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江西 > 南昌名人

南昌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八大山人朱耷 [] 中国古代十大画家,清代画坛四僧 (16261705)
  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 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他从小聪慧异常。又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并能悬腕写米体小楷,并进官学为诸生。 八大山人十几岁那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国破家亡给他以沉重打击。当时清王朝对明朝宗室采取高压政策,迫使八大山人在二十三岁那年去奉新县耕香院正式削发为僧,栖隐奉新山,一切尘事冥。在这个寺庙里,八大山人渡过了一段漫长的参禅悟道、晨钟暮鼓的时光。清康熙初年,八大山人离开奉新……[详细]
晏殊 []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9911055)
  • 晏殊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自幼聪明,七岁能文,被称为“神童”,十四岁中进士,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集贤校理、太常寺丞、户部员外郎、翰林侍读学士、三司使、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五十三岁时,任枢密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居宰相位。第二年罢相, 被贬为工部尚书,接着又出任颖州(今安徽阜阳)、陈州(今河南淮阳)、许州(今河南许昌)等地的地方长官,后升任兵部尚书。六十四岁病逝,宋仁宗亲临丧事,死后赠司空兼侍中,谥号元献。晏殊知人善任,当世名人范仲淹、孔道辅都出其门下,韩琦、 富弼、欧阳修、宋祁……[详细]
晏几道 [] 宋朝词人 (10381110)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早年经历 就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样,晏几道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的父亲晏殊官居相位,比起政治上的建树,其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文采和词作。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47岁,算是老来得子。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晏几道……[详细]
  董源 (943-约 962 ),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达,江西钟陵(今江西进贤县)人,董源、李成、范宽史上并称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时任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兼工名人、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米芾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等。董源不仅以画山水见长,也能画牛、虎、龙及名人。作为山水画家,董源也是……[详细]
  王季友,生于公元714年3月11日,卒于794年12月18日,名徽,字季友,号云峰居士,洪州南昌人,祖籍河南洛阳,生于豫章东湖之滨。王季友幼年家道破落,遂与其兄一同迁至丰城云岭定居,并用功读书。王季友在22岁时便考中状元,并任御史治书。但因厌倦时政,无意与李林甫之辈为伍,王季友不久后返回到丰城,在株山脚下的龙泽智度寺设帐授徒,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王季友著有《龙泽遗稿》、《四书要注》、《六经通义》等作。名气亦响喝当时,杜甫、钱起、郎士元等人都与其有唱和之作。江西第一状元王季友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丙子科,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一”……[详细]
京镗 [] 宋朝宰相,宋朝词人 (11381200)
  京镗(1138 —1200)字仲远,南宋丞相、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淳熙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刑部尚书。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右丞相,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四有传。《宋史·京镗传》京镗字仲远,豫章人也。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龚茂良……[详细]
