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四川 > 遂宁 > 蓬溪名人

蓬溪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鹏翮 [] 水利专家、天下第一清官 (16491725)
  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遂宁黑白沟人。生于清顺治六年(1649)十一月十七日。三岁随父读书,授《大学》即能成诵。九岁受业于西充白太庚老师,诗文初露才华。十三岁,受教于遂宁赤崖精舍彭觉山老师。彭为当时名儒,博通经史,长于诗文,对鹏翮影响很大。鹏翮少年有志,鸡鸣即起,孜孜不倦,读书论学,潜道修身,以圣贤自期。康熙八年(1669),鹏翮中举,九年(1670)成进士,时年二十二岁。任翰林院庶吉士,为同僚中年最小者,勤奋好学,谦恭有礼,深受同馆人尊敬。十二年(1673)任刑部福建司主事,不久转山西司员外郎。审理案件,辩冤案疑狱,不避权贵,秉公持正,人甚敬畏。翌年,……[详细]
  席书(1461~1527),字文同,号元山。遂宁县吉祥乡(今属蓬溪县)人。明天顺五年(1461)生。明弘治元年(1488)中举,三年(1490)中进士。弘治五年(1492),任山东郯县知县。郯县地广人稀,旱涝不断,民多困苦。席书到任后,安抚百姓,开发农田,大兴水利,兴教化,办学校,育人才,数年后成效显著。郯地人民以“前有席(书),后有唐”谚语赞扬席书,并为其立祠树碑纪念。弘治十六年(1503),云南发生严重地震,朝廷命侍郎樊莹视察,莹视察后上表请罢免云南监司以下-三百余人。席书此时已移户部,进员外郎,他对樊莹所奏特持异议,-申说弊政当除,责在朝廷,不在云……[详细]
张问陶 [] 性灵派三大家 (17641814)
  张问陶,字仲冶,遂宁人。以遂宁城西有船山,故号“船山”,亦称“老船”;又因貌似猿,乃自称“蜀山老猿”;晚年辞莱州知府,留虎丘养病,自号“药庵退守”。问陶出生于世代书香名宦之家。高祖鹏翮,清康熙、雍正两代名臣,曾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曾祖懋诚,曾官通政使。祖勤望,曾任山东知府。父顾鉴,曾为云南开化知府。均有政声,亦有著述行世。弟兄姊妹皆博学多才,闻名于世。乾隆二十九年(1764)五月二十七日,问陶出生于山东馆陶县其父顾鉴宦所。后随父迁均州、荆州、黄州、汉阳。乾隆四十三年(1778),父升云南开化知府,问陶随母及全家留汉阳。不久其父因荆门“失出”案发受牵……[详细]
吕潜 [] 清初蜀中三杰 (16211706)
  吕潜,字孔昭,号半隐、耘叟,晚年号石山农。遂宁人,生于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大学士吕大器之子。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次年中进士,时年22岁,官行人,授太常博士。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其父奔南京,吕潜奉母流寓避难。后其父病殁贵州都匀,母于江苏病故,两地相隔数千里,又兵荒马乱,潜往返两地,历尽苦辛,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始将父母灵柩运回安葬。潜离蜀时女儿才出生五月,至回遂时已46岁,潜见到女儿时有“牵衣惊老大,掩涕述流离”的诗句。他在外四十余年,目睹了明末清初大-和人民的疾苦,选择了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态度,走上了隐逸……[详细]
克幽 [] (727787)
  克幽禅师,俗姓李,“克幽”是唐代宗给他的赐号。生于唐代开元十五年(727),祖籍陇右(今甘肃省临洮),父辈因做官到了四川,居住遂州长江县(今蓬溪县长江坝)。他幼年苦读经史,立志进入仕途。不意体弱多病,常被恶疾缠身,为了解脱痛苦,决意出家修行。病情稍好,即到成都净居寺,拜谒无相大师金和尚,请求皈依佛门。金和尚为禅宗八代高僧,世称“东海大师”,察其意诚,求佛意志坚定,言语相投,乐意收为门徒,取名“无住”,随即为他剃度,受了“具足戒”,并口授释家修行心要促其禅悟。时年25岁。无相为了让他虔心深造,派他到彭县白鹿山结庐居住,使其清心寡欲,凝神静悟。他潜心礼佛,养……[详细]
  邹和尚,唐代僧人,生卒年不详。喜游历,足迹遍及全国。爱科学,尤重制糖技术。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到遂宁城北三十里的伞山(后名通泉山、伞峰山),见那里山清水秀,遍地蔗田,乃在山上结茅而居。当时,遂宁盛产甘蔗,但制糖技术落后,只能靠曝晒取石蜜(质量很差的沙糖)。邹和尚在总结外地制糖经验的基础上,悉心研究,经过多次实验,首创了窨制糖霜(冰糖)的技术,创造了一整套甑蒸、釜熬、煎蒸、灌瓮相接和取霜方法,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糖霜。邹和尚窨制糖霜的技术流传开来后,使遂宁成为全国最早生产糖霜的地方,制糖技术也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的地位。所产糖霜,光洁晶莹,鲜美……[详细]
