤王。陈梦龙献出全部家财,作为粮饷,募集数百壮士前往救援。他奉命收编潮州一带各种地方武装,但遭到剧盗刘兴及陈懿(宋都统,于景炎二年八月叛变降元)兄弟五人(称五虎)的抗拒。遂与众乡绅敦请少保文天祥率兵至潮阳制服抗拒者,再招抚余众。祥兴元年(12……[详细]
方骥之 [] (?~1197)
  方骥之(?~1197),字德振,号文邰,惠来都人(原籍福建莆田)。从小勤奋攻读,深受儒学薰陶,有“生以救时,死以明道”之志。生性豪放耿直。宋淳熙十年(1183)以荫生授潮阳县尉,不久改任县丞。在职期间,廉明正直,克己奉公。曾因公务到惠来都,见其地平畴沃野,遂教当地人民开拓荒地,得田数百顷。宋庆元三年(1197)奉调东莞任县尉,潮阳人民多方挽留,不得如愿,乃刻“去思碑”以记怀念之情。抵东莞,正值盗贼蜂起,掳掠烧杀。民众惨不堪言。为民安宁,不顾年老,亲率兵马挡贼。有人规劝他,若亲自上阵,恐遭不幸。他回答说:“我本布衣,食天禄,家世官。於国,虽死无憾,何惧焉!……[详细]
  苏福(1371~1384),为明代征士,潮阳县酉头都神泉村(今神泉镇)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两岁时,父亡故,到五岁还未曾开口说话,家人误为哑巴。有一天,见一死蛙僵卧路旁,福忽指着僵蛙开口说:“这不是‘出’字吗?”听者都感惊异。此后其祖延师课读。福颖悟异常,八岁作文,下笔若有神助,人们都以“神童”称呼他。有一次,北山驿驿丞遇见苏福。驿丞便以“拾穗与神童”试他,他即以“折梅逢驿使”对上。驿丞惊叹不已。苏福少有大志,所写《秋风辞》迥异常人。辞日:“庭皋梧影动,树杪秋风起。人见秋风悲,我见秋风喜。……我愿西风常识面,年年岁岁长相见。吹将鬓发似蹯溪,快……[详细]
  宋超月(1568~1701),号乙镜(俗称宋禅祖师),惠来县靖海所南门外人。诞生于明隆庆二年四月初七日。少年时以磨豆腐为生,后到麦家做长工,因勤劳得家主器重,将婢女许给他为妻。妻未成婚而被当地豪强0,超月忍无可忍,乃将妻改嫁。后谋杀豪强未遂,逃走他乡。初于惠普交界的山区小庵栖身,继往潮州开元寺当苦力僧。暮鼓晨钟,使他心远尘俗,志慕云林。不久往越南游览寺院,回国后又往各地寺院礼佛。崇祯六年(1633)始于普宁草庵(清风寺)剃发受戒,皈依佛门,时年已六十五岁。明朝末期,战乱四起,乃决意云游,寻经礼佛,足遍普陀、九华、五台、峨嵋等名山圣地。历三十余载,徒步五万……[详细]
  胡禄(1335~1367)字则万,号万山,元代潮阳县大坭都荆陇村(今仙庵镇京陇村)人,为荆陇始祖胡道夫(漳州东山人)第八代孙。胡禄少时,即熟习武事,才略过人。元至正十九年(1259),四方大乱,寇盗纷起,焚烧劫掠,荆陇众乡困于兵燹,因共推胡禄为光华寨长。胡禄攻抚相兼,群盗颇多解散,一方赖其保障。曾与元军激战于靖海一带,也曾被元军围困于金刚髻山上,但始终保存实力。元军屡剿不逞,遂以广东道都副元帅的封号进行招安,禄义不就职。胡禄为光华寨长时,潮阳港头乡张刘二姓被盗贼围困,形势危急,越境请救。胡禄率众解救,亲冒炮石击贼,其围立解。二姓感激,尊为“胡寨官”,为立……[详细]