陈恕 [] (9451004)
  陈恕(约公元945年—1004年),字仲言,北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进士,任澧州通判。后被召入朝,升为工部郎中、知大名府。陈恕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城防工程,抵御了契丹兵。因功升为户部副使;再升为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后改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再升为盐铁使。陈恕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991年、(淳化二年)升为参知政事,位居副相。他主管国家财政,前后达十余年之久。卒时,年仅五十九岁。真宗曾为之废朝举哀,赠吏部尚书。《宋史》赞……[详细]
  胡家玉(1808~1886),原名全玉,字琢甫,号小蘧,晚号梦与老人。江西新建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辛丑恩科龙启瑞榜进士第三人。该科是为庆贺道光帝六十大寿特设恩科。胡家玉中探花后,授翰林院编修。道光二十三年(1843)胡家玉出任贵州学政。道光二十七年,充任刑部主事。咸丰二年,胡家玉候补官职。咸丰三年,请假省亲。咸丰五年,胡家玉丁母忧。在家时,因操办劝捐炮船款有功,而嘉奖赏员外郎。咸丰六年,服阙。咸丰七年,胡家玉回京任军机章京。八月,丁父忧。在家期间,再次因劝捐出力,而奖赏为郎中。咸丰十一年。胡家玉以刑部员外郎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复任职郎中。同……[详细]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播州之役,随后平定杨应龙之乱。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綎在抗击后金军队时于萨尔浒之战中殉国。天启初,赠少保,世廕指挥佥事,崇祯元年(1628),将其衣冠与夫人兵部尚书张鏊之女合葬于新建县,又建“表忠祠”于南昌百花洲,今地亦称刘将军庙。清朝乾隆年间,追谥……[详细]
舒芬 [] 明朝状元
  舒芬字国裳,号梓溪,明进贤县人(今属南昌),经学家,正德状元。 舒芬生而颖异,有志于圣贤之学,不喜与一般儿童游玩。六岁时诵读《孝经》、 《论语》即懂大意。他七岁能诗,十二岁作《驯鹰赋》,名扬乡里。督学蔡公常对人说:“此天下之士也”。 正德十二年(1517)会试,同考官陆文裕荐举舒芬第一,主考官靳贵、顾清抑置十一。廷对时,舒芬万言立就,武宗大喜,御批一甲第一名。舒芬进入仕途后,敢于言事。当时,武宗经常微服私行,郊游无度。孝贞皇后死后不久,武宗又要出行。宁王朱宸濠久蓄异谋,与宦官钱宁勾结,人情汹汹,惧祸不测。以舒芬为首的“江西四君子”夏良胜、万潮、汪应轸上……[详细]
陈执中 [] 宋朝宰相 (9901059)
  陈执中(990-1059),字昭誉,参知政事陈恕之子,北宋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真宗时以父荫为秘书省正字。累迁卫尉寺丞,知梧州。后历知江宁府、扬州、永兴军。仁宗宝元元年(一〇三八)同知枢密院事(《宋宰辅编年录》卷四)。庆历元年(一〇四一)出知青州,改永兴军。四年,召拜参知政事。五年,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祐元年(一〇四九)出知陈州。五年,再入相。至和二年(一〇五五)充镇海军节度使判亳州(同-卷五)。逾年辞节,以司徒致仕。嘉祐四年卒,年七十(《乐全集》卷三七《陈公神道碑铭》)。谥恭。《宋史》卷二八五有传。《宋史·陈执中传》陈执中,字昭誉,以父恕任,为秘书省……[详细]
张神武 [] (?~1621)
  张神武(?~1621)本姓陈,字号不详,江西新建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科武举会试第一人。此科武举考试官为谕德吴道南,中允杨继礼。神宗特命大学士朱赓主持武举宴。张神武及第后,授四川都司佥书。四川永宁宣抚司奢效忠去世,当时,奢崇明还年幼,奢效忠的妻子奢世统与妾奢世续为争夺官印,互相攻击、指责达十余年。奢崇明承袭永宁宣抚司职后,其母奢世续仍然不交出官印。这时已任四川都司的张神武便与永宁参将周敦吉商议,生擒了奢世续,掠走了她的全部财物和子女,没想到此举非但没让奢世续交出官印,反而激怒了她的手下阎宗传等人。阎宗传遂以营救主母为名,疯狂掳掠了永宁……[详细]
李瑞清 海上四妖,民初四家 (18671920)
  李瑞清(1867一1920),字仲麟,号梅庵、梅痴。江西临川人。清王朝被推翻后,到上海卖字为生,以别号“清道人”驰名。上面提到所谓“南曾北李”,“北李”即指李瑞清偏爱北碑。他自己说是“喜学鼎彝汉中石门诸刻”,他的北碑书法有着极深厚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篆和隶。以篆隶笔法人北碑,字写得遒劲、生涩、疏朗、有金石味,笔道老辣而富有古意,与“南宗”的曾熙流丽圆通的书风,形成较强烈的对照。但他的书法,为了追求“生拙”和“老辣”,而故意扭来扭去,显得有些做作。所以,上海滩上卖字,后来是“南曾”比“北李”生意好。 李瑞清(1867年 — 1920年)教育家……[详细]
汪大渊 [] (1311~?)