  王子度,名崇仪,民国10年(1921)出生于遂宁县河沙乡。早年丧母,父克明为河沙乡袍哥舵把子,王姓族长。兄子先系川军刘文辉部团长。子度小学结业后,常住成都其兄子先军中。当时,中共地下党员王叙五在子先部作文书,学识过人,被子先延为子度之师。叙五以马列主义潜育子度,子度亦诚心受教,在其影响下,后走上革命道路。1938年为参加抗日战争,子度参加了国民党军队的装甲兵团。该部虽开赴江西但无抗日行动,子度大失所望而离开。翌年,考入成都蜀华中学读高中,冬,叙五调任中共川康特委秘书长。子度要求参加革命活动,叙五便常叫他做些掩护人员和保管文件的工作,均未出事故。党组织对子……[详细]
  张九宗,生卒年不详,遂宁人。自幼聪颖好学,文思过人。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刺史乔琳建立学宫,九宗入学读书,成绩优异,深得乔琳赏识。贞元十一年(795)九宗中进士。出任戎州(今四川宜宾)刺史,注意民风,着重教化,治理有方,政绩显著。后历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等地)、华州(今陕西华县)、普州(今四川安岳)、遂州(今四川遂宁)、邛州(今四川邛崃)等五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后持节封侯,归典乡郡。在任遂州刺史时,见遂宁学宫废圯,于是致力恢复,亲自主讲,大力提倡教育,为兴建学校培养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此遂宁文风日盛,奠定文化发展的基础。《通志》赞他:“遂宁文学,自九……[详细]
  伍先华(1927~1952),遂宁县三联乡人。民国16年(1927)生。家贫困,父玉恩,抬滑竿养活五个孩子。先华念两年私塾后务农,15岁时被拉壮丁入伍。不久,父母相继去世。先华在国民党军队里受尽折磨,幸于1949年12月获得新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响应“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去朝鲜。1951年4月至6月第五次战役中,先华冒着敌人疯狂的扫射和轰炸,把受伤的班长背下阵地,又急返战场与两个战友狠击敌人,打退了三次反冲击,荣立三等功。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次战役后,先华所在部队向北转移。他……[详细]
  蒲谦益(?~?),字号不详。四川蓬溪人。元大德八年(1304)甲辰科进士第三人。对于元科举,人们普遍认为:元仁宗皇庆三年诏定科考及其办法。正式礼部试进士科在元仁宗延皊二年。而蒲谦益,据史料记载,他中探花时是元大德甲辰科,早于元仁宗皇庆、延皊年间都有十来年,而且皇帝更迭,也经过了元武宗、元成宗。特置疑于此处。……[详细]
李泛山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原后勤学院教育长。李泛山同志是四川省蓬溪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共四川南部县特委秘书,县委宣传部长,阆中、南部联合县委宣传部长,川陕省苏区文化委员会主任,第四方面军经理部军需科科长、供给部军需军械修理制造处处长等职,参加了建立当地党的组织、保卫川陕革命根据地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团合作社主任、供给处长,旅供给部副部长、政治委员等职,出色地保障了部队的供给,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积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冀察辽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热辽军区供给部部长、司令部副参谋长,冀察热辽军区后勤……[详细]
  苟祥珂(1905~1931),男,明月乡人。1921年8月考入遂宁四川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是学生自治会负责人之一,喜读鲁迅和郭沫若著作.受。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影响,是声援“五卅”惨案和万县“九五”惨案斗争的组织者。在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留该校附小任教。北伐军进入武昌后。遂宁形势发生变化,他被选为代表到重庆国民党(左派)省党部联系,要求在遂宁建立国民党党部,并在省党部加入了国民党(左派)。回校后在全校11个班都建立国民党区分部,同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重庆“三·三一”惨案,国民党在遂宁加紧进行清共活动,他转移到成都。是年秋,考入成都师范大……[详细]
