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商行业网

电商零售

购物消费

电商问答

电商金融

电商名人

电商品牌

排行榜

韩剧tv

最新电视剧

最新电影

最新动漫

最新综艺

明星

韩剧tv

电视剧

电影

动漫

综艺

明星

排行榜

剧情库

网剧推荐

内地剧情

港台剧情

韩日剧情

欧美剧情

泰印剧情

剧情简介

影视动态

演员表

热播剧

首页 > 电商名人 > 山西历史名人介绍5

山西历史名人介绍5

更新时间:2023-03-15

  张恒寿(1902~1991),阳泉郊区官沟村人。民国21年(1932)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民国26年又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研究院。日本侵华期间,他宁愿在家赋闲,决不与日伪共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执教于中央美院、文法学院、辅仁大学,任副教授。1952年起在河北师范学院任副教授、教授、研究生导师、历史系主任、历史系名誉主任等职,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河北省历史……[详细]
  韩文媛(1921~1990),女,阳泉郊区后沟村人。民国30年(1941)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妇联主任、区长、冀晋行署机要科长等职。民国36年阳泉解放后,任市政府科长、秘书、市委研究员、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1950年,调中央部门工作,历任国务院华北事务部工商组织员、建工部华北工程局计划处科长、建材部劳资司工资处处长等职务。她长期在计划劳资人事部门任要职,但一直坚持按政策办事,从不以权谋私,恪守……[详细]
  胡通德(1916~1990),又名喜林,盂县胡家沟村人。民国20年(1931)进北京一家洗染店当学徒,期满后留店就业。民国35年,回家乡参加土改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3年,被选拔进中南海中央警卫局服务处工作,专门负责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服装洗熨工作。直到1976年退休回归故里。其间,他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受到中央-的关怀和教育,自身素质得到很大提高。(《阳泉市志》有传)。……[详细]
  王体(1914~1990),曾用名贵祥,平定县南庄村人。14岁拜师学艺,从事木工,并长期以此维持生计。民国37年(1948)1月,到阳泉四矿机电科当了木工,并担任生产组长,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八级技工之一。195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技术过硬,工作积极,多次被评为局、市、省劳动模范。196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九届候补中央委员。1970年4月至1977年11月任山西……[详细]
  李兴尧(1916-1989),盂县下鹤山村人。民国29年(1940)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前夕,他响应党的号召,随军南下,到达湖南岳阳,担任岳阳县二区区长,领导群众进行了土地改革和清匪反霸斗争,深得当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任县长后,发动和带领全县人民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蓄水池,增加水利设施,有效地控制住了多年侵扰岳阳人民的洪涝灾害,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1955年调任湘潭,4年后任湘潭专署副专员,继而……[详细]
  张进德(1934~1988),阳泉郊区三泉村人。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出任三泉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他带领村民走共同致富之路,变地下副业为地面企业,变采掘业为加工业,并大胆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规模经营,使集体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到1987年,三泉村生产总值达到133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比十年前增长了10多倍,被誉为“乡镇企业一枝花”。因此,1986年,他被评为山西省特等劳动……[详细]
  张瑾瑶(1925~1988),平定县北庄村人。民国35年(1946),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转战南北,多次立功。1952年转业后,自愿到平定县黄统岭乡的红育口(原名神峪口)担任了小学教师。任教期间,为解决山庄窝铺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在神峪、神水泉、白石头三个村交界处,利用两眼破窑洞创办了红育口小学,开办了早班、午班、半日班和农民夜校,还为残疾儿童和无力上学的牧童办起了炕头班、山头班,带领学生勤工俭学,……[详细]
  冯文德(1916~1988),女,原名子斌,祖籍盂县,后迁居寿阳县大峪村。民国26年(1937)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先后在寿阳县抗日救国会、平定(路北)县妇救会、太行二专区妇联担任领导职务,为党的事业培养了一批妇女干部。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国煤建公司、国家贸易部、华北油脂公司、北京市纺织品公司等单位任职。她忠于职守、公正无私,从不以资深功高自居,每次晋级调资总是主动让人,很受……[详细]
  赵西(1905~1988),阳泉郊区苏家泉村人。民国27年(1938)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渴求进步,一生为新闻工作执着奋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绥西《奋斗日报》、《西安工商日报》和《黄河晚报》供职,以笔为武器,讴歌革命,鞭挞-,做出不懈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在《光明日报》社任、工会主席等职。“文革”中,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仍然关心国内外大事,表现了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高尚品质。(《阳泉市志》有传……[详细]
