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跨境电商

金融科技

电商物流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山东 > 济宁 > 曲阜名人

曲阜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名人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晚年与颜氏女徵在结婚而生孔子。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3岁丧父,受教于贤母徵在。15岁立志于学。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详细]
孔融 [] 建安七子 (153208)
  • 孔融
  孔融(153—208年),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东汉末年开创“‘以气为主’写文章”(鲁迅:《而已集》)风气的重要文学家。孔融是孔子二十代裔孙。然而,他在汉末受到尊崇,却并非因为他是“圣裔”,主要还是他自幼的聪悟及过人的胆识,形成了他逐日增高的声誉。孔融10岁,随父孔宙来到洛阳。孔融很想一睹当时名士派领袖李膺的风采;李膺苦于应酬,规定非当今名人及世代通家概不接见。孔融迫不得已,灵机一动,跑到李膺府前,“语门者曰:‘我是李君通家子弟。’”李膺接见了孔融,却又感到莫名其妙,便问孔融:“高明祖父尝与仆有恩义乎?”孔融说:“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详细]
颜回 [春秋战国] 儒家五圣,孔门十哲 (前521前490)
  颜回(公元前521—前490年),亦称颜渊,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七十弟子之一。他一生大半时间跟随孔子生活和学习,极深地理解并履践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以谦虚敏学、尊重师长、仁德出众而著称,被后人推居孔门“七十子”之首,尊为儒家的“复圣”。颜回出身书香、平民家庭,其父颜无繇是孔子的早期弟子、孔门“七十子”之一。颜回自幼天资聪慧,勤奋苦学、悟性极高,能“闻一以知十”。拜为孔门弟子后,有两点极其突出并深得世人称道:一是好学。他长期生活贫寒,但却志学不辍,孔子形容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他早作晚息攻读研习诗……[详细]
  申公(生卒年不详),名培,《史记·儒林列传》称“申培公”,鲁(今山东曲阜一带)人。西汉经学大师、今文诗学“鲁诗学”开创者,对《诗经》的保存和流传有重要贡献。秦燔《诗》、《书》,而学归民间。西汉初年,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渐次出现,而《诗》出现最早;传《诗》四家(齐、鲁、韩、毛),又以鲁诗为先,因于诸家诗中影响最大。申公受《诗》于齐人浮丘伯,浮丘伯受《诗》于荀子,故申公为荀子的再传弟子。汉初,汉高祖刘邦过鲁祭孔,“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史记·儒林列传》),“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汉书·儒林……[详细]
  申培公,姓申名培,亦称申公,“公”乃尊称,西汉时鲁(郡治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人,其生卒年月已难详考,约当在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西汉初期儒家学者,经学家,西汉今文《诗》学中“鲁诗学”之开创者。申培(约前219-前135)名培,亦称申公、申培公。鲁(今曲阜)人,西汉今文诗学“鲁诗学”的开创者,少年时代跟浮邱伯学诗,前201年,任楚国中大夫。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过鲁时,申培等人随师浮邱伯在鲁南宫受到召见。吕后执政时,浮伯在长安,申培再次前去学诗。文帝继位后,听说申培对诗研究精深,遂拜为博士。申培为诗作传,号称鲁诗。远方慕名而来学习的弟子先后达千余人。……[详细]
