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广西 > 崇左 > 大新县名人

大新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农秀(1926—1948),壮族,雷平镇太平街人,中共党员。在解放战争期间,曾任中共雷平县特别支部组织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左江支队雷平县大队副政委,是开辟雷平县游击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民国三十七年(1948)三月,在宝圩战斗中光荣牺牲。农秀在学生时代,就向往革命。民国三十二年在省立龙州中学高二班读书时,参加中共龙州地下支部秘密组织的“五人学习小组”,阅读《新华日报》、《社会主义科学讲话》、《大众哲学》、《人类发展史》、《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接受马列主义的教育。民国十四年农秀休学后,在太平乡表证小学任教。在此期间,他串联进步教师、青年……[详细]
  农西,原名农绍景,壮族,1919年生于广西雷平县(今大新县)那岸乡拔浪村。农西小时候在当地农村小学读书,1938年考入雷平县国民中学;1940年毕业后,在谨汤村弄坎小学任教;1943年任驻乡会计员。这一时期,由于农西的特殊身份和工作关系,有机会接触一些进步人士。农西很具正义感,向往革命,立志要做一名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1947年,中共左江工委在雷平县开展活动,农西经农秀介绍,1948年1月到中越边境陇炭屯参加左江工委举办的第一期雷平县骨干训练班。学习结束后,农西回堪圩秘密串连群众,进行反压迫、反剥削斗争,并积极准备武装起义。1948年农历二月初二,正是……[详细]
  农辉兴(1957—1979),壮族,榄圩乡康潭村内市屯人,中共党员。197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53562部队,任班长。1979年2月,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光荣牺牲,-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农辉兴在大队附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工作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在水利工地上当班长、仓库管理员,是水利建设的先进分子。入伍前任基干民兵班长。1977年入伍,在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后,他率领全班战士直插386高地,指挥全班机智地通过火力-区。前进中遇一道铁丝网,农辉兴果断地带头用冲锋枪托把铁丝网推倒,为全连打通前进道路,接着迅速带领全班战士从386高地正面进攻……[详细]
  冯飞龙(1883—1949),原名冯显光,壮族,榄圩乡先力村小偶屯人。曾任养利县团务总局局长、县长、七县游击司令(红八军委任)、国民革命军镇南第一路司令、第四集团军第五路总司令部上校参议、龙州区民团指挥部副指挥官、广西省保安司令部参议等职。光绪二十八年(1902),冯飞龙在太平府考上秀才。其家有田地40亩左右,年收稻谷两三万斤。遇有躲避征兵征夫逃到他家者,都给吃住;邻村百姓遇上灾祸,有求于他,也都得到他的资助。因此,他在本地享有声望。民国十五年三月,冯受养利县农-动委员会名誉委员何绍贞影响,阅读进步书刊,接受进步思想。同年冬,南宁监狱看守温敬波(迁江人)……[详细]
  李少鹤(1890—1951)原名李章,壮族,雷平镇安平村人,南宁讲武堂毕业。民国十二年(1923)一月至十五年,任安平州弹压官。十九年二月至二十一年五月,任雷平县长。李少鹤是安平土州末世土官李德普的长子,很受李德普的宠爱,在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生活, 先后取了5个妻房。十年,李德普组织成立一个营,任李少鹤为营长。不久,李少鹤被委任为安平州弹压官。李利用手中权力,欺压百姓,残暴荒淫。民国十五年,李少鹤被撤去弹压官。十九年二月,红八军第一纵队到雷平活动时,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安平土官李德普。李少鹤潜逃去向新桂系报告情况。红军北上后,李少鹤通过新桂系当上……[详细]
   黄昆庭(1890—1931),原名黄仁振,壮族,雷平镇车站村板盆屯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失学。民国六年(1917)投军,在旧桂系莫荣新部队历任排长、连长期间,曾在讲武堂受训。民国十九年二月,任雷平县太平乡农民协会主席,并曾任农民自卫军雷平县大队长。民国十八年,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时,黄接受李明瑞的委派,回雷平县招募兵员,发动群众参加反对蒋介石的斗争,多次向李明瑞提供兵员。翌年二月,红八军第一纵队到太平时,黄昆庭率农军配合红军围抄太平土官李玿府邸,并派农军班长闭伍权给红军带路,到安平捉拿处决安平土官李德普。红军离太平后,黄昆庭率雷平县农民自卫军坚……[详细]