  林乔梧(1751~1829),字世标,号碧岩,龙溪都长青村(今东港镇长青村)人。武夫出身,中年因仇斗,飘流在外,后捐州同,得权贵赏识,任兵部车驾司主事,奉钦差任户部宝泉局监督。东港地方称他为“部爷”。嘉庆初年,乾隆帝时权臣和珅被嘉庆帝查办,林乔梧受和珅党牵连,被罢官回里。后案牛查清,覃恩授朝议大夫(从四品)。道光九年(1829)逝世,终年79岁。方西岐方西岐(生卒年不详),字隆命,惠来都城内(今惠城镇西联村)人。约生于道光年间,少年时家道殷实,父遣其赴沪求学以取功名。西岐却有志于岐黄,在沪拜于名医费伯雄门下。数年后回乡,即以其诊断准确,用药精当,疗效神速……[详细]
  翁延寿(1563~1641),字康静,号仁寰。明代惠来县惠来都华翁里(今华湖镇华翁村)人,后移居惠城翁厝城脚。祖父翁南泉为惠来巨富。延寿天资聪明,才思敏捷,少年读书,在学生中总是名列前茅。万历二十二年(1594)考中第十名举人。万历三十六年(1608)他受聘与惠来县知县游之光编修《惠来县志》,并为县志撰写序言一篇。万历四十年(1612),年四十九岁,授任为上饶县知县。上饶是江西省广信府首邑,当吴、楚、闽、越孔道,地属要冲,民性强悍,难治。延寿到任后励精图治,抚慰人民,先后进行各项建设,兴利除弊,故以贤能闻名于世。院司报请吏部重用。天启四年(1624)延寿……[详细]
  张经(1628~1693),字虚舟,龙溪都船场乡(今隆江镇区内)人,后移居惠城。张经七岁时,得其祖母讲授圣谕六箴,自幼好学不倦,及长淹贯群书。为人从容恬雅,有师德高风;关心桑梓,不遗余力。顺治二年(1645)南明隆武元年,林学贤率众围惠来城三个月,城中粮断势危,张经尽倾家资,开仓献谷,发动邑人煮粥,使守城军士饱食,城得保住。他在清康熙二年(1663)由廪生考中举人。清康熙九年(1670)中进士,授吏部观政,回籍候选。县学在龙江埠(今隆江镇)地方有学地,为势豪侵占。张经力请归还县学,岁得租银,以培育人才。康熙二十六年(1687)惠来知县张秉政,奉部文纂修县……[详细]
  林逊(1364~1404),字文敏,号志宏,明代潮阳县酉头都狮石里(今周田镇狮石村)人。祖林盛原籍福建莆田,宋时任潮阳县尉,子孙落籍于此。林逊为盛的第九代孙。青年时期,他曾在铭湖岩石室潜心攻读,石室中曾刻他的诗句。后来,他到潮州,与杨璧一同师事蔡希仁先生,向他学习古文《尚书》经义,还潜心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蔡希仁称赞他为匡时济世之才。明洪武十七年(1384)诏复科举,林逊即举于乡,第二年(1385)捷中进士(明代潮籍进士自逊始)。这时他仅二十四岁。建文二年(1400),林逊受命为福建闽县丞。时遇饥馑,他及时上报朝廷,请求赈济,灾民因之得全活者甚众。其时恰……[详细]
  林武略(1700~1784),原名康元,字脱斋,龙溪都竹湖里(今隆江镇竹湖村)人。父林荣遇,字端毅。荣遇乐善好施,深受乡人敬重。有子三,武略是他的长子。武略七岁进私塾,天资聪敏,既能学文,更善学武。其父延师教习,武功大有长进。雍正二年(1724)武略二十五岁,参加武举乡试中举人。奉点人侍,为蓝翎侍卫。雍正五年(1727)武略二十八岁,参加会试,中武进士。出任湖广武昌守备。乾隆二年(1737)间,升任直隶天津镇标旧州营都司。乾隆十一年(1746)晋升张家口协中营游击。在张家口任游击期间,吏部尚书刘於义及内务大臣高斌奉命巡视直隶水利。武略与文武僚吏偕同晋谒。……[详细]