  高寿田(1907-1986),盂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兴趣广泛,尤爱文物绘画。民国31年(1942)到太原,开始了他文物和美术研究工作的生涯。1949年至1951年5月,太原市人民政府创建文物馆,高寿田被选为馆长,全身心投入到文物及艺术事业上。由于他的努力,到1953年,太原市文物馆已有文物7705件,21个展室内琳琅满目。1953年8月,太原市文物馆与省博物馆合并。高寿田出任副馆长,从那时到“文革……[详细]
  葛德林(1929~1985),阳泉郊区南庄村人。1952年在阳泉二矿当工人,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调任二矿工会副主席,后当选为工会主席。他处处替职工说话,时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深得领导和工人的信任和爱戴,多次被评为省、市、局、矿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1984年,省总工会授予他“省模范工会干部”称号;同年10月,出席全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受到叶剑英委员长的……[详细]
  梁晋平(1915~1985),原名明文,字焕文,阳泉郊区烟里村人。民国26年(1937)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平定(路北)县县长、县议会议长、县委书记、晋察冀二地委宣传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晋中地委宣传部长、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西省委党校副校长、山西财经学院副院长、山西省宣传部顾问等职。在担任平定(路北)县长和县委书记期间,建立和巩固党在农村的基层政权,发动减租减息斗争,开展大生产运动,为粉……[详细]
  尤坤南(1920~1984),祖籍广东省陆丰县人。民国9年(1920)生于印度尼西亚,民国21年回国求学。后重返印度尼西亚,任小学教师、校长。1953年回归祖国怀抱,翌年分配到阳泉市工作。历任市级机关文补校、市工业局文补校教员,市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等职。1983年,当选为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任。他热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侨务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积极反映和设法解决华侨的各种困难和问……[详细]
  唐石清(1901~1983),又名唐忠,字石清,平定城里人。解放前,曾任小学教师、山西省政府秘书,解放后,在河南省粮食学院总务长。他博学多才,尤精书法,遇有闲暇即欣赏研磨颜、柳、欧、赵等书法名家法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从事书法70余年,誉满晋豫两省,书法界的名流称赞他的字体为“血肉丰满,筋骨屹立,功底厚实,方正有度”。可与榆次的常赞春、太谷的赵铁山比肩齐名。迄今山西太原、……[详细]
  杨威远(1884~1983),阳泉郊区义井村人。他一生酷爱武术,精通燕青拳、头连手、小洪拳、-刀、霸王锤、七节鞭等武术拳种套路。为使这些武术发扬光大,他先后授徒300多人,且非常注重武德教育,身体力行。1958年,在阳泉市第一届全民运动会上,已74岁高龄的他以196.5分的总成绩荣获成人组武术比赛第一名。同年,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运动会,受到贺龙元帅的亲切接见。1959年,又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第一届……[详细]
  张赐林(1920~1982) 又名玉孩,平定东锁簧村人。民国32年(1943)至1956年间,在阳泉开办磨房、木工、兴盛货栈、义胜客店等私营企业,公私合营后出任阳泉市服务公司副经理。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历任省政协第一、三、四、五届委员,省工商联第四届常委,民建山西省委第一届委员,阳泉工矿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协商委员会委员,市政协第一至六届常委,市人大第六、八届代表,市工商联第二至七……[详细]
  马兆麟(1901~1982),乳名根子,艺名“根根红”。原籍山西文水人,后因娶盂县女子为妻,定居盂县清城多年。马兆麟幼年家贫,曾流落街头以卖唱为生。后被同盛戏班“-黑”收留开始学戏,又经太谷二锦梨园一位马姓老艺人-,演技大增。解放后,他长期与晋剧名流丁果仙、梁小云、郭风英、牛桂英等同台演戏,汲取营养,享誉三晋。他不仅善于学习他人之长,而且十分注重戏剧人才的培养,半个世纪以来,在太原晋剧舞台上颇具名……[详细]
  李北辰(1904~1982),平定娘子关人。自幼酷爱晋剧艺术,在太原就读省法政学院时即广交晋剧名流,组织票友社,探索晋剧音乐及唱腔的改革,尝试剧本的改编与创作。新中国成立后,定居北京,在中国人民银行供职。1952年退职后,专司晋剧创作与革新,由其改编的晋剧《打金枝》经晋剧名流丁果仙、牛桂英演出并获得成功,后摄制成电影,成为山西晋剧中的传统代表剧目。此外,由其改编的剧本还有《蓝桥会》、《千里送京娘》……[详细]
  贾自兴(1908~1982),山西平定人。民国29年(1940)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民国34年赴美国实习,两年后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东北机械工业管理局技术处副处长,北京第一机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副厂长,北京机床厂副总工程师,广州机床研究所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为中国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机械工业的发展做出毕生努力和巨大贡献。(《阳泉市志》有传)。……[详细]
  赵忠(1910-1980),又名赵玉璧,盂县店上村人,出身于贫苦家庭,终生务农。民国29年(1940)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选为中共店上村党支部书记,并担任村自卫队长、小区协助员、区代表等职。领导全村人民进行抗日工作,多次被评为模范干部。民国32年,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赵忠被选为村合作社主任,在其带领下,店上村民众通过生产自救、余缺互助,迅速恢复生产,成为抗日模范村。民国33年,出席了晋……[详细]