   何绍贞(1880—1936),原名何少徵,字瑞麒,族名盘如。壮族,原籍万承州昌明街人。以务农为主,家庭清贫,迁到养利县城民生街后,以烧窑、蒸洒、做生意为生。民国二十年间,家有水田10多亩,畬地几十亩。绍贞年幼时读过私塾,清光绪二十年(1894)在龙州将弁学校学习,后到北平讲武堂受训,毕业后在桂林陆军小学任炮科教官,后调任桂军炮兵营长。民国十二年离职前往当时革命中心广州,接触进步书刊。翌年离穗返养利,带回不少进步书刊,部分赠送县图书馆。此后发动群众砸烂关帝庙,提倡妇女解放,创办女子学校。民国十五年,参加国民党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同年三月,国民党广西省党……[详细]
  农高田(1896—1980),原名农世兴,人称农大,壮族,下雷乡下雷村弄密屯人。早年家住信孚村吉屯。民国十七年(1928)农历正月初三,农大在靖西县化峒乡以结盟形式组织农民自卫军。后组织100多人30多支枪, 到镇边县拜盟坛结盟,因此屡遭追捕。翌年,唐飞麒召集下雷二十四寨民众,在吉门正屯主持拜盟,拜黄日辉为坛主。盟会以防瘟疫为由,征资购枪,会上树起斧头镰刀红旗,唐飞麒委任农大为农军副司令。农军成立后,农大率农军到龙茗县上映一带打土豪劣绅,没收地主浮财,赈济贫民,补充军饷。下一年三月,红八军第一纵队围攻靖西县城, 农大与唐飞麒率农军100多人前往协助攻城,……[详细]
   李贵才(1917—1949),壮族,养利县天宝乡(今属新振乡)宝新村逐钦屯人,共产党员,历任武工队指导员。游击队连指导员。1949年6月11日在八万桥战斗中牺牲。李贵才在学生时代就追求进步,为抗日救亡投笔从戎,民国二十七年参加广西学生军。期间,曾将《新华日报》、《曙光报》、《群众杂志》等进步书刊寄回家乡,传播革命真理。民国三十年六月学生军被解散,李贵才回乡后仍坚持为革命工作,以后两年间,在天宝乡中心校(今宝新村小)开办升中学补习班,宣传革命理论,抨击国民党罪行。抗日战争胜利后,李贵才考入广西财经训练班,毕业后在养利县财政科任征收员两个月。民国三十六年六……[详细]
  马镇武(1887—1931),又名马权烈,壮族,全茗乡全茗街人。民国初年,在南宁讲武堂受训毕业后,在广西陆荣廷部任连长等职。滇军入广西时,转到滇军唐继尧部任连长。民国十四年滇军被李宗仁部打败,马镇武解甲归农。民国十七年间,马镇武在本地组织了几十人枪,参与冯飞龙部活动。翌年马跟冯到南宁拜见俞作柏、张云逸,受到重用。张云逸到百色开辟右江革命根据地后,曾委马镇武到隆安县当县长,因局势变化,没有上任。马回到全茗,于当年十一月间,在龙茗县农民赤卫军中任团参谋,十二月到龙州向俞作豫报告军情,揭露龙茗县县长赵子芳为富不仁,不执行上司指示。俞撤了赵的县长职务后,委马为龙……[详细]
  何焜(1903—1931),原名何以昴,壮族,昌明乡昌明街人。民国十四年在南宁三师肄业,翌年春考入南宁中央军事政治第一分校为学员。学习期间,参加过共产党领导的-。“四·一二”-政变时,被捕入狱。同年冬出狱后,在昌明、福隆、刘家一带组织农民协会。民国十七年在广西教导总队任职。次年十月,随张云逸第四警备大队、教导总队上平马、到百色,后又调到龙州工作。民国十九年一月,奉俞作豫之命从驮芦领回长短枪28支,回万承县扩充本地农会武装, 组建警卫连,后发展到一个营,共400多人枪,何任营长,后任司令。 农军初建,军饷缺乏,何勒令其堂叔拿出300元光洋作军费。龙州革命军……[详细]
  农忠卫(1916—1976),壮族,宝圩乡堪圩村岩铭屯人。民国二十四年毕业于雷平县立简易师范,后考上南宁民团干校,受训十一个月,回县后任堪圩小学校长、乡长。民国二十八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后调任国民党雷平县党部干事,民国三十五年下半年任雷平县党部书记长,翌年选任雷平县参议会副参议长。在这期间,他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支持进步教师闹学潮,支持进步青年开办“人间书店”。同年任雷平县党都书记长后,在中共地下党人农秀等的教育帮助下,他暗中支持县的游击活动,利用合法地位,安插进步青年任小学教师、校长、乡长等,为革命做了有益的工作。在中共左江工委和雷平县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详细]
   何以奎(1895—1931),壮族,昌明乡昌明街人。童年在养利读小学,后考上南宁三师,民国十四年毕业后在昌明、营旺、屏山等地私塾小学任教。翌年,其堂叔何绍贞调任国民党养利县党部执委兼农-动委员时,何以奎受其影响,在昌明组织农民协会,随后又与其堂弟何焜等人先后在奉备、龙星、良泮等村组织农民协会,到下一年八月,共有农会87个2000多名会员。民国十七年十一月,他与何焜等人在昌明召开9个甲的农民协会代表大会, 何以奎被选为万承州农民协会委员长。此后,他领导农民协会上 书省府、到养利-,劫富济贫,废除苛捐。何焜从驮芦领回一批0后,何以奎便在昌明、钦龙、头岭、……[详细]