  吴恭(1642~1712),本姓蚁,字云成,原籍澄海县。少失怙,事母以孝闻名。膂力绝伦,遂投身行伍,被提拔为蓬州营把总。不久移驻惠来营。驻防期间,与隆井都溪洋村吴某(吴氏十世祖)友善,结为兄弟,始改姓吴,编籍于惠来隆井都,后定居于县城三第巷(今惠城镇西联村)。吴恭驻惠来营,屡建军功,提为千总,擢为守备,为清朝正五品武官。康熙十三至十五年(1674~1676)间,刘进忠据潮州倡乱,传檄至惠来。惠来固守,详请援兵以拒,遂为前线。群盗乘机蜂起,聚集都外,伺隙袭城。防将游击卢大时病故,城中惊惧至极。幸吴恭以守备代理防务,令千总周辅严密巡缉,竭力巩固城防,邑藉以安……[详细]
  方茂治(1825~1891),惠来都梅北高埕(今惠城镇梅北村)人。父翼亭,贡生,业医,擅长儿科,著有《童病集》。茂治继承父业,在邑有医名。民间传其“连服十剂治禁食便秘症”的事迹。据传有潮阳沙陇人郑心,患禁食便秘症,遍请名医药进即吐,久病不愈。他一怒之下,把几十名医生囚于府内。后请茂治医治。茂治嘱其按方备十剂药同时分别煎制。汤药成,各盛碗内。每服一碗,见呕即服第二碗。十剂中药先后服下(称第一剂为人参汤),第二天即见病轻,不日见愈。郑赞其医术。茂治即告称:“前诸医生皆高明,我处方与他们大致相同。以前服药后即吐,药不到病不除。我备下十剂,见呕即服,以每剂得纳十……[详细]
  朱嘉璟(1589~1668),字瑶水,明代龙溪都巨镇里(今隆江镇凤红村)人。嘉璟六岁就学,自幼笃志攻读,长益勤。年十四岁,每试辄冠诸生。万历三十四年(1606)中丙午科举人,时年十八岁。崇祯六年(1633)嘉璟四十五岁,授任为贵州都匀府推官,代掌长官印。适当地苗民背叛,贵州巡抚朱燮元知璟有才能,委到苗地平乱。璟至苗地,访问民情,陈说利害,使苗民心服,解甲投诚,乱遂平。朱燮元上报其事,以功升江西南安府练兵同知。抵南安任时,适有白莲教密密教主横行都邑,攻城掠地。虔州(今江西省)巡抚解之良招南安兵征剿,派璟督兵杀贼。斩获甚众,事平优奖。崇祯十二年(1639)流……[详细]
  陈修(1600~1676),字拓潜,龙溪都沙陇乡(即南海乡山陇村)人。家贫,好读书,为邑诸壮岁曾栖止于惠来城北普陀岩,终岁不回家,潜心苦读。喜《庄子》和《史记》,有得必满饮,酣则睥睨踞坐,或慷慨悲歌。常向人讲述茅鹿门、陈明卿评点的《史记》,讲述时须眉辄张,人们因而称他为“陈太史公”。写文章则理据程、朱,规模王守溪、唐荆川先辈法度,不肯赶时髦。因此他参加考试,文章往往为主考所弃。可是他也不计较,而是更加自负。清顺治八年(1651)他五十一岁,曾邀请县内文人组结诗社,受到当时举人方之孝、庄曾等人的推崇,一时出了名。许多文人都上门去拜谒他。这些人凡经过他指点的……[详细]
  方应祷(1617~1702),原名应祧,字彦特,号维城。惠城镇南美村人。十岁丧父,依母勤读经书。入学后,每次考试均名列前茅。清顺治十四年(1657)中第五十三名举人。清康熙十九年(1680)授四川重庆府南川县知县。到任时,见该县村庄一片荒凉,人民生活贫困,而又粮赋紧逼,悲惨至极。遂为之呈请各级上司减免粮赋,减轻徭役,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不久该县瘴毒流行,人心惶惶,一些-僧人乘机造谣破坏。他及时严惩恶僧,竭力消除灾害,人民感戴万分。在职四年,清正廉明,爱民如子,政绩卓著。离任时,行囊空空,民攀辕卧辙,有“琴鹤赋归,清风两袖”之颂。监司史起贤题赠誉为“德化川……[详细]

全部惠来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