  孔巢父:唐朝冀州(今河北冀县)人,字弱翁,孔如珪次子,孔岑父之弟,孔子三十六世孙。生年不详,卒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少时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沔、裴政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由李季卿推荐,授左卫兵曹参军,累官至给事中、河中、陕、华等州招讨使,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受命为魏博宣慰使,前往劝说藩镇田悦及其将士归顺唐朝,田悦从弟田绪杀田悦归唐。不久,李怀光盘据河中,巢父又往河中劝说其归顺唐朝,被怀光部众所杀。孔巢父(?-784),字弱翁,唐朝大臣,冀州(今冀州市)人,孔子三十六世孙,“竹溪六逸”之一,与李……[详细]
  张挥,名挥,又名翚,世称挥公,青阳氏玄嚣之子,黄帝之孙,是颛顼的叔伯兄弟。因其作弓矢有功于天下,颛顼帝赐挥彤弓素矢。(《左传》) 颛顼时代虽然已有了农业,但打猎仍为当时的重要生产方式。人们手握棍棒与猛兽拼搏,离猎物稍远点儿,就只能靠掷石块去砸,从早奔到晚,有时还得忍饥挨饿。在生活的逼迫下,他们终于发现手中的树枝、竹竿可以压弯,再用藤条一拴,即变成一个半月形物件,先是用它抛石块,后来改为削尖的竹棍,这样就形成了弓箭的雏形。这是旧石器时代末期一项最大的发明。有了弓箭这种生产工具,猎获物较前增多,初步解决了氏族成员的温饱问题。但直到黄帝时代,弓箭却改进不……[详细]
  孔鲤(前532年-前481年):男,汉族,山东曲阜人。字伯鱼,孔子的儿子。因其诞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孔鲤先孔子而亡。孔鲤之妻于夫死后改嫁。所有正统孔家后代都是孔鲤之子孔伋的后裔。周景王十三年,即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为孔子生下一子。孔子当时是管理仓库的委吏,得到鲁昭公赏识。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以国君亲自赐物为莫大的荣幸,因此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孔鲤是孔子的独根苗,生时,鲁昭公特送去一条大鲤鱼祝贺,孔子便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孔鲤比孔子先故,一生无建树。有人说……[详细]
颜路 [春秋战国] 孔门七十二贤 (前545~?)
  颜路(前545—?),即颜无繇,儒家,春秋鲁国(今属山东省)人。字路,因此又称颜路。他是颜回(颜渊)的父亲,父子俩曾先后在孔子门下求学。孔子早期的弟子之一。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年),被封为杞国公,谥号“文裕”。另外,他的妻子也在同时追封为杞国夫人。文献的记载中,明确指出颜无繇有一位妻子。他曾娶出身于齐国的女子为妻,且其姓氏跟齐国的君主一样是姜。但是以目前来说,任何文献没有办法证明她的出身跟齐国公族有关联。之后,他们俩生了一位儿子颜回。然后,父子俩先后成为孔子的学生。不过,颜回比他早过世,但在生前又生下儿子颜歆。颜回早逝,颜无繇因家里穷,就请求孔子把车……[详细]
少昊玄嚣 [上古] 少昊
  • 少昊玄嚣
  玄嚣,又称青阳,姬姓,黄帝之长子,黄帝娶嫘祖生二子: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其二是昌意。 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玄嚣即少昊 。《路史卷十四》:(黄帝)子二十五别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苟、、结、儇、依及二纪也,馀循姬姓。元妃西陵氏,曰儽祖(嫘祖),生昌意、玄嚣、龙苗。昌意就德,逊居若水,有子三人,长曰乾荒,次安,季悃。《史记·卷一·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史记·卷一·五帝本纪》注释:索隐玄嚣,帝喾之祖。案:皇甫谧及宋衷皆云……[详细]
伯禽 [西周] 鲁国第一任国君
  伯禽,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禽,伯是其排行,尊称禽父,周文王姬昌之孙,周公旦长子,周武王姬发之侄,周朝诸侯国鲁国第一任国君。当时周公旦受封鲁国,但因周公旦在镐京辅佐周成王,故派伯禽代其受封鲁国。伯禽在位四十六年去世,死后其子鲁考公继位。伯禽在位时期,平定徐戎叛乱,坚持以周礼治国,使鲁国政治经济出现新局面。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一个重要邦国。……[详细]