蒋明谦 中国科学院院士
  蒋明谦,有机化学家 1910年11月10日生于四川蓬溪。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44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5月19日逝世。 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研究,重视科学现象的个体性与整体性关系。早年从事药物化学研究,侧重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理作用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定量关系的研究。1962年提出“诱导效应指数”,用于非共轭体系有机物性能的预测,得到了广泛的承认。1977年提出了“同系线性规律”,适用于定量计算和预测所有有机同系物系列的……[详细]
  生卒年不详。字博夫,唐兴(今四川蓬溪)人。唐末道士。隐居永康天国山,自号天国山人。放意林泉,长于诗什。曾作诗寄杜光庭。事迹见《竹庄诗话》卷一三引《蜀梼杌》、《蜀中名胜记》卷六。《全唐诗》存诗1首。……[详细]
张问莱 [] 大诗人张问陶季弟 (17751838)
  张问莱(1775—1838),字承祖,又字寿门、蓬樵,号旗山,四川遂宁人,名相张鹏翮之玄孙,大诗人张问陶季弟。乾隆五十六年(1791)秋,问莱与四川才女杨古雪(名继端,四川旺苍人,著有《古雪钞》、《古雪集》行世)完婚,子一人:知训。问莱官浙江侯补主簿,署嵊县典史、鄞县典史、吉安县县丞、太平县县丞、余杭县县丞,加捐五品衔,在浙江为官15年,廉洁有声,后乞养归蜀,卒后夫妇均葬四川省蓬溪县两河口祖茔。张问莱工诗善楹联,与著名学者梁同书系忘年之交。梁同书以书法名重天下,工书能诗。嘉庆十七年(1812),梁同书90岁,其夫人汪氏91岁,高龄夫妇,齐眉健在,大开寿宴……[详细]
  张问安(1757—1815),字悦祖,号亥白,清代诗人,祖籍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今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金桥乡黑柏沟两河口),清初贤相张鹏翮玄孙、大诗人张问陶(船山)之兄。[主要著作]<小诗集>,<小琐记>,<小外集> [小传] 为大学士鹏翮五世孙,顾长子,问陶兄。颖异嗜学。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淡于荣利,例授教职不就。天性孝友,家居奉母,以读史自娱。诗才超逸。随涪陵周东屏侍郎视学岭南,遍览名山胜水,格律益进,与弟问陶有“二难”之目。主讲华阳、温江书院,诱掖后进,多所成就。嘉庆二十年(1815)病卒。著有《小□□诗集》四卷,《小□□琐记》、《小□□……[详细]
  张顾鉴(1721—1796),字镜千,号照斋,晚号耐舫。为大学士张鹏翮曾孙。顾鉴幼从北京曹以南学,十三岁学业大进。乾隆三年(1738年)入国子监,又四年应顺天乡试中副榜贡生,又二年考职州同知及教习。十四年(1749年)以委知县赴任河南,旋委遂平知县,协办中牟大营及道路差务。又补安阳县令。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黄州通判,调汉阳同知,次年升云南开化知府。后升北均州知州。均州年余,上官以荆门州狱讼繁杂,于乾隆三十一年(1771),调顾鉴赴任荆门。顾鉴勤政爱民,性格刚直,为官清正。弃官后,家无积累,家中八口常日食一粥,且有断炊之虞。诰授奉直大夫,例授朝仪大夫……[详细]
  张勤望,清代四川遂宁人,字孚嘉,号后斋,又号莲洲,张懋诚子、张问陶祖父。天资敏悟,约已嗜学。康熙五十二年(1713)以恩荫,补顺天粮马通判。后随祖父张鹏翮治黄河,实心办事,京察一等,升户部员外郎、郎中,命往江南署安徽宁国府知府。会有徽宦与民讼争坟山,案积二十余年,上官以其贤能,专委勘谳。张勤望至徽,按册清查,而界址立分,悉以地归诸民,旁观数千人赞云:“不愧天下清官张相国之孙,二十年尘案,片言决矣!”乾隆十一年(1746),先署山东莱州府篆,旋署登莱青道,题补登州府知府。至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市),劝课农桑,奖善惩恶,作育英才,政声远播。乾隆十三年(1748……[详细]
  张懋诚(1667—1737),字孟一,号存庵,清代四川遂宁人,张鹏翮长子、张问陶曾祖。性忠直,有气节。读书时即不趋奉豪贵,惟事诸大家书籍,手口诵作不辍。康熙二十六年(1687)中举人,出任安徽怀宁知县十年,抑豪强,处衙蠹,救穷民,爱寒士,开运河,护城池,作养斯文,文教大兴;治怀实政,民深感戴。任期内,张懋诚续修《怀宁县志》并作序,今存。他还重修大观亭,今已成为古城安庆的一大景观。康熙五十四至五十八年(1715—1719)任奉天辽阳知州,处死妖恶。特放科道,疏流民,纠保举。巡东城,称铁面御史。后升通政使司通政使,不避宰相私人,行必参奏。署工部右侍郎,一清积……[详细]

全部蓬溪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