  农冠品 (1936~)笔名夕明、侬克。壮族。广西大新人。中共党员。广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历任广西文联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研究员。广西民协第三、四届主席,第五、六届名誉主席,中国民协第五、六届副主席,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政协广西第七届委员。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泉韵集》、《爱,这样开始》、《岛国情》、《晚开的情花》、《醒来的大山》、《相思在梦乡》,《广西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丛书·农冠品卷》、《广西当代作家丛书·农冠品卷》,散文随笔集《风雨兰》、《热土草》,评论《民族文化论集》,民间文学《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卷》(主……[详细]
  王大犹(1880—1932),壮族,原籍左县(今属崇左县)。家庭清贫,年轻时因生活所迫,到雷平县荣圩乡打长工,后到堂屯入赘落户。民国十六年(1927),王大犹与养利县人杰乡团结村许超群一起,召集民众,树起“农民自卫军”旗帜,反抗国民党残酷统治,得到当地群众的响应,声势渐大,力量波及荣圩、榄圩、太靖、养利等地,队伍约2000多人。同年冬,王大犹加入冯飞龙部,初在王汉彰支队当队员,后任支队长。翌年农历三月十五日,王和许超群率农军进到黑水河北岸,准备攻打太平土州府。王率部先攻旧州渡口,与龙州边防军交火,守军被击溃,农军占领旧州。因许超群部攻科渡口受阻,王大犹孤……[详细]
  梁明伦(1887—1952),壮族,雷平镇太平街人。清朝秀才,后在太平府师范学堂肄业,龙州边防法政学堂肄业。 曾任镇结司法、 太平府弹压官、梧州白马税务分局长,民国元年(1912)任广西省临时参议员,十八年九月至十九年一月,受俞作豫委任为雷平县长。民国十九年二月,雷平县长李少鹤为报私仇,利用清乡清党之机,向省府告发梁明伦参加红军,要求省府通缉。梁-到南宁躲避,不久出走香港。他去找俞作豫未遇,便在越南革命党于香港出版的刊物当。约半年后从香港返回广西,并得到在广西省府内的好友作担保,省府撤销了原通缉令,之后到果德县政府当秘书。民国二十六年,返回雷平中学当教师……[详细]
  粱正标(1914—1979),榄圩乡榄圩街那排屯人,中共党员,历任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人民公社大队长、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评为广西省农业劳动模范。1970年后在家养老,1979年2月病故。梁正标出身于贫苦家庭,年幼便为生活所迫去给人家放牛、打工。1943年从钦州县平吉乡三家村携带妻儿逃荒到榄圩落户,靠打工和当挑夫养活一家五口。1952年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梁正标是根子,贫雇农主席团骨干。土改结束后,带头走互助合作道路。1954年梁正标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劳动本色不变,工作勤勤恳恳。为了创造水稻高产,他亲自到外地引回良种,进行培……[详细]
  农民财(1958—1977),壮族,初中文化,宝圩乡板价村人,在跃进渠道改道工程工地上任钻机班班长。 1977年5月,在一次排除哑炮中牺牲。工地指挥部团委根据他生前的要求,追认农民财为共青团员。1976年7月, 农民财从宝圩中学毕业回乡后,就响应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号召,同父亲农启廷双双上工地。他到土地后,积极劳动,苦干巧干。工地指挥见他劳动态度好,又身强力壮,年轻有为,便让他担任钻机班长。农民财当上班长后,时时事事身先士卒,带领全班机钻手日夜奋战在隧洞中。 1977年5月的一天,农民财钻机班在硕龙骨屯隧洞中连续钻了20多个炮眼后,开始点炮了,不料有几只炮……[详细]
  赵成山(1917—1985),壮族,初小文化程度,雷平镇太平街人,翻砂工,1985年病故。赵成山原是天等县都结人,13岁时为生活所迫,迁到雷平县孔美屯落户跟师学翻砂工艺。后又搬到太平街寄居于土官李玿家的家奴处,给土官打零工。一年后土官发现后把他赶走了,他又流浪回孔美屯跟师当助手。1952年,独立起炉搞铸造,儿女当助手。开始是铸造鸭嘴、鸡嘴、乌鸦嘴型犁嘴,鸡嘴型犁嘴又分为勾、半勾、直三种型号。1958年,他接受县手工业部门给的任务,配合农业生产工具改革,曾仿造翻砂双轮双铧犁。1962年,增加生产潮汕犁嘴。赵成山工艺熟练,除能铸造各种农具外,还能铸造齿轮、皮……[详细]

全部大新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