  汪大渊(1311~?),字焕章,隆兴路(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元至大四年(1311年)生。青年时束装远游,来到泉州,被“海道所通、贾船所聚、蕃商集居、杂货山积”的景象所吸引,产生要探访天涯海角的愿望。至顺元年(1330年),汪大渊年方20,首次由泉州港出海向西南,沿海南岛东北穿西沙经占城(越南平定省的佛逝),到崑崙(今越南南部的昆仑岛)。再转向西北的柬埔寨西南沿海,到泰国湄南盆地西境的苏邦,绕过泰国湾,经过马来半岛东北克拉地峡附近的戎(春逢),向南到马来亚东北的吉兰丹(哥打巴鲁),经丁加卢(瓜拉丁加奴)、彭坑(北干)、古里地闷(潮满岛)、东西竺(奥尔……[详细]
刘一燝 [] 明朝首辅 (15671635)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晚明政治名人,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历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内阁首辅。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人。晚明政治名人,与叶向高、左光斗同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内阁首辅。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详细]
徐稺 [] (97168)
  • 徐稺
  徐稺(97年—168年),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东汉时期名士,世称“南州高士”。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汉灵帝初年,徐稺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徐稺因其“恭俭义让,淡泊明志”的处世哲学受到世人推崇,被认为是“人杰”的典范和楷模。徐稺 家贫,常常自己耕作,不是自己劳动所得的不吃。他为人恭俭义让,周围的邻居都佩服他的品德。徐稺屡次被公府征召,都不前往。 当时陈蕃任豫章太守,用礼物请徐稺担任郡功曹,徐稺没有办法,只得前往,等到谒见后就退出来。陈蕃在郡里从不接待宾客,只有徐稺来特设一个榻,徐稺走后就悬挂起来。后来将他选为有道之士,到他家中任命他为太原太守……[详细]
  陈栋(1526~1572),字隆之。江西南昌人。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乙丑科范应期榜进士第三人。陈栋自幼聪慧,6岁时便跟从私塾老师学习句读。至《中庸》“不可能”句时,陈栋忽有所解,问老师:前日读过“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如何“不可能?”小小年纪,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乡人纷纷传以为奇。12岁时,陈栋便能背诵古文辞,通晓历史典故。观察使谭公为朝廷选拔人才,召见陈栋,并考以史、论、赞,陈栋援笔立就,谭公于是便向李文正,杨文襄举荐,并将他留在署衙读书。陈栋35岁乡试中举,39岁连得会魁、探花,官翰林编修。隆庆年间晋升为右赞善,侍班东宫,对太子……[详细]
  傅冠乡试得中举人第二。殿试进士又第二,授翰林院编修。曾充经筵讲官,掌翰林院事。建议皇帝“欲施政令,必治精神。欲致功能,必集才力。欲精神之四周,当明体要,欲才力之毕出,当别流品”。又建议崇祯帝:“保元气,辨人才,正纪纲,修诏令”。受到崇祯皇帝的褒奖。崇祯十年(1637),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崇祯十一年(1638),因误批奏章引罪归乡。直到顺治二年(1645),南明福王命以原官职督师江西,后来因为嗜酒误事,被-致仕。李自成的部队打到江西,攻破进贤,杀了傅冠的孙子傅鼎乾,并掘了傅家祖先的坟墓,傅冠投奔福建。大清兵分路自江西入邵武。傅冠躲避到泰宁的……[详细]
邓以讚 [] (1541~?)
  邓以讚(1541~?),字汝德,号定宇。江西新建人。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辛未科张元忭榜进士第三人。邓以讚生有异质,好读书。年幼时,每见父亲与人论学,则牵衣尾随,间或出语惊人。父亲见他如此好学,便每天将其关进斗室读书。隆庆元年(1567),邓以讚乡试中举,五年后连夺会元,探花,授林院编修。万历初,座主张居正掌握国政,邓以讚时有匡谏,张居正均不采纳,于是邓以讚便称疾归乡。很久以后,朝廷又命他以原官赴任,他到任不久即行引退。不久,又提升他为中允,赴任途中,他又以思念母亲为由返乡。万历十九年(1591)五月,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又升礼部右侍郎,他多次上疏“……[详细]

全部南昌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