  黄孙懋进士及第后,受翰林院编修。同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四年,黄孙懋任会试同考官。据记载,乾隆初年,文和公张廷璐夜里梦见他的父亲文端公张英,张廷璐问:“今科状元”?他的父亲张英用他的左手指了指玉,用他的右手持金,然后放在自己的头顶上,说:“你知道了吗?”张廷璐醒来以后,还是不解梦中所说的是什么。等到金榜揭示出来,他得知状元叫金德瑛。金在右,玉在左,姓名中的德,是“得”字的谐音字。此科榜眼是曲阜的黄孙懋,官至内阁学士;探花金匮秦惠田,官至刑部尚书。据《曲阜县志》中记载:“黄孙懋,乾隆元年进士第二人及第,官至内阁学士。论曰:自选举重鼎甲,尤重第一人。而邑当……[详细]
鲁考公 [西周] 鲁国第二任君主 (?~前993)
  鲁考公(?―前993年),姬姓,名酋(《世本》作就,邹诞本作遒),鲁国第二任君主,周公之孙。鲁考公是鲁君伯禽的长子,承袭伯禽担任该国君主,公元前997年即位,一共在位4年。 谥号“考”,是为考公。是年即周康王十七年,周康王十七年为考公元年。于周康王二十年薨,考公无嗣,传位给弟弟熙,是为鲁炀公。……[详细]
鲁炀公 [西周] 鲁国第三任君主
  鲁炀公,本名姬熙,又名姬怡,是鲁国第三任君主。他为鲁考公的弟弟,承袭鲁考公担任该国君主。一共在位6年,一说在位60年(根据《汉书律例志》),死后由鲁幽公继任。……[详细]
鲁幽公 [西周] 鲁国第四任君主 (?~前973)
  鲁幽公(?─前973年),即姬宰,为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四任君主。他为鲁炀公儿子,承袭鲁炀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14年,后其弟鲁魏公弑君自立并于当年改元。……[详细]
孔纬 [] 唐朝宰相
  孔纬,字化文。曲阜(今属山东)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孔子第四十世孙。唐两朝宰相。孔纬(约830-895),字化文。曲阜(今属山东)人。孔子第40代孙,唐代僖宗、昭宗两朝宰相。少年丧父,有弟孔缄、孔纁,兄弟三人皆由叔父养大。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己卯科状元,授秘书省校书郎。大弟孔纁为咸通十四年状元;二弟孔缄为干符三年(876年)状元;其子孔崇弼亦进士出身。生平孔纬为孔子后裔。少年丧父,兄弟三人皆依于叔父。其弟孔纁为咸通十四年状元;弟孔缄为乾符三年(876)状元;其子孔崇弼亦登进士科,官至散骑常侍。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己卯科状……[详细]
鲁魏公 [西周] 鲁国第五任君主 (?~前924)
  鲁魏公(?-前924年),即姬沸,史记作姬晞,为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五任君主。他为鲁幽公的弟弟,杀鲁幽公担任该国君主,在位50年,由鲁厉公继位。……[详细]
  公子括,姬姓,名括,西周时期鲁国公子,鲁武公长子,鲁懿公和鲁孝公的哥哥,鲁公伯御的父亲。鲁武公九年(前817年)春,鲁武公与其长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戏,西行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喜爱公子戏,想要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周朝大夫樊仲甫劝阻周宣王说:“废长子立少子,不合于礼;不合于礼,必然触犯王命;触犯王命,必然诛灭他;所以发布命令不能不合于礼。命令不能实行,政治就没有权威;实行命令而不合于礼,人民将背弃君上。以下事上,以少事长,是合于礼的做法。现在天子为诸侯立嗣,立其少子,这是教人民犯上。如果鲁国听从您的命令,诸侯效仿您的做法,那么先王之命将壅塞难行了;如果鲁国不听……[详细]
  孔戢:孔子的第37世孙。孔如珪之孙。孔岑父之子。孔巢父的侄子。孔戢,字方举,孔戣胞弟。以季父巢父死难,唐德宗嘉其忠,诏与一子正员官,因授孔戢修武尉。以长兄孔戡未仕,固乞回授。举明经登第,判入高等,授秘书省校书郎、阳翟尉,入拜监察御史,转殿中,分司东都。时昭义节度判官徐玟,以狡慝助成从史之恶。从史既得罪,孟元阳为昭义节度,复欲用玟为宾佐,孔戢遂牒泽潞收玟以俟命,然后列状上闻,竟流玟播州。转侍御史、库部员外郎。初,泾师之乱,朱泚署彭偃为舍人。至是偃子充符为鄜坊从事,或荐其才,执事者召至京师。孔戢谓京兆尹裴武曰:“朱泚为伪诏,指斥乘舆,皆彭偃之词也。悖逆之子,……[详细]

全部曲阜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